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侯乙的嘴里为什么含了那么多小动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曾侯乙的嘴里为什么含了那么多小动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1 更新时间:2024/1/23 13:28:48

如果去过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墓室展厅,很多人就会看到有一个地方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是用玉制作而成的很多小动物的形状,而这些小动物之前一直是被曾侯乙含在嘴里面的,是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很多人可能对此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在曾侯乙的嘴里含了那么多的动物,就像是含了一个动物园呢?这些动物的作用是什么,在古代代表什么含义呢?

1.曾侯乙简介

曾侯乙,周族诸侯国中曾国的国君,姬姓,氏曾名乙。生卒年不详(据考古发现推定,他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史籍并无其人记载。是中国战国时期南方姬姓曾国(即姬姓随国)的国君。

此曾国与史书中的随国一国两名,始祖为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

1978年,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区西约一公里处的擂鼓墩,考古工作者对其墓葬(后来证实)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物,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同时出土文物还有大量兵器、乐器、铸造精良的漆器、青铜器等,共15000多件,其中9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出土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从楚惠王送给他的一件青铜镈上的三十一字铭文看,曾侯乙死于公元前433年或稍晚,通过对其尸骸的碳14测定,可以推定曾侯乙的死亡年代在公元前433年到公元前400年之间,他死时年龄在42―45岁之间。综合考察其他材料,曾侯乙应当生于公元前475年或稍晚,约在公元前463年前后成为诸侯王,在位约三十年。出土文物表明,曾侯乙生前非重视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兴趣广泛,同时也是擅长车战的军事家。

2.曾侯乙嘴里为什么含了那么多小动物

在发现的这个墓葬的墓主人嘴里面发现了整整21个小动物,这超乎了当时绝大多数史学家的预料,因为人的嘴容量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容量里面塞进21个动物,怎么塞的?想想都觉得牙疼,不单牙疼,整个脸皮都疼起来了。

这里面有两个点需要我们再一次阐述一下,因为这两个点非常重要。

第一点,曾侯乙并不是一个人。如果大家看过武林外传,就会觉得有一句话特别有气势,那句话叫我上面有人。而同样的道理,我们把这句话还原到曾侯乙这边来,曾侯乙也可以大方的说:我上面有一群人,而且这一群人组建了一个国家。没错,曾侯乙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一种姓氏,代表的是一种国家的文化图腾文化渊源。

第二点,这21个小动物并不是活着的动物,而是用玉石雕刻的动物。

当时好像有专门的媒体曾经报道过这件事情,想想也甚是惊恐,因为媒体报道当中曾侯乙的嘴中有着一头牛。

那时候年纪小对于这种报道还是非常吸引人的,我就一直在想人嘴里塞一头牛,那牛得多小,那人的嘴得有多大?

这些小动物是一种玉石,简而言之,像我们看到的一些小型的雕塑一样,只不过这种雕塑是拿玉石雕刻的。

即便是拿玉石雕刻的,往嘴里面塞21个小动物,想想也甚是惊恐,更要命的是他们不怕死者来找他们麻烦吗?

哈哈,开个玩笑,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面,上层的贵族人士更希望往自己嘴里面塞一些玩意儿,甭管是金银铜铁矿还是什么木头、土块儿甚至是小石子也可以。

当然上层贵族绝对不能塞得这么寒酸,于是他们就想出了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类似于玉石的玩意儿,把它们塞到了墓主人的嘴里面,寓意着墓主人去世之后在世界的另一边依然能够享福。

3.玉石动物代表什么

这些小动物叫玉琀,也称“饭含”。古人有“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不朽。”所以,就有“九窍玉塞”。塞于口、鼻、耳、肛门等部位的叫玉塞,而放在口中的还有个专属的名字叫玉琀。

两汉时期最常见的玉琀是蝉的形状,大墓小墓中都有出土。为什么是蝉?这主要和蝉的生长特性,有关。蝉的幼虫入土后变成蛹,出土后又变成蝉,古时候的人们因为蝉的这一特性,寄希望于来世,希望死者的灵魂也能如蝉一样复生。目前流传的很多蝉形的古玉,多无孔,其实很多就是玉琀。

我国从史前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玉敛葬”的习俗,如良渚文化、红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君子贵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汉代贵族继承并发扬了“贵玉”的思想,不但生前玉不离身,死后也以大量的玉器陪葬。汉代的厚葬使葬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令人瞠目的玉衣,镶玉棺,在南京博物院就看到了一个镶玉棺,实在是太奢华了。还有别出心裁的玉握。玉握是握在死者手里的玉制品。

从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看,曾侯乙可能是枚吃货

曾侯乙是战国时期南方小国曾国的国君,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他不仅是位深谙车站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很可能还是个吃货。

