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与土司关系是怎样的

王阳明与土司关系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32 更新时间:2024/1/17 17:02:04

说起王阳明,因创立了阳明心学而风靡世界,被世人称之为明朝第一人;王阳明被后人尊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完人、圣人;王阳明也是我国史上文人带兵作为成功的人之一,能与诸葛亮、毛主席齐名。这样一个被后世称之为圣人、完人的王阳明却最推崇湘西土家族,称湘西土司官兵“世有六德”:(敏而学、富而义、贵而礼、严而和、入而孝、出而忠),进而成为湘西土家族人的族训。湘西土司官兵的英勇顽强和巨大牺牲为王阳明成就“三不朽”功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湘西土司官兵远赴广西平叛剿匪是阳明心学的一次最完美的实践。湘西土司官兵也是阳明先生一生中最为敬佩的一支威武之师。王阳明与湘西土家族究竟有过一段怎样的渊缘,且听娓娓道来。

1、首战岑猛建功勋

嘉靖五年(1526年)春,广西岑猛叛乱。岑猛原是广西田州的本地土官知府,后因失地降为同知。因虚报战功被官府识破,便怀恨在心,开始与当地流官为敌,最终发动叛乱攻占广西泗城,广西急调本省军队平叛失败。

至此,岑猛之乱影响越来越大,开始进攻州城。朝廷得知岑猛之乱后,立即想起用赋闲在家讲学的王阳明,而此时王阳明却因身体有肺疾而婉言谢绝了。无奈之下,朝廷任命姚镆为两广总督,提调湖广四省官兵共赴广西征剿岑猛。此时也征调了永顺、保靖土兵远赴广西征剿岑猛。

接到朝廷调兵命令后,永顺宣慰使彭明辅积极响应朝廷号召与其子彭宗汉率1万土家族士兵,联合保靖宣慰使彭九霄与其子彭虎臣、彭良臣率1万八千土家族士兵,共计两万八千人远赴广西平乱。由于永保土兵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十分善于山地丛林作战,被两广总督姚镆将其作为先锋主力部队冲锋在前。湘西土司官兵一路冲锋陷阵,攻坚拔寨,明军四面出击。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叛军大败,岑猛父子被杀,平叛成功。

虽然明军大胜,但湘西永保土兵冲锋陷阵,损失也十分惨烈,阵亡将士达万余人。保靖宣慰使彭九霄重伤致仕,其长子彭虎臣战殁,次子彭良臣病死军中,三子彭荩臣在此战中立功,于嘉靖六年(1527年)继任保靖宣慰使。永顺宣慰使彭明辅也因身负重伤而致仕,朝廷因为擒岑猛有功,于嘉靖六年下旨:“因擒岑猛功,免应袭宣慰彭宗汉赴京,嘉赏宗汉父明辅、祖世麟银币。”彭宗汉也于此战身负重伤,任宣慰使月余便病死家中,后因彭宗汉无嗣,由其胞弟彭宗舜于嘉靖六年接任永顺宣慰使。

2、再战广西威名扬

嘉靖六年(1527年)冬,因为两广总督姚镆对参与岑猛叛乱的同党实施重刑弹压,激起了广西岑猛部下卢苏、王受两位土民首领再次造反。卢苏、王受联络叛军旧部,又招兵买马,很快集结了7万之众。这次叛乱声势更大,不久叛军便攻占田州州城。此时从外省调来的军队都已回家,只有本省军队作战,两广总督姚镆节节败退,只得向朝廷求援。此时,朝廷已没有担当大任的统帅,只有再次重新用赋闲在家讲学的王阳明以原官职南京兵部尚书加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赴广西平叛。

