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仲淹的家族为何能兴盛800年?

范仲淹的家族为何能兴盛8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5 更新时间:2024/1/19 19:12:21

范仲淹,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他写下的《岳阳楼记》流传了近千年的时间,至今依旧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古人的文章之一。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非常鲜明,也让人非常的震撼,能够流传千年,必然是有它的道理的。不过,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的是,范仲淹所在的家族,是一个历经了800年依旧兴盛不衰的家族,而且他的家族出过80个状元和400个进士,这是其他的大家族也没有办法相比的,为什么范仲淹的家族可以这样兴盛呢?

最近央视BOYS合体,在《经典咏流传》上合唱了《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写的,人们一提到范仲淹,人们总能想到那句传诵古今、回响无穷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范仲淹一直是以光照千秋的正面形象存在,几乎没有负面评价。同为宋朝人的王安石称赞范仲淹为“一世之师”,《宋史》评价范仲淹为“一代名世之臣”。

那么范仲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值得人们如此高的评价?而他身上的特质对于现代人又有什么帮助呢?

趁着假期我翻阅了范仲淹的相关资料,再结合自我的理解,总结出三点内容。

1.态度,“先忧后乐”的精神是一种乐观的悲观主义

我们先要了解一下范仲淹写这篇《岳阳楼记》的背景和目的,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一个:劝人。

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被贬到巴陵后,觉得自己才华无法得到施展,心中的抱负难以实现,内心受到极大的打击,而范仲淹对滕子京也很上心但一直找不到机会开导他,而这个时候滕子京正好寄来了《求记书》,范仲淹灵机一动,借助《岳阳楼记》含蓄地表达规劝之意,告诉好友不要深陷在个人进退上,应不失其利,建功立业。

通过对洞庭之景从阴晴两个角度描写,告诉滕子京人生的变化如同这美景,有起有浮,有悲有喜,要做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常理来讲,我们把人分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就是不管一件事是好还是坏都看到好的一面,而悲观主义相反,看所有的事情坏的多于好的一面。这两种态度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乐观主义如果乐观过头就会变得盲目,而悲观主义过于悲观就变得很丧。

那对于现代人而言,看待事物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也就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它是指:在你做某件事之前,先去想这件事最糟糕的结局,如果你能承受那个最糟糕的结果,那就放手去做。在此过程中,你要积极去面对,拼尽全力就可以了。

韩雪就是典型的“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她第一次担任制片人时,她尝试着用“4K分辨率”来做一部电视剧,如果失败的话,她进演艺圈十几年的存款都会搭进去,这个结果韩雪可以承受,所以她放手一搏。最后,她成功了,这就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的力量。

范仲淹做人做事的态度也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对国家的未来忧心忡忡,但不会自暴自弃,也不会只靠诗词抒发自己才华得不到施展憋屈之情,而是一边抱着担忧,但另一边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一边绝望,一边积极,左手带着梦想,右手随时疗伤。

2.家风,是一个人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范仲淹不是富二代,他就是一个贫民,两岁丧父,因生活所迫,母亲谢氏改嫁朱文翰,生母谢氏一生勤劳质朴,她一直教育范仲淹做一个有孝心、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继父朱文翰性格忠厚,生活简朴,为官清廉,范仲淹一生都以朱文翰为榜样。

长大后,范仲淹也成家立业,但因为自己长期在外为官,政务工作繁忙,他采用家书和书信的方式教育孩子,这些家书内容都是范仲淹对自己的政治、治家、治道、做人的归纳和总结。

范仲淹非常注重“以身作则”的原则,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受到养父的影响,让他明白父母要做到身正行端,才能给子女做到一个引导与榜样,潜移默化影响他们。

