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是西汉的延续吗

东汉是西汉的延续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67 更新时间:2024/1/19 23:52:27

说起汉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历史长达400多年。不过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不过两个在地位上却存在着极大的争议。看看现在的网络自媒体,也包括正规的历史学者,众口一词都是:不是一个朝代。因为中间让王莽的新朝隔开了,而且刘秀刘邦的关系差得太远了,所以不能算是一个朝代。但是大家是否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大家是否是按照现代国家的标准去套古代王朝的逻辑呢?

西汉从刘邦起家到王莽篡汉,公元前206年到公元8年,这214年毫无疑问是一个王朝,问题出在王莽篡汉上,西汉原来的皇族没有了,东汉刘秀即使是祖上有关系,也是已经差得很远了,现代人往往据此认为西汉与东汉不是一个朝代。

那这样的话首先,汉朝四百年从何说起呢?再者,刘邦建立的王朝从来也不将自己称为“西汉”,刘秀复辟的王朝也从来不将自己的王朝称为“东汉”,硬要说这个历史上存在一个名叫西汉的王朝,一个名叫东汉的王朝,相类似的有什么呢?西方人为了贬低东罗马,强加给人家一个“拜占庭帝国”的称号,实际上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一个叫作拜占庭帝国的国家,拜占庭只是一个古代的小型殖民城市的名称,君士坦丁堡恰好建在了拜占庭的原址上而已,拜占庭帝国这一称呼从何说起呢?那同样,汉朝复辟之后迁了一个都,就成了两个国家了?这要是汉朝人自己听到,一定会觉得逆三观的。

这就牵涉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争论西汉与东汉到底是不是一个朝代,为什么不看看东汉人自己怎样认为的呢?

现代人有一个问题,评论一件事情,不看当事人自己的看法,一味“我不要你自己觉得,我要我自己觉得”,结果造成了很多历史争论,其实很多都是不必要的。

实际上,只要看看东汉官方史观,就能看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看出后世之人对于当时的人的第一态度并不尊重。

“人心思汉,刘氏当复”是东汉主流的历史叙述。建武三十二年二月,光武帝封禅泰山,在封禅文中,东汉官方首次系统地阐明了“光武受命中兴”的天命历史观,以作为东汉官方的正统史观。

该史观详细地论证了“光武受命中兴”的天命观,并系统地梳理了“汉为火德”的历史观,形成了——刘邦——刘秀,“赤三德、昌九世”的火德新谱系。西汉末年形成的“汉为火德”、“汉为尧后”的史观重新得到了汉朝官方的确认。

这一史观表明,在东汉官方的意识形态中,汉朝有且只有一个,它经历了中衰阶段,然后光武帝刘秀复兴了汉朝,它决定了西汉与东汉绝非两个朝代,光武帝也不是哪个东汉王朝的太祖或者高祖,而是一个朝代内部初建和中兴或者说复辟的关系。光武帝刘秀在当时人看来,就是毫无疑问地复兴汉室之举,他是汉王朝的复兴者与继承者,现代的一些书籍开篇就将其称为一个叫作“东汉”的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在当时人尤其是光武帝刘秀本人看来,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以然的。

班固的《汉书》严格贯彻了这一立场。新莽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史观中,是不被承认的。汉书虽然只记载西汉历史,但是并不认为汉朝在公元8年终结了,而刘秀毫无疑问是复兴汉朝,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像这种事情,认为它们是两个朝代而不是同一个朝代的两个时期的观点,无非是认为刘秀和刘邦的关系远并且中间隔了一个王莽,然而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王莽这种行为是不会受到认可的,新朝倒真的不能算是一个朝代,最多是一个时期,一个“伪朝”,不要说它只有十五年,就算再多十五年,也是一样的。

而认为刘邦和刘秀关系远的说法,在当时的观念中,只要刘秀祖上真的有刘邦的血脉,哪怕很远,只要他扛起了复兴汉室的大旗,他复兴的就是汉室,这一点在当时人的眼里都没有什么障碍,怎么后来的人弄出了这么多事情呢?

还有一些观点,从西汉和东汉的历史特征,或者说是社会形态分析,指出它们两段历史的社会组织形态、朝廷统治结构等都有所不同,因而认为它们不是一个朝代,或者说是刘秀为了政治资本的作秀,那这个是很无中生有的。

任何时代都在发展,东汉时期有外戚所以东汉和西汉不是一个朝代,那是不是也可以说美国内战之前和内战之后不是一个国家啊?因为内战之前没有电灯。也没有奴隶制,它改变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了吗?

