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慈禧将实权还给光绪帝那么清朝会是怎样的

如果慈禧将实权还给光绪帝那么清朝会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60 更新时间:2024/2/20 11:41:22

很多人都认为,其实是慈禧这老娘们把晚晴搞得是乌烟瘴气的。若是光绪亲政的话,那么结局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的话,全世界都在打劫中国的情况下,清朝没有亡在慈禧手上,慈禧将其当作家国守住了,这也算是独有一份了。光绪是在1889年大婚以后,按“祖宗律法”,光绪在这时可以亲政了。如果说这之后就算慈禧放权,从光绪以后干的几件大事,看光绪的政治智慧在哪个水平,大概也能推断整个国运的走向了。

1、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件大事,是遇到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当时慈禧和光绪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坚定的主战派。当时的清政府通过多年的洋务运动,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北洋水师。慈禧和光绪都鉴定认为,我大清的水师已经是世界级水准了,打就打。而事实是:几年没有来自海上的战争,让统治者们觉得外国人就是想赚点钱嘛,对我们的土地和人民没有兴趣,于是军务又开始废弛了: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北洋水师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很多人说,是慈禧把军费挪用来过六十大寿了。没错,慈禧开始是霸着钱修颐和园不给,还放出话来:“谁让我过不好生日,我让他一辈子不好过”。后来在朝廷大臣压力下,才把修园子的钱交出来。但是,回想一下,就算没有这档子事,这样建立就废弛的军队,人家打上门来,连炮弹都还没准备好的水师,就算有了军费,难道可以现买炮弹?现练水军?遇上往外巧取豪夺的日本,哪里有不败的道理?清政府的腐败,思想的麻木自满,帝王的不知军务,注定了一定要挨打。

2、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打完后,列强瓜分在华利益。痛定思痛的光绪干了第二件大事:1898年的戊戌变法。其实一开始,慈禧也是没有太多干涉变法的。但光绪帝几乎是完全凭热血青年的本能,在做一件“只发过去烹小鲜”的事。

重用人品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出了事跑的飞快的康有为,罢免了礼部六堂官,任命谭嗣同等四人为军机章京。病殃殃的国家,谁都能下一剂猛药,因为不破不立,唯独慈禧和光绪不能!为什么?因为太虚弱,一刀切的做法,很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破灭。果然,整个国家内部旧贵族和维新派的矛盾尖锐,大家都跑去内斗去了。自古以来,哪里有既得利益者能把收到的东西拱手让人的呢?就算没有慈禧领头,旧贵族也一定会形成一个团体,与维新派对抗的。

到后来就更有意思了,光绪帝一行人竟然在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建议下,要方面聘请伊藤为顾问,甚至付以事权。

3、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此人不简单!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他主持的。他曾在日本四次组阁,任期长达七年。但是,甲午中日战争是他在任期内发动的!聘用他为变法顾问,无异于“开门揖盗”!我觉得幸好让慈禧剥夺了光绪的权力!因为之前有朝鲜的案例在前: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迫使大韩帝国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大韩帝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

伊藤博文利用韩国统监的身份,一次次的从韩国身上敲骨吸髓,最后被朝鲜爱国人士安重根的刺杀于哈尔滨。如果他真的来主持中国的戊戌变法,中国的下场就是第二个韩国。可以说,光绪帝根本就是个长在深宫中,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突出政治智慧的皇帝,也说明清政府气数已尽。

4、庚子国变:

光绪死前经历的最后一次大事,就是庚子国变。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吓的慈禧老太后带着光绪和金银财宝就跑。据说,当时光绪可不想走,喜形于色,最后被慈禧命令太监们架着跑的。光绪强烈认可君主立宪,想着自己跟西方列强们比较合得来,巴不得这些让自己“丧权辱国”,瓜分中国的列强们,救自己于水火。

假如那个时候是光绪做主,义和团运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发生,八国联军侵华恐怕也会跟着来。即使不是以这种形式,还会以差不多的武力形式存在。就算光绪和洋人合作,同意变成他们所希望的“好打交道的文明的国家”,比如,君主立宪制国家。

我们可以看看邻国印度的下场。直到现在,还因为当时列强们契下的钉子在不断的起内乱。私有制下的印度,世界前500名富豪中,印度能占到1/5的席位。但占人口一大半的穷人,住的条件相当恶劣。最发达城市新德里、孟买等都有好几处面积颇大的贫民窟,挤满了一排低矮的用破布、烂席搭起的破房。里面大都空荡荡的,除了一张席子,一幅神像,除此之外什么东西也没有。根本别妄想我们今天这样“全民创业”、“全民致富”,人人都有机会的好时代。万幸,那个时候没有引狼入室,让侵略我们的人,“帮助”我们改变国家。

