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时期的一个宦官与霍去病的死有何关系?

汉文帝时期的一个宦官与霍去病的死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3/12/19 18:16:53

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将军之一,他从17岁出征到24岁病逝,在这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他所立下的功勋,已经堪比身经百战的白起韩信、岳飞等绝世名将了。单论战绩而言的话,其实霍去病不一定比得上卫青,霍去病擅长奇袭,而卫青则是全能。

不过在军事史上,霍去病的贡献则要比卫青大得多。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他的首战便是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而后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简而言之,就是霍去病非常善于骑兵作战,是中国古代骑兵史上的划时代人物,与开中国骑兵战的赵武灵王有的一比。霍去病在24岁时病逝,不仅是汉武帝的损失、汉朝的损失,更是中国军事史的损失;如果霍去病不死的话,中国的骑兵能发展成什么样?不得而知。

那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虽然一直都说霍去病是病死的,但霍去病作为一个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将,身体素质那是非常过硬的;古代武将因为暗伤而去世的武将的确不少,但多是在五十岁左右,很少有在二十几岁就因暗伤复发而去世的;而霍去病显然不是因为暗伤。

据文史推断,其实霍去病是死于生化细菌战,而这个生化细菌战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叫中行说的人;中行说原本是汉朝汉文帝时期的宦官。在汉文帝时期,汉朝的军事实力还远不如匈奴,所以对匈奴一直是采取和亲的方式,并附送大量的财物以寻求和平发展,比如有名的“昭君出塞”。

而这个中行说,原为宫廷太监;在一次和亲行动中,汉文帝让燕地人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中行说不肯去,但还是被汉文帝强行派遣。怨恨之下,他对汉文帝说:“我如果到了匈奴就肯定会威胁汉国。”汉文帝只当他在说气话,也不以为意。中行说到匈奴立刻归降,并深受老上单于欢喜、宠信。

中行说是少有的地缘战略大师,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在中行说的支持下,老上单于在给文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臣也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中践踏。

自此,中行说成了匈奴大单于的顾问、谋主;在中行说的辅佐下,匈奴变得更为强大,让汉文帝和之后的汉景帝很难受。而这个中行说对匈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行说临死之际,还给大单于献计,建议使用“细菌战”对付汉军;这应该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生化细菌战了吧。

中行说发现病死的牛、羊污染水源后,会让喝水的人中毒,轻则腹痛、重则死亡,于是建议将病死的牛、羊埋在汉军饮水的上游,以期毒死汉军。其实这应该算是将瘟疫用于战争了,染上瘟疫后,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最终因器官衰竭而亡。

霍去病经常孤军深入匈奴腹地,这就导致补给极为困难,故而霍去病的军队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就地补给;在这期间,很多汉朝的将士并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中行说的生化细菌战中;而霍去病,就是其中一位了。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当有限,就算是知道霍去病中了瘟疫病毒,也是无法治疗。

只是不知道,汉武帝知道害死他心腹大将的是一个原本属于汉朝的宦官,内心会怎么想;不过这里也不得不佩服匈奴,当真是做到了“唯才是举”,任用一个投靠过来的宦官担任“谋主”,要知道这在当时的中原王朝,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就算是号称“唯才是举”的曹操,手下的知名大将谋士,也都是有一定出生的,比如荀彧郭嘉等,都是出自颍川名门;这种情况,一直到“科举制”出现后,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标签: 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帝被一个小小的侍卫上了一课,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被誉为清圣祖,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8岁登基。16岁挫败权臣鳌拜夺回大权。军事上,削三藩,收台湾、驱沙俄,创“多伦会盟”联盟蒙古。政治上,中央集权,笼络汉族士人。虽然晚年吏治败坏,对继承人选择的举棋不定酿成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一代明君。鲜为人知的是,康熙居然被一个侍卫上了一课

  • 二里头文化: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历史解密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西西安、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

  • 汉武帝唯一看错的一个人:王温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温舒,汉朝,历史解密

    在西汉的时候,百姓之中有一群非常特别的人,那就是一群恶霸。他们很多都是名门之后,还有的就是背后有着非常高贵的家族。所以说,这种人当时的官员是不敢惹恼他们的,所以有一群特殊的官吏就变得很有用,那就是所谓的酷吏。王温舒就是这些酷吏之中的一人,但这人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盗墓贼,之后不知道

  • 为什么说康熙流放戴梓是一生最错误的决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戴梓,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在很多人心中印象都不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出现了好几个明君,比如康熙。康熙在位期间政绩显著,清朝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圣明如康熙,也犯过一个很大的错误。他曾经听信谗言,流放了一个绝世大人才。如果康熙没有流放,而是把这个人才加以重用。清朝的军事水平绝对会大大提升。对西方列强侵略时也不会毫无还手之力

  • 姚崇临死前为何告诫儿子把古玩珍宝放在灵柩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姚崇,唐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是十分讲究的,因为笃信堪舆之说,不但皇家和各级官员的葬礼排场十分奢华,就连普通百姓也不惜倾尽所有为自己挑选一块好的墓地或者陪葬大量的珍宝。不过,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我们今天想要探讨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代名相,却一生清廉,在去世的时候也是节俭薄葬,他就是姚崇。姚崇是唐朝著名的政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终生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乃千古一帝秦始皇!而中国第一位皇后却是刘邦的老婆,吕雉!按道理讲,这个位置应该是秦始皇的老婆!但是秦始皇他一生都未曾立后,至少以目前现有的历史文献来看,没有任何关于其皇后的记载。如果秦始皇有皇后,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毕竟皇后乃是一国之母,地位尊贵,立后更是国家大事,举国

  • 清朝六部尚书排名如何 谁才是六部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六部尚书,历史解密

    清朝六部按次序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尚书之首是吏部尚书,自隋唐开始吏部尚书基本上一直是六部尚书之首。甚至曾经改称为天官。吏部的主要功能是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勋封、升降、调动等事务,除了皇帝钦点的官员,一般官员的升迁调动都要经过吏部的。类似于今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水浒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多大的官 权力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水浒传,历史解密

    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多大的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水浒传》中,人们提到林冲往往会冠以“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而且见到林冲都会很谦卑的叫一声“林教头”。这个称号似乎看出林冲的官职应该是挺高的,不过林冲的娘子可以被高衙内肆无忌惮的欺负霸占,最后随便

  • 揭秘:秦始皇的一生为什么没有册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观看小编今天的文章。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关于秦朝的一个历史人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妻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存在。不管是我们现在生活中的一夫一妻制,还是在古代封建社会,男人们的三妻四妾,妻子的地位一直都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小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妾没有妻子的男人。今

  • 他连杀5位皇帝,没曾想登上帝位后,竟被后世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灭三国,杀三帝”这位就是比冉闵大帝还牛逼的南朝宋武帝刘裕,出生于当时东晋一个贫苦百姓家庭,生下来就把母亲给克死了。而其长大参军后却表现了极大的军事才能!当时桓玄作乱,杀死东晋安帝,后在健康称帝,史称楚帝,而刘裕率军平叛,三个月就灭亡楚国,杀死楚帝桓玄。之后南燕皇帝慕容超,进攻东晋,刘裕率军直接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