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当时有兵有援军的为何还是轻易的投降了?

刘禅当时有兵有援军的为何还是轻易的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92 更新时间:2024/1/16 15:36:27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刘禅上位后的一些事情,话说当时刘禅也不是没兵,然后也有援军,怎么这个曹魏到了就直接投降了?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奇怪了,所以大家还等什么呢?可以速度的来看看,看看这个刘禅到底在想什么吧。

这个问题可以用《三国志》中陈寿的一句话来解释: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

翻译过来就是,刘禅一家平安无事,蜀汉百姓免遭战乱,都是得益于谯周的谋划。说白了,在曹军压境之时,有战、逃、降三种选择,可以想象,当时朝中重臣必是各执一词,而最后谯周成功说服刘禅和众臣,降曹。按照陈寿的记载,对这个选择是极其赞扬的,因为生灵免于涂炭,陈寿不像罗贯中那样有鲜明的立场,在后世看来,谁来完成大一统都是好事。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刘禅的三个选择,以及谯周是如何说服刘禅降曹的。

战:当时的情况是,姜维据守剑阁,阻挡曹军,然而邓艾钟会绕过姜维,直插成都,已经达到广汉了。不是姜维不防,当时曹魏五路大军阀蜀,姜维早建议刘禅派廖化等将分兵拒之,然而刘禅并没有听,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境遇,这个时候成都城内的兵力是无法抵御曹军主力的,那么援军呢?可以求援的大概有这几路:

一、姜维,此时正在剑阁,广汉距离成都60公里,剑阁距离成都260公里,救援回来两天时间,估计成都已经被拿下了;

二、东吴,且不说渡江求援需要多久,东吴会不会出兵还在两可之间呢;

三、南疆,南疆是被先主打服的,估计不会管刘禅死活,即使管,凉山比剑阁还远,肯定是来不及了。另外本身刘禅应该是没有战意的,否则以天子守城,抵挡个十天半月的也不是不可能,然而刘禅觉得守城无兵,对手又是曹军主力,战无可战,只剩下逃和降。

逃: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刘禅就是这么想的,基本全部大臣都支持逃跑,不过往哪里逃,产生了分歧,一、逃到南方去,南中还有一部分部队,至少可以阻断追兵;二、逃到东吴,请求孙权收留自己。

降:这是谯周经过缜密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他说的有理有据,主要是打消了大家想逃跑的念头,首先不能南逃,因为自刘禅即位以来,与南疆少有来往,诸葛亮死后对南疆的控制更是薄弱,你作为一个外逃的君主,想要南疆养活你们一大口子逃兵,估计是很难的,况且逃跑本身也是个技术活,而且已经丢掉了皇室的尊严,小官小吏如果不拥护你了,一听说皇帝要往南跑,恐怕有不少人要先闹起来了。哪里去得了南方?其实不能逃往东吴,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之天子,你说你去了东吴,人家问“你有啥特长啊,我为什么要收留你?”你笑呵呵的和人家说“啊,我擅长做皇帝”。对面肯定大怒“阿西吧,你们是来砸场子的吧”,保准就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了。那你到了那既然做不了皇帝了,那不就也是投降嘛?相当于被曹操打跑了,然后投降孙吴,真是一点尊严都没有的说。而且曹强孙弱,你要是投降孙吴,改天孙吴也被打了,再碰见曹军岂不尴尬。

最终谯周得出结论,当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投降曹魏,于是刘禅和群臣被说服了,开门投降。

ps:关于刘禅此人,历史褒贬不一,如果按照《三国演义》记载,刘禅投降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本身碌碌无为,亡国是早晚的事。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历史不是演义,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讨论刘禅其人,有人说他是庸碌,有人说他有大智慧,保全了巴蜀军民,顺应了统一的大势,因为巴蜀后期缺乏人才,东吴孙权晚年昏纣,历史的天平已然倒向曹魏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雅克萨之战中西方武器是不是很厉害?清廷当时为何不选择引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看到不少人在研究这个雅克萨之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雅克萨之战的时候,这清廷是有发现这个西方武器的厉害之处的,但是也有人说当时的西方武器也就那样,那么到底厉害不厉害呢?如果那么厉害当时的清廷为何不选择引进呢?对于这些问题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看看。当然了雅克萨之战中西方武器还是非常

