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南明仅仅18年就灭亡了

为何南明仅仅18年就灭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53 更新时间:2024/2/7 12:25:30

1644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里,李自成的农民大军攻陷了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了,紧接着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也投降了满军,引着满清入关,李自成大败,仓皇逃出了北京城。在他逃跑钱登记称帝了,算是过了把皇帝的瘾。就这样,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城三易其主。

崇祯皇帝没了,并不意味着明朝彻底完蛋。因为此时的明廷还控制着富庶的江南,留都南京,也有一套官僚体制。按理说,他们完全可以像南宋那样,至少维持一个世纪,但作为明朝延续的南明,仅仅过了十八年,就烟消云散,走向了败亡,这是为什么呢?

北京沦陷的消息传到江南以后,南京的官员们先是陷入了惊愕,等回过神,马上想到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道理,准备拥立新君。

最合适的当然是崇祯的三个儿子,可他们没有一个在江南。按照亲疏远近,有人提出崇祯的堂兄福王朱由崧继任皇位,这一提议引起了东林党官员的反对。要知道,朱由崧是朱常洵之子,万历皇帝偏爱这个儿子,想立他当太子,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少东林党成员的坚决反对,一气之下,万历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但还是拗不过,选择了崇祯的父亲朱常洛。要是拥立老福王的儿子,很可能遭到打击报复。

所以,他们以“立贤不立长”为由,迎立潞王朱常淓。面对争执,南京官员中地位最高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既不同意拥立福王,也不答应拥立潞王,而是选择拥立的桂王朱常瀛。

就官员们争执不下之际,朱由崧找到了江北四镇总兵,说自己当上皇帝会给他们不少好处。四镇总兵欣喜过望,就答应了下来。得到了枪杆子的支持,朱由崧进入南京城,先是暂任监国,然后登基称帝,史称弘光帝。

对于东林党不愿拥立自己,朱由崧耿耿于怀,因此在登基后,对东林党官员极力打压,史可法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却去掉了实权,无奈之下他只好自请去江北督师。

与此同时,凤阳总督马世英因拥立之功升至内阁首辅。马世英立刻培植势力,将阉党的阮大铖起复。东林党人对此十分不满,朝堂上的争斗越发激烈。

前往江北督师的史可法但,眼见骄兵悍将,难以制约,就想出来一个笼络四镇军队的办法----赐江北四镇总兵爵位,将其辖地作为各自封地。此举令江北四镇变成了真正的军阀,南明朝廷想调动他们更困难了。

四镇之中,以高杰军队战力最强,他本是李自成的部将,因为拐跑了邢夫人才降了明朝。史可法不断对他忠君爱国的大道理,高杰估计被他说烦了,终于决定出兵北伐。

偏偏在出兵前夕,高杰死于一场鸿门宴,他的部将拥立其子为新统帅,邢夫人要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但史可法却自命清高,拒绝了这一要求。就是这一举动成了高杰军投降清军的导火索。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一桩“太子案”沸沸扬扬,东林党趁机发难,要求朱由崧退位,还联络到了武昌的左良玉。接到东林党人的请求后,他决定搏一把,挥军东进,以“清君侧”的名义向南京杀来。

消息传到南京,马世英调江北四镇迎敌,北京的多尔衮则命令清军南下。仅用一天时间,清军就攻破了扬州,史可法指挥失误,但被俘后拒不投降,算是保存了气节。攻打南京的左良玉战败以后,不久即死去,其子左梦庚降清。江北四镇也先后选择了投降。仅仅建立了不到一年的弘光王朝宣告灭亡,朱由崧则被押往北京处死,时年四十岁。

占领南京后,清廷宣布轻徭薄赋,大批民众放下了抵抗的武器,然后多尔衮再次下达剃发令,此举不但激怒了乡绅,也惹怒了江南各地的百姓,他们发誓断头不断发,由拿起了武器进行抵抗:

江阴城典史阎应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抵抗清军81天,当降清的明将劝降时,他说 “大明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然后慷慨赴死。

嘉定城内以及周围四里八乡的农民,不顾李成栋大军围攻,先后三次举起义旗,直到李成栋将它变成一座死城。

此时的南明小朝廷呢,依然忙着内斗!先是有鲁王朱以海和唐王朱聿键的冲突,又有唐王之弟与桂王朱由榔的火并。

北方的清军在平定江南的动乱后,于1646年再次南下,鲁王被击败,唐王也在逃亡路上被俘杀。绍武政权被击败后,桂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在此危难关头,一度与明朝为敌的大顺军郝摇旗部进入了广西,于1648年联合官军何腾蛟出击湖南,连战连捷,周边各省降清将领纷纷反正。南明,似乎又迎来一次复国机会。

然而永历朝廷内部没有抓住这次大好时机,各党派依旧只顾私利而互相倾轧,这让清廷有机可乘。他们先后击溃湖南和广西的南明军队,原大顺军将领李来亨脱离南明,转战到巴东,组成夔东十三家军,独自抗清。

广西失守后,永历帝西入云贵,他接受原张献忠部孙可望联合抗敌的建议,定都于安龙。此后,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以大西军为主力,对清军进行反攻。

