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死的时候,李瑁是什么心情

杨贵妃死的时候,李瑁是什么心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04 更新时间:2024/2/3 17:40:50

杨贵妃和李瑁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是非常清楚了解的了,而李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妻子成了自己父亲的妃子,自己却始终没有办法做什么,更是没有办法说什么,以他的身份和立场,在强大的皇权面前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而李瑁也是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人,那当他得知自己曾经的妻子被唐玄宗赐死的时候,他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李瑁和杨贵妃

在母亲武惠妃逝世后,玄宗妃嫔中“无当帝意者”,他的妻子杨氏逐成为玄宗的新宠。开元廿八年(740年),玄宗命杨氏出家为女道士。他与杨氏的婚姻结束,没有正式的史料显示两人曾有子女,民间传奇称有一女。

开元廿九年(741年),宁王李宪去世,他视李宪为义父,服丧以报其恩。天宝四载(745年),韦昭训之女韦氏为寿王妃,同时,前妻杨氏被皇帝立为贵妃。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奔蜀,李瑁与之同行。途上,陈玄礼兵士凌迟处死了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玄宗命李瑁抚慰兵士。玄宗命皇太子李亨留下抗敌,后来李亨自行称帝,是为唐肃宗,尊玄宗为上皇。

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去世,追赠太傅。

历史上的寿王是个悲剧的人物,本来与杨玉环成亲,也算是奉了御旨。日子过的还算美满。武惠妃死后,寂寞的唐玄宗开始寻觅新的爱人。可宫中佳丽三千,他偏偏看中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于是就有了进梨园、入道观、纳为妃的故事桥段。但是,对于寿王而言,这是何其的痛苦与难言。父亲是一国之君,却抢了自己的妻子,这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寿王的衣服,当街巡游一般。寿王却不敢反抗,更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离自己越来越远。

2、杨贵妃死时李瑁是什么心情

当初李瑁和杨玉环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的时候,唐玄宗就借着为皇太后祈福的名号,将杨玉环送进了寺庙,起初李瑁还试图让杨玉环还俗,两人还可以继续恩爱,但是唐玄宗不但没有准许这一请求,还给李瑁安排了一桩婚事。这一下就让李瑁觉得和杨玉环成为夫妻的机会渺茫了。

就当他以为杨玉环会在寺庙中每日粗茶淡饭度过余生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唐玄宗却下旨将杨玉环带进宫中,成为了父亲后宫妃子中的一员。虽然心中有什么不满,但是面对自己的父亲而且还是一国之君,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况且此时的李瑁还对杨玉环有着信任,他认为杨玉环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可当他看到杨贵妃受到唐玄宗宠爱的时候,心中明白了一切、杨玉环早就沉迷于唐玄宗的宠爱之下,根本摒弃了对李瑁所有的恩爱情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李瑁对杨玉环有些憎恶的意义。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跟随逃亡的李瑁得知唐玄宗为了明哲保身,处死杨玉环的时候,相信李瑁的心中更多的是一种解脱,夹杂着一些悲哀。

3、李瑁是什么结局

李瑁后代的结局也是比较好的,他生了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个被封为郡王,即德阳郡王李僾、济阳郡王李伓、广阳郡王李偡,这在唐朝亲王之子只有得帝恩才能封郡王来说,算是比较难得的。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李瑁一生并没有让人特别注目的作为,唯一一件让他为世人所注目的事情,也并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一位女子,这位女子就是日后被誉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

李瑁是唐玄宗和宠妃武惠妃的儿子。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也算是唐玄宗的表妹,自小被养在宫中,与唐玄宗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后来被唐玄宗纳为妃,非常受宠,王皇后被废后,唐玄宗曾想立她为皇后,但由于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遭到了群臣反对,才没被立为后。虽然如此,武惠妃也是实际上的后宫老大,吃穿用度也和皇后没什么曲别。

李瑁(720年-775年)的母亲是杨玉环之前最受李隆基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只是这位no zuo no die的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设计杀了太子和寿王另外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结果伤天害理的事情折了自己的寿命,不久武惠妃就因此受到惊吓而死。当年在姐姐的婚礼上,14岁的李瑁遇到了15岁的杨玉环,第二年两人成婚,美满生活持续了五六年。

