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朱由崧为何风评不好

历史上朱由崧为何风评不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3/12/18 17:50:09

根据明末清初的历史笔记来看,朱由崧为人腐朽,生活放纵,经常沉迷酒色,被称为是“失德”帝王。朱由崧身边的大臣只会阿谀奉承,心思全放在拍马屁上,根本不把政事当一回事。如此看来,感觉朱由崧日子过得还挺舒服的,不过要是纵观朱由崧的一生,其实他的经历非常惨。而且对朱由崧的评价其实也有争议,或许历史上真正的他并非像史书记载的那么昏庸。

1、小福王朱由崧

有句俗话说,穷人是不会嫉妒皇帝的,只有皇帝的兄弟才会羡慕妒忌恨皇帝,很多东西你他跟没有,或者不可能有,心里也许没有那么大怨气。

但如果你拥有了一切,而突然被又被彻底剥夺了一切,那心中一定是凄惨无比,明朝末年的小福王朱由崧就是这样一个堪称明朝末年最惨的王爷。

为什么说他最惨,这要先从他凄惨的经历说起,明朝朱元璋是个苦出身,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不再吃苦,于是将自己的子孙全部封王。

虽然说后来朱棣的造反,让朱元璋封的这些王爷实力大大削弱,但没了政治上的危险之后,明朝的王爷待遇还是非常好的。

朝廷出钱养着他们,但却不允许他们做官,不允许他们离开封地,这些藩王们除了吃饭睡觉生孩子之外,基本上也没什么人生乐趣了。

2、错失皇位

小福王原本的命运,是可能成为皇子的,前提是他爹能成为皇帝,而他爹朱常洵则为了争夺皇位,跟自己的大哥苦苦斗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万历皇帝非常喜欢这个福王,他的诉求很简单,想立朱常洵为太子,可是偏偏这个朱常洵不是老大,在立长立嫡的年代里,你早出身一会儿,命运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尽管明朝皇帝很专制,想打谁屁股就打谁屁股,完全不给大臣面子,但是明朝的大臣特别能豁得出去,他们明知道皇帝喜欢老二,但是就是反对立老二为太子。

于是明朝万历年间,万历这个曾经被张居正给予厚望的皇帝,为了跟大臣们斗争,气的是几十年不上朝。

皇帝想要立老二为太子,大臣们不同意,于是万历皇帝就跟大臣们斗气,完全不处理政务,奏折不批,人事任免不盖章,就这样大明王朝能运转几十年,可真是奇迹。

最终还是万历妥协了,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封地就在洛阳,因为万历皇帝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孩子了,于是赐给了他大量的皇庄。

这个福王,可真是对得起它的这个福字,上有老爹撑腰,下有良田千顷,这样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搞女人之外,实在是太无聊了。

可能是太能吃了,这个福王据说体重达到了300斤,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胖子,在古人眼里,也是个有福之人。

3、悲惨结局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李自成的大军席卷全国的时候,最早遭殃的就是这个福王,关于他最终的结局,大部分都说他最后是被李自成是煮了,而且是跟梅花鹿一起煮的,美其名曰福禄汤。

差一点没做成皇上,这样的下场也算是史上一绝了,但他们家的悲惨还没有结束,他的儿子朱由崧逃了出来。

当时北方作乱,大部分北方的王爷都往南方逃,这个小福王是非常凄惨的,身边也没什么人照顾,因为老家被李自成搬空了,只能是乘坐一个破船,还是问别的王爷借的钱,最终才在岸上有了个落脚之地。

如果小福王一直这么惨下去,那可能跟明朝末年,大部分王爷一样,在惶恐中被杀,这一生或许就这样了。

但小福王的命运却突然发生了改变,自己老爹挣了几十年都没到手的皇位,突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马世英带着一帮大臣向他磕头称臣的时候,那种感觉简直就是从地狱到天堂,堪称魔幻。

但这也是他悲惨的开始,别的人死了也就死了,而朱由崧不一样,因为他是南明的皇帝,所以这个只坚持了一年的政权,最终所有的脏水都泼了到了他的身上。

后来给他总结的罪状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尽管明朝的王爷大部分都是无能的,但就因为朱由崧被推到了前台,所以关于他的骂声就特别的多。

很多人在南明覆灭之后,都是一脸懵,除了把恶气撒到马世英阮大铖身上之外,这个皇帝也是被骂的最多的。

皇帝的日子也就仅仅过了一年,南京城破,朱由崧被抓住,跟自己的父亲一样,同样也是被杀了,父子两代人,一个死于起义军,一个死于清朝,也算是代表明朝受了这最终的结局吧。