这次叛军声势更大,且攻占了州城,朝廷调集湖广四省10万精兵平叛。王阳明接到朝廷的诏命后,立即想起了湘西的永保土兵。他一边向朝廷提出请求征调湘西土司官兵再赴广西平叛,一边亲自写信给湘西土司首领希望前来广西助战。接到朝廷调令后,永保土兵可谓是左右为难,平岑猛之乱永保土兵可谓是大伤元气。收到王阳明的书信后,看在与王阳明的多年交情,又毅然出兵。永顺宣慰使彭宗舜和刚刚担任保靖宣慰使的彭荩臣各率5千精兵再度南下远征广西思恩、田州平乱,剿灭了危害百年的八寨、断藤峡匪患,立下不世之功,并为王阳明“真三不朽”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阳明来到广西梧州开府理事,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征剿之策。当王阳明得知卢苏、王受乃是质朴之人,只因害怕姚谟的连坐为了自保而被迫造反。此时,王阳明在广西梧州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制定了以招抚为主的平乱策略。这样一来,那些千里迢迢而来建功心切的将领,若按照王阳明这个以招抚为主的策略实施,他们便没有机会立下军功。会上,很多将领都主张强攻叛军。会后还有的将领甚至故意放风说王阳明是诈抚卢苏、王受,目的就是想迫其一战。导致,王阳明真诚的降书递给卢苏、王受之后,仍然不敢来降。

王阳明为了让他们相信自己是真心招抚,更是坚定自己心中所定的策略,便遣散了从湖广四省调来了10万精兵,只留下了湖湘永顺、保靖两县土兵1万人作为亲随抵达南宁等待卢苏、王受的投降,可见王阳明对湘西土家族军队的信赖和偏爱。王阳明按照约定在广西南宁接受了卢苏、王受的投降,仅对其施以100军棍罚其罪,再以义士之名赏其归降。自此,卢苏、王受不仅真心归降朝廷,并愿意立功自赎其罪听从阳明先生调遣。

王阳明平定卢苏、王受叛乱之后,为了广西的长治久安,便开始大兴教化,引进人才,建立十家牌法,又恢复了广西土司制度等一些列措施,深度治理基层社会。在这期间,永顺、保靖的土司官兵成为阳明先生处理各种政务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也从阳明先生讲学过程中深受教育,很多土兵把自己当成为了阳明先生的弟子,认真聆听阳明先生的教诲,收集阳明先生的著作。

3、绝八寨百年匪患

正当大家以为广西平乱大功告成之时,王阳明得知一个重大消息:当地百姓最害怕、最深恶痛绝的并不是岑猛、卢苏、王受的叛乱,而是危害了湖广周边百余年的八寨、断藤峡的匪患。他们以八寨、断藤峡为核心,以仙台山为犄角互相呼应,前后绵延300余里,聚众达8万之多。凡是路过此处的商贾都要被打劫,即使官军经过也要留下买路钱。明朝天顺年间,都御史韩雍率二十万大军,声势尤为惊人,兵分数路,采用迂回大包抄的战略,将断藤峡围得铁桶一般,大破其巢穴。然而,韩雍刚撤兵,逃散众贼又聚集起来,变本加厉进行疯狂报复,攻陷浔州,占据城池,为乱一方,奸淫掳掠、胡作非为、无恶不作,是威胁湖广几省边境的巨寇,也是朝廷的心腹大患,百姓心中最痛恨的巨寇顽匪。

朝廷本意用王阳明广西平乱之后,顺势灭了已然发生内乱的安南国(今越南国),却被阳明先生以“成一将之功,而损无辜性命,仁者之所不忍也”而婉言谢绝了朝廷南下消灭越南的旨意。本来打算辞官回家的王阳明,此时又决定要再打一仗,而且是原来朝廷20万大军征剿都无功而返的八寨、断藤峡之敌。要说兵力,此时只有永顺、保靖土兵各5千共计1万兵力,加上卢苏、王受招抚后留下的6000兵勇总计才1万6千人。要对付有天险据守的八寨、断藤峡8万亡命之徒,困难之巨可想而知。大家对于此次征剿都是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认为此战成功渺茫。竟连阳明先生的学生也劝阻道:如今大功已成,朝廷也没有旨意征剿,何必做这件不知道能否成功的事,如若失败还有可能成为先生一世之污点,还要被有心之人算计。但是王阳明却对大家说:八寨、断藤峡之敌,实乃十恶不赦之巨寇,祸害百姓久也,不得不除。如今我坐在两广总督的位置上,要我视而不见,是我的良知让我过不去啊!

