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开放无度的皇帝

为什么说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开放无度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82 更新时间:2024/2/13 2:42:39

说到历史上的一些皇帝,还是又很多是属于那种比较好色的,或者就是昏君什么都不做的。这样的皇帝肯定都是遗臭万年的。但是说到宋徽宗赵佶,虽然是被后人膜拜千年的一位皇帝,但是话说回来,他同样也是一位开放无度的皇帝!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宋徽宗历史评价

宋徽宗继位时,北宋王朝已经从强盛慢慢走向衰退,当时的党争异常激烈,变法派与保守派之间势同水火。宋神宗去世后,保守派上台,司马光执政,尽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宋哲宗亲政后,宣布“绍圣”,变法派又重新上台。随着一派的上台,另一派必然受到打压,轻者丢官落职,发配边州,重则性命难保,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宋徽宗继位后不久便颁布了一系列诏书,并下诏改元为“建中靖国”,力图消除朋党之间的斗争,使国家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而宋徽宗执政初期,北宋也出现了太平治世的景象,史称:“帝初政,虚心纳谏,海内想望,庶几庆历之治。”

然而朋党之间的斗争早已根深蒂固,不可消除。随着变法派蔡京等人的上台,打着“惟新”、“崇宁”的招牌,倒行逆施,排除异己,北宋的政治格局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势也就此日渐衰退了,而此时的宋徽宗也没有了执政初期的雄心壮志,而是沉湎于道家的虚渺境界和艺术世界里。

宋徽宗为人所诟病的另一点在于其想联金灭辽,最终却反被金国的铁骑所灭,沦为阶下之囚。《宋史·徽宗本纪》中说:“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其实自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与辽以来,中原王朝一直力图收复这块失地,然而终究难以收回。尽管徽宗在政治统治上饱受争议与诟病,在艺术成就上却成绩斐然。宋徽宗擅书法,他的正楷学唐朝薛曜的风格而略变其体,创出了笔画细腻的“瘦金书”。绘画上,他的画作精致逼真,尤工花鸟、于翎毛之细腻可谓独步古今,《芙蓉锦鸡》、《四禽》及《池塘秋晚》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诗词作品上,他的《燕山亭》虽属亡国之音,却可以和李后主的诗词相媲美。

2、为什么说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开放无度的皇帝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

与此同时,赵佶结交了一批与他臭味相投的朋友。他的挚友王诜,娶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虽然公主温柔贤淑,尽心侍奉公婆,而王诜却偏偏宠爱小妾,使得小妾竟然多次顶撞公主。神宗为此曾两次将王诜贬官,但他仍不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时,当着公主的面与小妾寻欢作乐。如此之人,却是赵佶的坐上宾,他们经常一起光顾京城内有名的妓馆“撷芳楼”。王诜藏有名画《蜀葵图》,但只有其中半幅,他时常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赵佶便记于心,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另外半幅画后,便把王诜手中的那半幅也要了过去。王诜以为酷爱书画的赵佶要收藏这幅画,哪知赵佶却将两半幅画裱成一幅完整的画送给了他。

当上皇帝以后,宋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徽宗十七岁成婚,娶了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后,册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此时,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二贵妃,二妃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徽宗为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二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及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赐给他。徽宗如愿以偿,甚为欢喜。据记载,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显而易见,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因此,徽宗更偏爱郑氏。徽宗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王皇后去世,徽宗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册封郑氏为皇后。

尽管后宫佳丽如云,但宋徽宗对她们的造作之态已感无味,便经常微服出宫,寻找刺激。

李师师本姓王,汴京人,是工匠之女,四岁丧父后,遂入娼籍李家,后来,竟成了名噪一时的京城名妓。她色艺双全,慷慨有侠名,号称“飞将军”。名冠京都的李师师,宋徽宗自然不会放过她。自政和以后,徽宗经常乘坐小轿子,带领数名侍从,微服出宫,到李师师的馆中过夜。