范仲淹对自己的四个儿子寄托厚望,但不是像古代一些父亲专断地替子女决定人生方向,而是结合各自的特点和性格,做适合他们的事情。

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范仲淹担任开封知府期间,派儿子范纯仁回到苏州运输五百斛小麦,范纯仁在运输期间偶遇家遭不幸的海州通判石曼卿,范纯仁就将所有小麦送给他。回到家后,他把这件事情告诉范仲淹,范仲淹问他为什么不把麦舟也一起送了,范纯仁说已经送了。范仲淹称赞儿子做得好,告诉孩子做人的本分是扶危济困,帮助有需要的人。

正是范仲淹对四个儿子细心教育,四个儿子都培养得很好,范纯仁成为北宋宰相,一代名臣。

成长注定与离家相伴,但家风和家教能陪伴人一生。

高晓松的母亲是张克群,她教育孩子的准则就是:做孩子的榜样。

高晓松在《鱼羊野史》中提到:家里有好多书,就连走廊上也摆满了书。书柜下面都是卡片柜,那个时候没有谷歌搜索,读书笔记就写在卡片上,那个时候家里到处堆满了卡片常常随手捡起一本书,一看就是一个下午,读书如同吃饭一样。

正是因为高晓松的家里充满了书香气,高晓松也自然喜欢读书。张克群说:“一个家庭的爸爸妈妈都在搓麻将,指望小孩看书,那不可能。我们家里要不就看书,要不就听音乐,所以孩子也是。”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而言,如同土壤需要水一样,它即是一个人生活空间的保障,又是一个人活动的平台,不同环境下对人的思想产生不同影响。

而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环境,家庭对一个人的价值观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你是什么样的人,看你的家庭就知道了。

3.靠谱,办事而兼传教之人

毛泽东谈到中国古代史时,他说自己最佩服两个人,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对范仲淹的评价是“办事而兼传教之人”。

首先范仲淹自身是一个靠谱之人,他很重视个人修养,从自我完善角度出发,修炼自己。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因直谏被贬到饶州,但他并没有抱怨,而是作了《灵鸟赋》,表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无所畏惧态度。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六月,范仲淹回到徙知苏州,回到故乡。苏州有范仲淹先人故居,范仲淹对其重新修缮,名西斋为“岁寒堂”,名堂前两颗松树为“君子树”,名松旁小阁为“松风阁”,作《岁寒堂三题》诗,其中第二首《君子树》: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天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苦江河,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范仲淹以松树来写自身品格和志向。回看范仲淹的一生,27岁进士及第,64岁去世,仕途经历了37年,期间,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外放任职,还是西北守边,始终耿介正直,敢作敢为。

但一个优秀的人,不仅自己厉害,还能带动他人。范仲淹就有这样的本事,他做人做官的准则对北宋大士夫有很深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北宋士大夫的命运。

我们对于宋代的第一印象是重武轻文,有一段时间确实如此。当时朝堂上武人为非作歹,不顾国家法纪,势力恶性日趋膨胀,这些武人缺乏文化教养,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百余,分知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代皇帝对文人寄托了希望,对读书人的崇尚,对武人的防范,给宋代大士夫营造新的生存环境。

那范仲淹对当时宋代有什么影响呢?这就回到了开篇《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名句了,范仲淹用一生的实践和追求归纳为“先忧后乐”的原则,这也标志着宋代大士夫精神面貌最终的形成。

欧阳修受范仲淹影响最为突出,在仕途中,欧阳修与范仲淹共荣辱,是坚定的同道,欧阳修曾多次上书朝廷推荐范仲淹。

他得知范仲淹移知苏州,写信给范仲淹说:“每顾事是非,不顾自身安危,则虽有东南之乐,岂能为有忧天下之心者乐哉。”

欧阳修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但是无论是在朝还是贬官外邑,欧阳修始终以朝廷、百姓忧乐为己之忧乐。

一个人走得稳,但一群人走得更快。如果只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但是如果有一群人,就有机会改变。

范仲淹的厉害在于,他用一生践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态度,并将这个人生态度传递给自己的儿子还有北宋千千万万的大士夫。

