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东人闯关东后为何没保留住自己的方言?

山东人闯关东后为何没保留住自己的方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9 更新时间:2024/2/9 19:58:29

东北话可以说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方言了,东北话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不管走到哪里,任何方言遇到了东北话,最终似乎都会被影响到。这也就让很多人对东北方言的起源感到非常的好奇了,究竟东北方言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历史,竟然能够发展出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方言呢?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闯关东”的历史事件,有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开始了闯关东的生活,并且在这里定居下来。那为什么他们来到这里之后,自己原本的方言没有保留住?究竟东北方言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呢?

1.闯关东介绍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

“东北”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医巫闾山位于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与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866.6米。山之东麓有山神庙——“北镇庙”。当地迄今流传着关于医巫闾山的众多传说。当时。战国时,燕国在今辽东半岛一带设辽东郡(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秦汉魏晋因之。隋代辽东郡治移至通定镇(今辽宁新民东北)。元代于至元四年(1267年)设辽东路,治所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治辽阳(今属辽宁)。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段,人们就用“辽东”来称呼东北地区。因此,著名学者、作家、报人曹聚仁先生《万里行记》说:“古代的"东北",乃"辽河流域"的东北。”

“关东”一词本指函谷关以东。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坡头乡垛村,东自崤山,西至潼津,从西周以来便是沟通关东、关中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关东”与“山东”同义,这里的“山”指崤(xiáo)山,“山东”指崤山以东。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建山海关城堡一座,山海关扼东北与中原之咽喉,东北一带因此被称为“关东”。山海关以内,俗称“关里”。辽东至明代仍属山东府管辖,满人入关,削去了辽东山东之领土。因此辽东被迫在清代与山东分割。

明朝一般用“辽东”一词指称东北,辽东至明代仍属山东府管辖,满人入关,削去了辽东山东之领土。因此辽东被迫在清代与山东分割。

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起,“关东”一词才逐渐被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东三省”是人们称呼东北的另一个名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分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此为“东三省”名称之始。除“东北”、“关东”、“东三省”外,还有一些俗称。如胶东半岛一带以渤海湾为界,称东北为“海北”,称山东为“海南”。另外,东北还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代称——“白山黑水”。

2.为什么闯关东的人没有保留自己的方言

闯关东后,还是有很多山东人后裔保留了自己的方言的,并且连续几代人都说山东方言,直到现在。这些人一般都是生活在独立的山东村里,整个村子都是山东人的后裔,没有东北方言的干扰,所以保留的比较纯正。但这样的山东村占比并不多,更多的是与东北原住民杂处相居,渐渐就被同化了。

虽然当年山东闯关东的人数群体非常大,但是平均到东北三个省份,人群呈比较分散的状态,所以不可能因为几个人的山东话,而影响一个地区,而一定是某个地区的方言影响山东话的使用群体。或许第一批闯关东的人因为语言的定型,还会继续使用山东话,但是下一代从上学开始,便处在东北话的环境当中,那么自己的方言定型,肯定还是东北话。

山东闯关东的人数庞大,到了东北之后,他们按照自己的化习俗,开始在东北复制“山东村”。

这种“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的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转移。他们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而是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了东北,结果形成了东北与山东文化相容的局面。

当然,东北文化对山东文化的入侵并不是没有反抗,这中间发生过很多对抗、争斗,但斗争的结果是融合。

现在东北方言的形成必有其客观规律。据我所知,古幽州方言对东北方言的语调有决定性形响,比胶东方言的影响大得多。用调侃的话来说,就是“这里面必有蹊跷”!

3.东北方言的起源

外来语吸收现象

东北官话中也融入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ведро)、称俄罗斯面包为“列巴”(хлеб来自俄语),等等。东北方言有的来自正字的误读。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开来的,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形成方言。

正字误读现象

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为方言。如,东北人常说的“母们”(我们)、 “那旮沓”(那个地方)、农村称呼老夫妇为“老姑姆俩”(老公母俩)、 “干哈”(干啥)、 “稀罕”(喜欢)都是误读而形成的。

一字多义现象

一字多义也是东北方言的一种形成方式。如“贼”,在普通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则有“非常”和“特别”的意思。“犊子”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词,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是语言环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犊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儿的意思。

有待考查现象

有一些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外地人很难理解,但是东北人熟悉、认同、运用它。比如,“埋汰”(脏)、 “整个浪儿”(全部)等。

