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魏国最强大,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蜀国

三国中魏国最强大,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6 更新时间:2024/2/12 0:57:22

魏国和蜀国,分别是三国时期最强和最弱的两个国家,魏国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打仗的时候也不会面对和诸葛亮那样缺粮的问题,可以说占了很多的优势,可即便如此,到最后灭掉蜀国,前后也花了四十三年的时间,这么多的时间才灭掉了蜀国,而蜀国在各方面似乎都没有优势,为什么还会要这么长时间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却中途而死感到遗憾。历史上,诸葛亮无疑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他谋略出众,才华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还可以预料天机之秘密,实在不一般啊。可惜,蜀汉国力弱小,根本就不足以支持他北伐曹魏之战争,每次北伐均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可以说,诸葛亮北伐失败,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国力弱小使然。

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刘备集团占有荆州大部,再加上窃取刘璋益州地盘,实力不断飙升,碾压东吴,居第二。但是,因为关羽大意丢失荆州基地,刘备集团就只剩下益州这巴掌大的地方了,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弱之一方,不说与曹魏抗衡,与东吴对抗都吃力。毫无疑问,曹魏是三国中实力最大之一方,占有中原产粮区不说,辽东、河西、西域等地也在其统治范围内,实力碾压“吴蜀联盟”。因此,魏国打仗从不缺粮,前线士兵有需要,大后方立刻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那么,既然不缺粮,为何曹魏花了43年才灭掉弱小的蜀汉呢?

1、蜀汉前期人才多,不但不好打,还时常被对方攻击

关羽丢失荆州后,刘备表面上假装伤心一阵子,而后直接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当了土皇帝。就在刘备称帝前一年,北方的曹丕强迫汉献帝退位,自己当皇帝,建立了曹魏政权。此时,虽说没了荆州这块地盘,但蜀汉集团之实力也是不容小嘘,尤其是牛人比较多,诸葛亮、赵云、李严蒋琬魏延等,无不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之人物。尤其是诸葛亮,此人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行军打仗,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诸葛亮在世时,曹魏不说能灭蜀国,敢主动进攻就不错了。反而是诸葛亮主动出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以攻为守。

2、蜀汉占据先险要之地,防守容易,进攻则很难

诸葛亮死后,蜀汉集团没了这位大腕,实力大损,按理说应该很容易消灭,只要司马懿大军一到,谁能阻止。但是,蜀汉集团不但没有快速灭亡,而且姜维还能十次北伐,斩获不小,继续保持对魏国的战略压力,实在有意思。在此,就不得不说蜀汉集团得天独厚之优势了,即是占据“天府之国”,北面有阳平关、剑门关之天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东面则有巴山之险峻,有长江掩护。如此之地形,蜀汉自己也不容易打出去,但魏国想打进来也很困难,即使前锋能顺利抵达成都,只要后续部队被拦住,依然有全军覆没之危险,至于后来邓艾偷渡成功,那是刘禅太无能,手中有一副好牌,硬是要投降,实在没办法。

3、“吴蜀联盟”成立,曹魏两面受敌,力不从心

三国中,魏国无疑是最强大的一方,实力碾压“吴蜀联盟”,但若想将其顺利消灭也并非易事。为了应对曹魏集团之威胁,吴国、蜀国采取了“抱团方式”,结成牢固的攻防同盟,即使是关羽被杀、夷陵大战后,双方依然继续维持同盟关系,共同抗拒曹魏。所以,曹魏集团的对手不只是割据益州的蜀国,还有盘踞东南一带的吴国,是两面受敌,两面作战,往往会力不从心。诸葛亮北伐期间,孙权曾统帅10万大军御驾亲征,攻打合肥,觊觎中原,若不是张辽等拼死抵抗,东吴大军一旦突破合肥防线,魏明帝曹叡估计要成亡国之君了。所以,魏国若要进攻蜀国,则不能不防备吴国随时进犯之可能,要考虑到大后方问题。

4、魏国内部争权夺利,没精力顾及蜀汉

曹操英明一生,在力量弱小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四处奔波的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而后以“天子”之名义讨伐各路诸侯,最终统一北方,也奠定了曹魏帝国之基业。但是,曹操在临终之前却犯下一个大错误,就是选择冢虎司马懿作为曹丕的辅政大臣,曹丕驾崩前又选择司马懿作为曹叡的托孤大臣。可惜,曹丕和曹叡都是短命鬼,硬是没能熬过司马懿,均英年早逝了。曹叡死后,曹真、曹休等有能力的曹氏宗亲也先后去世,曹氏家族只剩下曹爽这草包了。为此,司马懿便开始觊觎曹魏最高权力,甚至想取代曹氏,帝制自为。所以,曹魏内部司马懿集团与曹氏集团之间的斗争相当激烈,最终爆发“高平陵事变”,曹爽坐拥大权却被司马懿击败,曹魏内部权力格局就此发生改变。司马家族掌权后,忠于曹魏之势力便起来反抗,内战爆发,曹魏自然无心顾忌处在边陲之地的蜀汉集团了。

