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关羽死后手下四大将关平、廖化、周仓、王甫都是什么结局

揭秘关羽死后手下四大将关平、廖化、周仓、王甫都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4/2/9 12:02:26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关羽死后的事情,很多人也知道,关羽死后他手下的四位大将的结局又会是什么呢?其实在《三国演义》里面和正史里面结局是差了很多很多的,所以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具体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

既然你提到正史,那么我后面的解说就以正史为主,演义为辅来谈谈关平廖化周仓以及王甫这四人的大致生平以及他们的结局。

这四人的结局在正史和小说中的结局有些不同,我们就一一细细的分说。

公元219年7月,关羽率大军北伐,同年12月兵败麦城,接着在临沮附近被擒杀。关羽率领的数万大军,降的降,散的散,很少有人能够逃回益州刘备处,一时间庞大的关羽军团就这样烟消人散,许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关羽麾下有四个人也随着关羽的覆灭而发生了改变,他们分别是关平、廖化、周仓、王甫。

1、亲儿子关平

对于关平的描述,正史和演义的区别在于:演义把关平当作关羽的义子,而在正史中,关平是关羽千金不换的亲儿子。

小说之所以把关平定为义子,大概是因为此时刘备还没有儿子,后来收了一个义子,因此为了呼应这个事情就把关平也改写成义子。

关平的结局在正史中和演义中的大抵差不多,在败退麦城之后,随着父亲关羽一路奔逃,最后在临沮这个地方被东吴兵生擒,和父亲一起被杀。

关平被杀之后,他那些留在荆州的后代也得到东吴的宽待,也没有什么为难之处,只是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益州和其他的亲人团聚。

2、主簿廖化

廖化的人生比较传奇,其前半生的经历和演义描写大不相同,但是后半生大抵基本相同。

首先,廖化出身高贵。

在演义中,廖化出身黄巾,因崇拜关羽而倾心投靠;然而正史中的廖化可是襄阳人,在当地是豪族,可不是黄巾出身的人物。

在刘备入荆州之后投靠刘备集团,随后做了关羽的主簿,此时的廖化主要是从事文职工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官。

其次,廖化崇义回归。

在关羽北伐之后,廖化也没有跟随关羽北伐而是驻守江陵。随着士仁和糜芳的叛变导致关羽兵败被杀,荆州也被东吴纳入囊中,廖化也被迫投降东吴。

可是不甘心失败的廖化装死偷偷的逃到益州,从此投笔从戎,化身为武将。在夷陵之战中被刘备任命为别督,从此走上了从军的道路。

最后,廖化老矣为国奋战。

投笔从戎的廖化奋战在北伐的路上和前线,为蜀汉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即使如此,在天下大势面前,廖化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显得异常苍白无力。

公元263年,钟会率领十八万人马,在邓艾的配合之下,一举攻克益州,将蜀汉纳入了魏国的版图,而垂垂老矣的廖化不得不跟随众人投降魏国。

为了拔出荆襄集团在益州的根基,司马昭将这些荆襄集团全部迁出益州,而廖化在北迁的途中,因病去世。一代战将没有老死或者战死在前线,却最后病死在曾经为之奋斗不休的土地上,可谓令人叹息。

3、义将军周仓

在演义中,周仓出身黄巾义军,后来慕名投靠关羽,表面是麾下部将,实则奴仆,专门为关羽牵马坠蹬,扛大刀,直到关羽败走麦城之后,听说关羽父子被杀之后,也自刎而死。

如此勇烈的人物在正史中却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因此大部分人认为周仓是被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只是为了衬托关羽的伟岸形象。

即使是这样一个被虚构出来的人物,依然被广大世人认为真实存在,在许多关帝庙中,周仓和关平侍奉两侧,成为关羽的卫士而被人敬仰。

4、忠义王甫

王甫的形象在演义和正史中的区别太大,这个和周仓以及廖化完全不同。周仓是虚构的人物,而廖化则有所加工,毕竟后半生的经历还是有史可查,但是这个王甫则完全不同。

首先,真实的王甫。

在正史中,王甫是广汉郪人。刘璋时代,他被任命为益州书佐。在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他又归降刘备。刘备为了笼络益州本土人士,用了许多益州人士,而王甫则先后担任绵竹令、荆州议曹从事。在刘备发动夷陵大战的时候,王甫也参与其中,不幸在此战中阵亡。

从王甫的经历可以看出,王甫是一个文官,并没有兵戎的经历,而且自始至终没有到过荆州,更谈不上成为关羽的部下吧。

其次,王甫的原型。

在麦城自刎而死的王甫难道就不存在?其实不是这样的。虽说正史中的王甫死于夷陵大战,但是演义中的王甫的原型确实是存在的,那就是赵累。

作为王甫的原型赵累在正史中对关羽同样也是忠心耿耿,一直追随关羽。在关羽败逃之后,一直从麦城逃到临沮,只剩下十几个人,直到兵败被杀,依然不离不弃。

在许多关帝庙中,赵累奉立在关公身旁,守卫着关羽而被世人所敬仰。

最后,尽忠王事。

不管是正史中王甫还是演义中的王甫,还是王甫的原型赵累,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尽忠王事,为了复兴汉室大业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点一直都为世人所崇拜。