东北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其形成不是单一、孤立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顺着东北方言这条藤,挖掘蕴含着的丰富的东北文化现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慕容复想要复国,为什么不跟萧峰结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慕容复有心复国,却力不从心,看来复国大业在他身上也难以实现。不过这期间慕容复其实是有机会的,他后来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站在了萧峰的对立面,倘若他能与萧峰结交,两人结拜成兄弟关系,慕容复复国的希望也会高出几成,哪怕他根本不是真心的。其实不光萧峰,慕容复还可以跟段誉、虚竹都搞好关系,但他却多次错过机会。

  • 孙悟空为什么不打死南山大王?他有什么后台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是要说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打死的妖怪,实际上并不多,因为大多数妖怪其实都是天上神仙的坐骑,被如来征用演了一出下界为妖的戏,戏演完了自然还是要回到天上去的,当然不能轻易就被打死。但是路上也不是完全没有死掉的妖怪,比如白骨精、树精、豹子精等等。但是这个豹子精却比较奇怪,他被称为南山大王,有坐骑的潜力结果却

  • 史前大洪水,西方有诺亚方舟逃命,中国人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史前大洪水究竟是真是假,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确认了,因此也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认为是真的,毕竟现如今留存下来的很多古代的文献典籍,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很多古国的记载中都有这件事情,尽管描述不一样,但是都说明这是一场可怕的洪水。也有人认为这是假的,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件事情也只不过是人们以讹传讹而已

  • 直刀和弯刀哪个厉害?古代骑兵用哪个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直刀和弯刀,在我国古代都是存在的,而很显然的是,弯刀一般都是游牧民族所使用的一种武器,带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征,而且不管是什么作品中出现弯刀,使用者一般都与游牧民族有着很大的关系,而相比之下,直刀一般就是汉族人所使用的武器了,虽然不是说一定全部都是笔直笔直的,但是至少从形态上来看,直刀相对来说弯曲的弧

  • 唐太宗眼睛真的被射瞎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曾经在一部韩剧当中看到过这样的情节,里面描述当年我国历史上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在攻打高句丽的途中,不仅被射瞎了一只眼睛,还割让了不少土地,这段情节可以说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毕竟在我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李世民虽然攻打高句丽,眼睛却一直都是好好的,更何况他杀了自己

  • 山海经里超详细的僵尸等级划分表(含拼法读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山海经里面的僵尸等级怎么划分,具体是怎么划分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到,如果对这个有研究的那当然还是知道的,如果对这个不知道的那就是一头雾水,小编反正也是一头雾水了,僵尸不就是分厉害和不厉害之分么?怎么还有这个什么等级之分,而且传说还分七八个等级呢?这样的等级就分得有厉害了,非常的专业,那么

  • 岳不群如果和左冷禅合作,还用不用自宫练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岳不群处心积虑,招揽林平之都是为了得到他们家的辟邪剑法。只是这一路上复出的代价太大,不仅名声毁于一旦,自己家人的下场也都让人唏嘘。岳灵珊死的不值,她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得知林平之和岳不群之间的恩怨。宁中则也很无辜,她认清岳不群太晚,等失去女儿后,终是心灰意冷,选择自尽,岳家的悲剧几乎是由岳

  • 周文王为什么没有封神?姜子牙为何不给姬昌神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当中,虽然说故事是非常精彩,但是有一点和《西游记》差不多,那就是封神榜上面的名单,其实也都是早就已经制定好了的,封神榜上面的名字在一开始就写好了,所有人的过程基本上可以说也就是走个流程而已。然而还是会有很多人有一些疑问,比如,为什么周文王姬昌并没有被封神?姬昌也可以说是《封神演义》中非常

  • 日本瑞龙寺的真龙标本是真的吗?为什么不能做鉴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龙这种生物,可以说是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神话中才存在的生物,是众多神话神物当中的的一种,而且有关龙的神话传说有非常多,但是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们都认为这都是虚构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并不存在,所以才被认为都是神话故事。然而可能有人听说过,在日本的瑞龙寺保存有真龙的标本,这的确是非

  • 长平之战40万尸骨坑遗址有什么怪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很多这个人都在说了这个长平之战的的确确是惨,竟然死了40万人,而且在同一个地方,大家也知道民间是有这个怨气一说的,这么多人在这个地方死了不知道怨气会不会很大呢?所以很多人都在问了这个长平之战40万尸骨具体在哪,还有这个长平之战40万尸坑遗址有没有什么怪事情发生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