5、根本原因:

其实,那个时候的清政府,不是交给慈禧还是光绪的问题。而是,清政府病入膏肓,有识之士,比如曾国藩李鸿章等手握大权之人,把希望寄托在维持清政府的统治上。光绪帝等主战激进派,靠着一腔热血,却无救国良方,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啃噬国家的列强身上。可以说,晚清政府,药石无医,亡国是中华民族唯一的出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绍兴和议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绍兴和议的意义以及这个绍兴和议的影响等问题,的的确确是需要知道的,毕竟这个绍兴和议是当时的宋朝和金国的一次议和,而且还非常的影响这个当时宋朝的发展,那么这个绍兴和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影响是值得学习的,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1、绍兴和议的意义是什么南宋与金朝签订了屈辱的&l

  • 绍兴和议名词解释?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绍兴和议很多人估计不陌生,但是如果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估计还是比较陌生的啊,但是问题什么的也不大,不知道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就好了,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看这个绍兴和议名词解释还有为什么叫绍兴和议了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1、为什么叫绍兴和议因为签订的时间是在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

  • 岳飞北伐最远打到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人对这个岳飞北伐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越发北伐的时候最远打了什么地方呢?岳飞北伐完了之后南宋的版图到底有多大呢?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很多人比较感兴趣,如果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下面跟谁小编一起来看看,一起来学习学习吧。1、岳飞北伐最远打到哪里岳飞北伐最远打到了朱仙镇,朱仙镇已经打下

  • 唐朝离婚协议书全文,看看一别两宽的唐代夫妻怎么和谐的走向分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离婚协议现代人估计比较多的就是分家产了,哈哈,好像比较现实了,但是在古代离婚协议书可不是和现代一样的,古代的离婚协议书出过这个一别两宽的好句子,让人非常的感叹,那么这个唐代的离婚协议书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小编下面给大家带来几个版本,一起来看看唐代的离婚夫妻到底是怎么一别两宽的吧,感兴趣的可以一

  • 雍正皇帝推行新政成功了吗,过程为何阻力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贡献却不小。执政期间,雍正帝突出一个“勤”字,他知道推行新政势在必行,此后他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并且改土归流。这样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人口也渐渐有了增长。但这其中势必会影响部分利益集团,因此过程可以说是阻力重重。雍正皇帝的改革可以说成功了,但

  • 宋真宗封禅之后为何再没有皇帝泰山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自从宋真宗在泰山封禅之后,泰山的名声就臭了,导致后来的皇帝都不屑跟宋真宗这种货色一个样,还前往泰山封禅。因为每个皇帝都认为,只要去了泰山封禅,那么就等于是成人自己跟宋真宗是一样的垃圾,那谁还愿意去呢?可以说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毁了一整座山的荣耀。其实早在唐高宗李治封禅泰山的时候,泰山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了

  • 清末太原奇案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之为奇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晚清时期有着四大奇案,这四大奇案分别是张文祥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月楼案和太原奇案。不过提前小编要跟大家聊一聊太远奇案。说到这个太远奇案,是真的恨奇,奇到让人怀疑这个案件是不是就这么编造出来的。太原奇案以新娘灵堂诈尸,和尚暴毙古井,的奇诡情节,名列四大奇案之最。下面我们来详细谈谈太

  • 刘邦评功臣为何将萧何排在第一,而将军们为何主张曹参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萧何,他没有张良那样的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的才起,也没有陈平的奇计迭出和佐汉安刘之策,在军事上也没有韩信的攻城略地和战无不胜的能力。然而他能够在楚汉角逐中原的数年时间里坐镇关中,为刘邦管理大后方,兵饷不绝,足食足兵,西汉建立,于功非浅。故被刘邦称为“三杰”之一,他不论在战争

  • 为什么说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开放无度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历史上的一些皇帝,还是又很多是属于那种比较好色的,或者就是昏君什么都不做的。这样的皇帝肯定都是遗臭万年的。但是说到宋徽宗赵佶,虽然是被后人膜拜千年的一位皇帝,但是话说回来,他同样也是一位开放无度的皇帝!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宋徽宗历史评价宋徽宗继位时,北宋王朝已经从强盛慢慢

  • 唐朝住房有阶级之分吗,大臣贵族和百姓住房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现代住房对很多年轻朋友来说是一道难题,看着高高的房价也是让人发愁。那在古代,有没有发生过住房问题呢?这次我们就此唐朝为例,看看当时在住房问题上都有哪些规定。网上有朋友问,唐朝住房有阶级之分吗?实际上是有的,而且区别非常大,对于大臣贵族来说根本不需要为住房担忧,一般百姓就限制的很严格。想了解唐朝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