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不死明朝会灭亡吗

袁崇焕不死明朝会灭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90 更新时间:2024/1/19 0:47:16

有关袁崇焕是忠是奸的争议已经持续了百年,有人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杀,但也有人认为他死的不冤,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否背叛了明政府。那这次,我们先不谈这个问题,主要讲下如果袁崇焕没死,他是否能阻止明朝走向灭亡呢?实际上也很难。当时袁崇焕的处境异常困难,他和崇祯皇帝之间的信任出现裂痕,这导致他就算活着,也难以得到重用了。

1、袁崇焕不死明朝会灭亡吗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抗击后金入侵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袁崇焕活着和死去,对于明朝的抗击后金,有重大的影响。袁崇焕在接过崇祯交给他的尚方宝剑的时候,曾经对崇祯说,只要给他五年的时间,他就能够平定辽东之乱。但是最终,崇祯皇帝只给了他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把袁崇焕杀掉了。因此,袁崇焕究竟能不能在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打败后金,就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没办法进行验证了。

在笔者看来,一方面,袁崇焕是必死无疑;另一方面,袁崇焕就算活着,他也不能阻止明朝灭亡。不过,还想说一下的是,就算袁崇焕平辽没有成功,责任也并不在袁崇焕身上,而是在于当时的明朝,有着根深蒂固的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可以用历史上抗击北方少数民族成功的例子和不成功的例子,两方面来进行比较探讨。

历史上抗击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之所以成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皇帝对卫青和霍去病高度信任。汉武帝之所以高度信任卫青和霍去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卫子夫存在,卫子夫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卫子夫,汉武帝会不会那么信任卫青、霍去病,是很难说的。比如汉武帝后期的时候,就不那么信任李广利。因为那时候,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已经去世了。二是朝中大臣很少有人馋陷卫青、霍去病。三是卫青、霍去病对匈奴采用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在卫青、霍去病以及后来汉宣帝时期,经过对匈奴的分化,匈奴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两部分。

咱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抗击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失败的例子:岳飞抗金。岳飞抗金为什么失败?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宋高宗对岳飞不再信任,二是朝廷中有秦桧这样的对立派,三是金国内部还比较团结,宋朝并没有对金国进行分化瓦解活动,反而金国对宋朝君臣进行了分化瓦解。

2、袁崇焕的处境

讲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以后,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袁崇焕。

袁崇焕当时面临的矛盾,可以说和岳飞所面临的矛盾几乎一样。同时,他比岳飞所面临的矛盾,还多一项。

首先,崇祯皇帝不信任袁崇焕。崇祯皇帝喜欢给大臣发尚方宝剑,但是这个尚方宝剑,几乎从来不起作用。大臣们拿着这个尚方宝剑,根本就不敢用。崇祯不是信任大臣,反而是不信任大臣。所以,当袁崇焕带着军队回来保卫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反而疑神疑鬼,觉得袁崇焕是想造反。

其次,朝中大臣党争非常激烈。明朝末年,大臣们的党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厉害,比岳飞所面临的情况还要复杂。再加上袁崇焕做事多多少少有点简单粗暴,直截了当,书生气十足,所以,袁崇焕被别人谗陷,是肯定的。袁崇焕之所以被崇祯抓起来,也是因为朝中大臣在崇祯面前说三道四的结果。

再次,明朝被后金分化瓦解。这一点,和岳飞所面临的局面也很一致,明朝并没有分化瓦解后金,反而后金对明朝进行了分化瓦解。当时,皇太极就四处散播谣言,说袁崇焕和他勾结,共同打明朝。这个谣言,果然让明朝内部发生了动摇,把明朝搞乱了。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袁崇焕最终只能是岳飞那样的结局。就算崇祯在北京保卫战中,没有杀袁崇焕,袁崇焕迟早不能幸免。被剥夺兵权是一定的。

除此外,袁崇焕当时还遇到一个比岳飞更复杂的问题,就是袁崇焕的手下,并不听从袁崇焕的指挥,岳飞的部下是比较听话的,金兵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是岳家军有统一的思想,严明的纪律。而袁崇焕手下,比如毛文龙等人,根本不听袁崇焕的。袁崇焕把军队根本指挥不动,想要整治军队,立马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这种情况下,元朝还怎么带着这支军队去打仗?