为了寻欢作乐,宋徽宗设立了行幸局,专门负责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员还帮助宋徽宗撒谎,如当日不上朝,就说徽宗有排档(宫中宴饮);次日未归,就传旨称有疮痍(染病)。天子不惜九五之尊,游幸于青楼妓馆,并非光彩之事,所以,宋徽宗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他人发现。其实,多数朝臣对此都心知肚明,但却不敢过问,致使宋徽宗更加放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住房有阶级之分吗,大臣贵族和百姓住房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现代住房对很多年轻朋友来说是一道难题,看着高高的房价也是让人发愁。那在古代,有没有发生过住房问题呢?这次我们就此唐朝为例,看看当时在住房问题上都有哪些规定。网上有朋友问,唐朝住房有阶级之分吗?实际上是有的,而且区别非常大,对于大臣贵族来说根本不需要为住房担忧,一般百姓就限制的很严格。想了解唐朝这方面

  • 广东十虎是哪十位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末年时期有着非常多名震天下的武林怪杰,而其中最名震天下的就是“广东十虎”。这十虎在当年是以武术著称,当时清朝政府腐朽不堪,外面有着列强虎视眈眈,政府没有实力保护良民。为了自保,于是在民间就兴起了习武之风。当人民有了需求,所以当时在民间社会上的武馆也是层出不穷的。各村各镇

  • 戚继光晚年为何会以悲剧收场,他的悲剧是由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遭受过不平等对待的将领有很多,明明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但下场却不尽人意,明朝将领戚继光就是其中一位。戚继光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肯定都有听说过一些他的事迹,戚家军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的有名。但戚继光晚年多次遭贬,最后官职没了,一代名将就此陨落。那究竟是谁造成了戚继光的悲剧呢?下面是作者

  • 丁谓为何被称为奸邪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早年,丁谓意气风发,和赵恒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得到重用。以丁谓的学识和能力来说,他的确算是一位人才。但在官场上,丁谓逐渐迷失了自我,他一再迎合皇帝,放纵自己,最后不仅遭贬,连名声也跟着一起坏了。《大宋宫词》中的丁谓,其经历和正史有一定区别,但下场基本差不多。想要了解丁谓的为人,需要从多角度来看,

  • 辛亥革命清朝多少兵力,为何使用的是北洋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武昌起义的时候,此时的袁世凯已经52岁,不得不赋闲在家。但是之后的形势的发展,再加上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对袁世凯也是越来越有利了。前来巴结讨好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看重的不是袁世凯的为人,而是他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事实上,朝廷除了北洋军,还有八旗军、武卫军、地方武装等等军队。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

  • 罗汝才为什么叫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罗汝才是明朝末年起义军的领袖之一,很多朋友好奇,他为什么自称“曹操”?其中的原因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罗汝才为人狡诈善变,因此江湖上的人便将他称为“曹操”;而另一种说法,是跟当时的一首童谣有关,童谣内容有一句是“郑台复郑台,曹操今再来&r

  • 胤祥被囚禁十年之后有什么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原本侠肝义胆,侠骨柔肠的十三爷胤祥在经历了十年的囚禁之后,他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越来越小心了,越来越怕事了,可以说完全就是变了一个人。就连雍正也说道,你已经不是原来的胤祥了!康熙48年,十三阿哥因为协助太子胤礽暗杀郑春华而被康熙圈禁,一直到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了才从宗人府里出来。出来后的胤祥,两鬓斑白,

  • 陈宫为何不跟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陈宫,相信了解三国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陈宫虽说亡的早,但也绝对算得上是三国时期顶尖谋士之一了。先是跟了曹操,之后又跟了吕布,那么为何就是不选择跟刘备呢?当初刘备可是在徐州跟他有过相遇的时机,他为什么不抛下不成气候的吕布,转而投靠胸有大志的刘备呢?1、陈宫实在是瞧不上刘备,本钱太小了。刘备名义上

  • 刘备扔阿斗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长坂坡大战中战败,而自己却只是带着20多人逃离了战场。此时赵云却是独自一人返回了战场,在乱军之中是杀进杀出,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甘夫人投井。但是在当赵云抱着刘禅冲出重围的时候,将年幼的刘禅递给刘备之后,刘备却将阿斗仍在了地上,怎么看都不符合人之常情的。那么刘备的这一番举动到底是为何呢?1、刘

  • 曹利用为什么不帮冀王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曹利用迎来了一段高光时刻,他对父亲曹太傅说的一段话,让整个曹家人瞬间清醒,其实他才是真正看清大局的人。曹利用如果帮冀王和他的妹妹谋反,可能他们曹家早就成为阶下囚了。而曹利用此番也不仅仅是为了自保,他还有一个更加长远的计划,曹利用如果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上,那他们曹家的未来便有了更大的可能。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