在此关键之时,永顺、保靖土司官兵首领彭宗舜、彭荩臣一齐跪在王阳明身前说道:我等虽为土兵,跟随先生多时,面对祸害百姓的巨寇顽匪不除,我等良知也过意不去,灭八寨、断藤峡之敌,我等愿为先锋,不成功便成仁。有了这支劲旅的坚定支持,王阳明终于下了决心。遂命广西布政使林富率湖广佥事汪溱、广西副使翁素及参将张经、都指挥谢佩督卢苏、王受降兵,袭剿八寨之敌。王阳明则亲自指挥永保土兵进攻牛场和六寺等地。八寨、断藤峡之敌人人有一利器就是毒箭飞镖,见血封喉。王阳明为了减少无畏牺牲,对彭宗舜、彭荩臣面授机宜,密制抵抗毒箭的护甲,对外则宣称已遣散所有部队回家,并令永保土兵沿八寨附近之路假装撤回湘西,自己也假装收拾行装准备归故里。对内,则令各部以四月初二各自抵达进剿地点,做好战前准备。当时,八寨、断藤峡之匪信以为真,以为王阳明真的病重回家了,于是防备松弛。

嘉靖七年(1528年)四月初三,永保土兵率先对牛场和六寺的匪军发动突然袭击;与此同时林富所部也与敌军展开了厮杀。据王阳明在《八寨断藤峡捷音疏》记载:“当有彭明辅、彭九霄、彭宗舜、彭荩臣并头目田大有、彭辅等,督率目兵,奋不顾身,冲突矢石,敌杀数合,贼锋摧败。当阵生擒斩获首贼并次从贼徒、贼级六十九名颗,俘获男妇及夺回被虏人口、牛只、器械等项数多。”匪军大败,退守保仙女大山,据险结寨。初五保仙女大山之贼又被永保土兵攻破,余贼逃至断藤峡、横石江边,湘西土兵乘胜追击,贼兵争渡,溺死者有六百余人。

之后,王阳明又命永顺、保靖土兵与林富所部合兵一处,于五月十三日寅时向匪军巢穴断藤峡发起总攻。断藤峡之敌比之牛肠等贼凶恶尤甚,各路官兵奋勇夹击,争先陷阵,擒杀贼首黄公豹、廖公田等及次从贼徒、贼级四百九十名颗,俘获贼属男妇、牛畜、器械等项数多。余贼奔入永安边界力山,恃险抗守。又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彻底肃清残匪,湘西土兵共计斩杀贼寇三千五名,俘获贼属一千一百五十五名口,生擒无数。至此,祸害湖广长达百年之久的八寨、断藤峡剧匪全歼,湘西土兵仅牺牲千余人,相比上次征剿岑猛阵亡万余人的代价可谓是完胜。王阳明人生中最后一次用兵完美获胜,也为王阳明成就“三不朽”功德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王阳明还赋诗一首记载了此次战役:“已说韩公破此峡,貔貅十万骑连山;而今止用三千卒,遂尔收功一个月。凯是人谋能妙称,偶邀天助及师还;穷搜极讨非长策,须有恩成化梗顽。”

4、阳明心学洒湘西

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由于王阳明已经病重不能主持仪式。他亲自安排广西南宁知府蒋山卿在城隍庙为永保阵亡土兵进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并拖着病体亲自撰写了祭文《祭永顺保靖土兵文戊子》称:“维湖广永顺、保靖二司之土兵,尔等为国事而来,死于兹处,不能一旦归见其父母妻儿,游魂飘摇于异地,无所依倚,呜呼痛哉!三年之内,两次调拨,使尔络绎奔走于道途,不顾其家室,客死他乡,尔等之死,为民除害,真无愧于马革裹尸之言也,呜呼壮士!死而何憾?”虽然王阳明一生撰写祭文有很多,但是对一支军队撰写祭文生平仅此一次。可见王阳明对湘西土司官兵的关爱和尊重无以复加。而湘西土司首领彭宗舜等回到湘西之后,带头认真学习钻研阳明先生的著作,并广办义学,把阳明心学在湘西大地广为传播。王阳明还为彭宗舜赋诗一首加以赞美“爱尔彭宗舜,少年多战功。从亲心已孝,报国意弥忠。”彭宗舜的墓志铭上都有这样的记载:“讲明良知之学,盖日闻所未闻矣。”此举,不仅为湘西大地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也使湘西土家族加速了汉化,增进了湘西土家族与汉族的团结和融合。

