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为何死前要吃一口烧饼?

刘伯温为何死前要吃一口烧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4/2/17 8:49:59

烧饼歌想必很多人应该都是听说过的吧,据说是刘伯温所做,而一首歌里面所包含的却可以被称作为“天机”,毕竟是被称作“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所做,在历史上也是有很大的名声的,毕竟人们对于这种内容总是非常感兴趣。而据说刘伯温在死前,还吃了一口烧饼,这是为什么?刘伯温吃烧饼和烧饼歌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1.烧饼歌的来历

刘伯温的一生,似乎和“烧饼”结下了不解之缘。猜中朱元璋碗里的“烧饼”,坐实了他“神算”之能;一首《烧饼歌》,成就了他预知未来的神通;临死前又因吃一口“烧饼”,免遭客死异乡,终得落叶归根,并保全了家小。

据说,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闻知刘伯温、宋濂等人有大才,随礼聘而来。但他又担心刘伯温的才名传言和真实才能名不副实,便心生测试之念。一天,朱元璋刚咬了一口烧饼,就听内监来报,刘伯温求见。随灵机一动,心生一计,将咬了一口的烧饼放进碗里,并用碟子盖上。

这时,朱元璋笑着对走进来的刘伯温说:“你猜猜这个碗里是何物,如若猜中,我便会如同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信任并重用于你。”

刘伯温看了一眼碟子盖住的碗,眉头微皱,心中便有了结果,随之胸有成竹道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闻听这言,朱元璋大惊:“先生,真神人也!”

后来,朱元璋便对刘伯温倍加宠信,在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以及北伐中原等重大军事上,多采纳刘伯温的谋划,从而一统天下,建立大明王朝。也因此,民间流传有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刘伯温”的说法。

但是建国后,朱元璋又开始担心起了大明的国运,所以又向刘伯温请教,这才引出了那首精准预言800年之后的《烧饼歌》,全文共有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由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

例如:“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暗指燕王朱棣起兵谋反;“八千女鬼乱朝纲”,合成一个“魏”字,暗指魏忠贤欺主专权;“木下一了头,目上一刀一戊丁”,暗指李自成造反;“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暗指大明遇到大顺亡国,崇祯煤山上吊;“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暗指明末农民起义,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等。

只是,当朱元璋看到《烧饼歌》后,却感到脊背阵阵发凉,对刘伯温愈加忌惮,随心生杀机。

2.刘伯温死前为何吃烧饼

因此,当朱元璋看到胡惟庸与刘伯温矛盾颇深,便想借助心胸狭隘的胡惟庸之手来除掉刘伯温。果然,到了1375年5月,生病的刘伯温吃了胡惟庸安排的太医送来的汤药,身体更感不适,病情愈加严重,特向朱元璋上书,请求回乡养病,并随书呈送一块自己吃过一口的烧饼。

当朱元璋看到这块咬过一口的烧饼后,想起刘伯温当初“猜烧饼”时的情形,而心生愧疚,当即准许刘伯温回乡养病,还特遣官员一路护送。接着,刘伯温就在长子刘琏的陪同下,平安返回了家乡。他自知已难活命,随拒绝了亲人和乡里为他请来的郎中诊治。因为,传言胡惟庸曾命太医在刘伯温的汤药中加进了毒药,本就难以活命。当月16日,刘伯温便因病(有说中毒)身亡,死后葬于青田县南田乡夏中之原。

假如,刘伯温临死前没有吃那一口烧饼,也没有送给朱元璋,不但自己会客死异乡,可能还会连累到家人。因为,朱元璋对待猜忌的功臣,可都是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例如: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虽说刘伯温因“烧饼”名扬天下,而又因“烧饼”黯然落幕,或许有人认为他智谋不足,连给自己谋划一个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都做不到。想想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还不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可见,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自己的命运又被别人掌控之时,也就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已难逃脱“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命运。因为,一切取决于持刀者的心情,心情不好,手起刀落,性命不保;心情好,也许可多活几日。

但是,无论是刘伯温临死前要吃一口烧饼,还是猜出来朱元璋碗中的烧饼,或是流传的《烧饼歌》等烧饼事件,多出现于民间传说或野史,而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因此是不可信的。

