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画像为什么有两副不一样的?他到底长什么样?

朱元璋画像为什么有两副不一样的?他到底长什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77 更新时间:2023/12/10 22:20:41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朱元璋画像的问题,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朱元璋画面还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一般比较常见的就有两种了,一种是长得比较好看的,一种是长得不算好看满脸麻子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朱元璋画像为什么有两副呢?而且还是不一样的,这个真实的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

现存的朱元璋画像有十三幅。其中好看的“正像”有两副,均来自明朝宫廷画师之手,分别是壮年时期的坐像和老年时期的半身像。

难看的“丑像”有十一幅,均是“收集癖”乾隆皇帝收集而来藏于故宫的民间画像,11张“丑像”虽然丑地各具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给朱元璋画了一张猪腰子脸或者说是鞋拔子脸。

人的样貌虽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些许改变,但也不至于有如此大的差别,那么,真相只有一个:至少有一副是假的。

正像是明朝官方绘制,收藏于明皇宫之中,为后人祭祀瞻仰,因此有不少人都亲眼看过。

比如嘉靖朝的张翰,在担任工部尚书时,曾在武英殿见过朱元璋的画像,晚年辞归故里时,在《松窗梦语》写道:“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

又如万历朝的张萱,曾任中书舍人,修撰国史,也见过朱元璋的画像,称:“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从张翰和张萱二人的记述得知,早在嘉靖年间,民间就有了太祖真容美丑之争。并不像网上一些人说的那样,是清朝故意抹黑。

民间也有说法称,朱元璋长得很丑,宫廷画师如果如实画出,就会被砍头,所以宫中收藏的正像是刻意美化的。这种说法多少有点阴谋论了。

曾给朱元璋、朱棣画过像的明初画家王绂,在他的《书画传习录》中提到:“写真固难,而写御容则尤难,何者?皇巨壮丽......又复凛天威于咫尺,不敢瞻视。稍纵而为之,上者斯时亦严乞正心,不假频笑,画者之已慑而气已索矣,求其形似已足幸免于戾,何暇更计及神似耶?”

按照王绂的说法,宫廷画师大多只能做到形似,而且不会因为画得逼真而受到责罚,因此朱元璋杀画得丑的画师,恐怕与事实不符。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朱元璋后代的样貌去反推,下面依次是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孙子朱高炽、曾孙朱瞻基

从祖孙四代的相貌看,脸型和眼睛都十分相似,如果朱元璋真的长了一张鞋拔子脸,,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子孙三代为什么完全看不出来?总不会是马皇后给朱元璋带了绿帽子。

所以端庄的正像大概率就是朱元璋的真容,拿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丑像流传,不怕朝廷诛你九族吗?

明末史学家谈迁认为,朱元璋喜欢微服私访,“恐人识其貌”,所以赐给王公大臣的画像都是假像,真像藏在太庙中。清朝文人宋起凤认为,丑像是朱元璋特意命人画的,意在“宣威外域”,震慑四方。

不管是“恐人识其貌”,还是“宣威外域”,他们都认为丑像的存在是明朝官方有意为之,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就不得不提明朝的“整容大师”朱棣了。

靖难之役,朱棣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除了所谓的“靖难”之外,朱棣还需要其他的名头,为他的皇位正名,于是他就看上了相面之术。朱棣找来一帮术士,证明自己有当皇帝的异像,命里就该当皇帝。

朱棣把自己的面相和皇位扯上关系,那自然也要帮朱元璋的御容神化一番。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到,郭子兴见朱元璋“状貌奇伟异常人”,这才收为亲兵,“甚见亲爱”。可朱元璋自己写的《梦纪》中,并没有说自己生得奇貌才被郭子兴看中,此外,朱元璋还经常说自己是“淮右布衣”,并没有刻意强调自己有天人之姿。

事实上,《明太祖实录》在朱棣当皇帝后,经过了两次大修,极有可能是朱棣为朱元璋加上了“状貌奇伟异常人”的设定,从印证朱元璋等建立明朝,是因为他面相不凡。

下面是山东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鲁王墓葬出土的木箱,箱上刻有精致的龙纹图案,这条龙的上颚和鼻头遍布“麻点”,联想一下朱元璋“丑像”上的七十二黑点,所谓“龙形虬髯”也就有了依据。

朱棣在修明孝陵的功德碑时,将朱元璋的容貌进一步神化,“龙髯长郁,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也就是从朱棣开始,朱元璋的容貌开始向“龙颜”转变,也就有了《明史》中,朱元璋“奇骨贯顶”的说法。