  • 三国时期排名前十的谋士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三国时期的谋士,那可是一抓一大把,不管是哪个势力,手下都是有很多谋士的。但是相比而言的话,三国时期排名前十的谋士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三国第一毒士——贾诩贾诩(147—223年)字文和,甘肃武威人,贾诩看起来不像出身名门那种人,不像荀彧和荀攸叔侄俩,他年少时

  • 详解朱棣四征漠北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棣的事情,很多人在说这个朱棣四征漠北的情况,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呢?其实也还是比较简单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说说,其实朱棣是五次亲政漠北的,并不是四次了,所以大家也一定要搞清楚了,不要搞错了哦。1、第一次北征:永乐八年,朱棣亲率50万大军,杀入草原,结果“偶碰

  • 渭水之盟真的是奇耻大辱吗?又赔偿了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世民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了,唐朝时期是有渭水之盟这个事件的,那么很多人也都说了,唐朝时期这个渭水之盟话说最后是赔偿了的,那么到底赔偿的多少钱呢?还有人说这个渭水之盟是奇耻大辱,那么是不是真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关于渭水之盟,唐史上的记载是夸大了李世民的功绩

  • 19世纪列强让中国经济损失了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19世纪清末时期的中国,这是一段极其屈辱的历史。在这段历史期间,我国遭受到了西方帝国主义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割地和各种赔款,似的中国经济跌入低谷,老百姓的生活是苦不堪言。那么大家直到在这一段时间里,列强到底抢走了中国多少钱呢?造成了中国多严重的经济损失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840年,英

  • 清河王刘庆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刘庆出生没多久,就被立为皇子,结果这个太子之位只做了三年,就因窦太后被废。历史上,废太子的下场大部分都不太好,能顺利活下来都是运气好,此后也基本不敢再与朝政有任何关系,包括他们的后世也是如此。不过刘庆却是个例外,他虽然没能当上皇帝,但他子孙后三代却都成为了皇帝,这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那刘庆当时到

  • 三国有才无德的人有哪些,这五人首当其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做人能力只是一方面,品德也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东西。古代有些帝王,他们用人将品德摆在第一位,如果品行不行,能力再强也不会用。但有些帝王唯才是举,能力大于一切,例如曹操就是这样。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但其中不少人才被认为是有才无德,这次我们就先列举出了五位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想了解他们是谁的话,就赶快

  • 方观承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历史人物是一位清朝大臣,他曾深得雍正皇帝重用,官至直隶总督。不过方观承的身份其实有点特殊,方观承虽然生于官宦之家,但祖上的官职都不算大,后来还因为一件事,让方观承成为罪臣之后。按理来说,皇帝应该会比较忌惮方观承的身份,那雍正帝为何依然重用他呢?下面就来聊聊有关方观承的生平事迹,各位

  • 四世三公有哪几个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的四世三公,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马上就会想到袁绍跟袁术。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在三国时期会出现四世三公这样的家族?其实四世三公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那句“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要知道杨修的祖上可是四代官居太尉的,却仍然是无法与袁绍这样的家族抗衡。为这主要的原因就是

  • 朱棣5次亲征漠北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话说在这个明朝朱棣是有5次亲征漠北的,那么这5次亲征漠北的结果是什么呢?是赢了还是输了,又对后来的明朝局势有什么影响呢?其实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也值得讨论和学习了,下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介绍,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一起来学习分析了。1、朱棣5次亲征漠北结果如何战绩寥寥。2、朱棣5次亲征漠北的背景朱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