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娥如何临朝称制的

刘娥如何临朝称制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60 更新时间:2023/12/14 7:50:47

娥皇后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她早年深得宋真宗宠爱,不惜利用其他妃子,也要扶持刘娥称后。等宋真宗死后,刘娥垂帘听政,手握大权,为此后的“仁宗盛治”打下坚实基础。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刘娥距离效仿武则天称帝仅一步之遥,但她终是压制住内心的欲望,没有称帝。对于刘娥的评价有好有坏,她的确非常有能力,但为了权势,却使宋仁宗和自己的生母至死都不能相认,这点的确有些自私。

1、刘娥早期经历

刘娥父亲是嘉州刺史,结果在战场上去世了,因此家道中落。父亲一死,家里也没有男丁,于是她妈妈就只好带着她回娘家,还安排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刘娥挺聪明,学习不错,更是努力,学了不少本事。一转眼,她十几岁了,在古代这正是议婚的年纪,于是,她姥爷一拍板就将她嫁给了一个银匠。从此,刘娥的人生开始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银匠的生意在当地一般,和现在很多人想要北漂一样,银匠也想去大宋的京城汴梁找点活干。两夫妻新婚燕尔的,正是蜜里调油之时,于是他去京城就把自己老婆也给带上了。可是,京城难道是这么容易混的吗?夫妻二人到了京城后,不说赚大钱了,常常连饭都吃不上了,为了糊口,刘娥只好去卖艺。

刘娥的手艺不错,通过打鼗(táo)鼓卖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其中,就有当时的襄王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更惊人的是,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为啥呀?当然是刘娥长得漂亮啊,要不然打鼓的那么多怎么偏偏她火了?接下来的事情也搞笑,赵恒见人家青春貌美的,都不问就觉得人家肯定未婚,于是就跑去跟银匠说他要把刘娥给买了,这个银匠也很不是个东西,竟然真的把自己老婆给卖了,于是刘娥从一个卖艺的打鼓卖唱女,成为了王府的侍女。

但是,这个刘娥原本也挺愤怒的,毕竟前边也说了她和银匠的关系不错。但是,银匠这卖起她来竟然毫不留情,相反这个襄王有钱有颜还有文化,对着自己也是星星眼,很快也对襄王上了心,没多久两人就过上了如胶似漆的生活。

兴许是这两人太高调,襄王他爹宋太宗知道了。然后,他就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因为自己的儿子可是王子王孙,结果却宠幸一个歌女不说,还是个二婚,就算是当小妾都是给皇家抹黑。就下令让赵恒将刘娥送走。

赵恒还是个痴情种,表面上答应他爹答应的怪顺,暗地里却阳奉阴违,瞒着宋太宗开始金屋藏娇。他和刘娥开始长达十五年的地下恋,十五年里两人在背地里偷偷相会。更重要的是,在这十五年里,刘娥并不是单单沉溺于男欢女爱,她借助赵恒的资源,疯狂地学习,努力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终于,她熬出头了,因为赵恒登基为帝了。

2、终成一代贤后

公元997年赵恒登基为帝,史称宋真宗。很快,他就将刘娥接进了宫,进宫之初就封了美人,不久后又晋封为德妃。如果不出意外,这会是刘娥人生的巅峰了,可是她运气实在是好,赵恒爱她不说,赵恒的第一个皇后也不幸早逝,按她的身世这原本也轮不上他,结果赵恒新娶的第二个皇后也去世了。更巧的是,刘娥还怀了孕,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当然,历史也不会一直站在她这边,她的儿子没能活下来。于是,赵恒做主,将和她同期的一个李美人的儿子抱给她养。所以,历史站不站在她这边不重要,只要赵恒一直站在她这边才是最重要的。一切条件满足后,宋真宗就去讨好的和大臣们商量,想要他们同意刘娥封后,可是,宋代文臣的地位多高啊?再加上,立后也算是国家大事,结果大臣们嫌弃她出身不好,不同意不说,还一个个的装病不上朝了。

宋真宗十分为难。此时,刘娥主动说:"陛下别立为为后了,这样就不用了为难了,我默默地支持你也是一样的。"宋真宗甚是感动啊,于是,竟然硬气起来了,不管群臣反对与否,直接宣布刘娥就是大宋下一任皇后了,帝王之爱也不过如此了吧!

