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32 更新时间:2024/2/3 17:42:42

说到汉朝的汉武帝,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个君主,毕竟他带领的帝国可以说是发展非常好。他在所有汉朝的帝王当中完全可以说是名列前茅!那么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13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前104),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04—前87)。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就是所谓的察举征召制度。

6、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独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朝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丼渠法、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年)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至此,西边直达里海,都成为了汉朝的疆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2、汉武帝时期开创了什么盛世

没有汉武盛世这个提法.为什么呢?所谓盛世必须是全面发展,而汉武帝只是军事实力比较强,像文化,搞了独尊儒术之后就没有原来百家争鸣的局面了.而且后来汉武帝穷兵黩武,老百姓生活已经比较困难了,国库也没有多少钱.所以不能算盛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戚夫人为什么能活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戚夫人和吕后之间的斗争,以吕后获胜结束,而戚夫人则是被做成了人彘,下场十分惨烈。这种刑罚比直接处死更加残忍,关键在于,戚夫人成了人彘后需要遭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简直是生不如死。关于戚夫人最后活了多久这个问题,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戚夫人并没有马上死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一,戚夫人并没有受

  • 明末四大猛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时期的铁血政权对整个历史的贡献是非常深厚的。明朝的灭亡有很多种原因,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认的是,在明朝灭亡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日子,出现了无数可以改变国家命运的人,假如能好好利用,明朝起码可以再称上百年。但是,性格不定的崇祯却没有识人之才,很多贤才就这么

  • 李定国后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李定国是南明抗清名将。李定国出身贫寒,此后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期间李定国立有诸多战功,他的军事才能也得以发挥。后来李定国归顺南明,一同抗击清军,为南明打开了新的局面。只是南明军力和当时的清军相比,还是落于下风,最后永历帝被杀,李定国得此消息后悲痛欲绝,这也让他的病情加重,最后病逝于勐腊。不少网

  • 为什么说刘秀是开挂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汉光武帝刘秀在网上有很多独特的称号,例如位面之子、大魔导师等,甚至还有人说刘秀是开挂的一生。之所以会冒出这样的说法,主要还因为刘秀一生都比较的幸运,面对各种困难都能迎刃而解,而且还是一位比较善良的皇帝,后人对刘秀的评价也是很高。这次就准备和大家讲讲刘秀究竟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如果你对这位皇帝的一生比较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李世民不仅干过杀兄弟这样事,还杀过儿子,而且更是一日便杀三子。李瑛虽然被立为太子,但当时唐玄宗宠爱武惠妃,武惠妃孩子很多,这就威胁到了李瑛的地位。后来武惠妃设计陷害李瑛、李瑶和李琚三兄弟,称他们打算兵变,结果李世民一气之下将他们三人全部处死。玄宗会如此狠心恐怕是担心玄武门之变在自己身上重演,

  • 狄仁杰为什么是国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狄仁杰,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历史上唐朝武周时期的宰相,赫赫有名,被后世称之为“东方福尔摩斯”。在很多影视文学当中,狄仁杰被称之为“狄阁老”、“狄国老”,在史料文献上还记载过“狄梁公”的称谓

  • 狄仁杰为什么只是三品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对《神探狄仁杰》这部剧还是记忆犹新了,在这部剧中,梁冠华将狄仁杰的老奸巨猾是演绎的惟妙惟肖。当然了,看剧是看剧,同时不少人还会有个疑问,那就是按道理来说狄仁杰以官居宰相一职,同时又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可是在剧中狄仁杰的官品仅仅只有三品。当时小编还以为这是编剧不懂历史,后来翻看史书才发现这还真

  •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狄仁杰之所为被现在人推上了神探的位置,在一定的程度是被各种影视剧和推理小说所影响。高罗佩,一名荷兰作家,他写狄仁杰写了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故事集在一起统称《狄法官的破案故事》,引入中国后被翻译为《大唐狄公案》,所以狄仁杰是在近代才被欧洲吹捧,从而引起中国和西方的轰动,因此狄仁杰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

  • 狄仁杰黜置使官职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神探狄仁杰》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在这部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狄仁杰被武则天任命为什么什么黜置使,代填巡狩,破了不少的大案子。在这部剧当中,狄仁杰代表的是皇帝,对巡视区域内的官员有升赏、处分的权利,甚至能“便宜行事”,先斩后奏。那么“黜置使”

  • 周昭王南征而不复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周昭王是周朝第四位国君,昭王在位期间,为扩大疆域做出了贡献。到了中期,虎方、荆楚一代发生叛乱,周昭王决定亲征,此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不仅平定叛乱,还收获了很多财宝。但就在周昭王凯旋的路程中,发生了一个意外,导致昭王落水溺死。这件事在当时也是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那昭王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来讲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