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放假是最多呢?宋朝的经济真的很弱吗?

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放假是最多呢?宋朝的经济真的很弱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57 更新时间:2024/2/28 10:25:34

在我们现在人的日生活当中,最让人期待的恐怕就是休假了,因为每到休假的时候就可以好好的放纵一下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不过自己盘算了一下,如今的假期与我国古代朝时间相比的话,还是少了很多。在宋朝,可以说一年当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放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历史上关于休假也是有史料记载的,在汉朝有《汉律》,这里面就放假一事直接写入了规章:“吏员五日一休沐。”《汉书·郑当时传》也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休沐。休沐是什么意思呢?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所以这个规定的意思就是,官吏每工作四天就休息—天。现在看来,这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制度,毕竟大家除了工作还要生活的嘛,所以大家上四天班然后回家洗洗衣服,刮刮胡子也好啊。

现代人对于宋朝的评价,大多数人都会是“弱宋”,这就造成大家误以为宋朝的经济水平很低,其实不然,宋朝时期经济不仅不低,甚至还要高于唐朝时期。由于经济水平较高,所以宋朝时期的节假日时间也比历朝历代都要高一点。据宋人笔记《昌杂录》描述,在宋朝时期,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就有“元日、寒食、中元、冬至”等共计33种,这些节假日的放假时间加起来,能占据宋朝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

宋代的休假制度可以算得上的中国历史上节日最多的朝代,宋朝是怎么休假的呢,首先这是一个逢节必休的朝代,诸如东冬至、夏至、腊月这肯定是需要放假休息的。根据很多正史、野史的记载,宋朝还创了了“天棋节”这样的新节日,如果算下来,宋朝的休假天数每年可以合计大概一百二十多天。

在宋朝,古人对于春节、元宵、冬至的节日十分重视,都会有7天的假期,中元、腊日等假期也有3天,而且在宋朝时期,宋人对于节气是十分重视的,春分夏至等二十四节气都会放假一天。不仅如此,宋朝时期也和现在一线,是有周末休息时间的,虽然时间要比现在少,每月只有3天,但是这些零散的节假日加起来,放假时间竟在每年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这也难怪网友们看到后纷纷感叹:请让我穿越到宋朝吧!

这样宽松的放假环境,带来的好处就是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宋朝很多文人都是在放假的空档游历山水,例如著名的大文豪苏轼就是在借助这些长假到处有力,留下许多千古绝句“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有了正例,总得有几个反例了,在元代,原来“旬休”制度得以保留,但各类公共假日急剧减少,原来的“黄金周”一律被缩减到两天,或者只放一天假。盘算下来,全年公共假日加上旬休,只有52天。

统治者对假期的严苛最终也“作”到自己头上,来自马背、生性自由的蒙古官员难以适应十天一假,倒促元世祖最终定每月的三天假延长为五天,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乙亥日休假。

而明朝的假期更是少得可怜,明代将大部分的传统假期都取消,只有元旦、冬至、元宵三节休假,元宵放十天,元旦放五天,冬至放三天。虽然一算,公共假日好歹也长达18天,但可以发现,这些假期多集中在冬季,以往春夏秋冬都有假的格局被完全打破。让官员更加欲哭无泪的是,例行假日由汉代的五日一休,唐代的十日一休,调整为一月一休。

清代承袭明制,有所调整,但更加让官员心塞。考虑到明代的元旦、冬至、元宵三假时间集中,清人索性将这三假放在一起休,每年年末的十二月十九到二十二至新一年的正月十九到二十二为假期,这段时间称为“封印”。至于是十九到二十二之间哪一天开始放假,哪一天开始上班,每个年份不同,由钦天监算出吉日,除此之外不再设其他假期。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在的放假制度,还是非常人性化了,最起码一年也有百十来天的假期,如果加加班然后在来个调休啥的,基本上还是有很大把的时间拿出来玩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是因为输了逃向北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通过反应我国古代文化的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中听到一个词,那就是“败北”。常常被用在打了败仗的人身上,另外还会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中失败。那么这个“败北”一词究竟有着什么意义?为何不是“败东”、“败西&r

  • 百家姓是中国姓氏大全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百家姓》上至老叟,下至孩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甚至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也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可为何在百家姓当中“赵钱孙李”为首呢?这个《百家姓》是否是中国姓氏大权呢?咱们中国人为何会有姓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姓者,统其祖考之

  • 我国古代所谓的“三班衙役”是指什么?这三班之间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三班衙役”,估计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这个三班衙役其实指的就是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和壮班民壮。一般把州县衙门的衙役笼统的概括为三班,因此便有了三班衙役的通俗说法。事实上,多数州县衙门的衙役都是超出了“三班”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为什么东汉至三国人名都是单字?全因“二名非礼”观念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取名单字和双字都十分常见,甚至还有取三字名的。不过在古代,从东汉开始,一直到晋朝,人们几乎都是取的单字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跟新朝皇帝王莽有关,正是因为王莽在位期间推行“二名非礼”的说法,才让大家在取名时不敢取双字名,而这个观念也在百姓心中存在了百年之久。下面就

  • 为什么复姓的人越来越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的姓都只有一个字,而且在百家姓当中,单字的姓其实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复姓也并不是没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古代的人复姓的非常多,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还有夏侯家族,但是到现在,复姓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很多人身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复姓,这又是什么原因?复姓为何听上去就让人觉得非常的高端,复姓有

  • 鼎是如何从器具发展成为礼器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鼎是周朝时期十分常见的青铜器,最早被人们当做煮肉或者储藏肉类的器具,不过后来鼎逐渐发展成为象征国家权力的礼器。为什么鼎会从简单的厨具变成具有特殊意义的传国重器呢?这便是鼎文化神秘的演变史。很多成语都和鼎有关,例如大名鼎鼎、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鼎足之势等,实际上都是因为鼎被赋予了尊贵、显赫的含义。下面

  • 孔子周游列国都去了哪些地方?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主要提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背后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称为孔圣人。孔子的成就自不言说

  • 为何称刘邦为汉王?为何所统治的朝代叫做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当刘邦到达了咸阳城外的时候,此时天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初向北进军的项羽取代宋义成为了上将军,并且带领着部队击败了秦军,降服了章邯。随后各地诸侯都归顺了楚霸王项羽,即便是项羽声势浩大,但最终还是比刘邦晚了一步。刘邦成为了第一个到达咸阳城外的起义军领袖。汉元年(前206年)十月,刘邦的军队先

  • 实力平庸的李渊是如何做到最终一统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的隋朝原本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只不过是因为后来杨广征讨高丽失败,重伤了隋朝的元气,紧接着又各个地区农民起义,最终隋朝走向了灭亡。在那个时候,有着十八路诸侯反王,而李渊当时只有区区三万人,为何最终能够统一天下呢?自从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十八路反王说法不一,《说唐全传》的

  • 周朝皇帝姓姬,夏朝和商朝皇帝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皇帝”这个词是秦始皇时期才开始使用的,用在这里并不准确,但是这里也只是取其意,周朝称天子,夏商两朝大约是“王”。周朝我们知道,姬发建立周朝,周天子姓姬,那么在这之前更久远的夏商两朝的大王呢?夏桀和商纣是很多人心目当中的暴君,抛开历史上他们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