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的食用油有哪些?是怎么来的?

中国古代的食用油有哪些?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50 更新时间:2024/4/8 14:59:14

众所周知,我国的食物文化是非常发达的,在中餐的烹饪中是绝对离不开食用油的。通过高温油脂的烹调,是能够缩短食物加工的事件的,保持食品的新鲜口感,改善色泽和风味,提高营养价值。在我们常见的食用油通常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种。食用油的历史悠久,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史。

食用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磷脂、维生素、游离脂肪酸等成分,能够保持皮肤润泽、发质光亮,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脂肪,此外,植物油中的固醇对心血管有保健作用。在食用油中,植物油比动物油熔点低、易吸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而动物油热量高,结构稳定,加热后产生的有害物质更少。

由于动物油获取提炼更加便捷,在宋朝以前,是主要的食用油。

古代常用“民脂民膏”代表财富,这就与动物油有关。《释名》有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举例来说,牛羊油叫脂,猪油称膏。宋元理学家陈澔有另外的解释,他认为“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也就是说固体油是脂,液态油是膏。在烹饪方法上,脂膏也有不同。《礼记·内则》明确记载:去腥“脂用葱,膏用韭。”

动物油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周礼》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八珍”中有一道名为“炮豚”的菜,需要“煎诸膏,膏必灭之,”就是用膏浸没乳猪油炸。用动物油炸制的猪肉,吃货们是否有兴趣来一块呢。

在“八珍”中,有一道名为肝膋(liáo)的菜,肝用的是狗肝,制作时用狼胸腔里的网油包裹煎制。由此推断,当时的动物油来源,不只是牛、羊、猪、鸡、狗等家畜,还包括捕获的野兽、鱼、鸟等猎物。

周王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享受的待遇自然不同。《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简单来说,诸侯要按照四季变幻,进贡不同的鸟兽和动物油。

动物油除了食用,还能照明。

《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暂且不论人鱼膏是何种物质,以当时的条件,必定是某种动物油。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长信宫灯,灯罩里面残留着蜡状物质,据专家考证,确定为动物油脂。这一发现从侧面印证了《史记》的记载。

汉朝时,植物油崭露头角。

最初大量食用的植物油,并不是大豆油、菜籽油或花生油,而是芝麻油。由于芝麻来自西域,民间习惯称其为胡麻。东汉农书《四民月令》有云:“二月可种胡麻,谓之上时也。”说明胡麻的种植已经相当普及了。

尽管百姓已经意识到植物果实中含有油脂,主要靠压榨取油,简单原始,效率低下。当时的芝麻油主要用来照明和纵火。三国时期,魏国和东吴激战合肥城下,魏将满宠“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可见,芝麻油不仅是理想的纵火原料,而且数量庞大。

植物油的榨取提炼,有了新的进步。

《齐民要术》记载:“按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南北朝文学家陶弘景在《本草》中提出:“生榨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燃灯耳。”表明民间对榨取植物油,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南北朝时,植物油以芝麻油、亚麻油、大麻籽油为主。植物油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的烹饪技巧。《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道菜:“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这是首次出现的“炒菜”。尽管只是简单的麻油炒蛋,葱白豆豉一样不能少,着实讲究。

随着芝麻油的普及,逐渐成为唐宋时期的主流植物油。

唐朝食疗专著《食疗本草》:“白麻油,常食所用也。”宋朝时期,植物油的品种越来越多。北宋庄绰在《鸡肋编》里记载:“油通四方,可食与然者,惟胡麻为上,俗呼脂麻。河东食大麻油,陕西又食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山东亦以苍耳子作油,颖州亦食鱼油。”值得一提的是,蔓菁子油就是现在常用的菜籽油。

在宋人的生活中,高热量的油炸食品颇受欢迎。《梦溪笔谈》:“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传说,南宋民间痛恨奸相秦桧,将面饼做成他和夫人王氏的样子,背靠背粘著,放在滚油里煎炸,将其取名为“油炸桧”,这就是“油条”的雏形。

对于植物油的榨取,历史文献语焉不详。元朝农学家王祯在《王祯农书》记载:“凡欲造油,先用大镬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辗碾令烂,上甑蒸过,理草为衣,貯之圈内,累积在槽;横用枋桯相桚,复竖插长楔,高处举碓或椎击,擗之极紧,则油从槽出。此横榨,谓之卧槽。立木为之者,谓之立槽,旁用击楔,或上用压梁,得油甚速。”王祯对榨油的器械和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记载,民间将其称为“木榨榨油法”,至今少数地方仍然沿用着这种榨油方法。

明朝时期,植物油在品种和榨油技术上有了新的进展。

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出:“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莱菔子、黄豆、菘菜子为上。”简单来说,芝麻油、萝卜籽油、豆油、白菜籽油是最好的植物油。宋应星不但对各种油料进行等级分类,还测算了各种油料的出油率。除了木榨法,他还记录了水代法、磨法、舂法等榨油方法。用明朝的榨油方法,油料残油率控制在15%以下,这在当时属于最高水平了。