而且说刘秀自身不认为自己的朝代是汉朝更是非常没有道理的,而且是无中生有对刘秀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刘秀要是想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话,凭他当时极其顺利的格局,要知道刘秀可是被称为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啊,写开挂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事情真实发生在他身上了,尤其是在当时的人看来,他就是上天注定要做皇帝的人,依他的政治资本,真的愿意改一个国号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做一个开国皇帝真的很难么?恐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时人包括刘秀他自己,怀念汉朝而已。

即使直到三国时代,大汉的正统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曹操作为一世枭雄,都不敢明目张胆跨越雷池,蜀汉能够存续四十多年,也是有赖于这一观念的影响力。所以说其实不仅东汉是汉朝的一部分,蜀汉同样是汉朝的一部分,真正的汉朝其实是公元前206-公元263年,共470年。

因为它们是连贯的、一脉相承的。直到后来匈奴刘渊建立的“汉”,才不能再继续作为汉朝的延续,而仅仅是借尸还魂,拉大旗扯虎皮了。

东汉与西汉这个称呼,是后来人为了方便,因为西汉的首都在长安,而东汉的首都迁到了洛阳,于是为了方便将它们称呼为“西汉”和“东汉”而已。称之为两个时期更为确切,而且汉朝官方从来没有这种称呼,使用“前汉”、“后汉”的称呼同样可以,但是汉朝官方也没有这样的称呼,它就一直是汉朝,在光武帝本人,在汉朝的各个皇帝、在当时的官僚、豪强阶层,乃至当时的普通百姓之中,这种观念都是深入人心、并且实际上是个常识性的问题,结果竟然被后来人弄成了一桩悬案,不得不说历史真是捉弄人。

其实这是没事找事。本来常识性的问题,被后来人一句“实际上”三个字,给弄成了大家都糊里糊涂。要说真的“实际上”,那实际上是东汉其实只是一个非正式称呼,用来指代汉朝在新莽篡位并经历光武复辟之后的一段历史,之所以称为东汉是因为它迁都了,迁到了东边的洛阳,大家为了方便而已,才这样称呼它,结果后来人倒果为因把一个方便性的称呼当做它的名字本身,犹如将东罗马帝国称作拜占庭帝国,或者将屋大维时期的罗马共和国直接称之为罗马帝国一样不准确。

类似的不准确还有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实际上在395年,东西罗马并不是分裂,现代人读到这一段历史,就好像狄奥多西一世是人为规定以后存在两个罗马帝国一样,其实罗马帝国存在两个甚至四个皇帝是个常规,当时的人只是将他们称呼为“东边的皇帝”和“西边的皇帝”,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两个罗马帝国,只是后来西边完蛋了,被日耳曼人瓜分了,那也不叫西罗马帝国灭亡,那叫罗马帝国丧失了西部疆土,日耳曼各国名义上还是罗马帝国的各省省长,只是后来查士丁尼一世西征,这层关系才结束。

是后来人总结历史的时候发现哎呀,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他两个儿子以后罗马帝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皇帝统治的局面,于是为了方便,将它们称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其实这都是不准确的,要是哪个电视剧演出将帝国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或者刘秀当着天下人的面宣布他建立了一个叫作“东汉”的王朝,那真是滑稽,不会比“抗日战争已经打了七年了,还有一年就结束了”或者是孝庄太后的一口一个“我孝庄、我孝庄”这样的台词更合理,都是一样的雷人。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把后来人给安上的称呼代入到当时人的口中,但其实当时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称呼。

同样,屋大维最起码在名义上是恢复了共和国,他是拒绝称帝的,历史上将他称为“实际上的第一个皇帝”,也是不准确的。又是这个“实际上”,或者“事实上”,但是事实上也不行。无论屋大维拥有多么媲美帝王的权力,无论他获得诸如“第一公民”、首席元老和大祭司长这些多么尊贵的称号,无论他怎样将元老院当做玩偶玩弄于股掌之上,他都没有称帝,他的权力和皇帝相比差了不止一个层次,他不能灭任何人的族,而波斯帝国的“万王之王”就可以。

所以罗马当时的国号还是罗马共和国,要是电视剧上演屋大维宣布罗马帝国从此建立了,那更是胡来了。罗马帝国的建立是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称帝,他将奥古斯都,也就是元戎的称号,改成了“多米那斯”,也就是“主人”、“君主”的意思,仿效东方君主身穿黄袍,才成为了第一个皇帝。罗马从共和国变成帝国的时候,也是它开始衰败的时候,所以西方人后来非常讨厌专制君主,认为是戴克里先学习东方君主的改革导致了罗马的衰亡。