3.刘伯温怎么死的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非洲巨型蝗虫是真的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非洲的蝗灾其实最近还挺严重的,而且有蔓延的趋势,也希望非洲的人民能战胜蝗灾,这个时候小编就想起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话说这个非洲是有出现过巨型的蝗虫的,那么这个巨型蝗虫有多巨型呢?到底有多大呢?说的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非洲的巨型蝗虫是存在的,是真的,非洲巨型

  • 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就分裂了,没人接替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袁世凯所领导的北洋军阀,虽然说各个势力都有不同的人带领,但是袁世凯还活着的时候,他们都还是“一家人”,但是当袁世凯一死,各个军阀就迅速的分裂开了,形成了众多独立的势力,虽然说起来也并不是不合理,但是很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出来接替袁世凯,继续领导北洋军呢?袁世凯死后就

  • 天山童姥是练的什么武功?返老还童有没有副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论实力,天山童姥应该是《天龙八部》中最强的女性,她不仅内力强大,还精通各种暗器,生死符在江湖上更令无数人闻风丧胆。不过天山童姥最让人好奇的一点,还是她那返老还童之术,这门武功原本叫“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光看名字就感觉霸气侧漏,或许是因为太过嚣张,在新修版中改成叫&ldquo

  • 刘伯温预言难过猪鼠年是真的吗?仔细看了下预言内容发现是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说了啊,这个刘伯温的预言还是比较准的,那么说这句话的人不知道你们是有证据还是说道听途说的呢?所以有的时候不能随便传播一些谣言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看看,这个刘伯温预言难过猪鼠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谣言,下面就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十愁难过猪鼠年”这句话来自刘伯温的碑

  • 西门庆是不是只对李瓶儿有真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看金瓶梅,大家别以为小编看的是那种尺度比较大的啊,小编看的就是那种爱情的,是探寻人类爱情故事的,话说这个西门庆到底对谁动过真情呢?这个其实是确定的,西门庆喜欢的人太多了,最近有人说了,这个西门庆好像只对这个李瓶儿动过真情啊,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下面一起分析揭秘看看!西门庆和李瓶儿的经历,和他

  • 当年各省均被军阀占据,为何河南没人占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灭亡之后,民国建立,而在民国时期,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军阀割据,军阀们占据着自己的地盘,这种情况其实和历史上很多时候也比较相似,一个朝代灭亡之后总会有很多人割据一方。然而在军阀割据中,全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军阀,但是唯独河南这里没有,这是为何?河南为什么没有军阀占据,是与这里的什么情况有关系呢?1

  • 为什么蒙古人和韩国人长得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说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蒙古人和韩国人好像长得比较的像,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比较的好解决了,分析分析下他们人种的构成就好了,下面一起来仔细分析看看!蒙古人、韩国人还都跟中国人长得像呢。看脸识国家是最没根据的。给你一张欧美人的照片,你能轻易分清谁是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德

  • 《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差异,究竟哪个才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即便是史书,可信度也未必就是百分之百,《史记》大家都很了解了,而书中记载的一些关于夏商周时期的事情,与另一本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相比,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背道而驰,既然两者之间有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两本书中关于这段历史,究竟哪一本的可信度更高?竹书纪年和史记,到

  • 虚云老和尚预言2020年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虚云禅师俗名萧古岩,从小是被庶母带大,19岁出家问僧,拜常开为师。虚云老和尚一身兼承禅门5宗,还是佛教名誉会长,在其领域地位非常崇高。可能很多朋友是从影视剧中认识的虚云老和尚,不过这里面的故事并非全部都是真的,民间传说虚云老和尚准确预言中日战争还有二战的结果,但此说法缺少依据。至于说虚云老和尚预言过

  •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名字的由来,背后是否暗藏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是《西游记》里面为九头虫和万圣公主办事的两个小妖怪,因为他们的名字非常奇特,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两个名字听起来的确是非常的奇怪,吴承恩在书中给妖怪起名字,很多妖怪的名字看上去好像是毫无根据,但是实际上背后却是暗藏深意,你知道这两个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吗?背后又有什么含义呢?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