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藩之乱为何耿精忠最先投降

三藩之乱为何耿精忠最先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00 更新时间:2023/12/14 4:10:25

耿精忠是清初三藩之一,第三代的靖南王,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准备削三藩,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反清,但是耿精忠却在造反之后,最先向清朝投降了,最后还被凌迟处死,为何耿精忠要选择向满清投降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意料之外的造反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祭旗后,喊出了“兴明讨虏”的口号,正式起兵造反,吴三桂起兵造反在清朝的预料之中,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三藩之中,吴三桂领兵最多,控制着云贵,地势也能形成天然屏障,经营了数十年,最有资本和清朝一战。

但是三藩中的另外两藩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朝统治者虽然也考虑过他们会反,但是他们的实力和吴三桂并非同一个等级,所以清政府还是从好的方面去考虑,这两藩不敢和吴三桂一起造反。

在康熙十二年末,吴三桂起兵的时候,耿精忠,尚可喜都没有任何动静,短短几个月之吴三桂就控制了广西,四川,清军不断败退,耿精忠见状也准备起兵造反了,他很快控制了福建政权,为了造反顺利,还顺便邀请了台湾的郑经一起反清,从耿精忠的行为来推断,也能看出他心里对造反没底,更多是想分一杯羹的心态。

清政府也没有想到耿精忠真敢造反,康熙皇帝立刻下令平叛,想要尽快镇压福建叛乱,以免让叛军形成气候,但是康熙皇帝对待耿精忠和吴三桂态度明显不一样,吴三桂才造反,康熙皇帝就杀了吴应熊,明显是不准备留下谈判余地了,而耿精忠反了后,他的家人虽然也被抓了起来,但康熙皇帝却多次劝耿精忠投降,改过自新,还承诺如果他把郑经剿灭,就继续让他镇守福建。

2、三藩之乱,各方势力互相猜疑,耿精忠势穷降清

耿精忠并没有听进康熙皇帝的劝告,继续往浙江安徽进攻,耿精忠这么干是有一定底气的,吴三桂起兵之后,各地反清势力纷纷响应,在叛乱之初,叛军屡次击败清军,占据了满清半壁江山,这个时候清朝的统治的确出现了不小的危机,所以耿精忠并不在乎康熙皇帝劝降。

所以康熙皇帝决定先拿实力较弱的耿精忠开刀,命康亲王杰书率兵讨伐耿精忠,而三藩和反清势力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虽然这次叛乱是以吴三桂为主,但是耿精忠,尚可喜也各自打着小算盘,而耿精忠这边,虽然是他邀请郑经一同进攻浙江,但是他们两人也是互相猜忌的,在争夺地盘的时候还产生了摩擦。

所以耿精忠既要和清军交战,还要提防着郑经,而长期征战,耿精忠很快就没有军饷了,这就让耿精忠的处境很不妙了,在和清军交战的过程中,耿精忠也没少往百姓手中搜刮军饷,这也让耿精忠起兵不得民心,清政府又乘机收买了耿精忠的亲信,清军屡次击败叛军后,耿精忠在福州无处可逃只能向清军投降。

3、结语耿精忠怀有异心,惨遭凌迟

耿精忠投降之后,就向最开始康熙皇帝给他安排的那样,率兵参与平叛,先是击退了郑经的部队,接着又跟着去镇压尚之信,如果耿精忠这个时候老实点,可能还会功过相抵,不再追究他造反的罪,耿精忠见吴三桂还在闹腾得厉害,始终不太老实,最后被部下告发他有谋反的企图。清政府也利用完耿精忠了,康熙十九年,耿精忠被召回京城关押起来,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平定,耿精忠被凌迟处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签署尼布楚条约为何会丢失大片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政府与沙俄经过了数次边界冲突之后,两方就双方边界的问题进行了交涉和谈判。最终于1689年签署了《尼布楚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边界条约,他的签订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以及乌苏里江流域包括了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的领土,同事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外部环境。清朝取得了边界冲突的胜利,但是为何在签订

