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发动沙丘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赵高发动沙丘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14 更新时间:2024/2/25 22:56:31

很多网友会猜测赵高发动政变的目的是什么,他除掉扶苏,把胡亥当做自己的棋子,难道是想自己称帝吗?可能后期赵高有这样的想法,但他早期决定更改秦始皇遗诏时,担心的应该是另外一件事。其实对于赵高来说,他并不忌惮扶苏,他是怕蒙恬蒙毅这对兄弟,特别是赵高和蒙毅积怨已久,如果扶苏继位,蒙毅必然会得到重用,这样便对赵高不利,或许这才是他原本的动机。

1、沙丘政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决定依卦行事,进行第五次出巡。他留下右丞相冯去疾守卫京城,让左丞相李斯与最宠爱的幼子胡亥随行。

秦始皇先往南去,经过云梦泽,到达今湖南境内的九嶷山,祭拜大舜帝;又折向东行,到达今浙江境内,祭拜大禹,并在会稽山上刻石留念;尔后,北上渡过长江,经今江苏,来到山东半岛的烟台地区。

这年秦始皇帝五十岁,他在烟台的海边怅然眺望东海,感念人生苦短,心中充满感伤。他明显感觉到自己慢慢衰老,这次到海边,实际上想最后一次寻找长生的机会。他期盼仁慈的神人突然出现,给他提供帮助。然而,他失望了。有方士说,神仙之所以不来,可能是海神阻挠所致。始皇帝恼羞成怒,为了向海神发泄怒气,他亲手操作连弓弩,射杀了一条巨鱼。

在西行回京的路上,秦始皇彻底病倒。7月,他写下一封诏书,让太子扶苏赶回咸阳,安排自己的葬礼,等待继位。可是,晚了,诏书与印玺都压在中车府令赵高的手里,还没来得及发出去,秦始皇就在沙丘行宫驾崩(今河北省邢台市)。

李斯因皇帝在外地病逝,担心死信传出会引发不必要的变乱,所以严密封锁信息,秘不发丧。他的保密工作组织得极好,随行官员与勤务人员中只有胡亥、赵高及三五个宦官知道真相。

可是就在这区区知道真相的几个人中,有人开始打小算盘,搞阴谋诡计。这个人就是赵高。赵高这个人一生下来就被阉割了。秦始皇听说他办事能力强,通晓法律,便提拔他担任中车府令(负责掌管宫廷内的车马交通),并让他教胡亥学习法律及审案技术,所以赵高算是胡亥的老师。

2、赵高的目的

赵高为什么要搞阴谋诡计?他的目的是什么?这件事说来并不复杂,直接起因与朝廷的一位重臣有关。这位重臣名叫蒙毅,是边关大将蒙恬的兄弟。蒙毅是始皇帝面前的红人,有一次赵高犯法,始皇帝命令蒙毅负责调查审理,蒙毅判处赵高死刑;但秦始皇喜爱赵高,赦免了他的罪,将他官复原职。此后,赵高与蒙毅结下了死仇。

赵高预计,按照正常程序,扶苏将毫无悬念地当上皇帝,蒙恬兄弟作为扶苏最亲信的人,必然会进一步得到倚重。赵高认为,假如出现那种情况,自己将会很倒霉、很惨。所以,他现在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牌,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这种局面出现。

于是,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赵高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

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加剧了秦朝内部的动荡;赵高屡进谗言、滥杀无辜,致使秦朝损失大批文臣武将,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历史上大都对赵高的人品及其所作所为持否定态度,后人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反清复明的什么原因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吴三桂的反清复明为什么会失败?这主要还是因为他是个没有信仰的人。吴三桂造反起兵打的旗号就是反清复明,然而全中国的人都有资格打这个旗号,唯独他吴三桂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吴三桂从来就不是大明朝的忠臣烈士。当李自成攻下北京的时候,手握重兵的吴三桂非但不想发兵勤王,反而和李自成眉来眼去谈条件。但是双方条件没有

  •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各地为什么没有发生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让明朝陷入一场危机之中,当时明军主力损失惨重,明英宗被迫困在土木堡。因为水源被瓦刺掐断,从而陷入被动,导致明军最终惨败,明英宗还成了敌方的俘虏。这下明朝没了皇帝,这件事非同小可,历史上发生类似的事情,有可能导致这个朝代直接灭亡,或者各地动乱不段。不过明朝却比较平稳的度过了这次危机,国内也没

  • 盘庚迁殷是什么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商朝的都城在商汤灭了夏之前就有迁都过8次,在灭了夏朝之后又连续迁都了5次。殷商从建立一直到灭亡,经理的大约500年的时间,如此频繁的迁徙都城实属耐人寻味啊。至商朝第十九位国王盘庚时,将商都从奄迁到黄河以北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此后,十二代商王都以殷为都城,再也没有迁都之举。商朝从建国到灭亡,

  • 伊尹的五味调和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伊尹是我国历史上商朝初年的宰相,同时也是厨师和巫医,商汤称其位“元圣”,后世烹饪界称其位“厨圣”,中医药界称其位“汤液圣”。“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rdqu

  • 伊尹放太甲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提起伊尹,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是商朝初年商汤的贤相,是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为灭掉夏朝复兴殷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由于史书异记,以及后世对明君贤臣遇合的推崇,使得伊尹的故事不断向神奇化和圣贤化方向发展,遮蔽了历史的真相。1、《史记殷本纪》《孟子万章上》与《竹书纪年》孰是孰非?《史记》载:&

  • 伊尹汤液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数千年来,在我国的民间流传着非常多的食品或是食品类的药品。就比如说在烹饪的时候加入生姜作为佐料,不仅能去腥,让味道更加鲜美,同时还有驱寒的功效。当人的身体比较燥热的时候就会去食用一些滋阴降火的食品,就比如说莲子、母鸭等等。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 梦溪笔谈如何记载范仲淹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梦溪笔谈》是宋朝著名科学家沈括,撰写的一部集合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和社会历史的综合性作品。这部书将当时各个学科的成就做了一个总结,还对典制礼仪的演变、北宋腐朽的体系等内容做出说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那这次准备通过《梦溪笔谈》,跟大家讲一件和范仲淹有关的故事。范仲淹似乎是被套上了一个“

  • 关羽九尺到底多高,古代一尺有多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按照现代的计量单位,一尺是有33.3厘米,关羽身高九尺,也就是有299.7厘米,接近3米的高度显然是不可能的。古代一尺应该和现在一尺的长度不一样,所以这就给确定关羽身高增加了难度。其实就生活条件来说,汉朝肯定不如我们现代,当时人们的平均身高应该也没有现代人高。关羽并不是贵族后裔,又生于动荡的东汉末年

  • 历史上刘娥皇后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大宋宫词这部剧已经开播了,虽说评分很感人,但是不得不说又让很多朋友们开始关注刘娥这个人了。在早期的宋朝剧当中,刘娥的形象往往是狭隘妒忌,甚至残害忠良,完全不像这次大宋宫词中的善良大度,博爱民生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章献明肃皇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后呢?咱们今天一起来走进她的故事!1、刘娥的第一段婚姻

  • 蜀汉灭亡后为何东吴还能撑17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龚自珍有一句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一拘不格降人才”,这句诗句反应了人才的重要性。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格局,不同的格局就会造就出不同的英雄。而我国的三国时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鼎立,其中曹魏最为强大,后来蜀汉灭亡了,但东吴还支撑了17年,全因为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