花生油是最晚出现的植物油。清朝官员檀萃在《滇海衡志》有云:“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若乃海滨滋生,以榨油为上,故自闽及粤,无不食花生油。”可见东南沿岸早已习惯食用花生油了。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发明了“浸出榨油法”,油料残油率降低到1%以下,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榨油效率。西方商人在中国陆续建立了很多新式榨油厂,榨油业迎来了新生。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在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油炸食品,外脆里酥,香气扑鼻,圈粉无数。不过,在油的使用上,应该遵循少吃油、吃好油、吃多种油的原则,毕竟均衡营养、保持健康才是美食的王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没有洗衣粉的情况下,古代人是如何洗去衣物上的污渍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从最初的衣不遮体到衣冠楚楚,已经是过去了几十万年的时间了。所以有些人就有些疑问了,古人穿着光鲜亮丽,那么古人在洗衣服的时候是用什么来去除污渍的呢?毕竟古代可没有洗衣粉。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古人洗衣服如何去污,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根据史上记载,最早的洗衣记录要追溯到40

  • 瓜蔓抄是什么刑法?历史唯一被诛十族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秦国首创了“夷三族”的刑罚之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就特别喜欢使用族诛这种酷刑在震慑以及威慑异己分子。在历史上,最早记载了商鞅、嫪毐被族诛,李斯,赵高被“夷三族”,汉初功臣彭越、韩信等人也被夷三族。为了更好的起到威吓惩戒之效,统治者把“夷

  •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瘟疫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世界上生存的人类来说,尽管时代一直都在发展,人口的寿命也在不断增长,但其实当一些情况来临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束手无策的,比如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的瘟疫,瘟疫之所以会盛行,很大程度上也和当时的医疗条件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在众多的瘟疫之中,有十大瘟疫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是更大的,那么这十大瘟疫分别是

  • 段誉潜力超虚竹?兄弟二人武功配置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少网友都喜欢把段誉和虚竹放在一起比较,从账面上来看,虚竹应该是要强于段誉的。毕竟虚竹直接获得了无崖子所有功力,同龄人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虚竹的程度,不过就潜力来说段誉是要高于虚竹的。其实这兄弟两都是在无意中和逍遥派产生了关系,只不过虚竹直接见到了逍遥派掌门人,还成为新任掌门,可能这样的设定也是因为段誉

  • 窦娥死前立下三条毒誓全部应验,为何第三条却遭百姓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窦娥冤》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窦娥因为蒙受不白之冤,在临刑前许下三桩誓愿,如果都实现的话,就证明自己是冤枉的,而后来的确也都实现了,这也就证明了窦娥的确是冤枉的,是被人陷害致死的。但是,这样原本是一个揭露官场黑暗的故事,为什么窦娥最后许下的愿望实现之后,却被百姓大骂呢?窦娥最后一个愿望是什么,为什么

  • 溥仪去世的时候为何老百姓们都要来摸溥仪的遗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爆发,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就被迫退位了,而溥仪的退位也就意味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结束了,受到帝王制度压榨的百姓终于是得到了解放。不过溥仪的一生是让很多人怜悯和同情的,同时也让人觉着有些可恨。但是谁也不要曾想到,在溥仪去世后要准备进行火化,百姓闻言都跑过来对溥仪的遗体

  • 帝俊为什么消失了?山海经里的最高神为何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是有很多的神话故事的,其中在《山海经》里面记载的神话故事就非常的多,神话人物自然也是有不少,其中就有一位最高神帝俊,他在《山海经》中的地位自然是最高的,也是非常厉害了。不过对于这位最高神,神话中却并没有太多对于他的结局的交待,不知道帝俊最后是什么结局,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书中没有,在其他的神

  • 鬼谷子的弟子为何都不得善终?纵横家究竟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鬼谷子,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了,鬼谷子作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历史上却有非常多的关于他的传说,以至于后人提到鬼谷子的时候,都会觉得他是一个神一样的人。而历史上有一些鬼谷子的弟子,也是纵横家的人物,他们中很多最后却都是死于非命,不得善终,相比其他的很多思想家,他们的结局就有些悲惨了,

  • 黑死病是怎么结束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黑死病,也叫做鼠疫,可能有很多人都听说过,说黑死病差点让欧洲消失也毫不为过,当时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在黑死病中死伤的人不计其数,如果有幸在鼠疫中幸存下来的人,他们提起这件事情可能还是非常害怕的。不过,既然黑死病杀伤力这么厉害的话,为什么后来又消失了呢?黑死病是被治愈了,还是找到了什么办法解

  • 唐僧为什么只有九个脚趾?殷温娇为何咬掉自己儿子的脚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经常说虎毒不食子,对于自己的孩子,父母对他的爱护总是会比其他人更多,自然也是不愿意看到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西游记》里面,唐僧的母亲殷温娇其实曾经将当时还是婴儿的唐僧的一根脚趾咬掉下来了,这种行为是非常令人不解的,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既然说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