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临阵换将的两次战役是什么,分别换的哪两个大将

赵国临阵换将的两次战役是什么,分别换的哪两个大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07 更新时间:2024/1/11 7:08:54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战国时期的事情,赵国的两次临阵换将可以说是非常的忌讳了,毕竟这样的事情在战场是万万不可的。那么在历史上,赵国的两次临阵换将的战役是什么呢?分别换的是哪两个大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长平之战,用赵括替换廉颇

当时赵国投入兵力约45万,秦国投入兵力约60万,历史上少有双方兵力超过一百万的大规模战争。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国以王龁为将向驻守长平的赵军发起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还没来得及派人接管第一道防线,高平关便被秦军攻克,赵军接连战败,赵将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固守第二道防线。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以丹河为界的对峙持续了三年,使得两个大国的国力损耗严重,尤其是赵国,已经到了无粮可吃的地步了,必须尽快进行决战。廉颇的固守政策虽能保证秦军打不进赵国,但国力以不足以支撑大军的粮草供给,需要速战速决。而廉颇却始终不主张主动出击与秦军交战,加之秦国也想尽早决战,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由于当时赵国朝堂廉颇主守,赵括主战,和阏与之战的情形大致相似,赵王也想赵括能够延续他父亲马服君赵奢大败秦军的荣耀,于是赵王派马服子赵括替换廉颇。

2、秦灭赵之战,用赵葱、颜聚取代李牧

秦灭赵之战,是指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的战役。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逐渐衰落下去,而就秦国来说,虽然秦昭襄王去世了,不过,秦王嬴政在亲政之后,却开始了秦灭六国之战。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之际,以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赵,夺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役呈相持局面。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扈辄。接着秦国挥军北进,被赵国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在战国末期,李牧作为赵国最后的名将,无疑是秦国消灭乃至于一统天下的劲敌。一定程度上,李牧不死的话,秦国很难消灭赵国。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王翦改变战法,以一部兵力袭扰赵都邯郸(今邯郸市),自率主力由上党郡(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将赵拦腰截断,因李牧预先有防备,受阻还师。虽然王翦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甚至还有秦国国力的优势,不过,尽管如此,王翦却还是无法击败李牧。由此可见,李牧的指挥能力已经超越了同时期的战国名将了。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在秦始皇嬴政的命令下,王翦再一次率领大军进攻赵国。此战,秦国大军不仅包围了邯郸,王翦还亲率主力东出井陉。为了能够除掉李牧,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迁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对于赵王迁来说,在郭开等人的蛊惑下,临阵换将,也即用赵葱、颜聚取代了李牧。不久之后,赵王迁和郭开甚至冤杀了李牧,这要比临阵换将更加危险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在李牧这位名将被杀后,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彻底灭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法正在三国是什么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法正,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相信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这是刘备手底下的谋士,最后死在了护军将军的位置上。至于为何会有“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来自《三国志蜀书》中夷陵之战后,诸葛亮的一句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rdquo

  • 汉献帝真的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历史当中,说起那些有谋略的人,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什么诸葛亮、司马懿、庞统、曹操等一些人了,但其实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其实也很有这方面的潜能,只是很少被人注意到。虽然作为一个傀儡皇帝,有点小透明很正常。但如果你觉得汉献帝真就是个没脑子的皇帝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先看个数据。407年的

  • 朱全忠和朱温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朱全忠便是朱温,他们是一个人。朱全忠早年参加起义军,一路上攻陷洛阳、长安,使得唐朝根基岌岌可危。此后朱全忠归顺唐军,开始和黄巢军作战。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朱全忠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使他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藩镇,唐朝最后便是亡在了朱全忠手上。只是朱全忠最后结局也不算好,是被自己儿子的马夫杀死,

  • 刘禅为什么先后处死刘琰、李邈和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但刘禅虽然身为皇帝,但朝中大小事基本都听诸葛亮的,刘禅几乎没有实权。这段日子刘禅过的也是很郁闷,所以等诸葛亮病逝后,刘禅此后不再设丞相一职。有人解读说,刘禅此举是为了将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很紧张了,不过事实真是如此吗?诸葛亮死后,刘禅接连除掉刘琰、李邈

  • 秦国统一全国后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最后是由秦国统一了全国,其他六国均被秦国灭亡了。那么秦国再统一全国之后也是准备了很多,而且也是进行了一次打整顿,比如说这个货币。秦国当时统一全国后使用的货币叫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秦国统一全国后使用的货币是什么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

  •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顺口溜口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相比大家对于战国七雄都是比较了解的,对于他们最后被秦国统一,都是能够想得到的,毕竟秦国当时太强大了。关于战国七雄的灭亡顺序,可能很多人都记得不清楚,很容易记岔。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战国七雄灭亡顺序的顺口溜口诀!非常方便哦!赶紧一起来看看吧!1、战国七雄灭亡顺序顺口溜1、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 何铸是一个怎样的人,曾为免除岳飞死罪遭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岳飞被冤下狱,最后惨遭冤杀。其实谁都知道岳飞并没有罪过,但他又难逃一死,当时不少人替岳飞求情,但做出这样的事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被贬官都还算好,有一些和岳飞走的很近的人,最后也都被杀。当时负责审问岳飞的官员,曾被他感动,一度想要免除岳飞的死罪,结果自己反倒把官位给丢了。下面就来讲讲这位人物

  • 三国惨死的十名大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一些典故,相比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但是说到各位大将,那可谓是骁勇善战!很多大将都是战死沙场,也有被小人害死的,那么在三国历史上,惨死的十名大将分别都是谁呢?下面就和下班一起来看看吧!10、孙策孙策是一位少年英雄,在父亲孙权被人射杀后,他就带着家人离开了江东,孙坚的地盘也全部落入他

  • 杨坚儿子杨俊被自己王妃毒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隋文帝杨坚,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他最凄惨的事情莫过于他的孩子死的真的是比较凄惨啊,尤其是他的儿子杨俊,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被自己的王妃给毒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让一个杀死自己的丈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杨俊被自己王妃毒死是怎么回事杨坚当上皇帝的时候,杨俊才十一岁。生于

  • 妖僧是褒义还是贬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能够成功击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姚广孝算是最大功臣之一。姚广孝被称为“妖僧”,这个词看上去让人感到疑惑,放在姚广孝身上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呢?在网上也是有很多争论。其实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姚广孝,能得出不同的答案,双方说法或许都没有错。从朱棣一方来看,姚广孝无疑是一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