《王阳明全书》有8篇直接写到永顺、保靖土兵。8篇中,有两篇写给湘西土司军队的听候调令,有五篇是犒劳和嘉奖湘西土司官兵的,最后一篇是祭文。最早的一篇写在1517年,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江西剿匪《告谕浰头巢贼书》一文中“你们好自思量,若能听我之言改行从善,我便视你们为良民,抚之如赤子,也不追究既往之罪行。若习性已成,难更改动,也由你们任意为之,到时我就南调两广之狼兵,西调湖湘之土兵,亲率大军围剿你们。”这篇堪称天下第一降书的檄文,直接点到了湖湘之土兵,也就是湘西永顺和保靖的土司官兵。南赣剿匪时湘西土兵在王阳明的指挥下一举攻下横水、浰头险关大寨,彭世麒带领的土兵又夹击桶冈盗匪取得大胜。可见王阳明称湘西土家族“世有六德”,并不是仅凭广西平叛一件事而得出的结论,而是通过湘西土司三代首领跟随王阳明南征北战的长期观察而得出的定论,这也是王阳明对湘西土家族的最全面、最高的赞誉。

这一珍贵的史料却清楚地记录在抗倭名将彭翼南的墓志铭里。彭翼南墓志铭(节选):“余初从阳明先生游,闲论天下世族贵盛而悠远者,先生言及永顺彭氏可以当之。余曰:‘何征?’先生曰:‘迩者两役思田,宣慰世麒、明辅、宗舜三世咸征。及和门日侍讲宅。吾见其敏而勤,富而义,贵而礼,严而和,入而孝,出而忠。夫学莫贵乎勤,利莫先于义,接人莫急于礼,驭众莫要于和,立身莫切于孝,报国莫大于忠。彭氏世有‘六德’,恶得贵胜而悠远乎?’”这篇墓志铭的作者是当世响当当的大人物,当朝内阁首辅徐阶亲笔所作,足见湘西土司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王阳明对湘西土司的评价是在全国范围内认真比较天下世族得出的结论:“天下世族贵盛而悠远者,永顺彭氏可以当之”。也正如他的预言湘西土司一直承袭818年,比周朝时间还长。彭翼南是彭世麒重孙、彭明辅的孙子、彭宗舜的儿子。墓志铭中提到的彭世麒、彭明辅、彭宗舜祖孙三代都跟随王阳明南征北战、平叛剿匪,早已把自己当做阳明先生的学生,而彭翼南出生之时阳明先生已经仙逝,不知道彭翼南竟成为了民族英雄,否者评价还要更高。彭宗舜在湘西大肆传播阳明心学,受其父亲和爷爷的影响,彭翼南从小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早已把自己当做阳明先生的再传弟子。

彭翼南在湘西土司中名气最大,若没有其祖上的德行与教养,没有阳明心学的熏习,没有世有六德的传承,恐怕也难以取得《明史》称之为东南第一的战功。没有阳明先生在徐阶面前论天下世族而独树湘西土司,便不可能有当朝首辅徐阶在嘉靖皇帝面前力荐湘西土司出兵东南抗倭,就不可能有东南第一战功的建树。彭翼南一个地方土司首领的墓志铭得当朝首辅亲自撰写,或者说湘西土司的辉煌达到巅峰皆缘起阳明,功在六德。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公案张屏人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张公案》中,张屏的人设比较特别,他并非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设定,而是一个有些呆板,不懂人情世故的书生。张屏长着一副波澜不惊的脸,遇事十分淡定,他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但内心却十分火热。张屏重友谊,所以他很珍惜兰珏这个朋友,两人就像是知己,在事业方面相辅相成,令旁人羡慕。张屏能吸引读者,完全

