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郃败给了张飞,为什么诸葛亮还那么怕他

张郃败给了张飞,为什么诸葛亮还那么怕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99 更新时间:2024/1/16 10:03:19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位大将,而马谡在街亭的那场战役就是出自张郃之手。但张郃曾经也与张飞有过交手,最终也是张飞打败了,但是为什么即便如此,张郃在诸葛亮的心中已然是一个非常忌惮的对象呢?诸葛亮为什么那么怕张郃,张郃究竟是有多厉害的一个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张郃有多厉害

张郃既然是职业军人,那么就会有胜有败。而张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句话: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曹操平定汉中后即撤军还洛(洛阳),张郃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继续领军攻占了巴东郡和巴西郡。在巴西郡的宕渠遇到了前来阻击的张飞。张郃被张飞引诱到八濛山狭窄的山路上,遭到张飞突袭,溃不成军,最后仅以身免,带领几名随从逃回南郑。这是张郃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但是张郃很快便还了回来。怎么回事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南安、安定、天水三郡皆叛,响应蜀军。曹叡紧急派张郃前去阻击,而诸葛亮派马谡前去守街亭。马谡违抗诸葛亮军令,在山上扎营。张郃断了蜀军的水源,致使蜀军军心涣散,随后被击溃。而诸葛亮也因为失街亭而匆忙撤军,张郃成功平叛三郡叛乱。此一战诸葛亮及上下蜀军都见识到了张郃的厉害,而蜀中百姓听到张郃的名字也都为之害怕,张郃可以说一战成名,一举摆脱了当年兵败张飞的耻辱。

张郃因为击败诸葛亮之蜀军而被曹叡所倚重,曹叡加赏张郃丰邑一千户,加上之前的四千三百户,张郃丰邑达到五千多户。后诸葛亮率兵围攻陈仓,曹叡又想起来张郃,立即派快马接来张郃,让其去支援陈仓守军,并为他亲自送行。曹叡问张郃:将军要快呀,否则诸葛亮就要攻陷陈仓关了。而此时的张郃对军事已经了然于胸,他自信的对曹叡说:陈仓虽小,但易守难攻。而诸葛亮率大军必然缺粮,屈指算来,十日之后诸葛亮必定会因为粮尽而撤军。后来事情果然如同张郃预料的那样,尽管张郃日夜兼程,但是没等张郃到达陈仓,诸葛亮就因为粮尽而撤军了。

2、为何诸葛亮害怕张郃

张郃被张飞打得屁滚尿流,这是事实。刘备和诸葛亮对张郃比较忌惮(称为“恐惧”并不妥当),也是事实。而且这两方面在《三国演义》中和《三国志》中基本是统一的。

表面上看似乎有点矛盾,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刘备和诸葛亮很忌惮张郃,是因为张郃乃是当时一等一的名将,是蜀汉集团的大敌。而张郃于巴东之战中被张飞打得屁滚尿流,说明张飞也是一等一的名将,而且在那次大战中,天时、地利、人和加上本人军事才能的综合发挥,超过了张郃。这两点本身就并不相互排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综合评价的话,张郃与张飞都是河北的名将,一个是蜀汉骨干将领,一个是曹魏五子良将。而且两人的年龄也差不太多。张郃早期在韩馥袁绍手下当官,资历应该比张飞更老,但张飞的军事天赋可能比张郃更强。

论军事实力和勇猛作战的精神,张飞大概比张郃略胜半俦。再加上两人交锋的那一次战争,是张郃从汉中出发,深入三巴,而张飞则是处于防御作战,本身具有内线的优势。巴蜀那种地方,山路崎岖,在战争中攻守双方是处于很不对等态势的,以刘备这样的枭雄,打刘璋这样的废材,也花了整整三年,还战死了军师庞统。那么,张郃率领疲惫的中原士兵,从汉中翻越蜀道进攻巴中,遭遇军事才能在自己之上的张飞,大败亏输也不奇怪了。但我们还是必须说,这种惨败未必能反应张飞和张郃的真正实力对比,其中也可能有些运气成分在内。被张飞打败,并不能说明张郃就才能平庸。

而张郃面对刘备、诸葛亮的时候,格局又有所不同。张郃对抗刘备是在汉中之战,对抗诸葛亮则是在蜀汉北伐之战。这两次战争中,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是处于攻势,而张郃则是处于守势。一个实力超群的名将张郃,率领曹魏集团的优势兵力,又处于防守这个有利位置上,当然会给蜀汉军队带来极大的威胁。无论蜀汉统帅是刘备还是诸葛亮,或者换成关羽、张飞,他们都不会轻视张郃的。

3、张郃是怎么死的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原本下达的诏命是让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后来,曹魏又改派“曹丕四友”之一的司马懿来统领张郃、郭淮、费曜等人去迎击诸葛亮。

