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元盛世之后,大唐国力为何迅速衰落?

开元盛世之后,大唐国力为何迅速衰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40 更新时间:2024/1/17 20:06:38

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在到达顶峰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会是跌落谷底,历史上唐朝发展到巅峰时期,正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期,然而在盛世的背后,却也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当时唐朝国力看似非常强盛,却也代表着这种强盛即将要走到了尽头。安史之乱看起来是导致唐朝最终覆灭的最主要的因素,但是这一件事情还不够,除了安史之乱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那么究竟为何在开元盛世之后,唐朝的国力会衰落的如此迅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开元盛世是如何出现的

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唐玄宗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天下大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此间,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2、为何开元盛世后唐朝迅速衰落

单纯的从疆域面积和人口这两项指标来对比的话,“开元盛世”绝对是超过同一朝代的“贞观之治”,并且毫无争议地站在中华帝国时代的顶峰,但吊诡的是,“开元盛世”非但没有维持多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而且径直将大唐的国势推入了衰落的快车道。

王朝的衰落,自然是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亦即所谓的“历史是种合力”,但是假如我们将大唐帝王将相们的主观因素排除掉,单独来看客观因素,便会发现,“贞观之治”将王朝的疆域推广到了极致,从而带来漫长的超乎想象的边境线和数不清的强敌,乃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开元盛世”达到顶峰时期的大唐,疆域有多大呢——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在大唐帝国的西南面,处在国势蒸蒸日上的吐蕃控制之下,吐蕃军队四面出击,不断的扩张领土,除了向四川、甘肃和新疆的绿洲国家施加压力之外,还威胁到大唐远在西域的朝贡国,大小勃律和疏勒。

在大唐帝国的西、北面,西突厥重新统一在突骑施部落之下,不但攻占了唐军在碎叶的据点,并且占领全部天山山脉以北的土地,进而威胁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的安全。

而在突骑施的西面,崛起中的阿拉伯人在不断的攻击突骑施的同时,贪婪的窥伺大唐的领土,并最终在击败衰落的突骑施之后,与大唐的安西都护府发生直接冲突。

帝国正北面,是唯一相对安全的边境,敌对的东突厥处于衰落当中,经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最终向大唐臣服,而新崛起的回纥人则与大唐保持了友好的关系。

东北面,契丹人和奚两个部落掌握了话语权,与大唐的节度使互有攻守,当然,其中相对多的战斗是由节度使挑起的,目的是想向朝廷邀功请赏,以获得更多的地盘和兵力。

最东面,渤海国填补了高丽灭亡后的真空,建立起稳固的、与中原王朝类似的中央集权式国家,国势处在不断上升的态势,从而给大唐带来一定的压力。

显而易见,单单是在如此漫长的国境线上部署庞大的兵力,面对十几个不同敌对国家和部落的挑战,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不能承受重大失败。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唐的边境始终保持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态,不得不持续不断的增加边境的军力配备,下放越来越多的权力给节度使,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进而将大唐推入了不可逆转的衰落通道之中。

3、安史之乱后的元和中兴

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拥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甚至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成为唐朝的内忧外患之一。

唐德宗死后,经过了唐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其即位后,经常阅读典籍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等文献,他都仰慕不已。唐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贤臣为宰相,李纯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很晚才退朝。唐宪宗在位15年间,政绩较多,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勤勉政事,从而取得了元和年间削藩的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唐朝获得再次统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长平之战换成韩信,白起还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当中,赵括在其中算是一个新人了,但是他一上来就要对阵秦国老将白起,最终自然是惨败身亡。后世有很多人非常推崇秦汉时期名将韩信,被人们称为“兵圣”,他开始打仗的时候也算是新手,可是他却能够获得很多的胜利,成为刘邦非常得力的助手。那么如果说将长平之战当中的赵括换成韩信的话,

  • 太子丹为什么选中荆轲进行刺杀任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后,会不会怀疑荆轲的专业性,作为一名刺客竟然在关键时刻没拔出剑,真的有些太业余了。其实荆轲本来就不是什么专责刺客,哪怕此前练习了上百次,一到实战难免紧张,所以才会犯下此等低级错误。那太子丹为什么选择荆轲来进行这么重要的刺杀任务呢?关于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其实前前后后还

  • 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这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一件非常非常给力的事情,那就是他们在一个地方发现了超过6000座各朝古墓,那么这个地方在哪呢?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5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2015年3月至今,考古工作队在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地发现了六千余座古代墓葬,墓葬类型主要为崖

  • 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怎么回事?有哪些朝代墓主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我国一直都有很多的古墓,只不过因为埋在地下,因此如果不是要进行一些挖地的活动,平常是很难发现的。而且很多的考古活动,最初都是因为一些其他的挖地的事件,发现有一些古墓,才展开的考古工作。而就在最近,考古学家统计,从2015年至今,在成都的一个地方居然发现了超过6000座古代墓葬,而且时间跨

  • 晁盖为什么不是108将?他为何不在好汉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而这部小说当中官逼民反的主题,也是古代封建王朝必然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非常喜欢书中塑造的一百零八将的形象,不过对于这一百零八将分别是谁,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回答出来的。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晁盖,梁山的前领导,晁盖在书中也算是一个重

  • 东方不败戏份并不多,为什么影响力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笑傲江湖》小说中,描写东方不败用的笔墨并不多,而且他等于是一出场就死了。为什么这样一个角色会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呢?此后很多影视作品,都喜欢对东方不败进行再创作,从而刻画出了很多经典角色,例如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就非常深入人心。不过金庸先生并不喜欢看到别人把东方不败直接改成女人,或者由女性来饰

  • 骷髅师的成名之战是哪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党卫军的骷髅师,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了,因其疯狂、残忍、暴力而臭名远扬。但不得不说,骷髅师的战斗力确实惊人。骷髅师,前身是二战时期管理纳粹集中营的党卫队,本身不是作战部队,只负责行驶警察的职责,因为帽子上有一个骷髅头的标志,被称为骷髅师。骷髅师在纳粹集中营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恶

  • 宋仁宗为何要毒死包拯?历史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有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的一个说法,历史上以公正严明著称的包拯,最终却是被宋仁宗毒死了。这种说法乍一听还是很让人惊讶的,但其实仔细想想的话,就会发现破绽有很多,毕竟宋仁宗以仁著称,不管对方是谁,哪怕只是一个宫里的下人,犯了错他也不忍心责罚,怎么会去毒死一个在民间声望那么好的人呢?那么在历史上,包拯的

  • 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上,还要用括号写一个中文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身份证作为一个能够证明身份的物品,上面的很多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国人的身份证上面自然都是中文,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面,除了韩文之外,还会有一个用括号括起来的中文名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上面会有中文的名字,他们用中文的名字是用来做什么的呢?韩文和中文

  • 汉献帝最终是怎么死的?山阳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献帝在历史上所有的亡国之君当中,结局可以算是比较好的了,汉献帝退位之后,曹丕并没有为难他,还将他封为山阳公,建立了一个山阳公国,虽然没有了皇帝的尊荣,但是刘协在山阳国这里,可以说是比他之前皇帝生涯的每一天都更自在快乐。不过人终有一死,汉献帝刘协最终是怎么死的呢?他的山阳公国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