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前为何李世民要尉迟恭拿剑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

玄武门之变前为何李世民要尉迟恭拿剑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3/12/30 11:22:33

房玄龄杜如晦是秦王李世民最出色的两位谋士,房玄龄是记事参军,跟随李世民十余年,杜如晦做过秦王府兵曹参军。二人同时也兼有别的官职。后来唐高祖李渊命令房、杜二人离开秦王府,禁止他们再为李世民做事。当李世民确定政变、派长孙无忌通知房、杜二人时,两个人不肯前来,回复说皇帝有禁令,如果我们再去秦王府,会被杀掉。

李世民听说此事,大怒,再派尉迟敬德前去:

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观其无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也。”

他明确交待,如果房、杜二人再不肯来,就直接杀了他们。

那么,李世民为何如此决绝?

1、当然是怀疑房、杜二人要背叛自己,那样后果非常可怕。

做为李世民的亲信,房玄龄此前通过长孙无忌,深度参预了政变的密谋。现在事到临头,他们突然不肯露面,所以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大怒,并对尉迟敬德说:“玄龄、如晦岂背我耶?”

这种背叛是致命的,万一他们转投李建成,并说出李世民的密谋,以此邀功,整个计划肯定失败,李世民等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2、房、杜二人有没有倒戈的可能呢?

这种可能性很大,包括李世民自己,在政变开始之前,甚至在大批甲士进入秦王府之后,还在迟疑犹豫,甚至要搞占卜。李世民的这种态度,对部下的心理影响非常大。

当时唐朝刚建立不久,李渊对于儿子们过于宠爱,没有什么规矩。所以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争斗近乎公开化,毫无顾忌。李建成就曾经送给尉迟敬德满满一车金银器,被他拒绝。而李世民也试探过李靖、李世勣,都被婉拒。

实际上,李世民最核心的亲信是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和侯君集等,他们和李世民的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在政变的问题上态度最坚决。

房玄龄和杜如晦就不太一样,虽然是秦王府的官员,但即使李世民败给皇太子李建成,他们应该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就像李世民没有追究魏征一样,李建成也不会太难为他们。

3、这只是李世民表达决心的手段,是威胁,也是最后的选择。

尉迟敬德带着李世民的刀去找房、杜二人,其实是明白地向他们表示:要么回来入伙,要么是死,以此逼迫他们回来。

假设一下,如果房玄龄宁死不肯回来入伙,尉迟敬德真的杀了他们,虽然能保证政变的预谋不会立刻泄露,但皇帝和李建成必定会被惊动,后续的一系列麻烦非常可怕,政变也基本上将会流产,很难收场。

所以,李世民真心不想杀人,结果房杜二人成全了他,化妆之后悄悄进入秦王府,于是有了玄武门政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安乐公主和李隆基什么关系,她为何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安乐公主是李隆基的堂姐,安乐公主父亲是李显,李隆基父亲是李旦。因为生活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大家都见证了武则天称帝的一个过程,这给朝中有权势的女性带来非常大的刺激。李显复位后,韦皇后一方的力量越来越大,而安乐公主也参与其中,她颇具城府,手段也很凶狠。安乐公主之所以会被李隆基杀掉,跟她和韦皇后合谋干预

  • 刘邦为何急着除掉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韩信不见得真的会造反,他应该只是想得到一个王位。不过刘邦一方还是决定提前动手,以防万一。从刘邦的角度来说,无论韩信是否真有反意,他都不太愿意留着韩信,因为他的威胁实在太大,刘邦称帝后疑心日益加重,连身边的亲信都信不过,就更别说韩信了。韩信在自保这方面做的也不好,完全没有一点点防备,也不清楚刘邦是

  • 关羽水淹七军害死多少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关羽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关羽也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也非常的厉害,但是最后很多人提出了一些反对的意见,那就是很多人说了,这个关羽当时水淹七军的时候淹死了多少百姓呢?这为了打胜仗都不管百姓的死活么?对于这些问题,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下看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根据网友

  • 关羽后代被庞德后代全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关羽和庞德的故事,很多人也都听说了,当时蜀国灭国之后这个庞德的后代是有把这个关羽的后代杀光的,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有没有历史依据呢?关于这些说法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仔细的来分析分析看看吧。关羽的后代被庞德的后代杀光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历史上任何比较官方的史料记载都没有相关的证据

  • 三国十大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相信有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这是根据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所改编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里面有着非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不过小说归小说,注定有很多内容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三国时期真实的历史冷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蒋

  • 怎么理解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高晓松以前觉得这个人不像写歌的,现在看又不像搞什么历史的,反正就是他搞什么就不像什么,哈哈,非常的有意思的,最近很多人想起了高晓松说的这个明朝是一个三无的朝代,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怎么理解高晓松的这句话,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下。高晓松肯定是瞎说,他的神论有“郑成功是倭寇&r

  • 太平天国当年为何不直接全军北伐灭满清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1853年,太平军攻占了天京(南京),在此处建立了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在太平天国建立后,为了能够尽快的推翻清王朝,于是派林凤翔与李开芳率2万余太平军进行北伐。北伐军势如劈竹,一路打到了河北省,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北伐宣布失败。就太平军的那么一支偏师就能轻轻松松的打到北京附近,为何一开始太平军就不

  • 南明有几个皇帝,南明几位皇帝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南明有几位皇帝,还有这个南明几位皇帝的结局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有意思的,因为南明这个时间点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的,但是问题也不大的,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解析和分析下了,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看看吧,看看南明的皇帝是个什么情况吧。南明(1644年-1662年),是明朝北京

  • 为何说张郃被杀是诸葛亮中计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张郃的死因,一直有种说法,称是司马懿故意让张郃继续追击诸葛亮,从而掉入诸葛亮设下的陷阱。而诸葛亮能够杀死张郃,其实是司马懿计划中的一部分。听起来像是一个计中计,如果司马懿真的想借诸葛亮之手除掉张郃,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当然,这只是我们作为后人,在看到这段历史做出的假设。其中的真相如何,恐怕我们

  • 宋朝为什么不养马,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冷兵器时期,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非常明显,古代的中原王朝对阵北方的游牧族群,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被揍的状态,反攻的难度相当大。而这种亏,我国历史上的宋朝可谓是吃的最多的。不论是针对契丹人、女真人,甚至是党项人,都是极其吃力的。比起辽朝与金朝,宋朝的骑兵数量实在太少,主要以步兵为主,也并非宋朝不想发展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