李瑁和韦氏总共生了5个儿子,2个女儿,造人能力还是不一般,有了这么多子女,李瑁心里也平衡很多。最后一家人平淡度过晚年,公元775年,李瑁去世,享年55岁,彻底结束了他名字一般的”绿帽”人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最想得到的六个人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望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他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感慨,面对《为袁绍檄豫州文》把自己一家上上下下都骂个遍的陈琳,曹操还是非常称心的邀请他加入到自己的阵营当中。这种稀才的境界绝非一般人能比的。曹操曾经对很多人表达出爱意,那么他最想得到却始终没得到的六个

  • 清朝祭祀使用太庙,那么原明朝的老祖宗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庙,这是我国历史上皇帝们用于祭祀祖先的地方,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家庙。最初只是供奉皇帝的先祖,之后皇后和一些功臣也会被供奉在太庙之中,即“配享太庙”。太庙制度早在夏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祭祀先祖的地方还不叫“太庙”,太庙这个名称是西汉时期才正

  • 淄博杨大山土匪有多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淄博土匪杨大山,早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集结出了一帮子乌合之众,大概100人左右,主要在淄河西边的黎金山、卧虎山和大山一带活动。这些土匪当时控制了边河、王家寨等57座村庄,残酷地危害邻近四县边区人民。1938年,日寇侵占了张店。杨大山率股匪投靠日军,进驻张店,号称“天下第一军&rdqu

  • 吴三桂为何要杀永历帝,康熙不是说放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并且在山海关大战之中击败李自成,被册封为平西王。之后便带领着八旗铁骑入关南下,横扫了长江南部地区的半壁江山。公元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进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而南明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永历帝于昆明,南明灭亡。

  • 马岱是怎么死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正史中,关于马岱并没有详细的列传,关于马岱的记载全是来源于关于马超等人的一些记载当中。马岱是马超的从弟,一直伴随着马超,可以说是马超的铁杆迷弟了。马超干曹操,他也跟着一起干;马超降张鲁,他也跟着一起降;最后马超都奔了刘备,他也跟着一起投诚了。早期的马岱并不出众,毕竟蜀汉前期大将还是相当多的,马岱能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死了11个大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拖累的蜀汉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蜀汉的国力削弱了。其实关于这一点,不能说北伐没有影响,但是也没大家口中说的那么严重。与北伐带来的好处相比的话,其实这些坏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诸葛一生唯谨慎,这同样体现在北伐中。北伐归北伐,诸葛亮可从来没有打算赌上蜀汉的国运。第一次北伐时,马谡

  • 狄仁杰为何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早年侍奉过唐太宗,所以在她的脑海中,贞观之治时候的盛况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再加上武则天从很小就受到过非常良好的教育,有着很深厚的文史修养,对历朝历代的兴衰都是有过深刻的理解和反思的。因此,她取代李唐建立武周后,能够效仿李世民的施政风格,较完整地保持了&ldquo

  • 孙权称帝后为何不追谥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称帝之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候才算是真正的三国鼎立时期建立,开启了三国时代,而孙权称帝之后,曾经为东吴立下大功的周瑜却没有得到孙权的追谥,这究竟是为什么?周瑜早早就去逝了,然而成为东吴开国皇帝的孙权却没有追谥周瑜,这是否是因为孙权忘恩负义?还是孙权有其他的考虑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 朱棣敢不敢杀建文帝,究竟是不敢还是不愿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朱允炆的存在对于朱棣来说,一直都算是一个心腹大患,而正是因为朱允炆失踪了,所以朱棣会对朱允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就不为人所知了。那如果当初朱允炆并没有失踪,而就在皇宫里等着朱棣,那朱棣敢不敢动手杀了朱允炆?他对建文帝究竟是敢不敢下手,还是愿不愿意下手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朱棣以&ldqu

  • 赵德昭是怎么被赵光义逼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并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这点其实有违常理。所以后人也是怀疑赵光义继位的合理性,毕竟赵匡胤真正死因目前来说也是一个谜。赵光义继位后,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依然服从赵光义安排,跟随太宗出兵征战。谁知,此后赵德昭因为赵光义一句气话训了短见。赵光义此番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