总之,明朝末年的矛盾已经非常的尖锐,而且根深蒂固。袁崇焕在那样一个环境中,他是不可能保卫明朝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王猛为何陷害慕容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金刀计,相信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此计可谓是古代第一反间计,构思精妙,环环相扣。构思出此计的王猛更是被誉为十六国时期的第一谋臣,其文韬武略堪比诸葛孔明。在前秦天王苻坚请他出山后,对他言听计从如同刘皇叔之遇诸葛亮,前秦能够迅速地一统北方王猛也居功至伟。就是这么一位智者,却没有算到最后前秦天王

  • 李世民有几个皇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的孩子不少,加上他十分宠溺自己的孩子,导致玄武门之变差点再次上演。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很早就被立为太子,如果他不作妖的话,那皇位妥妥会是他的。结果李承乾偏要自作主张,准备效仿父亲当年逼宫,结果事情败露后成了庶民。当然,按照唐律李承乾应该被赐死,但李世民舍不得,留了他一命。李世民的女儿比儿

  • 包拯出殡时为什么21口棺材,为什么盗墓贼不盗包公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可以看的出自古以来人民老百姓就对当官的抱有着非常高的期待。是否清廉,则毫无疑问的是评判一位官员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因此历代以来,只要是清官都会收到人们的称赞。包拯包青天美誉深入人心,作为我国历史上清正廉明的官员形象。与民

  • 翁同龢真的坑了李鸿章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翁同龢和这个李鸿章故事,估计很多人也都发现了,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翁同龢是坑害了这个李鸿章的,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还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翁同龢坑李鸿章的说法呢?这些问题也都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翁同龢还就真的坑害了这个李鸿章了,出现这个翁同

  • 为何说明朝是得国最正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回看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有秦始皇创建的首个封建王朝;也有着刘邦汉高祖起义打下的400多年汉室江山;同时又有着万国来朝,吸引着无数国家来学习的大唐盛世。不过如今,大多数人还是非常喜欢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的大一统王朝明朝。虽说明朝奇葩比较多,但是也阻挡不了历史爱好者们的怀念。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

  • 李自成和洪秀全的区别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我国的历史当中,农民起义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大大小小爆发过很多次。不过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一讲都与满清有过较量的两次农民起义,一个是明末时期的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另一个就是清末时期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同为农民起义,李自成和洪秀全的农民运动有可比性吗?1、我们先分别从两人的起义过程简单

  • 刘娥是怎样对待赵祯生母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赵祯原先一直把刘皇后当做自己生母,后来李宸妃去世后,他才得知自己身世真相,这也导致他最后都没能见上母亲一面。实际上,刘娥原本是想低调处理李氏葬礼,后来才决定采用厚葬,这多多少少缓和了一些她和赵祯之间的矛盾。或许有人会问,当年刘娥为什么要把别人家的孩子拿来当自己的孩子呢?其实这里面牵涉的原因很多,而且

  • 秦朝灭亡时老秦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221年,嬴政经过了十年的征战,最终建立了首个大一统封建王朝。虽说天下已经大一统,但是人心却并没有一统。被灭的六国,每一个都无时无刻的想着复国,真的秦始皇的刺杀行动也是时常发生。韩国贵族张良就组织过博浪沙刺秦皇的活动。陈胜吴广大泽张揭竿而起后,六国贵族纷纷掀起复国运动,齐、赵、魏、楚、韩、燕的

  • 明朝灭亡时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王朝权利的核心就会进行一次大换水。而这种换水可不像小朋友竞选班长那么简单,一个上台一个下台就这么完了,而是实实在在伴随着刀和血的,是以人命作为代价的。就比如说秦朝灭亡的时候,项羽就曾大肆屠戮秦官;刘邦以汉代楚的时候,项羽只能自刎乌江;东汉末年汉室衰败,董卓逼着汉少帝

  • 董卓手下十大将领的结局是什么,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本有改朝换代的机会,但他手段太过粗暴,导致遭受天下诸侯的讨伐,最后栽在了司徒王允的计谋下,被自己的义子吕布杀死。看来,董卓虽然把吕布当做自己的亲信,但还是不够了解他,不然也不会死在自己人手上。其实董卓能够权倾朝野,和他背后的西凉军有很大关系。而且董卓手下还有十位非常出色的将领,董卓死后,他们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