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详解李白李璘谋反事件是怎么回事

详解李白李璘谋反事件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18 更新时间:2024/1/22 22:28:13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白和这个李璘谋反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说了,小编竟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那么这个李白和李璘谋反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也是非常值得一探究竟的,下面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我们可以一起来仔细的分析研究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严格来说,永王李璘和李白并不算造反,因为在他还没正式对李亨发难的时候就已经宣告失败了,李璘只是不服太子李亨继位做了皇帝,所以继续沿用着老父亲玄宗的昏庸,继续割地自立的同时扩张地盘而已。

在马嵬坡之变后,已经没有前途的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分道扬镳,玄宗带着亲属兵马去了四川逃难,而太子李亨带着大部分兵马去了灵武,打算招罗军队对抗安史叛军。

由于在危难关头敢于面对,李亨一行人得到了地方官员和百姓的支持,在去往灵武的路上,李亨沿路收服了不少散兵败将,更是得到了大唐养马地平凉的数万匹战马,兵势愈加强盛。

在到达灵武后,朔方镇留后杜鸿渐和朔方官员主动交出了整个朔方镇的兵粮军马,并力劝李亨称帝,在玄宗的威势下战战兢兢地活了十几年,再加上马嵬坡之变的形同逼宫行为,李亨此时巴不得继位登基,尽快将权力握在手上。

天宝十五年七月初九,李亨在灵武举行登基大典,大赦天下,改天宝十五年为至德元年,遥尊远在四川的父亲李隆基为上皇天帝,发布讨贼诏书,召集天下兵马讨伐安禄山史思明,可就在此时,南方却也不安稳起来了。

李亨初继位,摆在他面前的就有两大敌对势力,一方是北方士气正盛的安史叛军,另一方就是位于南方,手握山南东路、黔中、江南四路,坐镇南方重镇江陵的永王李璘,控制着长江流域的经济命脉,拥兵数万不服李亨。

李璘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兵力,主要还是在于唐玄宗的恋权,即使在如丧家之犬逃进四川后,唐玄宗还是想着牢牢捉紧大权,继续做着他的无上至尊之位,可是在四川难以遥控全国,唐玄宗想了个馊主意,派出身边的儿子们出川,分散于天下各地为当地都督,全权掌管地方事务。

在李亨继位之后,虽然立刻就派人将消息送入四川,但早在李亨继位前三天,唐玄宗就下诏,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统辖朔方、河东、河北、平卢北方四镇,永王李璘为江陵府都督,统三镇兵马,其余的还有盛王李琦,丰王李拱等,各自分封地盘。

就在唐玄宗的诏书出去之后,几乎同一时间,李亨称帝的消息也传到了四川,唐玄宗一听自己已被架空,顿时心如死灰,只能同意了这个既定事实,可是唐玄宗还是留了个后手,他虽然承认李亨的继位,但却不将自己已经发出的诏书作废,在各地给李亨埋伏下一个个定时炸弹。在李亨称帝后,除了唐玄宗外,各地的兄弟们也有很多不服气的,其中又以永王李璘最为激进。

李璘为唐玄宗第十六子,因为幼年丧母,长兄为父的李亨一手一脚地将其抚养长大,但李璘对此并没有过多的感恩,在马嵬坡之变时,李璘也身处其中,亲眼见识到了兵变的威力,在被父亲派去南方做了大都督,掌管四镇节度之后,李璘的野心也日趋膨胀,不听哥哥李亨的号令,依旧声明支持唐玄宗的皇帝地位。

对于这个不听话的弟弟,李亨为了不耗费精力,将力量全部用在平定叛乱之上,也不愿多动刀兵,于是下诏让李璘前往四川拜见太上皇,李璘虽然长于深宫之中,心机不深,但也不是傻子,知道一入蜀就如龙困浅滩,所以直接回绝了李亨的命令。

李璘在南方收揽士卒,又得南方赋税,身边也聚集起了不少文武之士,其中就有当时的大文豪李白,他在安史之乱时避入庐山,应永王之邀出山,做了永王的都督从事,兵精粮足的李璘在李亨继位当年的冬天,以借口东巡的名义,带着大军直奔广陵。

而李亨早在李璘不服调配的时候,就派了亲信高适为淮南节度使,管辖广陵十二郡之地,来瞋为淮南西道节度使,管辖汝南五郡,分派心腹领兵分布于江南诸镇,全面包围李璘,后李璘出兵进攻吴郡、广陵、当涂等地,李亨事先摆下的诸镇立刻起兵回击,大战立开。