到了景泰朝编修的《古今鉴识》中,是这样描绘朱元璋的相貌的:“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覆,日月丽天,辅骨插髯,声音洪亮,贵不可言”,“天地”指是天庭和地阁,对应人的额头和下巴,“天地相朝”,这不就变成了猪腰了嘛。

其实在古人眼里,帝王之相没有美丑,最核心的要求是“奇”,只有异于凡貌之人,才有帝王之运。在这种观念下,朱元璋的相貌从最开始的“淮右布衣”,到“状貌奇伟异常人”,再到“奇骨贯顶”,最后到“天地相朝,五岳俱覆”,从一个普通人一步一步变成了“天龙人”,又在民间的不断加工之下,最终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了现在一美一丑截然不同的两幅帝王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什么规定在死刑犯嘴里塞木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大家应该都知道,她对于刑犯来说,可是研究出了很多非常狠毒的刑罚,这些刑罚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而且最关键的是,武则天是刑罚的发明者。那么武则天在死刑犯的嘴里为什么会塞木丸呢?这是什么操作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何武则天皇帝要求死刑犯临刑前要口塞木球呢?原

  • 孙悟空名字是谁取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孙悟空的名字可不是随便取的,然而大部分的朋友都不清楚,“悟空”这两个字背后到底有何含义,那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好好讲讲。想要了解“悟空”的意思,就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帮孙悟空取名的菩提老祖。菩提老祖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角色,他并非传统神话当中的人物,在《西

  • 武则天和狄仁杰除了君臣关系还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狄仁杰,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那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可是非常的火啊。关于狄仁杰和武则天之间的关系在表面上其实就是君臣关系,狄仁杰对于武则天的帮助还是很大的。那么除了君臣关系之外,还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狄仁杰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人物。作为唐朝的宰相,他利用职

  • 中国古代北海是贝加尔湖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如今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以及南海这四大临海,而对于古代中国,有着五湖四海的说法。那么这四海在古代是指什么呢?在古代人的印象当中,中国的四周都是北大海所环绕的,分别是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合称为四海。东海南海大家都很熟悉了,西海一般是指中亚地区的里海,那么北海是指哪里呢?在中国古代的文化

  • 宋朝为什么和蒙古结盟灭了金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朝和蒙古结盟一起灭掉金国,这个事情在历史上都是非常可笑的,宋朝这一步可以说是非常的臭,选择和强国结合,最后的结果就好似反被蒙古给吞噬。那么为什么宋朝会和蒙古结盟呢?为什么不和金国结盟灭了蒙古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宋选择联蒙灭金,而不是联金抗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因为整个南宋朝代

  • 为什么清朝从来没有宦官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在明朝时期,那个时候的皇帝和宦官之间可是存在着很微妙的关系,而且后面甚至一度到了宦官干涉朝政的地步,而且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汉朝结束之后,到了清朝,几乎就看不到宦官出来干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强大的皇权不需要宦官和外戚进行皇权和臣权的平衡。宦官的权力来

  • 刘贺为什么只当了二十多天皇帝就被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说到汉朝的刘贺,相比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个,霍氏家族的霍光可是在朝堂之上权利非常大,甚至是要谋反,谋反之前就立过刘贺为皇帝。但是刘贺只当了二十多天就被废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刘贺的轻狂刘贺不是两汉第一位从外藩迎来的皇帝,也不是最后一个,他的祖宗汉文帝刘恒

  • 范蠡作为一个官员是怎么经商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范蠡可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大家,对于知识可是非常的渊博,更是帮助了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但是作为官场上的一份子,他是怎么变身成为商人的?而且还是非常成功的商人!赶紧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相传春秋战国时,范蠡带着西施离开越国时,最初就到德清钟管一带隐居。那种闲云野鹤的生活,是多少神

  • 为什么说道光皇帝是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皇帝,大家应该都知道,作为皇帝那肯定是大鱼大肉,不管是吃的东西还是用的东西都是非常昂贵,稀有的。不然怎么能凸显出他的地位呢。但是在历史上,就有一位以“节俭”出名的皇帝,那就是道光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及道光都说他是一个“节俭&rdq

  • 武则天称帝后为何把都城迁至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她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称帝之后,就直接把都城给迁至了洛阳,对于这个一做法,让很多人都非常诧异,不知道武则天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这个说法甚至被司马光写到了《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