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那么恨李渊,为何不杀了他

杨广那么恨李渊,为何不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54 更新时间:2024/3/31 4:02:56

隋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它们的建立者之间可以说是亲戚了。而隋朝时期,李渊的存在对于皇帝来说都不是什么很好的事情,尤其是杨广,当时杨广还没有成为皇帝,甚至还不是太子,那时候的杨广就对李渊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是非常厌恶他的,但是为什么后来杨广却没有找机会杀了李渊,以至于最后被李渊改朝换代了?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杨广和李渊有什么仇恨

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他还是晋王的时候,就想把李渊弄死,他当上太子之后,还想把李渊弄死,等他当了皇帝,就更想把李渊弄死了。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弄死李渊呢?因为李渊坏了他好事,私下把此女给斩了。为什么斩?李渊怕他乱国,结果就把杨广气疯了。

杨广当晋王时,为了给自己制造业绩,以便夺太子之位,他主动要求率军去平南陈。出征的时候,李渊、高颖等人都跟着去了。隋军一到,很快攻进建康,生擒陈后主陈叔宝,灭了南陈。杨广进城之后,便出榜安民。

杨广在建康城住下之后,听说陈后主有个宠妃叫张丽华,妖艳无比,又很有才华。杨广一听心就痒痒了,赶紧派人将张丽华带来,想好好尝尝。派的人一走,杨广在府中就转着圈想美事儿,想那张丽华如何可人,来了之后他如何消遣。

此时李渊和高颖正在宫中清点宫中之人,听说杨广要把张丽华带走,李渊和高颖一商量,认为张丽华是祸水,如果去见杨广,必将杨广迷住,将来必会乱国,于是私下将张丽华斩了。

杨广听说李渊和高颖把张丽华斩了,简直气病了,到嘴的肥肉没了,这多难受?可他又不好去责罚李渊和高颖,只好把这笔账记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弄死李渊和高颖。灭南陈之后,杨广向杨坚上奏,说李渊怠慢不勤,让杨坚治李渊的罪,杨坚不听杨广的,不但没治李渊罪,还赏了李渊金银。后来,杨广又几次想弄死李渊,都没得逞,结果把李渊逼反,推翻隋朝,建立唐朝,自己当了皇帝。

2、杨广为何不杀李渊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时期的一大盛世,隋唐之间的关系也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除了朝代更迭的规律以外,这两个朝代之间其实还有一定血缘关系的。

隋朝的两代皇帝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其实对天下的李氏家族一直很猜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一个谶语说起了。隋朝立国之初,在民谣《桃李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在之后就更多了,比如:“杨花落,李花开”、“杨氏灭,李氏兴”、“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等等。

有了这些言论,隋朝的统治者又怎能不有所顾忌呢?那么问题就又来了,实力雄厚的李渊为什么没有被杨广给杀掉呢?

这时就冒出来了一个人,他替李渊扛过了这个雷,这个人就是后来的瓦岗寨老大李密。李密出身关陇世族,身上显赫,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杨玄感造反后,李密也加入了这场叛乱中。杨玄感失败后,李密被抓中途逃跑,后又阴错阳差进入了瓦岗寨。没多久,李密就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和才能当上了瓦岗寨的老大。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当然认为李密就是那个“桃李子”了。“桃”通“逃”,既逃亡的李氏将得天下。所以在当时,天下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得天下的“桃李子”就是李密。有了李密掩护,杨广对李渊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终逃过一劫。

如果我们深究一下的话,隋唐之间的渊源还是很深的。说到这里咱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他就是独孤信。这位仁兄很有福气,一下就生了七个女儿。其中四女儿嫁给了李昺,李昺的儿子正是李渊;小女儿后来的丈夫就是隋文帝杨坚,她本人即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

李渊没有被杀,或许跟这层关系多多少少有关吧。隋炀帝被杀后,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则是他的表兄弟李渊。国号也从从“隋”换成了“唐”,但依旧是独孤信的家事,两个外孙之间自家兄弟的家事而已。

3、杨广和李渊是什么关系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期间,大手笔的政绩工程搞了不少,如修建运河、迁都洛阳等;而他又频频发动战争,穷兵黩武,最终激起民变,失去江山。隋朝的掘墓人正是唐高祖李渊,但杨广和李渊的关系并非只是故主和篡臣这么简单,今天我们来捋一捋他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首先,从血缘方面来讲,李渊和杨广是姨家表兄弟,也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外祖父。他们的外祖父就是西魏、北周时的牛人、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

