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死后,为什么还会被顺治皇帝鞭尸

多尔衮死后,为什么还会被顺治皇帝鞭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4/1/19 1:06:05

多尔衮死后,不仅是被顺治皇帝鞭尸,还将他的铁帽子一并摘了,很多人不理解顺治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究竟是有多恨多尔衮?要想了解顺治皇帝的动机,可以分成两条线来分析,一是顺治和多尔衮之间的私人恩怨;二是顺治作为皇帝,他必须为自己巩固政权,而多尔衮生前权势遍布朝中各个地方,肯定是要打击的。不过多尔衮都已经死了,顺治还不放过他,可见顺治是真的非常不喜欢多尔衮。

1、开棺鞭尸

很多历史研究者认为,顺治皇帝之所以要在多尔衮去世两个月,就挖掘他的陵墓,拖出他的遗骸侮辱,主要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因为顺治当皇帝以来,一直就是多尔衮在执政。朝中的大小事物,多尔衮都全部抓在手里。顺治在朝廷中根本没有发言权。而且朝中的大臣们,也都只听多尔衮的命令,不听顺治的命令,这使得顺治非常郁闷。他实在是被压抑得太久了,因此多尔衮一去世,他立刻就爆发了。

另一方面,多尔衮和顺治的母亲,又有着不明不白的关系。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也让顺治感到十分屈辱。历史上也不是孤例,当年秦始皇就曾对吕不韦嫪毐和他母亲的事情愤恨不已。因此,顺治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虽然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顺治毕竟是一个政治人物。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应该懂得做什么事情恰当,做什么事情不恰当。

刚上位两个月,就那样处理多尔衮,显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人家会说顺治私心重,格局小,打击报复。这对于顺治来说,影响肯定是不好的。

既然顺治知道这么一点,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就算他不满意多尔衮,为什么不过一段时间再这样做呢?

事实上,就算顺治皇帝等得,也有人早已等不得了。等不得的这些人,主要是顺治的那些亲信大臣们。

2、巩固政权

顺治皇帝当了皇帝,有了皇帝的权力,但是曾经跟着他的那一帮兄弟们,并没有掌控权力,权力依然掌控在多尔衮的部下的手里。如果顺治皇帝当皇帝,而权力掌控在多尔衮亲信的手里,顺治皇帝是无法开展工作的。他们会要求顺治皇帝按照之前多尔衮的那一套,来处理国家大事。同时要求顺治给予多尔衮很高的历史地位。道理很简单,只有给予多尔衮很高的历史地位,才能保住多尔衮手下这些大臣们的权力。保住了手下大臣们的权力,他们才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而这样一来,不但顺治皇帝自己不会很高兴,顺治皇帝手下的那些亲信大臣们也不会很高兴。他们急于夺权,急于走上政治的前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要推着顺着往前走。就算顺治不想马上处理多尔衮,他们也要求顺治马上做。

所以我们看到,对多尔衮不满的奏折,像雪片一样向顺治皇帝飞过去。

有人说,这是顺治皇帝故意让大臣干的。其实,用不着顺治皇帝故意安排,那些想要上位的大臣,自然就和顺治皇帝构成了默契。他们知道皇帝需要什么,他们也知道这种做法,对于皇帝对于他们自己都有什么好处,所以他们非常及时地做这件事情。

除了顺治亲信大臣推动的因素以外,还有多尔衮亲属的因素。

3、打击多尔衮一脉

事实上,虽然多尔衮已经去世了,但是多尔衮的影响还在。多尔衮的亲属,还在利用这种影响。

不错,多尔衮没有儿子,但是他有兄弟,有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

就是多尔衮去世以后,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就站出来,希望效仿多尔衮,继续执掌朝政。阿济格只是一个莽夫,在多尔衮时代,他几乎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但他既然想这么做。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多尔衮的影响力非常大,阿济格觉得就算他没有多大的能力,依靠多尔衮的影响力,依然能够继续延续自己家族的权力。

显然,连阿济格都有这样的思想,其他多尔衮的亲属,有这样思想的人,肯定是很多的。如果顺治皇帝不打击多尔衮,这种情况还会不断地发生。阿济格过了,可能还有多铎。多铎过了,可能还有其他人。只有把多尔衮这杆旗砍断,这样的事情才不会继续。

顺治皇帝上台后,曾经就作为皇帝,应该学习历史上哪一个皇帝的问题,和大臣们展开过讨论。当时大家都劝他学习唐太宗李世民。但是顺治皇帝却说,他不学李世民,他要学朱元璋。非常明显,顺治皇帝说自己不学李世民,显然就是不想和朝中大臣们分享权力。他学习朱元璋,就是表明自己也要像朱元璋那样治国,那样独享权力。

