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范纯仁

范纯仁——北宋大臣

范纯仁

范纯仁的资料

  中文名:范纯仁

  别 名:范尧夫

  国 籍:中国(宋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南京应天府

  出生日期:1027年6月

  逝世日期:1101年

  职 业:政治家

  代表作品:《范忠宣公集》

  官 职:宰相

  追 赠:开府仪同三司

  谥 号:忠宣

范纯仁的介绍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

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立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建中靖国年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宣。著有《范忠宣公集》。

有关“范纯仁”的历史故事

  • 范纯仁:北宋宰相、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趣历史网

    范纯仁(1027年7月24日~1101年2月1日),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北宋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称“布衣宰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纯仁从其父教诲,又与孙复、石介、胡旦、李觏等名士游,待人平易忠恕,尝谓:“但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

  • 范纯仁: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予广义庄

    范纯仁(1027~1101年),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吴江市)人。名相范仲淹之次子。他23岁中进士,但由于深受“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影响,不愿离开父母而外出做官,直到其父去世后才开始踏上仕途。并从知县、知州、给事中,一直升为宰相。是中国历史上着名清官之一。一最初,范纯仁担

  • 范纯仁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

  • 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的故事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怀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道:“当年你有很多

  • 范仲淹儿子范纯仁简介——清官宰相

    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范仲淹次子。仁宗皇祜元年进士。清正廉洁,性悄执拗,敢于直言劝课,关心民间疾苦。他为官一生,无论在地方官任上,身为宰相,都履行了先父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教诲,称得上是一个清官。名臣范仲流有4个儿子,次子范纯仁最有作为。他天资警悟,8岁就能讲所授,长

  • 北宋大臣布衣宰相:范纯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宋朝时期的名臣,人称布衣宰相。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苏轼因劝谏宋哲宗而遭保守势力谮言诬陷,陷入政敌围攻之中。在万马齐喑时,宰相范纯仁挺身而出,“奏轼无罪......不可因谮黜官。”数年后,苏辙因在谏书中将宋神宗与汉武帝相

  • 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北宋宰相,也是一代名臣

    北宋名臣范仲淹共有四子,其中次子范纯仁也为一时名臣,后曾于宋哲宗年间拜为宰相。不过,早在宋神宗年间,范纯仁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出京城,先后两次担任河中府知府,而就在他第二次担任知府期间,曾因细心而破获过一桩奇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宋时期,在地方监察制度上,延续了唐朝的

  • 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完美诠释出何谓“忧乐天下”

    苏轼因劝谏宋哲宗而遭保守势力谮言诬陷,陷入政敌围攻之中。在万马齐喑时,宰相范纯仁挺身而出,“奏轼无罪......不可因谮黜官。”数年后,苏辙因在谏书中将宋神宗与汉武帝相提并论,惹得宋哲宗龙颜大怒,将苏辙“下殿待罪。”在众臣噤若寒蝉“不敢仰视”时,范纯仁再次出班据理力争,为苏辙说情,终于成功扑灭宋哲宗

  • 范纯仁的父亲曾是北宋名相,为何自愧不如?

    毕竟大家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对他以后的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事实上,他们都认为父亲的平台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比如谁是我爸爸,其实这样的说法也能从侧面说明,大家还是很重视父亲父亲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的。所以很多学生毕业后都是靠着父亲的

  • 北宋宰相、政治家:范纯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范纯仁(1027年7月24日~1101年2月1日),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北宋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称“布衣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纯仁从其父教诲,又与孙复、石介、胡旦、李觏等名士游,待人平易忠恕,尝谓:“但以

  • 名臣之后—“睢阳少年”范纯仁,在宋朝的官场中跌宕起伏

    范纯仁(公元1027—1101年),字尧夫,北宋著名政Z家、文学家范仲淹之次子,是北宋中后期政坛上一位誊老重臣。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仕宦历程长达五十余年,一生遵奉儒学“内圣外王”这一崇高理想,勤政爱民,忠直敢言,公忠体国,宽厚仁恕,并积极通过自身努力试图抚平激烈的党争,在北宋中后期政

  • 范纯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宋朝时期的名臣,人称布衣宰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苏轼因劝谏宋哲宗而遭保守势力谮言诬陷,陷入政敌围攻之中。在万马齐喑时,宰相范纯仁挺身而出,“奏轼无罪......不可因谮黜官。”数年后,苏辙因在谏书中将宋神宗与汉武帝相提并论,惹得宋哲

  • 范纯仁:北宋宰相、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范纯仁(1027年7月24日~1101年2月1日),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北宋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称“布衣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纯仁从其父教诲,又与孙复、石介、胡旦、李觏等名士游,待人平易忠恕,尝谓:“但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

  • 北宋大臣范纯仁的故事 范纯仁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

  • 北宋大臣范纯仁生平简介 范纯仁是怎么死的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

  • 北宋大臣范纯仁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范纯仁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

  • 北宋大臣范纯仁有儿子吗 范纯仁儿子是谁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

  • 范纯仁接到的是假圣旨吗?朝廷到底是如何看待他的?

    元符三年(1100年),前宰相范纯仁在永州家中迎来一位叫蔡克明的宦官,他代新即位的宋徽宗和权同听政的向太后送来茶、药等礼品。此时范纯仁已74岁,被贬永州三年,双目失明,疾病缠身,妻子离世,只有次子范正平在旁照料。前不久,范纯仁接到复官光禄卿的诏令,家人正在收拾行囊,准备去往邓州,蔡克明带来“二圣”的

  • 范纯仁:他是范仲淹的儿子,也是一代清廉宰相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范纯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仲淹是北宋时期名臣,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及第,此后进入仕途,后来官至参知政事,于是领导“庆历新政”,希望能富国强兵。这场政治改革后来以范仲淹的被贬告终,虽然范仲淹的改革失败,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