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46 更新时间:2024/4/9 15:02:04

玄武门之变是唐初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也就此改变了唐朝的历史。人们感叹李世民是一位有能力的好皇帝,但从玄武门之变来看,无疑展现出了李世民的冷酷和狠毒,假如他是一位暴君,那对全国百姓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后人也不会对玄武门之变轻描淡写。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到底是想当皇帝,还是为了自保呢?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下面就来一起分析看看。

1、玄武门之变发动者

在唐初的皇位交接中,“玄武门之变”是影响极其重大的事件之一。唐高祖李渊的诸子中,秦王李世民尤具雄才大略。在辅佐李渊起兵建唐、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六月挂帅出征,到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七月胜利班师回朝,历经4年,李世民英勇善战,征服了当时国内主要的割据勢力,为建立唐王朝的统一帝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李唐王朝中无与伦比的特殊功臣,威望与日俱增。这在事实上已经为后面的政变埋下了伏笔。

但是,由于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按照宗法礼仪和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皇帝的位子是轮不到他来做的。李世民要想做皇帝,就不能依靠正常的方式和途径。传说,早在兼并王世充割据政权战争时期,有一次,李世民和房玄龄微服拜访了一名叫王远知的道人。王远知说:“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李世民据实相告,王远知又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李世民听了后,一直牢记心里,“眷言风范,无忘寤寐”。于是坚定了当“天子”的念头。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主要是由李世民策划的。事变发生的核心原因是因为他对自己功劳与地位在心理上不平衡引起的权力争夺。为了达到争夺皇位的目的,李世民一直在积极充分地做着准备,除了争立战功,扩大个人影响力外,还暗中积聚力量,大量网罗人才。李世民设立的天策府就是他军事上的顾问决策机构,设置的文学馆实际上就是他政治上的智囊团。后来事实证明,文学馆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玄武门之变”的密谋策划者。天策府和文学馆的建立,标志着以秦王李世民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这时,即使李世民不产生争夺最高权力地位的念头,他的僚属们也不会甘居府馆的。

另外,李世民还通过妻子长孙氏争取李渊妃嫔的支持,甚至对东宫集团心腹人物也进行收买,为其所用。玄武门是入宫必经之地,李渊自然要用最信任的武将来把守,而玄武门的值守将军常何却被李世民所收买。我们都知道,如果想要收买一个人,那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这说明李世民早有当皇帝之心,并为此积极地做着准备。

李世民积极进攻,迫不及待地利用一切机会发动攻势,贞观史籍中处处把李世民写成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悖离史实的。东宫谋土魏征“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就是因为看到秦王对太子的威胁日益严重,所以常劝李建成早日动手,除掉李世民。如果不是李世民咄昢逼人的气势,太子李建成根本用不着与李世民争斗的,他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皇帝,何须争斗。

因此,“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一次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绝不是紧急时刻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变,事变的真正始作俑者就是李世民。

2、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

据旧史记载,晋阳起兵时,李渊就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皆妆所致,当以汝为太子。”这类说法恐怕是贞观史臣的虚构,而不可能是实录。试想,在太原密谋起兵时,连胜利的前景还尚难预ト,哪里会把所谓太子废立间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呢?实际上,李渊建国以后,是按照嫡长子继位制安排继承人选的,即把自己的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李世民封为秦王,是一等亲王爵。

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长期明争暗斗的矛盾冲突中,李渊始终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李渊不希望看到儿子之间的相争,更不希望发生隋文帝杨坚时重新废立太子的事。在儿子们暗中较量的过程中,李渊总是尽可能使事态缓和。

站在父亲的角度,李渊反对李建成、李元吉加害李世民;处于皇帝的位置,他又不愿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在觉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势不相容后,李渊甚至准备建东西两宫,土地分东西两半,让李世民“居住洛阳”,“自陕以东”由他管辖。这种办法,不仅是李世民不愿接受,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极为不满。

在他们看来,李世民如果前往洛阳,手中掌握土地和军队,以后谁都无法控制他。假如把他留在长安,不过一个孤单匹夫而已,制服他易如反掌。李世民不愿离开长安,李建成、李元吉阻止其离开长安,不言而喻,李渊缓和矛盾的措施无济于事。而且事实上,高祖这一“平衡”政策在客观上助长了李建成步步紧逼李世民的恶念,也使李世民更加坚定了以武力争夺皇位的决心。最终李渊所不希望看到的“骨肉相残”的场面,终于成了事实。因此,李渊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3、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其一,唐高祖李渊屡次私许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以及太子、齐王谋害秦王的记载,均为虚妄不实之词,是玄武门之变的借口。

其二,政变的真正计划不但有截杀太子与齐王(已实施),还包括万一李渊暴力镇压,李世民弑父篡位的极端举动(未实施)。

其三,玄武门并非太子齐王必经之路,此地并无秦王伏兵,亦未事先收买守将,因宫守轻忽恰好在此地拦路截杀。

我们看到的玄武门之变的计划只是实施了一半,及成功诛杀了太子及齐王一党,且毫不留情干净利落。在对待李渊的处置上则没有实施,这是因为李渊知道大势已去,没有采取对秦王暴力镇压的手段,而是在尉迟敬德的胁迫下,任由秦王一党再次攻入东宫,将自己的皇太孙,也就是太子李建成的儿子斩草除根。