诸葛亮多次求战,司马懿都固营自守,虽然司马懿不与诸葛亮交战,却不断的率军跟着诸葛亮的军队。张郃反对道:“敌人远来迎战我军,请战不得。对我军来说,是利在不战,做长久对峙才是好办法。而且,我们的祁山要塞已经知道大军距离他们不远,按照人情道理,他们会自发地固守要塞,所以,我们大军可以停止前进,屯驻于此,分出奇兵,绕击敌人的后方。我们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只前进而不敢交战,您这种前进避战的做法只会坐失民望。”司马懿不从,继续前进避战,果然引发了将士们的不满。

诸葛亮退还祁山。司马懿令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张郃不得已,遂领兵追击。蜀军在木门谷乘高布伏,弓弩乱发。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

朝廷赐给张郃的谥号为壮侯,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张郃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明帝分给他食邑,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大成王朝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原著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上阳赋》这部剧是架空背景,角色也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不过仔细研究发现,大成王朝中的某些望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严格来说《上阳赋》还是参考了一些历史作为原型。不少观众都很好奇,那这个大成王朝究竟是参考了哪个朝代呢?下面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各位可以看看有无道理,如

  • 张氏兄弟怎么服侍武则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兄弟曾是武则天最喜欢的男宠,他们可以说是男性中少有靠外貌上位的人,当然这也因为当时的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对张氏兄弟比对自己的亲人还好,甚至为了男宠大义灭亲,这也凸显出了武则天冷酷无情的一面。张氏兄弟不仅容貌好,还有一身才艺,所以才能把武则天服侍的舒舒服服。但他们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

  • 张廷玉配享太庙是什么荣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朝时期的汉臣,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清朝第一汉臣张廷玉。之所以会马上想到张廷玉,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获得了太庙的荣誉。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太庙到底是什么荣誉呢?清朝时期配享太庙又需要什么标准呢?张廷玉真的具备这个资格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一下什么是&ldquo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公园220年,在曹操死后,曹魏政权病,没有就此没落,曹丕上位后的做法要比曹操还要胆大,直接逼着汉献帝刘协让位了。如此一来,大汉王朝是彻彻底底的没了。而此时,正是刘备事业的涨升阶段,已经是坐拥西川,手底下能征善战的大将也有,马超、赵云、魏延等。说实话,此时的刘备是最有资格与曹魏一战的!正所谓,&ldq

  • 八国联军美国为何反对瓜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的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抗争史了,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签署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是屡见不鲜。不过在八国联军后的《辛丑条约》中却并没有有瓜分中国的条款。其实在当时八国之中除了美国之外的7个国家都想要将中国瓜分,将中国变成殖民地。但是唯独美国反对,

  • 宋哲宗为什么要废高太后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宋哲宗是宋朝第七位皇帝,他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后人对他的评价颇高,如果宋哲宗不是英年早逝,那靖康之变或许就不会发生。宋哲宗的确是一位很有作为和理想的皇帝,他继位初期因为年纪尚小,所以是由高太后垂帘听政,但在高太后垂帘期间加剧了她和宋哲宗之间的矛盾。等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一度打算废掉太后的称号和待遇,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为何还会出现百家争鸣盛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很多人对这段历史都是非常了解的,现如今我们所说的儒家、道家、墨家等等学说思想,都是诞生在那个时期的,可以说对于后世的思想文化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更是有很多的学说代表人物,这也被称为诸子百家。但是,春秋战国时期明明是一个比较动乱的年代,而著书立说这种行为,如果不是一个平和的

  • 朱祁钰为什么断子绝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钰一生十分可惜,他身上也是藏有不少的秘密没有被解开。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朱祁钰被立为新帝,期间他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做出了良好的改革,被认为是一代明主。但朱祁镇的回归改变了朱祁钰的命运,也改变了明朝的命运。比较令人好奇的是,朱祁钰一生为何子嗣那么少,史籍记载朱祁钰只有一个儿子,还不幸早夭,难

  • 明朝将领俞通海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准备跟各位网友介绍一位,当年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并且立有卓越功勋的将领——俞通海。俞通海跟随朱元璋后,主要负责统领水军,期间他击败过元军、吕珍军、陈友谅等,在鄱阳湖之战中更是救下朱元璋,并且提出烧船的计谋,身居首功。可以说,朱元璋能够建立明朝,俞通海此人功劳极大。可惜俞通海最后战死沙场,没想安享

  • 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生儿子众多,共有25位。像曹操这样的枭雄,自然也是对自己的接班人有着很高的要求,毕竟这个人很有可能终结汉朝百年的历史,开辟新的朝代,所以曹操自然是要好好考虑继承者的人选。后来曹操基本是把重点放在曹丕、曹植和曹冲三人身上,曹冲从小便有神童的称号,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小小年纪便因病去世,也是让曹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