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不反清

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不反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59 更新时间:2024/1/15 12:22:22

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拥有那么庞大,战斗力强大的湘军,为何不返清,不称帝呢?事实上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唯一圣贤,是千年来的第一完人。然而他当时在清朝的慈禧太后眼里,皇帝眼里也仅仅只是一个高级奴才罢了。若是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他就连奴才都算不上了。

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成就无人可出其右。他不但功高盖世,而且个人修养近乎完美,考虑到晚清那个国家危亡,官场龌龊的环境,曾国藩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称他为当时之“圣人”、"国之砥柱"并不过头。

但曾国藩是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的。如果称帝的话,他就不是曾国藩了。

1、不想称帝

且不说曾国藩远远没有达到造反称帝的能力,假设慈禧太后和大清皇帝搞一出禅让制,主动让出皇位给曾国藩,聪明如他恐怕也不会坐这个位置,换做你我也不会,为啥呢?

当时的晚清已是内外交困,摇摇欲坠,在世界列强窥伺之下,无论谁当皇帝恐怕都很难挽救时局,只能乖乖给洋鬼子当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头子,被列强任意欺压凌辱,没有任何力量反抗,充其量不过是从满清皇帝手中接过黑锅,继续当国家和民族罪人而已。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过把瘾就死,做一个昏庸无道,沉溺享乐的皇帝,不管国家危机、民族存亡之类的宏伟目标也就罢了,但曾国藩不是,他绝不会得过且过,却真心无力回天。

与其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大清的柱石和忠臣,既不用背锅,还可以被万人敬仰。

2、不敢称帝

曾国藩是著名理学家,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修身律己,忠君爱国,经世致用,是他终生信奉不变的信条,也是他被后世尊为“圣贤”的根本。有人天真地认为,曾国藩若是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会赢得汉人支持,推翻满清统治,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

虽说满清是异族,但毕竟是中原之主,曾家上溯多少代都是大清顺民,曾国藩又是在满清皇帝信任和支持下,才取得空前成就。若是称帝,一是不感谢组织培养,是为忘恩负义;二是造自己主子的反,是为不忠不孝,严重违反其人生信条和社会规则,不被称为“三姓家奴”就要烧高香了。

权衡一下,与其毁了一世英名,被人唾骂,还不如忠臣做到底,今后名垂青史。

3、没有能力称帝

曾国藩的湘军战斗力颇强,但那是相对无能的满清八旗兵,以及后期战斗力下滑的太平天国军。实际上,湘军人数远远没有40万,充其量10万左右,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彭玉麟都不是等闲之辈,未必唯曾国藩马首是瞻,更何况如李鸿章的淮军、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等,跟他都不是一路人,实力不可小觑。

何况清廷对曾国藩及其湘军早有防范,让湘军担纲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一定程度也是消耗湘军实力,防止他们趁机做大做强,如果曾国藩据南京造反,很可能坐守而败。

退一步讲,就算曾国藩对清廷占于上风,甚至以攻为守,挥师北京,但以慈禧太后的尿性,哭着喊着向洋鬼子求援,洋鬼子搞出一个“八国联军”来剿灭曾国藩也是很可能的,因为他们只喜欢慈禧这样跪舔自己的人,绝不希望中国有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跟他们对着干。

综上所述,以曾国藩的政治头脑,他心里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绝不可能造反称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为丞相接班人,为什么不推荐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了三国鼎立局面。在《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中有记录到,诸葛亮多次赞扬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蒋琬,字公琰,今湖南零陵湘乡人。二

  • 萧铣佣兵40万为何会直接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隋末和唐初的名将萧铣,萧铣还是比较有历史的一位人物,话说他当时佣兵了40万,但是当时遇到李渊之后,就马上选择了投降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萧铣出自兰陵萧氏,是一流世家,更是梁武帝萧衍的后人,梁宣帝的曾孙。世家大族加天潢贵胄,这出身确实不低。他祖父安

  • 于志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于志宁这个人物,于志宁是唐朝三代老臣,在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不过后来因为唐高宗废王立武一事,遭到罢免。于志宁早期在隋朝当官,后来投奔李世民,替李世民制定过不少谋略,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于志宁在政治场上,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情商。因为了解于志宁的朋友并不多,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

  • 刘平为什么刺杀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刘备曾遭到他人的刺杀,不过好在最终是化险为夷,没有让刺杀者得逞。虽然刘备在外有着很高的口碑,但随着势力不断扩大,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刘备自然会成为暗杀者的对象。其中比较出名的一起,便是蔡瑁、张允联手打算除掉刘备,不过被刘备逃走。那这次给大家介绍另一起刺杀事件,了解该故事的人应

  • 宋朝有多少禁军,他们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水浒传》里,林冲的名号非常响亮,因为他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很多人也因此记住了北宋拥有八十万禁军这件事,不过八十万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历史上真有这么多吗?如果有八十万士兵,为何北宋对外还总是吃败仗?难道是因为禁军战斗力不行?可能这会是大家产生的一些疑问。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个解答,看看宋朝

  • 若庞统不死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刘备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终究害死了庞统,给蜀汉带了的巨大的损失,这也是刘备不如刘邦和刘秀那样做事果断,心狠手辣,导致季汉没能像西汉与东汉那样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在211年刘备与刘璋相会的时候,庞统、张松、法正这三大谋士都是建议刘备抓了刘璋,这样就能不废一兵一卒拿下四川,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刘

  • 刘备为何特别关照糜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麋竺在刘备集团中的名气并不是特别高,但他的地位却很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力压诸葛亮。其实对于刘备来说,糜竺算是他的贵人,如果没有糜竺,可能刘备的创业之路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而刘备又是一个特别注重恩情的人,所以一直对糜竺多加关照。想了解这两人之间的关系,还要从早年开始说起,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话,就不要错过

  • 如果刘备丢失荆州的同时拿下关中,复兴大汉是不是也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确实稳了,我们设想一下地图,刘备占据关中、汉中和益州,曹魏占领黄河流域,南抵长江北岸(包括南郡),东吴占领江东和荆州,呈鼎足三分之势。如果我们那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对比,就会发现,刘备所占领的疆域和秦国疆域一样,和楚汉相争时刘邦占领的疆域一样。不过,领过了汉朝三百多年的统治,此时的刘备统治的关中、汉中和

  • 明朝的倭寇之乱是怎么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历史上倭寇横行的时候就是在明朝最为严重。那么明朝的倭寇之乱是怎么造成的呢?为什么其他朝代都没有,唯独明朝的时候这么多倭寇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造成明朝倭寇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吧!首先,造成这样倭寇之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海禁政策。因为当时朱元璋下令实行海禁政策,这个政策对于老

  • 周穆王到达了波兰华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周穆王,在自己的父王南征未复还之后仍然选择父亲的道路冒险远行,其目的往大的说就是为了王国的进一步扩张,成就大邦周的伟业。自从武王灭商,历成康之治,西周王朝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从他不顾重臣祭公谋父劝告,执意要出兵犬戎就可以看出其雄心壮志。周穆王最终俘获“四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