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睿宗李旦母亲儿子都是强人,为何他却性格软弱

唐睿宗李旦母亲儿子都是强人,为何他却性格软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87 更新时间:2024/1/19 13:20:32

唐朝初期的历史十分精彩,从李世民登基,到他曾孙李隆基继位,中间发生了多次政变。其中有两位皇帝存在感比较低,就是李显和李旦,而李旦有个厉害母亲,还有个厉害儿子,为何他给人的感觉却是比较懦弱呢?当然,也有人说李旦其实并非懦弱,而是大智若愚,他清楚自己的处境以及需求,虽说一生经历坎坷,但终是有惊无险,得以善终。这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是比较难得的。

1、李旦爹弱娘强

李旦有一个好爷爷,爷爷李世民跟着祖爷爷南征北战,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大唐帝国。玄武门之变,爷爷杀了太子爷爷李建成,登基做了皇帝。

爷爷做皇帝后,勤政为民,励精图治,朝廷政治清明,贪污腐败基本绝迹,官员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百姓富足,被世人称为“贞观之治”。

而李旦的爹李治,就比较一般了。后宫佳丽三千粉黛,可偏偏爱上他爹的才人武媚娘,两人勾勾搭搭,眉来眼去。

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去感业寺里当尼姑。令人费解的是,再怎么超度,也改变不了武则天是李治小娘这一事实,无论别人怎么反对。李治王八吃绿豆对了眼,八头大牛也拉不回来,武则天终于成了李治的皇后。

武则天是女强人,进宫后就怀揣梦想。在她当皇后期间,利用手中的权力,把一个个政治对手铲除干净,为当女皇奠定了基础。等到李治驾崩,李显继位当皇帝,武则天辅政,野心勃勃的她,岂能永远辅政,她的梦想是坐在龙椅上,面对面的听文武百官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梦想终于成真,武则天废掉了李显、李旦两个儿子,登基做了皇帝,她坐在龙椅上,威风八面,春风得意,浮想联翩。她呕心沥血,费尽心机,韬光养晦几十年,就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时间,她心潮翻滚,波浪起伏,心中暗暗惬意,胜利了!成功了!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朕”的女人。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她大刀阔斧,明察善断,改革科考制度,改革吏治,奖励农桑;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迫使后突厥归降。后周的强盛,使四方诸国称臣朝贡。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可她清醒地认识到,把皇位传给李唐宗室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于是,太子李显又成了“中宗”皇帝。

2、禅位儿子李隆基

李显继位后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换来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而后,由于李显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朝政大权逐渐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把持,李显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是摆设。

公元710年,唐中宗被韦皇后下毒毒死,终年55岁。李显驾崩,野心勃勃的韦皇后临朝称制,效仿婆婆武则天,谋划着让唐朝再出第二个女皇帝。

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敏锐地看到皇宫变化,为避免大唐江山再次易姓,联合有实力的姑姑太平公主,收买了御林军将领。先发制人,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韦皇后,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拥立其父李旦复位,成为唐朝继承人。

李旦继位后,太平公主依仗诛杀韦皇后有功,她的势力遍布朝野,七位宰相有五位出自她的门下,她干预朝政,连皇帝都得看她的脸色,李旦处处受制约,左右为难。得!老子不干了,他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李隆基,成为唐明皇。

3、唐朝由盛转衰

唐明皇继承了皇位,大开杀戒,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对待曾经帮助他“宫廷政变”的战友兼姑母,网开一面,给她一个体面的死法,赐一条白绫,让你自行了断。应了那句老话,只有共同的利益,没有长远的盟友,皇帝也是如此。

李隆基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前半生,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把唐朝带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社会。

无论皇帝还是官员,往往有了功绩,吹捧的人多了,便骄傲自大,贪图享受。李隆基也跳不出这个怪圈。

李隆基后期,不思进取,迷恋于酒色。多少后宫黄花女他不爱,偏偏迷上了儿媳妇杨玉环,于儿子的感受而不顾,直接派人纳入宫中,杨玉环儿媳妇嫁公爹,高升了一级,李隆基却成了“扒灰头”。