总而言之,曹魏集团确实很强大,打仗也从来不缺粮食,但若想迅速消灭割据西南的蜀汉集团并非易事。诸葛亮死后,曹魏迎来灭亡蜀国之最佳机遇,但内部斗争太激烈,只能暂时对蜀国采取守势。不过,司马家族掌权后,魏国很快就重兵攻打蜀国,降服刘禅,拉开了三国统一之序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已经有了火器,为什么清朝火器还那么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火器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明朝的火器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当时非常先进而且厉害的武器,而明朝败给了清朝,清朝建立之后却似乎对火器之类的武器并没有任何的发展,甚至给人一种在武器方面反而有很大的退步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既然明朝已经有了火器,为何清朝没有好好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都是谁分别又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有人说这个民国三大女流氓的事情了,那么又有人要问了,这个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是谁呢?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如果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的也可以速度的来一起分析看看吧!1、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都是谁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是:佘爱珍、沈佩贞和林桂生。当然这个不是小编说的

  •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使用14个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应该有看到这个唐高宗李治的一些故事,话说这个唐高宗李治也非常有意思的,他不仅仅和自己的爹抢美女,话说还有一个小细节的地方比较有意思,那就是话说他在为期间好像用了14个年号,那么这到底有什么故事,或者有什么讲究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1、唐高宗李治为什么使用14个年号唐高宗李

  • 张良和韩信有什么过节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张良和韩信同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但是两人最后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张良被封为留侯,得了善终,但韩信虽被封王,最后却惨死宫中。两人的结局相差甚远,很多人也对韩信遭遇杀害的时候表示很疑惑,张良和韩信两人关系好不好,两人是不是有什么过节?为什么张良不阻止刘邦杀韩信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张良和

  • 贾南风和八王之乱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贾南风是晋朝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她被认为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司马炎去世后,由他的嫡次子司马衷继位,但司马衷无法亲政,刚开始是太傅杨骏辅政。后来贾南风觊觎大权,于是将杨骏一家谋害,自己独揽朝政。贾南风为人凶残、暴戾,其嫉妒之心非常强烈,正因如此晋朝才会走向混乱之中,导致爆发八王之乱等一系列的黑暗

  • 李显后面是什么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显后面的皇帝非常的感兴趣,那么这个李显后面的皇帝到底是谁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值得一研究,大家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这些皇帝们之间到底有一些什么的样的故事吧,感兴趣的你也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下吧!1、李显后面是什么皇帝李像后面的皇帝是谁要分两次说。李显在684年在位的时候,后

  •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怎么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626年6月初四,李世民再长安城太极宫北门发起了玄武门兵变,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杀死,最终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在2个月之后禅让皇位。那么,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又是如何对待两人家属的呢?1、太子李建成:儿子皆被杀死,女性得以存活1.1、太子妃郑观音善终。出身于荥阳郑氏的郑

  • 李景隆开城门迎接朱棣大军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臧克家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些人活着其实已经死了”,把这句话放在李景隆的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事情了。李景隆可以说是一个镶了金边的绣花枕头,但枕头里面确实杂草。这只金光灿灿的草包,居然晃晕了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他们拿他当镇国之宝,到了才发现,他家伙居然是给主家挖坟的铁锹。李景

  • 关羽一家是怎么死的,为何张飞一家活下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在表上来看,两人都是性子直爽的武将,不会耍什么心机,但其实截然不同。真实的关羽和大家印象中的关二爷差不多,义字当头,义薄云天,对刘备忠心耿耿,为蜀汉大业贡献了全部的力量,乃至于生命张飞则粗中有细,看似鲁莽,实际上挺会打算。而这,也是蜀汉灭亡后,张飞

  • 李显和李旦谁先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李显和这个李旦,总是有人喜欢把他们放在一起说,哈哈,苦命的鸳鸯啊。最近很多人问的比较多的就是这个李显和李旦谁先登基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具体的情况吧,感兴趣的也一定别错过了呀,一起来看看答案是什么吧!1、李显和李旦谁先登基李显是要早于这个李旦先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