所以罗马帝国的年代其实是284年——1453年,前面是共和国。后来人的历史断代其实造成了历史年代和称呼的混乱,以至于人们认为“拜占庭帝国”不是罗马帝国,屋大维称帝了等等错误印象,其实当时的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所以西汉与东汉毫无疑问是同一个王朝,只是分为两个阶段,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眼中,他们依然生活在大汉王朝的天子脚下,一切都没有从根本上有任何变化,只是大汉又开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将承载着过往的荣耀与尊严,继续前行。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马超服不服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马超,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他是最后一个加入五虎上将的,同时也是五虎上将五人中身份地位最为显赫的。他在与张飞交手时,对张飞轻蔑地说,“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在言语里,对刘备集团中的名将张飞颇为不屑。在归降刘备后,他的地位也是刘备阵营中最高的。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马

  • 王亚樵怎么死的,死后斧头帮其他成员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1911年,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王朝,此时的王亚樵年仅22岁。从那个时候开始,王亚樵便自称为朱家、郭解那样的轻财重义之士,一次次地反抗军阀暴政,一次次地遭到通缉。1920年代初,王亚樵潜入上海,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号召皖籍工人入会,一时间入会者络绎不绝,人数达到十万之众。1、王亚樵是一个怎样的人一次

  • 赘婿背景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赘婿》是一部以商战为主题的古装剧,主要讲述男主宁毅逆袭的一生,整个过程可以说非常的励志。那剧情比较幽默轻松,这和小说的风格不太一样,但应该能被更多观众所接受。郭麒麟出演《庆余年》走红后,这次他将担任男主一角,其实宁毅的设定和郭麒麟有些许相似,相信他能再次给观众们带来惊喜。那已经有不少朋友开始好奇《

  • 汉初三杰是哪三个,分别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汉朝的这个“汉初三杰”,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啊,他们都是跟随刘邦一起争夺天下人,而且对于刘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但是他们三个人都分别是谁呢?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把?还有就是他们三个人都有哪些功绩?谁的功劳最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汉初三杰是哪三个汉初三杰是张良

  • 汉献帝为什么把皇位禅让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汉献帝,他最后真的是多次提出这个让位的想法,但是这个事情确实是让人觉得非常奇怪,哪有人这么想把皇位让出的,其实并不符合逻辑。而且一直都很想让位给曹丕,这是什么道理呢?想必大家也都非常好奇把?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把~!汉献帝原本就是被董卓提拔上位的傀儡皇帝,董卓死后又被曹操

  • 为何说刘邦是流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国历史上汉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在后世的评价中,很多人都说他是个流氓皇帝,在成为皇帝之前就是个流氓。那么刘邦当年有多流氓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几个关于刘邦的故事,看看他有多流氓吧。1、这家伙会骗吃骗喝。早期,刘邦不喜欢工作,也不事稼穑。成天当个二流子,与一帮狐朋狗友

  • 圆明园为什么不重建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圆明园,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如今的圆明园已经是成为了一片废墟,是一个被摧毁的残垣断壁圆明园。之所以会有不少人提出要重建圆明园,是因为很少有人知道圆明园在被毁之前的样子,如果你知道了圆明园被毁之前的样子,想必你也不会要求重修圆明园了。圆明园在被毁之前,被称为“万园之园”,

  • 西汉灭亡宗室的结局是怎样的,刘秀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从西汉时期到东汉时期,刘姓的宗室繁衍了十几万人,不过在西汉时期是有推恩令的,所以过了5代之后,其实跟平民也就差不多了。刘秀是刘邦的直系后裔,是被封在河南南阳的没落皇族后裔。当刘秀统一天下的时候,西汉宗室有一部分被王莽杀,即便那些没有被王莽杀死的刘姓宗室,刘秀只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给予爵位,良田和美宅

  • 王彦超和赵匡胤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莫欺少年穷”,正式“王彦超给了赵匡胤十贯钱”故事。后汉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是未来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人生无比灰暗的一年。这位时年二十岁的“开封官二代”,正赶上“后晋”变了“后汉&r

  • 胤礽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康熙与赫舍里氏,虽说两人是政治婚姻,但是两人从小就认识了,而且关系和感情还特备的好,赫舍里氏算是康熙的发妻了。她们俩生了一个儿子胤礽,而这一位太子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同时也是最后一个被公开册封的皇太子,本来凭借着皇帝的喜欢和出身可以当上皇帝的人,但是却因为处世荒诞不羁,最终难逃被废圈禁的命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