朱由崧原本什么都有,突然李自成来了,他几乎也就沦为了乞丐,本以为人生就这样了,但一个头磕下去,自己却糊里糊涂地成了皇帝,皇帝刚刚坐了一年,却又成了阶下囚,不但自己命丧黄泉,还成了明朝彻底灭亡的标志和人们宣泄不满的对象。

这样的福王,真不知道该说是有福呢,还是没福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伯邑考,文献中又称邑考。这个名字有什么奥妙呢?古人完整的记名,有字前名后的习惯。比如孔子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其实就是孔纥。所以伯邑考应该是字伯,名邑考。邑不大可能是封地。因为以封地为氏的话,就应该叫邑伯考了。(当然也有可能字伯邑,名考)看到还有人说考是指先父,不可能用在名字里。可是孔子的七

  • 曹操给荀彧的空盒子什么意思,真的想杀荀彧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荀彧,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不过关于荀彧的死确实众说纷纭。在史书中记载到荀彧是因为过度忧虑而死的。也有记载是曹操送了荀彧一个空食盒子后自尽了。但不论是哪种说法,荀彧的死都不是正常的。那么荀彧的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曹操是真的想杀荀彧吗?1、与曹操关系密切的荀彧。荀彧和曹

  • 北洋军阀与国民党关系如何,两者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淮海战役》这部电影,看过的朋友可能都记得里面一个片段,就是黄百韬临死之前在军部兵团司令部所在的屋子中对身边的25军副军长杨廷宴等人表示自己虽不是黄埔出身的,但是也可以不经过通报就能进入总统府的,其特别通行证的编号是17号,这样就足够了。黄百韬说的是实情。虽然他祖籍广东,但是出生

  • 正史中三国武力排行,谁的武功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这句顺口溜提及了《三国演义》中武力最强的十大猛将,分别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褚、孙策和太史慈,不过演义毕竟是演义和正史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那么正史中真正武力厉害的十位武将有谁?大概来列举一下。1、前五:

  • 朱祁镇在蒙古的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先更正一下朱祁镇的庙号是英宗,宣宗是他父亲朱瞻基的庙号。朱祁镇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北方民族俘虏的皇帝,他的遭遇有点像北宋徽钦二帝被金人虏走,但结局却要比徽钦二帝要好,瓦剌人把明英宗关了一年便礼送回北京,徽宗二帝是一路被金人迁到天寒地冻的黑龙江五国城,这父子两皇帝最后都客死在异国。1、少年天子,宠幸

  • 刘琦为什么突然就病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夺取荆南四郡,是借用刘琦的名义去打下来的,借用名义叫出师有名,因为刘琮投降了曹操,荆南四郡此时名义是归属曹操的,借用刘琦的名义是名正言顺。刘备只是借用刘琦的名义去拿下荆南四郡,没有证据表明刘琦参与了平定荆南四郡的战争,刘备在平定四郡后,上表奏请刘琦为荆州刺史。但是不久之后,刘琦突然就病死了,难道

  • 假如赵云是魏国将领,他能排进五子良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赵云在刘备麾下不受重视,但赵云也是蜀汉五虎将之一,并且他的个人人气一直很高。那这次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赵云是曹魏将领,那以他的综合能力,能否进入到五子良将呢?我们准备从个人武力值,以及领军能力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看看赵云在曹魏的排名如何。其实魏国的竞争压力可能更大一些,曹操手下人才如云,对赵云

  • 山西大槐树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山西洪洞的大槐树,获取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但是并没有亲眼见过。有一首民间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这首民谣曾经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区非常的流传,其历史背景就是在明朝初年的一次大型“移民”而遗留下

  • 韦昌辉杀杨秀清后为何还要大开杀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1856年爆发的的天京事变,彻底把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拉下神坛,号称天国清平、天兄下凡的诸多起义合伙人,不过也是具有平民般的生老病死、血肉之躯和喜怒哀乐的人间凡人。天王洪秀全深居幕后,深宫大院之中行踪诡秘,试图构建所谓的理想天国理论,偶尔发几份诏书,刷一刷存在感。内外大事皆付杨秀清,而洪秀全和一些已经

  • 为何南明仅仅18年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1644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里,李自成的农民大军攻陷了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了,紧接着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也投降了满军,引着满清入关,李自成大败,仓皇逃出了北京城。在他逃跑钱登记称帝了,算是过了把皇帝的瘾。就这样,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城三易其主。崇祯皇帝没了,并不意味着明朝彻底完蛋。因为此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