可见,顺治皇帝打击多尔衮,虽然姿势难看,但是效果明显,同时也是他不得不做的事情。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周延儒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周延儒是明朝崇祯帝时期内阁首辅。据说崇祯帝继位两年后,某天他在文华殿召见周延儒,两人之间进行了一次很长的秘密谈话,具体内容是什么无人知晓,次年周延儒就升为内阁首辅。只不过周延儒在朝中经常受到排挤,导致他这个首辅过的也不顺心,后来他干脆不干了,决定辞官回乡。如果周延儒这一走不再回来,说不定他还能安享晚

  • 齐襄公和文姜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齐襄公和妹妹文姜之间的关系,《左传》和《史记》上都有记载,他们确实有私情。这段私情中主要涉及到了四个人物,分别是齐襄公、文姜、郑世子忽和鲁恒公。春秋小霸王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即名动春秋的齐国姐妹花:宣姜和文姜。在这里略过宣姜的故事,直接说文姜。文姜及笄后,作为春秋大国齐国的公主,不仅貌美如花,还颇

  • 政归葛氏祭则寡人什么意思,刘禅此言有没有埋怨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的时候,基本没给儿子刘禅太多面字,把复兴汉室的重任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刘备肯定也知道刘禅能力如何,并不对他抱太大希望,而诸葛亮则成为蜀汉最关键的人物。刘禅虽然是皇帝,但他手中基本没有实权,大事都直接报给诸葛亮定夺。刘禅曾说过这八个字“政归葛氏,祭则寡人”,基本就能反映出

  • 三国蔡阳武力怎么样,为何有能力追杀巅峰期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蔡阳,在三国中出场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蔡阳绝对是一员悍将,是曹操手底下的部将,在曹营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就连张辽见了蔡阳也要称呼为“蔡将军”。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跟曹操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而蔡阳不仅能与夏侯惇搭上线,而且还能够把自己外甥秦琪托付于他,足以看出蔡阳在曹营

  • 康熙跪拜朱元璋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跪拜朱元璋,其实就如同明朝建立后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以示自己政权继承来源的合法性,清朝一直承认明朝的正统地位,而且明亡于李自成,清廷一直以入关是替明朝报了大仇而宣传自己,哪怕是灭了南明呢,康熙帝行大礼跪拜朱元璋的明孝陵当然是继续这种行为,拉拢人心。清朝夺了明朝的江山,这句话既对也不对,1644年

  • 李建成有没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626年,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亲手杀死了自己亲哥哥,开国太子李建成。在《旧唐书·李建成传》中记载到“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直接给射死了。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于是下诏杀死了李建成所有儿子,李元吉的也是一样,《旧唐书》就四个字“坐罪诛死”。

  • 朱佑樘为何被称为异类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朱佑憆被称为皇帝中的异类,主要是他只有一个老婆,没有任何其他女人,不管正的偏的斜的他都只有一个老婆,也就是他作为皇帝他的后宫没有佳丽三千。光这一点,这确实是皇帝中的异类,因为古代皇帝,无论是明君暴君,哪怕是亡国之君都不只一个老婆。1、隋文帝杨坚那个与独孤皇后“誓无异生之子”的

  • 如果朱由检不死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崇祯皇帝南下,将会让明朝末年的政治形态更为复杂,其可能会两分天下,但是绝不会是崇祯皇帝啥事,而是满清和大顺两分天下。可惜崇祯没有抓住机会,崇祯跟前几任皇帝最大的不同是崇祯有心重现祖宗朱元璋时的辉煌,前几任皇帝是自顾自己享乐,完全无心治理天下。不过就治理江山,知人善用,选贤任明,运筹帷幄这些方面,

  • 康熙大力发展农业,为何康乾盛世还是出现了粮仓亏空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初年,因摄政王多尔衮以及大臣鳌拜先后实行圈地制度,使得本就生活在战乱和天灾中的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康熙帝掌握大权后,直接革除了圈地弊政,并且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这极大的提高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也正是在那段时间许多外来的农作物在我国得以广泛种植。令人奇怪的是,虽然小农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收成

  • 张飞和赵云单挑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都很喜欢把蜀汉五虎将拿来作对比,看看谁才是单挑实力最强的存在。那今天,我们就把张飞和赵云拿出来,好好分析看看,他们到底谁的武力更胜一筹。那很多朋友都觉得,张飞单挑无敌,不过赵云的成名之战也是让他不可小觑。只是他们二人从没正面交手过,所以我们只能进行对比加上一些推理,各位小伙伴如果有不同看法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