杨玉环成了杨贵妃,提拔堂哥杨国忠做了宰相,奸佞小人得势,把朝廷搅得乌烟瘴气,天怒人怨,终于发生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明皇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儿子李亨临危受命,被授予领兵大元帅,平息“安史之乱”。李亨在灵武被属下拥立做了皇帝,为唐肃宗,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亨下旨命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带兵讨伐安史叛军。

唐肃宗经过八年的连年征战,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开元盛世的大唐伤了元气,从此一蹶不振,逐步走向衰败。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为什么被称作虎狼之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其他几个国家可是都称秦国为“虎狼之国”。这是为什么呢?秦国为什么会被称之为“虎狼之国”呢?对于这个称呼,到底是在夸赞秦国呢?还是在贬低秦国?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虎狼之国&rdq

  • 尹嘉铨为何会惹恼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尹嘉铨以名儒自居,他一生亲自撰写和编纂的书籍有八十余种,还有丰富的藏书。原本尹嘉铨已经过上了养老的生活,但他却因两份奏折,导致自己晚节不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说来也蹊跷,以尹嘉铨的智慧来说,他本不该犯如此低级的错过,但尹嘉铨偏偏就是触动了乾隆皇帝的底线。下面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下这段历史,看看尹嘉铨

  • 庞德为什么对曹操忠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庞德对曹操的忠心,就连曹操本人都被打动。面对关羽,庞德是宁死不降,哪怕被杀也毫无怨言。庞德跟随曹操只不过几年时间,为何会对曹操如此忠心呢?实际上,从曹操对待庞德的方式我们就能了解一二。庞德率众降曹后,曹操听闻庞德是一名猛将,于是将他封为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这对于走投无路的庞德老说,曹操无疑是他的伯

  • 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摊丁入亩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制度还是比较尴尬的,很多人说好,很多人说不好,那么这个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介绍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分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积极: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

  • 永不加赋持续了多久,其实到了雍正这就断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康熙实行的这个永不加赋的政策到底持续了多少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政策好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话说也有弊端,而且到了雍正时期这个政策又变了花样了,所以还是非常的难受的,最近很多人想问这个永不加赋到底持续了多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永不加赋这个政

  • 秦国综合国力强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战国时期横扫六国的秦国,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都说秦人如虎狼,其国力何战斗力都是相当强大的,以至于六国任何一方都不敢说能绝对的与之匹敌。那么当年的秦国国力到底有多强大呢?秦国的国力强大在哪些方面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吧。1、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在农业生产方面,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 诛杀吕氏的功臣是谁,关键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大多数人都以为诛杀吕氏,夺回刘氏江山主要的人是陈平和太尉周勃,但事实上在这件事情的背后还有一位特别关键性的人物,就是陆贾。在《史记》中,将郦食其与陆贾何在了同一列传《郦生陆贾列传》中记叙。这原本就是很恰当的,毕竟俩人在建立西汉时所扮演的角色很相似,功绩上也平分秋色。不过陆贾在功绩上却远远的要高于郦食

  • 武则天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各自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一共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三字李显和四子李旦都当过皇帝。长子李弘为人端庄,思维灵活,深得李治和武则天的宠爱。不过李弘英年早逝,这让唐高宗悲痛不已,而他的离世可能冥冥之中也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下面就准备来简单讲讲武则天四个儿子的经历,以及他们的最终命运,看看女强人武则天是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1

  • 康熙做到永不加赋了吗,清朝永不加赋为何百姓还是领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我们要来说说这个康熙永不加赋税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康熙是不是真的做到了用不加赋税,话说的的确确是有这样的事情,但是最后百姓还是不领情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康熙在康熙在位期间是做到了永不加赋税的,但是康熙推行的永不加赋说政

  • 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吴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曾出现过很大的失误,例如北伐期间,他让马谡镇守街亭,结果马谡擅自违背指令,导致北伐出师不利,所以很多人对诸葛亮用人方面的能力产生怀疑。网上有种说法,称诸葛亮不重用益州的本地将领,吴懿和张嶷二位,不过这是真的吗?可能这里大家是误会诸葛亮了,马谡事件算是一次例外,细数诸葛亮整个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