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吗,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吗,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0 更新时间:2024/1/21 16:04:37

界桥之战很少被提起,但这其实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袁绍一方以少胜多,而且是用步兵和弩兵战胜了公孙瓒强大的骑兵,使得战事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界桥之战历经两年,公孙瓒和袁绍都已经耗尽所有粮草,虽然结果是双方和解,但从战损来看,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几乎是全军覆没,那占据优势的公孙瓒为会输给袁绍呢?想了解的小伙伴们,就不要错过下啦。

1、界桥之战

汉末三国时代,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层出不穷,公孙瓒所统领的白马义从和鞠义率领的八百先登都是典型的精锐部队。

公孙瓒的这支白马义从,是他为抵御乌桓、鲜卑等边疆外族势力而特意组建的一支精锐轻骑部队,史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鞠义统领的八百先登,则是八百名勇猛剽悍的凉州步兵,史称这支部队“兵皆骁锐”。

白马义从和八百先登的正式交锋,发生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冬的界桥之战中。

此战是河北军阀袁绍和幽州军阀公孙瓒为争夺势力范围而爆发的一场战役,鞠义作为袁绍部将,跟随袁绍参与了此次战役,并担任袁绍大军的先锋。根据《后汉书·袁绍传》所载:

瓒兵三万,列为方陈,分突骑万匹,翼军左右,其锋甚锐。绍先令麴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一时同发,瓒军大败,斩其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级。麴义追至界桥,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余众皆走。

由此可见,公孙瓒在界桥之战中投入的兵力大约有三万人左右,其中白马义从约有万人。而反观鞠义,则只统领了八百精兵作为先登。尽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最终鞠义却以少胜多,八百先登把白马义从打得落花流水。那么,这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2、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之所以不敌鞠义的八百先登,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公孙瓒轻敌大意

如前所说,公孙瓒在界桥之战中总计投入了三万兵力左右,而鞠义却仅率领了八百精兵。公孙瓒一认为自己的白马义从所向披靡,加之对方兵力过少,便滋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

正所谓骄兵必败,轻敌的公孙瓒在没有详尽分析战场形势的情况下,主动令白马义从率先出击,意欲以此践踏敌军。鞠义对此早有准备,他的八百精兵早就在盾牌下蛰伏已久。故而,当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冲到仅仅距离鞠义几十步的地方时,鞠义的八百精兵一同跳跃而起,砍杀过去。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对此未经防备,很快就败下阵来。

因此,公孙瓒鉴于敌军兵少而滋生的轻敌情绪,是造成白马义从被鞠义八百精兵击败的主要原因。可以说,白马义从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公孙瓒的大意所致。

其二:袁绍的千张强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界桥之战中,鞠义的八百先登只是袁军的先锋部队,真正的主力部队是袁绍统领的数万步兵。鞠义的八百先登之所以会作为袁军的先锋,一方面是这支部队确实具有强悍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迷惑乃至麻痹公孙瓒,诱其轻敌。

3、总结

事实上,鞠义的八百先登能够击败万人规模的白马义从,与袁绍布置的千张强弩不无关系。当八百先登反击白马义从时,袁绍的千张强弩瞬间箭如雨下,使得白马义从损失惨重,史称“强弩雷发,所中必倒”。

以兵种之间的克制关系而论,骑兵显然会被弓兵克制。袁绍在战前就布置的千张强弩,显然是为了针对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故而,当鞠义八百先登与公孙瓒白马义从交战时,千张强弩便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在界桥之战中之所以不敌鞠义的八百先登,并非偶然,而与公孙瓒的轻敌大意和袁绍精密部署的千张强弩有关。可以说,公孙瓒之所以会输这么惨,实是公孙瓒自己的原因。对公孙瓒集团而言,白马义从的失败,预示着其势力的由盛转衰,其灭亡也指日可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尉迟敬德为何深受唐太宗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尉迟敬德的影视形象,总给人一种大大咧咧,脾气不小,还有横蛮的感觉。不过除此之外,也能发现尉迟敬德有不少优点,例如为人仗义,并且任劳任怨,关键时刻是一位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所以李世民十分看重尉迟敬德,虽然他有部分缺点,但依然是唐初不可多得的将才。不知道在大家眼中,是如何看待尉迟敬德的呢?其实只要简单分

  • 唐玄宗为什么不立李瑁为太子,为何选了李亨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正是因为寿王李瑁比忠王李亨的优势大,是皇子中最热门的太子人选,所以在他沉迷权谋的爹玄宗那里成为劣势,最终和东宫之位失之交臂。自从太子李瑛被废后,到李亨上马,大唐东宫之位空虚了一年零两个月,就在东宫无主的时间段里,最热门的太子人选就是寿王李瑁。来看看李瑁有什么优势:其一,老妈武惠妃当时为玄宗后宫第一人

  • 湘水为界平分荆州,瓜分荆州是不是解决了借荆州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湘水之战是历史上蜀吴联盟的一个重要事件,极具标志性,这起事件就意味着蜀国和吴国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已经无法进行调和,必定是兵戎相见。虽说这件事在双方政治内部主和派的努力下以湘水为界分割了荆州,重结盟好而告一段落,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彻底的解决掉,并且给后面的荆州之战留下了隐患。1、湘水之争的经过。建安十九

  • 宋朝铸币量那么大为何没有通货膨胀?其实核心是在交纸这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宋朝的一些情况,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宋朝是一个非常喜欢铸币的朝代,现在出土文物,只要是宋朝的,那这个铜币就是成堆成堆的出现的,所以可见这个宋朝当时铸币的数量是多么的庞大,但是或许大家也都知道了,无休止的印钱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但是在宋朝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这到底是为什

  • 严嵩一生有过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严嵩基本算是公认的罪臣,他在职期间,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诬陷同僚,间接导致明朝整体国力走衰。可以说后世在评价严嵩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好的词汇。不过严嵩行为如此恶劣,却能任首辅长达十多年,难道严嵩就没有什么正面的贡献吗?其实也不是。严嵩虽然劣迹斑斑,但并非一无是处,他还是有贡献的,例如在文学方面,他的

  • 唐玄宗为何最后选的太子是李亨而不是李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唐玄宗选太子的事情,很多人都说这个唐玄宗选择太子赶紧有点蹊跷,本来最开始寿王李瑁选上的几率是最大的,但是最后选上太子的人却是这个李亨,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因为寿王李瑁比忠王李亨的优势大,是皇子中最热门的太

  • 唐朝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唐朝的外交成就有哪些非常的感兴趣,那么这个唐朝的外交成就到底有哪些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值得一探究竟了,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大家如果对这个唐朝的外交成就感兴趣的,下面的文章的欢迎大家一起来分析看看,一起来学习学习。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频繁。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 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会有哪些,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是值得大家来仔细的分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讨论,还有一起来看看这个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原因,把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摸一个底吧,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抗击突厥,保卫中原封建农耕文明的发展和文

  • 列举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的文化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很多人估计也都知道这个唐朝的外交什么的非常的繁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事例有没有,其实也还是有的,小编下面给大家列举几个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事例其实真的挺多的,但是比

  •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蒙古女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元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国号为“元”。元朝并不是一个历史很久远的王朝,还不到100年。到了元朝后期,政权已经是日渐腐朽,最终导致各地开始起兵造反,由朱元璋彻底将元朝推翻,建立的新的大明王朝,就这样元朝彻底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