态度,是一个家族不败的基因;

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源泉;

靠谱,是一个家族强大的灵魂。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正宗的汉语在哪个省?为何这几个地方饱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语大家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所使用的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语言,是每个人都会使用的预言。不过要说到最正宗的汉语究竟是来源于什么地方,或许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北京,其实这里就有一点混淆了,因为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是普通话,普通话并不能完全代表汉语。因此,如果要说汉语究竟是哪里才最正宗,我

  • 大禹治水的地方是尼罗河?古埃及属于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大禹治水的传说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而至于大禹治水所涉及的河流是哪条河,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黄河,因为在很多传说中都说明大禹治水指的是黄河。不过却也有很多人认为,其实大禹治的河并不是黄河而是尼罗河,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何有人认为古埃及在以前就是属于中国的,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依据,古埃及在古代真的是属于中国

  • 古代巴比伦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今天的伊拉克,也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的意思就是是在两条河流之间,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文明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用削尖的芦苇作为笔刻在泥坯上,干燥成泥板,广泛使用。他们居住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以巴比伦为中心,慢

  • 为何不见帝王在四川附近建设陵墓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帝王们的陵墓都是建设的非常有讲究的,但是还是以北方居多,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四川附近是真的一个帝王的陵墓都没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古人视死如归,在凡间有阳宅,在阴间有阴宅。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陵寝多安葬于北方。

  • 道教护法四帅有一位是关羽,另外三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有四大天王,而与之相对应的,在道教当中也有护法四帅,不过与四大天王不同的是,护法四帅的人物并不是确定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说法,或许在不同人的心中也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就说一种,将关羽列位护法四帅之一的说法中,除了关羽之外,还有哪些历史人物也在护法四帅的行列当中呢?他们相互之间的排

  • 玛雅文明真的是高级文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有些人说玛雅文明其实是一种高级文明,对于这种说法,倒不如说玛雅文明是个“严重偏科”的文明。玛雅的农业、天文学、语言文字、建筑、宗教和天文学的基础科学数学在单一文明的成就中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在工程机械和冶金的发展中,非常原始落后,与他们的文明发展完全不相符。我们只能从他们文明

  • 一名索比堡集中营看守的故事,隐姓埋名91岁判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这个人是当年二战期间,成为纳粹德国集中营中一名守卫的乌克兰士兵。二战结束后,他逃脱了正义的制裁,而且还在1952年的时候移居到了美国,并且隐姓埋名当一名汽车修理工。然而他在1986年的时候却无意中被以色列的摩萨德特工给认出来了,然而却又因为证据不足又被送回了美国。最终在2012年

  • 盘尼西林是什么药?在站长时期为何那么珍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盘尼西林这个小编略有耳闻,话说这个药是禁药,而且在站长时期这个药非常非常的珍贵,那么这个药到底是什么药,又为什么被禁,又为什么这么珍贵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提到盘尼西林,或许你还有些陌生,但它的另一个名字,你一定知道,即青霉素。这时你又会有一个疑问了,平平无奇的青霉素有这么重要吗?这么说吧,

  • 为什么有人想要刺杀爱因斯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没有爱因斯坦,就没有原子弹,也正因为这样,也有极端主义人事就认为爱因斯坦比希特勒的罪恶还要大。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爱因斯坦之所以要推动制造原子弹,原因就是怕极端的纳粹德国率先制造出来。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后果将无法想象。当然了,二战后期,当德国战败,日本吃了两个“蛋蛋&rdq

  • 人类历史上因天花病毒死亡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天花这个病毒,相信大家在很多古装剧中都有听说过这种可怕的传染病。当然,天花也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之一,其杀伤能力绝对不比黑死病、鼠疫、埃博拉等这种疾病大杀伤能力差,属于烈性传染型疾病。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天花的病毒史。一、天花病毒是什么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