他们的忠义反过来又存托出关羽的忠义,将关羽的形象映衬得更加伟岸。

总而言之,在关羽兵败被杀之后,他麾下的关平、廖化、周仓、王甫四人的结局各不相同,但是都在各自的角色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因此受到世人的敬仰。为了表彰他们的忠义,在各地的关圣庙中,把他们也同列在一起放在关帝庙中受到世人的崇拜。

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世道,忠义始终是受广大世人所认可和理解的,这个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皆受世人所接受的普遍观点和价值。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由崧为何风评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明末清初的历史笔记来看,朱由崧为人腐朽,生活放纵,经常沉迷酒色,被称为是“失德”帝王。朱由崧身边的大臣只会阿谀奉承,心思全放在拍马屁上,根本不把政事当一回事。如此看来,感觉朱由崧日子过得还挺舒服的,不过要是纵观朱由崧的一生,其实他的经历非常惨。而且对朱由崧的评价其实也有争

  • 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伯邑考,文献中又称邑考。这个名字有什么奥妙呢?古人完整的记名,有字前名后的习惯。比如孔子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其实就是孔纥。所以伯邑考应该是字伯,名邑考。邑不大可能是封地。因为以封地为氏的话,就应该叫邑伯考了。(当然也有可能字伯邑,名考)看到还有人说考是指先父,不可能用在名字里。可是孔子的七

  • 曹操给荀彧的空盒子什么意思,真的想杀荀彧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荀彧,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不过关于荀彧的死确实众说纷纭。在史书中记载到荀彧是因为过度忧虑而死的。也有记载是曹操送了荀彧一个空食盒子后自尽了。但不论是哪种说法,荀彧的死都不是正常的。那么荀彧的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曹操是真的想杀荀彧吗?1、与曹操关系密切的荀彧。荀彧和曹

  • 北洋军阀与国民党关系如何,两者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淮海战役》这部电影,看过的朋友可能都记得里面一个片段,就是黄百韬临死之前在军部兵团司令部所在的屋子中对身边的25军副军长杨廷宴等人表示自己虽不是黄埔出身的,但是也可以不经过通报就能进入总统府的,其特别通行证的编号是17号,这样就足够了。黄百韬说的是实情。虽然他祖籍广东,但是出生

  • 正史中三国武力排行,谁的武功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这句顺口溜提及了《三国演义》中武力最强的十大猛将,分别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褚、孙策和太史慈,不过演义毕竟是演义和正史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那么正史中真正武力厉害的十位武将有谁?大概来列举一下。1、前五:

  • 朱祁镇在蒙古的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先更正一下朱祁镇的庙号是英宗,宣宗是他父亲朱瞻基的庙号。朱祁镇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北方民族俘虏的皇帝,他的遭遇有点像北宋徽钦二帝被金人虏走,但结局却要比徽钦二帝要好,瓦剌人把明英宗关了一年便礼送回北京,徽宗二帝是一路被金人迁到天寒地冻的黑龙江五国城,这父子两皇帝最后都客死在异国。1、少年天子,宠幸

  • 刘琦为什么突然就病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夺取荆南四郡,是借用刘琦的名义去打下来的,借用名义叫出师有名,因为刘琮投降了曹操,荆南四郡此时名义是归属曹操的,借用刘琦的名义是名正言顺。刘备只是借用刘琦的名义去拿下荆南四郡,没有证据表明刘琦参与了平定荆南四郡的战争,刘备在平定四郡后,上表奏请刘琦为荆州刺史。但是不久之后,刘琦突然就病死了,难道

  • 假如赵云是魏国将领,他能排进五子良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赵云在刘备麾下不受重视,但赵云也是蜀汉五虎将之一,并且他的个人人气一直很高。那这次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赵云是曹魏将领,那以他的综合能力,能否进入到五子良将呢?我们准备从个人武力值,以及领军能力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看看赵云在曹魏的排名如何。其实魏国的竞争压力可能更大一些,曹操手下人才如云,对赵云

  • 山西大槐树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山西洪洞的大槐树,获取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但是并没有亲眼见过。有一首民间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这首民谣曾经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区非常的流传,其历史背景就是在明朝初年的一次大型“移民”而遗留下

  • 韦昌辉杀杨秀清后为何还要大开杀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1856年爆发的的天京事变,彻底把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拉下神坛,号称天国清平、天兄下凡的诸多起义合伙人,不过也是具有平民般的生老病死、血肉之躯和喜怒哀乐的人间凡人。天王洪秀全深居幕后,深宫大院之中行踪诡秘,试图构建所谓的理想天国理论,偶尔发几份诏书,刷一刷存在感。内外大事皆付杨秀清,而洪秀全和一些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