  • 悬崖之上历史原型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悬崖之上》并不是一部简单的谍战片,背后的历史事件是有原型可寻的。故事开场,四位特工接到任务,去营救一位叫王子阳的人。王子阳被关在背荫河营地,在这个营地里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都是真的。抗战时期,日军成立了一支专门研究生物、化学武器的部队,便是731部队。731部队在国内犯下了种种恶行,而他们的头目石

  • 弘时怎么死的历史上,是赐死还是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籍记载,弘时年少调皮放纵,做事不想后果,这让父亲雍正皇帝十分失望。弘时22岁的时候,雍正将他过继给允禩,而允禩可是雍正的政敌,实在让人难以想象雍正此番举动的目的。后来弘时直接被赶出紫禁城,他的政治生涯就此宣告结束,最后年纪轻轻便忧郁而终。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称弘时是被秘密赐死,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 西汉冯唐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大臣冯唐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但他应该活了很久,不然也不会有“冯唐易老”的说法。冯唐为人正直,直言不讳,但也因此容易得罪人。汉景帝时期,冯唐曾被立为楚相,但没过多久就被罢免,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对抗匈奴,对天下广招贤才,冯唐被举荐,只是这时他已经90岁高龄,有心无力。其实像冯

  • 曹叡晚死几年,三国局势会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这段时期却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些攀升至顶峰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改变历史的走向。可能谁也想不到,曹操用尽一生打下的江山,最后会送给司马氏。而这段历史的转折点就发生在曹睿身上,曹睿算英年早逝,如果他晚死几年的话,三国局势会如何发展呢?可能这背后牵扯到的历史变化会更多,这道

  • 南宋末代皇帝怎么死的,宋恭帝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1279年,南宋来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这一年,南宋和元军在崖山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这将决定南宋最终的命运走向。结果元军完成了以少胜多,这也宣告南宋就此灭亡,元朝完成了统一。当时有些皇室成员选择投降,例如宋恭帝,但也有不少大臣宁死不屈,带着宋恭帝的兄弟逃往南方,而这些赵氏后人还都是小孩子,可能他们根

  • 张宪臣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悬崖之上》是一部谍战电影,由张艺谋操刀,加上一众优秀的演员,也是让观众们对这部影片格外的期待。《悬崖之上》整体节奏非常紧迫,悬疑气氛拿捏的恰到好处,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告诉观众整起事件背后的真相。男主张宪臣是一名特工,他们接到上级任务需要展开一场秘密行动。这个故事是有原型可依的,

  • 苏武与匈奴女子生的儿子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苏武牧羊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停过了,多少都会知道个一二。不过关于苏武具体是什么朝代的人?他在匈奴又经理了哪些事情呢?他与匈奴女生的儿子其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大家知道吗?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苏武的这些故事。1、苏武出使匈奴牵扯匈奴内乱,被囚禁北海放羊苏武出生在公元前140年,是杜陵(今陕西

  • 两江总督张人骏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张人骏生于清朝晚年,他19岁中甲子科举,此后开启了自己的入仕之路。张人骏一生历经三朝皇帝,他本人也算是清朝最后一代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后被迫弃职。张人骏在职期间算是一位好官,他为人清廉,并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不过在民间是流传着一个有关张人骏不太光彩的事情,今天正好跟大家讲讲有关张人骏的生平故事,对

  • 朱文圭被囚禁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朱允炆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和次子朱文圭。靖难之役发生后,朱文奎下落不明,民间传闻他死于大火,但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古代凡是发生夺权的事情,新任皇帝一般都不敢把前任皇帝的后代留着,不过当时朱文圭只有两岁,朱棣没有杀掉朱文圭,但为了防止他日后有报仇的能力,决定把朱文圭长期囚禁在安徽省凤阳县。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