南北朝时的西魏,形成了一个影响四个朝代的巨型贵族集团,即关陇门阀(世族)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就是赫赫有名的关陇八柱国和关陇十二将军。该集团的后人也都非常厉害,出了无数的名臣武将,还出了三个朝代的开国帝王。三个朝代的帝王就是建立了北周的八柱国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了隋朝的十二将军杨忠之子杨坚,以及建立了唐朝的八柱国李虎之孙李渊。

杨广与李渊不仅仅是表兄弟关系,还有其他的姻缘关系,李渊把他妹妹的女儿嫁给杨广为妃,所以本来是表兄弟,现在杨广又得管李渊叫舅舅了。杨广投桃报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世民,这还不算,还把自己的两个侄女也同时嫁给了李世民,这种关系太乱了扯不清了。李家坚决捍卫杨广的统治的,两家又是亲戚关系,杨广就疏忽了,没有足够的警惕,使得李渊就这么躲过了杀身之祸。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裴行俭和夫人的历史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大多数人对于裴行俭的了解,相信都集中在他一生的功绩和成就方面,有关裴行俭的感情生活鲜为人知,当然这方面的内容在史籍上也是记载的比较少。裴行俭有过两位夫人,陆氏和库狄氏,库狄氏便是库狄琉璃的原型。《风起霓裳》中,是把主视角放在了库狄琉璃和裴行俭两人身上,介绍他们从相识到相爱的过程,还是比较感人的。有观

  • 明朝为什么没有控制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可以说在很多时期,都有一些王朝以外的各个国家的存在,著名的比如匈奴、突厥、吐蕃等等,他们与中原王朝亦敌亦友,可以通商合作,也可能兵戈相向。而西域一般是对汉朝之后,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的一些国家的统称,而这一地区有时候会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有时候也会丢失,那在

  • 谢再兴为什么背叛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谢再兴曾是朱元璋手下大将,两人还是亲家关系。谢再兴早年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立有诸多功劳,因此得以重用。谢再兴能吃苦,在战场上懂得运用谋略,又不失勇武,帮朱元璋打了不少胜仗。不过谢再兴此后却选择背叛朱元璋,转而投靠张士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知道谢再兴和朱元璋还有层亲戚关系,谢再兴是朱文正的岳父,当时

  • 李治靠什么得到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李治在唐朝皇帝中,似乎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一般都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好,毕竟前面有李世民,后面还有武则天,因此李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做的很普通,没什么特殊记忆点的皇帝。但李治能够以非嫡非长的身份成为皇帝,本身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尽管这其中的主导者是李世民,但是能够让李世民选中,李治真的有那么简单

  •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事情,话说这个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自己传言是有暧昧关系的,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呢?这个问题也还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继续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是中国历史上绯闻最多的历史人物,有人喜欢,有人

  • 李弘的妻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李弘太子的故事,话说李弘死得非常的蹊跷,那么这个李弘的妻子又是怎么死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也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揭秘看看!李弘的妻子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应该是哀皇后裴氏,哀皇后裴氏是李弘死的后一年死的,也就是说,李弘死了一年后,这个哀皇

  • 武媚娘几个孩子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问这个武媚娘的故事,话说武媚娘最后虽然成了皇帝,但是也还是有过一段妃子的人生了,所以武媚娘也是有几个孩子的,那么这个武媚娘到底有几个孩子呢?然后这几个孩子的下场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武媚娘前后一共有6个孩子,2个女儿,4个儿子。1、安定公主武则

  • 历史上梁红玉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梁红玉是南宋著名抗金女将,她还是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出生于武将世家,她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武将,后来梁红玉和韩世忠多次出征抗金,立下汗马功劳,梁红玉也因此被封为护国夫人。历史上,我们把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和梁红玉称为古代四大女中豪杰,其中自然是花木兰的名气最大。不过这四人中只有梁红玉是有正史记载的,其

  • 顾顺章为何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历史上,变节的人会受到后世的唾弃和憎恨,尤其是在变节之后还贪生怕死的出卖了自己的兄弟,更是让人不耻。中国革命成功有无数先烈付出生命,但也有很多叛徒出卖组织和同志,被后人唾弃。比如革命早期的大叛徒顾顺章、向忠发等人,身为高级领导干部,轻易叛变,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顾顺章这个人,被视为“最

  • 三国时期人口数量有多少,分布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到三国时期,三国演义当中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的出征。在三大战役当中,官渡之战中的袁绍更是拥有者70万大军,而赤壁之战的曹操甚至号称拥有百万大军。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也拿出了70万大军。然而实际上,这些都是夸大事实了。当时的蜀国全国人口也就比七十万多一些,岂能男女老少全上阵?而历史上各个诸侯势力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