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平定三藩之乱,却因一场婚姻惹下大祸

他平定三藩之乱,却因一场婚姻惹下大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4/2/13 22:23:37

清朝入关后,以武力征服天下,其中皇族将领的作用非常重要。可是到康熙年间,新一代皇室子弟已经腐化堕落,贪生怕死,结果导致“三藩之乱”初期,清军屡战屡败,丧师失地。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帝派出了一员久经战阵的老将,此人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位名将到底是谁呢?

此人就是清朝宗室爱新觉罗·岳乐!岳乐的父亲名叫阿巴泰,而阿巴泰正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也就说按照辈分,岳乐还是康熙帝的堂叔呢。阿巴泰就是一员猛将,岳乐深受家庭因素的影响,21岁时就跟随肃亲王豪格进军四川,击杀了张献忠。岳乐与其他皇族不太一样,他属于“改革派”,主张重用汉人。

1651年,随着多尔衮病死,顺治帝亲政,他任命堂兄岳乐为安郡王。第二年,顺治帝又下诏,让岳乐“掌工部事,与议政”,就这样岳乐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之后,顺治帝还一度任命他为宣威大将军。到顺治十二年,顺治帝让岳乐“掌宗人府事”,两年后还加封其为亲王。

自顺治帝亲政后,岳乐备受重用,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岳乐也积极支持顺治帝进行各项改革,因此深得顺治帝的信任。1661年,24岁顺治帝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此时他的几个儿子尚在幼年,而天下尚未彻底平定。顺治帝居然提出想把皇位传给岳乐,但遭到了孝庄皇太后以及诸王们的反对。

最后孝庄皇太后选择了皇三子玄烨(即康熙帝),得到了顺治帝的认可。与此同时,孝庄皇太后还改变了祖制,没有采用亲王摄政的方式,而是选择了四位辅政大臣。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亲王摄政的方式,宗室中最有可能的人选就是岳乐,孝庄皇太后显然不想重蹈当年多尔衮的覆辙。

所以在康熙帝继位后,安亲王岳乐几乎从政坛隐身了,完全看不到他的相关事迹。直到1669年,康熙帝除掉鳌拜,岳乐才接到皇帝的旨意,奉命查处鳌拜的同党。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造反,迅速占领西南大部分地区。康熙帝闻讯,立即调兵遣将,久经沙场的岳乐被任命为定远平寇大将军。

岳乐率军南下后,没有与吴三桂正面交锋,而是先进军江西,切断其与耿精忠的联系,然后再进军湖南,与吴三桂决战,多次取得大胜。吴三桂死后,平叛在望之际,康熙帝却将岳乐调回京城。康熙帝亲自前往卢沟桥迎接岳乐,厚加赏赐。康熙二十八年,岳乐再率军防备噶尔丹时病死于军中。

岳乐虽然死了,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因一场婚姻惹下大祸!原来岳乐的外孙女嫁给了康熙帝的皇八子胤禩。所以岳乐的子孙在皇位争夺过程中,自然也会支持皇八子。雍正帝继位后,对皇八子及其党羽进行了残酷的打击,甚至逼迫其与福晋“离婚”。雍正帝在诏书中,还对岳乐进行贬低,“安郡王岳乐谄附辅政大臣,每触忤皇考”。

直到乾隆帝即位后,才觉得父皇做的有些过分,高度评价了“阿巴泰、岳乐屡著功绩”,封其后裔为辅国公。

更多文章

  • 东汉的实力强吗?为什么存在感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但是与西汉比起来,东汉好像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明明东汉与西汉比起来,存在的时间比西汉长,取得的成就也不比西汉差,国力也非常强盛。那么为什么东汉那么强,存在感却那么低呢?提起西汉,人们能够想起的名人简直数不胜数,一个比一个牛逼,皇帝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汉

  • 庞统死于落凤坡,为何会有人说他是看透刘备的假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统,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庞统号称凤雏与诸葛亮号称卧龙齐名,徐庶临走时曾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其能力不可小觑,赤壁之战“铁索连环”的计谋就是他的杰作,后来追随刘备攻打川蜀之地,为了让刘备师出有名,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被张任乱箭射死于落凤坡。最后刘备顺利拿下川蜀之地庞统可以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现在却有许多人说

  • 唐朝历史,高阳公主究竟为什么不愿出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阳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女人地位很低,可是如果你是帝王之家的公主,那么地位就不一样了。作为当朝最有权势人家的女儿,公主几乎一出生就拥有别人难以拥有的一切。地位,财富,都达到了别人渴求的高度。你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这是很公平的。作为公主,物质方面的东西是从小就不欠缺的,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她们往往会因

  • 诸子百家中的杂家是做什么的?杂家就是道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子百家,杂家,历史解密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

  • 古代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那么古人的假发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假发,历史解密

    古时候也有假发一说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若是论起发型,现代人发型的复杂程度不及古人的十分之一。古代不仅女人要盘头发、梳成各种各样的发髻,男人也必须要留长发。但是每个人发量的多少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也就导致有的人梳头发很容易,有的人想要盘出好看的

  • 君主立宪制: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君主立宪制,英国,历史解密

    君主立宪制(英语: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

  • 明朝末年到底有多黑暗?辽东三杰没一个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辽东三杰,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朝代更替史。每当朝代衰落的时候,不仅仅会冒出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更还有周边民族的伺机窥视,尤其是北方两大民族——蒙古和满族。本期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明末抵制满族入关的三元力将——辽东三杰,让你真真切切地明白什么叫自己玩死自己。辽东三杰指的是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他们都是明末

  • 秦灭燕之战:荆轲刺秦王是燕国的垂死挣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灭燕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秦灭燕之战,公元前226年王翦率领秦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往辽东(今辽宁辽阳)。秦军紧追不放,在衍水(今辽宁浑河)打败了燕太子丹的军队,燕国的主力军队基本被消灭,燕国已成掌中物,秦国为了集中兵力对抗魏国和楚国就撤兵了。直到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派王翦之子王贲

  • 汗青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有人问,汗青是什么意思?其实答案很简单,汗青的意思是史册。汗青的汗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出汗,青也没有很多含义,就是指蓝色、黑色或绿色等颜色,例如青天就是蓝天,青布就是指的黑布,青山指的就是绿色的山。为什么史册和汗、青色有关呢?这个要追溯到纸张发明前,在那时,古人记事用竹简,也就是用上好的竹子记写镌刻事

  • 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没有调动全国的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建文帝,明朝,历史解密

    其实建文帝失败的理由就一个:不是一般的蠢。先说说当年的形势,燕王起兵不过数万,一路边打边扩军,随时面临数十万明军的围剿,在与李景隆50万大军对决时,燕王不过近20万部众,但经过真定之战、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后,50多万明军被李景隆丢的干干净净白白葬送,除了战死溃散的,剩下的都被燕王收编了。经过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