李璘军队虽然强大,但国难当前,李璘不思为国出力反而对已经尽得人心的李亨发难,自然是不得人心的了,在高适等军的进攻下,李璘军节节败退,大将季广琛带着数千精锐脱离李璘,李璘兵败如山倒,只好带着老婆儿女,如惊弓之鸟般逃窜,最后死在了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手里。

而在四川的唐玄宗,在听到李璘起兵的时候,就下令将其废为庶人,流放房陵,希望可以借此保住李璘全家,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李璘还是被杀死在乱军之中,李亨也因为李璘为其亲手抚养,况且兄弟相残,传出去也对当时的局势不利。

所以李亨也没公开说李璘谋反,而把皇甫侁等人处死,再封李璘的儿子们为王,直到代宗继位,才彻底地为叔叔李璘平反。因李璘“谋反案”而受牵连的李白,在永王李璘兵败后,李白于浔阳获罪入狱,后流放夜郎,在走到巫山的时候遇到大赦,虽留了一条命,但也从此与仕途无缘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去世后,朝中的武氏家族为何没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决定称帝其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因为朝中多数大臣都是反对的,他们只是不敢公开和武则天作对,但内心希望武则天可以还政李氏。武则天登基后,靠着高压手段稳固自己的地位,不过最终还是被逼下台,结束了自己的女帝生活。武则天去世,朝中的武家人并没有被清算,这到底为何呢?那下面就来和大家分析下其中的原因,看

  • 揭秘唐朝十大节度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节度使的事情,在唐朝是有这个节度使的,那么这个节度使的排名又是怎么样的呢?还有我们也可以深刻的来揭秘这十大节度使里面谁最厉害呢?下面我们也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一点别错过了,速度来分析看看吧。前期是王忠嗣最强,后期是安禄山最强。相比之下,王忠嗣要强于安禄山。1、

  • 为何说藩镇割据延续了唐朝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藩镇割据是不是真的延续了这个唐朝的统治了,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为什么会经常性的有人提前这个问题了,对于这些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详细说说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试一试吧。因为以讹传讹的缘故,大家一般都认为唐亡于藩镇。典型的说法有二,一是安史之乱的

  • 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到底大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毛文龙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到底有多大也还是非常的好奇的,那么这个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就真的非常的大吗?对于相关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仔细的说说了,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分析分析看看吧。袁崇焕杀毛文龙,一直争议很大。明

  • 朱温为什么能平定河北三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河朔三镇,也就是河北三镇,这个河北三镇是唐朝时期藩镇割据的佼佼者,非常的让这个唐朝头疼,知道唐朝灭亡,这个河北三镇也都没能平定,但是到了这个朱温的时代,这个河北三镇总算是平定了,那么这个朱温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所谓河朔三镇,指唐朝时卢龙(幽州)、成德、魏博

  • 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为什么拖了很久才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毕竟安史之乱可是意味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很多人都表示为什么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还能存在这么长时间呢?毕竟安史之乱对于唐朝来说是造成了非常大的抨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吧!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之所以又坚持了一百多年,是因为其所处的特殊情况导致的

  • 刘备为何还要照顾黄权家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黄权的一生中给三个政权服务过,先是在刘璋的手底下,之后投在了刘备手下,最终投降了曹魏,称谓了曹丕的部下。而且黄权在投降曹魏的时候还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拉着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集体投降的,而且该军中有着众多的军政人才。黄权的投降使得蜀汉遭受到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不过有意思的是,刘备却还是对黄权心怀愧疚,当

  • 刘邦唯一分封的女姓侯爵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立汉后,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封侯的规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功臣们除了能获得一个荣誉称号,实质的奖励也很多,例如对自己的封邑是享有衣食租税收入的,而且封地可以世袭。那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这些侯爵中,罕见的出现了一位女性人物,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开创了先例,因为此前从没有哪个女性能够封侯。那

  • 永乐盛世下的百姓过得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的永乐盛世,对于皇朝来说的确是盛世,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那绝对是人间地狱。朱棣统治下的明朝,老百姓不会问幸不幸福这个问题,而是要问能不能少交粮,或者干脆直接逃亡了。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朱棣统治下的永乐盛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说一组数据,朱元璋在洪武26年间,也就是1393年交全

  • 年羹尧和雍正的关系是什么,为何会失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年羹尧和雍正关系匪浅,而且自身也很有能耐,因此在雍正上台之前就当了川陕总督,那可是管着今天的四川陕西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宁夏这么大片土地的封疆大吏,所有外任官员中最大的。雍正上台,没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两人抬起雍正的政治轿子。雍正为了塑造年羹尧的名臣形象,给予的恩惠也非常多。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年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