可是,原本相约白头的人,大刘娥十一岁的宋真宗却先刘娥而去了。于是,身为皇后的刘娥,开始了她垂帘听政的巅峰时期,也真正意义上的执掌了大宋的江山,甚至穿着天子的冠冕上朝。之后近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专心搞事业,还把大宋带的欣欣向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太后临朝,威震天下。“

在她临朝期间,对大宋后期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一,她没有放任外戚,任人唯贤,甚至将百官的画像挂在自己的卧室,有人推荐谁她就去查此人的底细,看看可堪大任否。其二,她没有效仿武则天,大兴自己的家庙社稷,虽然称制,但是一切都在可以忍受的度内。甚至,她清算了奸臣丁谓,让他永远不可翻身。

其三,她完善了完整的太后垂帘听政制度,还是之后慈禧太后的偶像。其四,她终结了扰动大宋王朝多年的"天书运动",还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让大宋的经济得到了质的飞跃。也因为她的卓越贡献,在刘娥之前的太后谥号都是两个字,从她以后太后谥号为四字。

虽然,如日中天之时刘娥难免恍惚,也想要效仿武则天,但是真有人怂恿她时,她却说不可对不起大宋的列祖列宗,不知是不是回想起来了宋真宗在时,对她的温暖和柔情。所以,史学家们将她和吕后、武则天并称为中国三大女主,而她也拥有了武则天的一切权力,但是,她却用自己的胸襟和智慧,带领着大宋走向了更好的远方,所以,她没有背上吕后和武则天的骂名。怪不得,连喜欢骂人的司马光都对她夸奖有方:"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后三国时期名将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三国的朋友们都直到,在后三国时期的武将们相比于前三国时期的武将,可以说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前三分是猛将叠出如鳞次栉比,而到了后三国时代,擅长阵前单挑厮杀的勇士如凤毛麟角,拔拉不出来几个。前三分时代比较能熬的,撑到后三国时代都能混成名将。以蜀汉五虎上将最后一位凋落的赵子龙将军的离世做为标志,三国

  • 万历皇帝身体有什么疾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网上不少人给万历皇帝贴上了“奇葩”这样的标签,因为万历皇帝虽然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不上朝,比嘉靖帝还要夸张。后世对于万历皇帝的评价也有很多争议,因为当时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正处于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夜,而万历皇帝并没有带领明朝搭上这股

  • 唐玄宗废除王皇后,为什么就不在立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王皇后是唐玄宗结发妻子,但王皇后一直没有孩子,导致她不再得宠。也正是因为这样,此后发生了符厌事件,王皇后直接是被废为庶人。这样大唐皇后的位置便空了出来,不过奇怪的是,此后唐玄宗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哪怕是他最宠爱的杨贵妃,也仅仅是贵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后人推测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和大家进行一个简单

  • 邓世昌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繁华的广州市内,顺着一条破败的小巷子往前走,便会进入桃花源一般古色古香的地方。这里就是邓世昌的纪念馆了,一座隐蔽在闹市当中的纪念馆,似乎在说明着它所纪念的人——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性格便是不逐名利,只身报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邓世昌。1、广东后生因为学习差所以才去福建参加补录招生?清道光二十九年农

  • 邓世昌的配枪是什么手枪,来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2015年的8月份,我国的考古团体针对辽宁东海海域所发现的一批沉船进行了水下考古,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子弹或是炮弹被打捞了出来。经过专家们的考证之后,认为这些子弹或是炮弹是当年甲午海战时的“致远”号巡洋舰。这艘巡洋舰的管带是民族英雄邓世昌,由此引发网友讨论。甲午海战时期,我

  • 曹操,刘备,孙权谁最有可能在大一统之后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魏蜀吴的领袖人物。这三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每个都是在当时有着一统天下的存在。那么大家有没有想给,若是这三人大一统天下了,谁会去最卸磨杀驴的事情呢?谁会最大可能去杀开国功臣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一,曹操雄才大略,控制手下人

  • 中国元朝皇帝列表(及年号及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中国元朝的皇帝非常的感兴趣,其实中国的元朝虽然不算长,但是也还是很不少皇帝的,本文就是对中国元朝的皇帝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会一一介绍这些皇帝叫什么,年好,还一些简介,如果比较感兴趣的话,一起来学习看看吧!中国元朝皇帝列表分四个阶段:蒙兀国大汗历代皇帝(追谥)、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

  • 隋朝为什么打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时期为什么要跟高句丽死磕?用隋炀帝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勿遗子孙忧也。”高句丽在隋朝时期,虽说疆域不算辽阔,但是也绝对不是所谓的小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东北小霸王了。否则隋朝也不会因三征高句丽而间接导致身死国灭了。今天的高句丽,最独特的地方不是受到了撮尔小国的哄抢,莫

  • 为什么历史很少提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元朝不是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其实大家估计也看到了,那就是现在一些历史书或者一些历史人什么的,都比较少的提及到元朝,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一种现象呢?其实如果仔细的研究研究会发现也还是有很多道理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吧!1、对汉族造成伤害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元

  • 宋朝宦官为何难以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纵观宋朝历史,基本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现象,和唐朝、明朝相比,为何宋朝的宦官会如此“老实”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宋朝管理宦官的方式不同,直接在朝廷官僚体系中将宦官品秩独立出来。宋朝有着严格的祖宗家法,对外戚来说也是很大的制约。刘娥皇后独掌朝政大权11年,但当时外戚问题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