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为何逼死薄昭

汉文帝为何逼死薄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4/1/19 10:53:45

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曾帮助汉文帝登基称帝。吕后死后,在朝的吕氏被消灭殆尽,所以皇帝人选成了一个难题。当时大臣们想拥立刘恒为帝,但刘恒多有顾虑,期间犹豫不决。而薄昭以身犯险,替刘恒入京打听消息,确认后才让刘恒动身。不过薄昭虽然对汉文帝有恩,但他如果犯了律法,照样会得到惩戒。薄昭被逼自杀,和他当时犯下的罪行有关,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

1、汉文帝舅父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的一位明君,他在位时期,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汉文帝却做了一件备受争议的事情,在他的逼迫下,曾经帮他做皇帝的舅父薄昭被迫自杀!那么汉文帝为何不顾亲情,将自己的舅父逼死,这背后到底隐藏着那些故事呢?

根据史书记载,薄昭是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他的父亲在战国后期与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下了薄姬以及薄昭。秦朝末年,魏媪让许负给女儿薄姬相面,许负说此女将会生下天子。魏媪很高兴,就把女儿献给了魏王豹。后来,魏王豹被刘邦击败,刘邦发现薄姬很漂亮,就把她召入自己的后宫。

后来薄姬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自此之后刘邦就很少宠幸薄姬了。公元前196年,刘恒被封为代王。由于薄姬不得宠,所以没有吕后的嫉恨,得以跟随儿子前往封地代国,与此同时薄昭也一同前往。在代国期间,代王刘恒在母亲的教导下,一直谨小慎微,对朝廷十分恭敬,因此没有得罪吕后。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朝中的功臣在周勃陈平的率领下,发动了宫廷政变,除掉了吕后的亲族及其党羽。在讨论新皇帝人选时,有人主张迎立齐王刘襄,可是琅琊王刘泽表示反对,他认为“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

2、为何被逼自杀

刘泽认为刘襄的舅舅驷钧凶残暴戾,是带着帽子的老虎,如果立齐王为帝,那么相当于重新树立一个新的吕氏外戚集团。与此同时,刘泽极力推荐代王刘恒,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也就是说薄昭有长者之风。靠着母亲、舅父的名声,代王刘恒得到了群臣的拥戴。

在这背后还有一个原因,这些功臣们认为薄家的势力比较弱小,不会对朝政构成威胁。当使者到达代国后,代王刘恒不知真伪,于是就派舅父薄昭到长安打探情况。薄昭搞清楚事情的始末后,力劝刘恒入京继承大统,就这样刘恒成为了西汉的皇帝。薄昭先被封为车骑将军,接着又被授予轵侯的爵位。

可是十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70年,薄昭却被外甥逼死了!原来薄昭居然杀死了朝廷的使者,这在汉朝是死罪,因为使者代表着皇帝。史书没有交代薄昭杀害使者的原因,汉文帝也不想将舅父公开治罪,于是他派大臣陪薄昭喝酒,想让薄昭醒悟,然后自行了断。但是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薄昭不肯自杀。

汉文帝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群臣穿着丧服去薄昭家哭丧,言外之意,在我的心里你已经死了,根本没有活路。薄昭没有办法,这才自杀而死。汉文帝虽然逼死了舅父,但他却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帝,而超越法律之上,因此得到了后世的称赞。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不反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拥有那么庞大,战斗力强大的湘军,为何不返清,不称帝呢?事实上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唯一圣贤,是千年来的第一完人。然而他当时在清朝的慈禧太后眼里,皇帝眼里也仅仅只是一个高级奴才罢了。若是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他就连奴才都算不上了。曾国藩创立湘军,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为丞相接班人,为什么不推荐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了三国鼎立局面。在《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中有记录到,诸葛亮多次赞扬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蒋琬,字公琰,今湖南零陵湘乡人。二

  • 萧铣佣兵40万为何会直接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隋末和唐初的名将萧铣,萧铣还是比较有历史的一位人物,话说他当时佣兵了40万,但是当时遇到李渊之后,就马上选择了投降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萧铣出自兰陵萧氏,是一流世家,更是梁武帝萧衍的后人,梁宣帝的曾孙。世家大族加天潢贵胄,这出身确实不低。他祖父安

  • 于志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于志宁这个人物,于志宁是唐朝三代老臣,在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不过后来因为唐高宗废王立武一事,遭到罢免。于志宁早期在隋朝当官,后来投奔李世民,替李世民制定过不少谋略,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于志宁在政治场上,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情商。因为了解于志宁的朋友并不多,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

  • 刘平为什么刺杀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刘备曾遭到他人的刺杀,不过好在最终是化险为夷,没有让刺杀者得逞。虽然刘备在外有着很高的口碑,但随着势力不断扩大,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刘备自然会成为暗杀者的对象。其中比较出名的一起,便是蔡瑁、张允联手打算除掉刘备,不过被刘备逃走。那这次给大家介绍另一起刺杀事件,了解该故事的人应

  • 宋朝有多少禁军,他们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水浒传》里,林冲的名号非常响亮,因为他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很多人也因此记住了北宋拥有八十万禁军这件事,不过八十万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历史上真有这么多吗?如果有八十万士兵,为何北宋对外还总是吃败仗?难道是因为禁军战斗力不行?可能这会是大家产生的一些疑问。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个解答,看看宋朝

  • 若庞统不死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刘备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终究害死了庞统,给蜀汉带了的巨大的损失,这也是刘备不如刘邦和刘秀那样做事果断,心狠手辣,导致季汉没能像西汉与东汉那样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在211年刘备与刘璋相会的时候,庞统、张松、法正这三大谋士都是建议刘备抓了刘璋,这样就能不废一兵一卒拿下四川,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刘

  • 刘备为何特别关照糜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麋竺在刘备集团中的名气并不是特别高,但他的地位却很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力压诸葛亮。其实对于刘备来说,糜竺算是他的贵人,如果没有糜竺,可能刘备的创业之路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而刘备又是一个特别注重恩情的人,所以一直对糜竺多加关照。想了解这两人之间的关系,还要从早年开始说起,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话,就不要错过

  • 如果刘备丢失荆州的同时拿下关中,复兴大汉是不是也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确实稳了,我们设想一下地图,刘备占据关中、汉中和益州,曹魏占领黄河流域,南抵长江北岸(包括南郡),东吴占领江东和荆州,呈鼎足三分之势。如果我们那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对比,就会发现,刘备所占领的疆域和秦国疆域一样,和楚汉相争时刘邦占领的疆域一样。不过,领过了汉朝三百多年的统治,此时的刘备统治的关中、汉中和

  • 明朝的倭寇之乱是怎么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历史上倭寇横行的时候就是在明朝最为严重。那么明朝的倭寇之乱是怎么造成的呢?为什么其他朝代都没有,唯独明朝的时候这么多倭寇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造成明朝倭寇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吧!首先,造成这样倭寇之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海禁政策。因为当时朱元璋下令实行海禁政策,这个政策对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