其中,李东国击毙了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两阙名王,天下震动。这场胜利,引发了孙可望的嫉妒,他希望更进一步,封自己为秦王。

对于他的这一要求,部分有识之士主张事急从权,封他做秦王,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死抱着祖宗之法坚决不允许。一时间,优柔寡断的永历帝犯了难。

情急之下,一位官员私刻一枚秦王印送给了孙可望。孙可望喜出望外,马上对诸将宣布了这一好消息。但等到真正的圣旨下来,孙可望却大失所望,不过他还是要求永历帝追封他为秦王。

固执的永历朝廷拒绝了他的要求。此后,孙可望逼走了李定国,密谋篡位。但在与李定国交战时,部下集体倒戈,最后跟随他的只有五十余骑。

孙可望不甘心失败,于是投降清朝。公元1658年,清军分三路进攻贵州,这年底,吴三桂大军进入云南,并攻破昆明,永历帝一行逃进入缅甸境内,李定国全军在磨盘山一带设伏,因内奸告密落败。

公元1661年,缅王交出了永历帝。次年四月,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了永历帝及其子。听闻永历帝遇害的李定国在忧愤中去世。南明至此王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代公共浴室是怎么兴起的,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宋代的沐浴文化,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沐浴这个东西确实是比较私密的,但是在宋代,有很多的商业浴室存在,但是很多时候,还有公共浴室的存在,也就是一些按摩搓背等等。那么这个宋代的沐浴是怎么兴起的呢?什么特点?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宋代浴室的特点1.1、展现新时代特征与前几代相比,宋代沐浴

  • 唐末各藩镇兵力详细数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末各藩镇兵力的具体情况,很多人想知道这些藩镇到底有多少兵力,想看具体的数据,然后来了解这个藩镇割据的具体情况,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小编也已经收集了,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范阳节度使:兵力九万一千四百人左右范阳节度使,又称幽州节度使、卢龙节度使,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奚、

  • 鲍承先是什么样子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明末清初的大臣鲍承先。鲍承先原本是明朝将领,后投降后金,担任副将。公元1629年,鲍承先跟随皇太极与明军交战,后使用离间计将袁崇焕诛杀,立下功劳。等清军定都燕京后,鲍承先成为第一任宰相,在汉臣中已是非常高的地位。那下面就准备和大家讲讲有关鲍承先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欢

  • 历史上晋朝的存在感为什么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历史上的晋朝,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家归晋之后就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能够成为大一统王朝的还真不多,但是奇怪的是,晋朝这个朝代在历史上的存在感真的是很低啊,而且几乎没有出现过关于晋朝的影视剧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晋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并不算多的大一统王朝,得到的关注

  • 明朝功臣有哪些躲避了朱元璋的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朝时期的开国功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命运大多数都是很悲惨的。这些功臣为了驱逐蒙元可谓是尽心尽力,为了大明江山的建立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在开国之初的时候,朱元璋大封功臣,希望能与他们善始善终,共享争取来的荣华富贵。但是随着功臣们的腐化堕落,以及淮西勋和太子党之间的斗争,乃至于朱元璋为了太祖朱允炆

  • 孙权几乎耗死所有劲敌,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权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统。在三分时代的大boss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中,只有孙权是坚决反对统一的。曹操希望一统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这个方式控制了整个国家60%的疆域,势力是强大无比,权利都掌握在他一人的手中,曹操统一天下的条件是最为成熟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天下的统一对曹操也是有益

  • 准噶尔为何不西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为何准噶尔不西迁而选择跟清朝死磕,针对这个问题主要要分为两部分说明。对于准噶尔来说,清朝确实是最主要的对手,与清朝的恩怨长达70年之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准噶尔的对手只有清朝。在准噶尔的内部以绰罗斯部为首的四卫拉特尽管没有完全西迁,但是也在积极的向西方扩展着实力,长期与哈萨克部进行交战,其时间长度要渊

  • 刘禅后人全被灭族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据说在蜀汉灭亡后的底48年,刘禅的后代就夺走了司马家族的江山,建立起了一个“汉赵”政权。其名字叫做刘渊,自称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后代。刘渊还追封刘禅为“孝怀皇帝”,与列祖列宗牌位一起供奉在太庙之中。其实这个刘渊是个匈奴人,为了表明自己想要光复汉室,以及稳定

  • 汉灵帝刘宏有多昏庸,在位期间曾制造多起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汉灵帝刘宏是东汉末年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父亲。刘宏能当上皇帝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他继位时只有10岁,当时朝中是由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主持朝政,只是他们后来铲除宦官的计划失败,使得宦官成为朝中主要力量。刘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自然难以挑起重担,此后成了一位昏君。刘宏在位期间,制造出了多起冤案,后人对他基本

  • 民国时期白云观火烧老道是真实案件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时期的这个“白云观火烧老道”案件,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案件那可是当时非常重大的一个案件。案件的内容据说是白云观的道士把道观的主持安世霖和监管白全一泼上煤油活活烧死了。对此也是引起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案件再民国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确实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