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北伐注定失败?

诸葛亮北伐注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26 更新时间:2024/1/24 5:46:27

假如能多给诸葛亮几年时间,最后北伐能不能取得成效呢?或许依然很难成功。当时蜀国军力和曹魏已经不成正比,想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能靠智取,但司马懿又坚守不出,所以诸葛亮也就失去了他的优势。诸葛亮本以为曹睿派司马懿来当统领,会是一次取得战果的好机会,哪知道司马懿为人谨慎,吃过一次亏后就再也不给自己犯错的机会,任凭诸葛亮如何激将,始终闭门不出。曹魏有足够的资本拖延下去,而蜀国必须抓紧时机,不然等粮草食尽,就算敌方不进攻自己也要撤退了。当时诸葛亮也不敢全力一搏,假如蜀军又面临全军覆没的险境,那就真有亡国危机了。

所以说对于诸葛亮来说,最重要的或许根本不是时间,北伐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成功。夷陵之战和北伐之间只隔了6年,对于蜀汉来说根本就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也有人说诸葛亮执意北伐等于是穷兵黩武。其实我们可以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他一定要坚持北伐,在短短6年内主动对曹魏发动了5次战争。假如蜀汉强于曹魏还好理解,但现实却是双方的实力是反过来的。

所以说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不是为了消灭曹魏,诸葛亮也明白根本做不到。可能诸葛亮坚持北伐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二是为了以攻代守,防止曹魏发动灭蜀之战。虽然诸葛亮死后又过了29年蜀国才被灭亡,但当时的情况蜀汉惨败东吴,关羽张飞、刘备又相继去世,此时对于蜀汉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所以诸葛亮根本没有第二条路能选。

诸葛亮只能带着仅有的几万兵力,小心翼翼的试探魏军,尽量牵制他们的行动。司马懿方面也有自己的顾虑,因为曹睿并不喜欢司马懿,他派司马懿替换曹真根本就不是一个常规选择,所以司马懿明白曹睿是不想让自己活着回去。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手,无论胜负对他来说都没有一点好处,把时间拖延下去才是司马懿最想看到的局面。

或许双方都不想真的开战,直到诸葛亮在北伐中耗尽了自己最后一口气,这场战事也终于告一段落。起码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也对得起刘备的在天之灵和蜀汉臣子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黑衣宰相姚广孝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黑衣宰相在古代是指那些在朝廷影响力比较大的僧人,因为当时僧人有一种僧衣是黑色的,宰相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不过被称为黑衣宰相不一定就是宰相职位,但他在朝中的地位肯定很高。明朝就有一位历史上最出名的黑衣宰相,名叫姚广孝。姚广孝可以说改变了明朝的历史,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策划了靖难之役,帮助朱棣登

  • 丁公对刘邦有恩为什么刘邦还要杀掉丁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丁公是秦朝末年薛县人,据说还是西汉将军季布的兄弟,后来跟随项羽成为他的武将之一。丁公和刘邦之间有一段趣事,彭城之战刘邦大败,随后落荒而逃,丁公则是带兵追赶。刘邦眼看要被丁公追上,突然回头说了一句:“两贤岂相厄哉!”丁公听后竟然放了刘邦一马,让他顺利逃走。至此刘邦等于是欠了丁公

  • 司马懿是如何侵蚀曹氏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作为曹魏三朝老臣,最后却将曹魏江山收入自家囊中,导致曹魏灭亡的时间比东吴还早,司马懿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侵蚀掉曹氏政权的呢?实际上,在曹操、曹丕、曹睿时期,司马懿根本没有篡位的机会,他们三代君王都有很好的手段压制司马懿。但到了曹芳这一代,就彻底失去了对司马懿的控制,曹芳年纪小是原因之一,司马懿发动

  • 鸿门宴项羽杀了刘邦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鸿门宴可以说是楚汉之争的开端,项羽本想宴请刘邦,然后在宴会中将刘邦铲除,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刘邦全身而退,反倒是项羽成为了最后的败者。所以很多人会替项羽感到惋惜,一时手软导致终生抱憾,为什么项羽最后会选择收手,留刘邦一命呢?实际上司马迁在描写鸿门宴这个故事时,已经把项羽和刘邦两人的性格完全披露出来了,都

  • 姜维为什么要背叛更为强大的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姜维是蜀汉后期十分重要的将领,姜维早期是魏国人,后来转投诸葛亮门下得到了重用。不过魏国国力远强于蜀汉,为什么姜维还要背叛魏国呢?实际上姜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在魏国遭到猜忌,如果继续待在境内恐怕会被当做叛徒缉拿,最后的下场或许难逃一死。而设下这个陷阱的人就是诸葛亮,看来诸葛亮是有意要将姜维收编麾下。

  • 吕后杀韩信刘邦知不知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项羽死后,刘邦成功君临天下,在山东汜水举行登基大典,建国号为汉。此后刘邦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但没收了他的兵权。令人唏嘘的是,身为初汉三杰的韩信,却是被第一个铲除的异姓王。准确来说韩信是死在吕后和萧何手上,不过这其中有个疑问,吕后要杀韩信刘邦究竟知不知情呢?虽然刘邦对韩信颇有猜忌,但还没

  • 武则天创造的生僻字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历史上少有的“霸道女总裁”。公元690年,已经67岁的老太太登记为帝,直到705年正月,81岁的宰相张柬之发起了“神龙政变”,在位15年的武则天才被迫退位,恢复李唐国号,下令死后以皇后身份和高宗李治合葬,同年12月,

  • 神龙政变的功臣为什么下场都很惨,只因他们得罪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神龙政变是唐朝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这次政变,那复辟李唐可能会遥遥无期。正常来说,帮助李显复位的五位功臣,他们理应得到奖赏,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的下场都很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一部分原因出在李显身上。李显为人懦弱,导致韦皇后和武三思掌握了大权,而这些功臣和韦武集团有矛盾,李显无力保护他们,导致这

  • 三国四大名将是谁,为什么没有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关于三国四大名将的人选,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毕竟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大家对于评判“名将”的标准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那下面是笔者列举出的四位人选,排名不分先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看看。至于没有吕布的原因,是因为吕布虽然战力强,但功绩和影响力不如这四位,毕竟

  • 于谦必死的理由是什么,明英宗不仅是为“夺门”正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夺门之变发生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为了给“夺门”正名,明英宗必须牺牲于谦,哪怕他知道于谦是忠于明朝的忠臣。于谦死的很冤,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似乎一切都无法避免。实际上,明英宗杀于谦,除了替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起到一个杀一儆百的效果。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下于谦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