可以想象,李世民对兄弟下得了狠手,对亲侄儿下得了狠手,若是李渊不从,秦王集团肯定会采取弑君篡位的举动。正是因为以武力逼迫高祖李渊,并诛杀兄弟近乎灭族的举动为封建礼法所不容,人伦道德所不齿,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会对历史记载进行大幅度的篡改。所以,新旧唐史中记载所谓事变前夕太子部署的告密,完全是对玄武门之变密谋已久、计划周详、下手狠毒的掩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轩辕黄帝与蜀王蚕丛有什么关系,为何如此亲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蚕丛和鱼凫,开国何茫然。”这是李白著名的诗词《蜀道难》中的诗句,诗句中所写到的蚕丛和鱼凫都是位于如今四川盆地的古蜀国的蜀王,另外还有一位蜀王柏濩,这三为蜀王是与我们汉族祖先轩辕黄帝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物。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那么,同时代的蜀王是他的臣民吗?三个蜀王是一

  • 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高宗的事情,很多人对这个人的一些事情并不了解,话说这个唐高宗李治和李世民是有关系的,那么这个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什么人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看看!1、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什么人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喊李世民爸爸,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

  • 汉武帝败给了匈奴,为何反而是匈奴活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匈奴作为秦汉时期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可以说对当时的王朝的威胁还是非常大的,在汉朝初期,国家尚未完全稳定的时候,都没有轻易对匈奴出手,只能先以和亲的政策稳定下来,直到汉武帝时期才与匈奴展开了很多的战役。而汉武帝时期,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最后一战,明明是汉朝全军覆没,但最后首先倒下的却是匈奴,这是为什么呢?

  • 唐朝不禄院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风起霓裳》中,安氏知道自己恐怕会遭遇不测,于是决定把女儿琉璃交给好友孙德成照顾,此后琉璃便在不禄院这个地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孙德成为人还是非常好的,帮了琉璃很多,那不少观众对不禄院这个地方感到好奇,听上去给人的感觉还挺文艺,那不禄院究竟是做什么的,唐朝时期有不禄院吗?下面就准备和大家讲讲有关不禄院

  • 如果把夏侯渊换成夏侯惇,黄忠还能将其击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黄忠是古代将领中,老当益壮的代表性人物。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争逐渐白热化,张郃的军队此时落入下风,夏侯渊打算出兵救援,他身边仅有400精锐,但途中遭到老将黄忠的堵截,最后黄忠将夏侯渊斩于马下。此后黄忠大举进攻曹营,这也是这场战役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那有网友好奇,如果把夏侯渊换成他的兄弟夏

  • 吕雉为何放过薄姬,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薄姬,她的上位并不是因为美貌,仅仅只是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语言。传说有一位叫做许负的人非常擅长卜卦,他预言周亚夫和邓通会被饿死。周亚夫绝食五天被活活饿死,邓通也曾获铜山铸钱富甲天下,最后却死得凄惨,穷困而亡。这位能算人富贵生死的“活神仙”给薄姬占了一卦,说她日后贵不可言,会

  • 民国为什么要废除春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1912年的元旦傍晚事件,在大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在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读了誓言之后,马上就宣布了中华民国改为使用阴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新年年”,看来,沿袭了几千年的夏历,即将被这纸通令废除。这一天是中华民国元月一日,意在彻底改朝换代,与封建王朝决裂。为与西方国家

  • 五丈原之战诸葛亮为什么失败了,只因为一场雨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五丈原之战,是诸葛亮生前的最后一战,而很多人说起这一战,就想起《三国演义》中上方谷的情节了,诸葛亮算计好要在这里烧死司马懿,却没想到天降大雨,让他无计可施,但这一段其实只是小说里面虚构出来的情节,那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究竟为什么会失败呢?五丈原之战诸葛亮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

  • 历史上裴行俭妻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裴行俭和库狄氏的故事让很多小伙伴好奇,其实他们在历史上是真正的夫妻,并非虚构。唐朝是一个多元化的朝代,当时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非常正常,只是史籍并没有详细记载裴行俭和库狄氏是怎么相识的,又是怎样成婚的。但库狄氏非常有才能,曾得到过武则天的赏识。其实库狄氏是裴行俭第二位妻子,那他的第一位妻子是谁呢?下面

  • 乾隆晚年国库银两多少,为何嘉庆继位时国库空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康熙和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对于国家的发展也非常好的,国库逐渐充盈,这才有了乾隆时期的盛世的局面,但乾隆过后的嘉庆皇帝,他正式掌握大权的时候,却似乎没什么钱了,因此和珅才成了他第一个下手的人,除了对和珅的反感之外,他的巨额财富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的。那乾隆晚年时期的国库究竟还有多少钱,为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