曾侯乙墓,出土的各类随葬的物品多达一万多件,其中有一件是青铜制的煎鱼盘,出土的时候盘下放着木炭,盘上有一条鱼,从鱼骨头的形态来看,这是一条鲫鱼。而曾侯乙墓中煎鱼盘的出土,说明这个小国的君主曾侯乙,在吃鱼方面已讲究煎炒的吃法了。曾侯乙墓中煎鱼盘的出土,说明我国至少在东周时代已有了煎炒鱼类等烹饪的方法了。

此外,考古专家们在鱼骨中还发现了梅核,梅子可去除鱼腥味 。曾侯乙墓还出土了大量的调位料,如花椒、山植皮、山植果、山植于、芒耳等等。

而且,研究发现,曾侯乙在饮酒的时候,还特别注意在酒里过滤掉其中的一些沉淀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在夏季使酒降温,冬季使洒升温。

古人的墓葬多仿照生前,而曾侯乙作为一位国君自然更是极尽所能的让身后事也能如现事搬了。综上所述,曾侯乙是位美食家,妥妥的,没错了。

所以,曾侯乙口中的玉琀,特意制作成牛、羊、猪、狗、鸭、鱼的形状,可谓是“六畜”具全了,数量也很可观,共计有21件。很可能就是希望曾侯乙的来世也能享受到这些美味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三丰能打败扫地僧吗?二人谁比较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张三丰和扫地僧,可以说都是金庸武侠小说当中非常出名的两个人物,张三丰作为武当派创始人,武功厉害自然是不用多说的,而扫地僧作为一个极其不显眼的小人物,谁也没想到居然在最后关头大放异彩,更是让很多人都记住了他,他的武功同样也是非常厉害的,只不过和张三丰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高的名气。那么,如果是张三丰和扫

  • 范仲淹的家族为何能兴盛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范仲淹,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他写下的《岳阳楼记》流传了近千年的时间,至今依旧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古人的文章之一。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非常鲜明,也让人非常的震撼,能够流传千年,必然是有它的道理的。不过,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的是,范仲淹所在的家族,是一个历经了800年依旧兴盛不衰的家族,而且他的家族

  • 正宗的汉语在哪个省?为何这几个地方饱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语大家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所使用的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语言,是每个人都会使用的预言。不过要说到最正宗的汉语究竟是来源于什么地方,或许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北京,其实这里就有一点混淆了,因为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是普通话,普通话并不能完全代表汉语。因此,如果要说汉语究竟是哪里才最正宗,我

  • 大禹治水的地方是尼罗河?古埃及属于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大禹治水的传说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而至于大禹治水所涉及的河流是哪条河,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黄河,因为在很多传说中都说明大禹治水指的是黄河。不过却也有很多人认为,其实大禹治的河并不是黄河而是尼罗河,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何有人认为古埃及在以前就是属于中国的,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依据,古埃及在古代真的是属于中国

  • 古代巴比伦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今天的伊拉克,也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的意思就是是在两条河流之间,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文明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用削尖的芦苇作为笔刻在泥坯上,干燥成泥板,广泛使用。他们居住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以巴比伦为中心,慢

  • 为何不见帝王在四川附近建设陵墓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帝王们的陵墓都是建设的非常有讲究的,但是还是以北方居多,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四川附近是真的一个帝王的陵墓都没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古人视死如归,在凡间有阳宅,在阴间有阴宅。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陵寝多安葬于北方。

  • 道教护法四帅有一位是关羽,另外三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有四大天王,而与之相对应的,在道教当中也有护法四帅,不过与四大天王不同的是,护法四帅的人物并不是确定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说法,或许在不同人的心中也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就说一种,将关羽列位护法四帅之一的说法中,除了关羽之外,还有哪些历史人物也在护法四帅的行列当中呢?他们相互之间的排

  • 玛雅文明真的是高级文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有些人说玛雅文明其实是一种高级文明,对于这种说法,倒不如说玛雅文明是个“严重偏科”的文明。玛雅的农业、天文学、语言文字、建筑、宗教和天文学的基础科学数学在单一文明的成就中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在工程机械和冶金的发展中,非常原始落后,与他们的文明发展完全不相符。我们只能从他们文明

  • 一名索比堡集中营看守的故事,隐姓埋名91岁判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这个人是当年二战期间,成为纳粹德国集中营中一名守卫的乌克兰士兵。二战结束后,他逃脱了正义的制裁,而且还在1952年的时候移居到了美国,并且隐姓埋名当一名汽车修理工。然而他在1986年的时候却无意中被以色列的摩萨德特工给认出来了,然而却又因为证据不足又被送回了美国。最终在2012年

  • 盘尼西林是什么药?在站长时期为何那么珍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盘尼西林这个小编略有耳闻,话说这个药是禁药,而且在站长时期这个药非常非常的珍贵,那么这个药到底是什么药,又为什么被禁,又为什么这么珍贵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提到盘尼西林,或许你还有些陌生,但它的另一个名字,你一定知道,即青霉素。这时你又会有一个疑问了,平平无奇的青霉素有这么重要吗?这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