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昭襄王为什么一定要除掉白起?

秦昭襄王为什么一定要除掉白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64 更新时间:2024/1/17 11:04:34

白起可以说是战国第一名将,一生指挥大小战役70于场,无一败绩。长平之战更是歼灭赵国45万军队,为此后秦国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白起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他为秦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最后却被秦昭襄王赐死,而且是在白起绝不可能威胁到秦昭襄王的情况下,难道秦昭襄王就如此狠心,乱杀忠臣么?白起的死让很多人无法理解,但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可能秦昭襄王也有这样做的理由。白起虽然有功,但赵国并没有因此彻底被击溃,而在最后需要临门一脚的情况下,白起却辜负了秦昭襄王对他的信任,加上范雎在其中作梗,所以白起才会被赐死。

长平之战以后,白起提议乘胜追击,秦昭襄王命白起攻占邯郸。此后赵国无奈,只能重金贿赂范雎,还称“如果秦国灭赵,那白起的功劳堪比三公之上,到那时秦国朝中就没有你立足的地方了。”范雎受到蛊惑,便想打压白起,所以他提议当下应让秦军休养生息为重,答应赵国和韩国割地的请求。秦昭襄王改变此前出兵的注意,采用了范雎的计谋,白起得知此事后便和范雎心生芥蒂。

不过赵国表面答应割地,实则是想联合魏国、楚国抗秦。等秦昭襄王发现事情不对后,立马派出王陵攻占邯郸,廉颇仅靠10万赵军苦苦支撑,但最后奇迹般的守下来了。而且还让王陵损失了4万多的兵力,秦昭襄王此时想派白起为帅,但白起却称病推辞。秦王只能换王龁替代王陵,但效果依然不佳,赵国还搬来了魏国和楚国的援军。秦昭襄王接受不了这样的局面,所以强行让白起起兵,白起只能带病上路。

但白起拖着病重的身体,导致行军比较缓慢,走到杜邮后白起却等来了秦昭襄王赐剑自刎的命令。最后白起仰天长啸:“我到底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无奈举剑自杀。实际上,白起此前多次抗命不遵已经引起了秦昭襄王的猜忌,加上范雎又在一边添油加醋,所以秦王才会赐死白起。不过也有人说,白起认为自己已经不再适合担任伐赵的统帅,因为赵民最恨的人就是白起,这样势必会引起赵国全民的抵抗。

所以白起的死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秦王的原因、还有范雎的陷害。这三点正好在同一时间段上发生,导致秦昭襄王动怒,下令除掉白起以免后患。其实白起也觉得自己有罪,赵国数十万性命都交在了他的手上,为了赎罪才会接受自刎,不然他完全可以逃到赵国,或者寻求自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许攸从小便结识曹操和袁绍,他们三人算是发小关系,后来袁绍和曹操决裂,双方在官渡准备一决高下。当时许攸还是袁绍部下,但他和袁绍之间产生了摩擦,导致许攸决定叛投曹操,还为曹操献上了火烧乌巢之策。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大军为此后一统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许攸应该是曹操的大功臣,不过最后曹操却将许攸

  • 换做孙策就能一统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孙坚的两个儿子孙策和孙权,在乱世中都算十分厉害的人物。不过孙策却英年早逝,年仅26岁便被刺客所伤,最后不治身亡,只能把权利移交孙权掌管。如果孙策没死,他究竟能将东吴带领到一个怎样的地步呢?是会比孙权更好,还是说略差一些。不过有人觉得孙策能力是要比孙权强很多的,假如孙策没死说不定最后一统三国的人就是孙

  • 宋朝是如何将两餐变成三餐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有时候晚上饿了还会来点夜宵。不过古人曾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双餐制,直到宋朝时期才变为三餐。根据古代礼仪,天子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平民每日两餐。也就是说普通百姓每天只能吃两餐饭,可能就是上午一餐下午一餐。那宋朝究竟是如何把百姓的两餐变为三餐的呢?这就和宋朝时期发达的饮

  • 魏延正史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蜀汉大将,更有常胜将军之称,是蜀汉后期十分重要的将领。不过魏延的结局却是被马岱所斩,原因是他和杨仪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而且诸葛亮还判断魏延脑后有反骨,认为他日后必定会反,所以就让杨仪除掉魏延。不过魏延明明为蜀汉拿下无数功勋,为什么还会被怀疑是叛徒呢?正史中魏延的死因究竟为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东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和其他朝代有着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明朝皇帝特别喜欢设立一些特殊的秘密机构。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很多以明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就喜欢把东、西厂的厂公当做反派来描述。其实东厂的确出现过干政的情况,也导致明朝逐渐走衰,但这还是因为当朝皇帝没能做好权利的分配。既然东厂都能替代皇权,当时明

  • 历史上商纣王真的是位暴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纣王帝辛,子姓名受,是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可能多数人了解商纣王都是通过《封神演义》里面的故事,这里面的纣王是一位典型的暴君,整日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完全不顾百姓的生死。最后被姬发还有姜子牙灭商建周也看似合情合理,不过这毕竟是小说里的记载,我们不能当做正史来看,那在历史上纣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根据史学

  • 唐朝酒令游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酒令是古代在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玩法是由一人来当令官,其余人轮流听令说诗词,违令者就要罚酒。这在唐宋时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民间风俗,不过酒令的诞生最早是在西周,但在隋唐才慢慢发展起来。在西周酒席上,如果自己杯子里的酒没有喝完,便会受到惩罚,但酒席毕竟不是一个严肃的场合,所以就有人发明了射礼,通过射箭

  • 汉献帝秘密发布衣带诏为何会被泄露出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衣带诏事件存在诸多疑点,这应该是汉献帝一生中最有可能除掉曹操的一次机会,为什么如此重要的计划会被泄露出去呢?当时曹操准备迁都许县,汉献帝知道如今曹操当政,自己日后还是一个傀儡皇帝的角色,所以秘密写下诏书缝在衣带里传给董承,让他想办法除掉曹操。参与衣带诏的人还有种辑、吴硕、刘备等人,但因为遭到提前泄密

  • 诸葛亮北伐注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假如能多给诸葛亮几年时间,最后北伐能不能取得成效呢?或许依然很难成功。当时蜀国军力和曹魏已经不成正比,想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能靠智取,但司马懿又坚守不出,所以诸葛亮也就失去了他的优势。诸葛亮本以为曹睿派司马懿来当统领,会是一次取得战果的好机会,哪知道司马懿为人谨慎,吃过一次亏后就再也不给自己犯错的

  • 黑衣宰相姚广孝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黑衣宰相在古代是指那些在朝廷影响力比较大的僧人,因为当时僧人有一种僧衣是黑色的,宰相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不过被称为黑衣宰相不一定就是宰相职位,但他在朝中的地位肯定很高。明朝就有一位历史上最出名的黑衣宰相,名叫姚广孝。姚广孝可以说改变了明朝的历史,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策划了靖难之役,帮助朱棣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