  • 多尔衮死后,为什么还会被顺治皇帝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多尔衮死后,不仅是被顺治皇帝鞭尸,还将他的铁帽子一并摘了,很多人不理解顺治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究竟是有多恨多尔衮?要想了解顺治皇帝的动机,可以分成两条线来分析,一是顺治和多尔衮之间的私人恩怨;二是顺治作为皇帝,他必须为自己巩固政权,而多尔衮生前权势遍布朝中各个地方,肯定是要打击的。不过多尔衮都已经

  • 周延儒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周延儒是明朝崇祯帝时期内阁首辅。据说崇祯帝继位两年后,某天他在文华殿召见周延儒,两人之间进行了一次很长的秘密谈话,具体内容是什么无人知晓,次年周延儒就升为内阁首辅。只不过周延儒在朝中经常受到排挤,导致他这个首辅过的也不顺心,后来他干脆不干了,决定辞官回乡。如果周延儒这一走不再回来,说不定他还能安享晚

  • 齐襄公和文姜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齐襄公和妹妹文姜之间的关系,《左传》和《史记》上都有记载,他们确实有私情。这段私情中主要涉及到了四个人物,分别是齐襄公、文姜、郑世子忽和鲁恒公。春秋小霸王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即名动春秋的齐国姐妹花:宣姜和文姜。在这里略过宣姜的故事,直接说文姜。文姜及笄后,作为春秋大国齐国的公主,不仅貌美如花,还颇

  • 政归葛氏祭则寡人什么意思,刘禅此言有没有埋怨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的时候,基本没给儿子刘禅太多面字,把复兴汉室的重任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刘备肯定也知道刘禅能力如何,并不对他抱太大希望,而诸葛亮则成为蜀汉最关键的人物。刘禅虽然是皇帝,但他手中基本没有实权,大事都直接报给诸葛亮定夺。刘禅曾说过这八个字“政归葛氏,祭则寡人”,基本就能反映出

  • 三国蔡阳武力怎么样,为何有能力追杀巅峰期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蔡阳,在三国中出场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蔡阳绝对是一员悍将,是曹操手底下的部将,在曹营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就连张辽见了蔡阳也要称呼为“蔡将军”。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跟曹操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而蔡阳不仅能与夏侯惇搭上线,而且还能够把自己外甥秦琪托付于他,足以看出蔡阳在曹营

  • 康熙跪拜朱元璋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跪拜朱元璋,其实就如同明朝建立后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以示自己政权继承来源的合法性,清朝一直承认明朝的正统地位,而且明亡于李自成,清廷一直以入关是替明朝报了大仇而宣传自己,哪怕是灭了南明呢,康熙帝行大礼跪拜朱元璋的明孝陵当然是继续这种行为,拉拢人心。清朝夺了明朝的江山,这句话既对也不对,1644年

  • 李建成有没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626年,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亲手杀死了自己亲哥哥,开国太子李建成。在《旧唐书·李建成传》中记载到“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直接给射死了。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于是下诏杀死了李建成所有儿子,李元吉的也是一样,《旧唐书》就四个字“坐罪诛死”。

  • 朱佑樘为何被称为异类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朱佑憆被称为皇帝中的异类,主要是他只有一个老婆,没有任何其他女人,不管正的偏的斜的他都只有一个老婆,也就是他作为皇帝他的后宫没有佳丽三千。光这一点,这确实是皇帝中的异类,因为古代皇帝,无论是明君暴君,哪怕是亡国之君都不只一个老婆。1、隋文帝杨坚那个与独孤皇后“誓无异生之子”的

  • 如果朱由检不死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崇祯皇帝南下,将会让明朝末年的政治形态更为复杂,其可能会两分天下,但是绝不会是崇祯皇帝啥事,而是满清和大顺两分天下。可惜崇祯没有抓住机会,崇祯跟前几任皇帝最大的不同是崇祯有心重现祖宗朱元璋时的辉煌,前几任皇帝是自顾自己享乐,完全无心治理天下。不过就治理江山,知人善用,选贤任明,运筹帷幄这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