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元分裂的鞑靼,瓦剌,兀良哈分别有什么区别

北元分裂的鞑靼,瓦剌,兀良哈分别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31 更新时间:2024/2/6 23:43:09

说起北元,指的就是向北迁徙的元朝。在明朝攻占了元朝的首都大都之后,朱元璋就认为明朝继承并取代了元朝的正统地位。所以将当时迁徙到漠北的元顺帝残余势力称之为“残元”、“胡元”或是“故元”。另外在《高丽史》中首次使用了“北元”这一词来表示向北迁徙的元廷。而且北元这个称呼也非常的适合我国史学传统习惯,所以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众所周知,元朝是大蒙古国(另包含四大汗国)的一部分,而元朝皇帝则一般被认为是大蒙古国的大汗,比如说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是元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同时也是大蒙古国的第十五位大汗,当然还可以算得上是北元的“开国之君”。

关于北元的时间范畴,历史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1368-1388年,也就是从元廷北迁开始到忽必烈的后代脱古斯帖木儿败亡而止;第二种说法是1368-1402年,也就是到北元大臣鬼力赤篡位建立“鞑靼”为止;第三种说法是1368-1635年,也就是说北元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林丹汗败亡为止。

第一种说法认为,公元1388年明朝将领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败元军,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仅率数十骑逃走,于是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争夺汗位时被忽必烈击败)的后代也速迭儿趁机缢杀天元帝自立,这样相当于灭亡了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所以北元也可以算是由此结束。

这种观点还有另外一个论据,那就是由于阿里不哥后裔世居草原,所以其蒙古草原文化浓郁,而汉文化则因此迅速衰弱,以至于从“弑君篡位”的也速迭儿开始,后面的蒙古大汗都不再使用汉文的年号和“大元”国号,所以北元应该算是到此结束。

第二种说法认为,公元1402年,大臣鬼力赤在连杀两位蒙古大汗后其本人被拥立为大汗。从此,蒙古大汗不仅去除了元朝皇帝称号,而且《明史》还直接将其国号改为“鞑靼”,所以北元应该到此时才算结束。

第三种说法认为,元朝虽然灭亡,但这只是让大蒙古国失去了中原领土,退出中原的蒙古贵族仍然统治着中国北方的广大草原地区,而且他们的实力一直都足以与大明王朝相抗衡,有时甚至还能以武力威胁甚至击败明朝军队。

据历史记载,蒙古军队曾多次进军到北京城下:

第一次是明朝正德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之变”全军覆灭后又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蒙古瓦剌部不仅掳走了明英宗朱祁镇,还差点攻破了北京城;

第二次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前后,强大起来的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曾多次率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最终迫使明朝开通“贡市”,史称“庚戌之变”。

好在“庚戌之变”的二十多年以后,明朝以俺答汗的孙子因为“家庭矛盾”投奔明朝为契机,与蒙古土默特部进行了友好磋商,最终达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隆庆和议”,从而彻底结束了蒙古与明朝之间长达两百多年的战争局面——此后蒙古与明朝数十年没有出现大的冲突。

更为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元朝所用的传国玉玺一直掌握在各代蒙古大汗手中,直到明末清初林丹汗为后金所败,其子额哲于公元1635年携传国玉玺投降后金(大清),蒙古帝国正式灭亡,所以北元应该一直持续到此时才算结束。

以上是关于北元时间范畴的一些争议,我们不妨将时间范围再拉大一点,如果从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算起,到公元1635年林丹汗的儿子投降后金,大蒙古国一共持续了四百多年,如果按照中国历史名称的划分,这段时期又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元1206-1271年,这段时期可以称之为蒙古;

第二阶段是公元1271-1368年,这段时期可以称之为元朝;

第三阶段是公元1368-1388年,这段时期可以称之为北元(尚有争议);

第四阶段是公元1388-1635年,这段时期又可称之为蒙古(明史则称为鞑靼)。

到第四阶段时,北元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了三个互不统属的游牧集团——鞑靼(即东部蒙古和中央蒙古,后来发展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即西部蒙古,后来发展为漠西蒙古)、兀良哈三卫(即朵颜三卫)。随着这三个游牧集团的互相征伐和分化,蒙古大汗逐渐沦为名义上的君主,这有点像春秋战国时代的周天子——权力都被各国(各蒙古部落)所架空。

“鞑靼”只是明朝对成吉思汗嫡系后代及其治下蒙古部落(中央蒙古)的统称,当然他们的自称都是“蒙古”,一般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阿速(奥塞梯人)等部。其中察哈尔部首领一般就是蒙古大汗,由于明朝一直都在打压属于中央蒙古核心部落的察哈尔部,所以两者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好。相反,明朝和土默特部的关系倒是不错,因为明朝也想利用土默特部来打压察哈尔部。

“瓦剌”这个部落联盟其实早在唐朝就有记录,因为古代蒙古高原的民族就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被称为“草原百姓(即后来的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另一部分被称为“林中百姓(即后来的西部蒙古、瓦剌)”,其中后者通常自称为卫拉特人而非蒙古人。成吉思汗和其后裔一直利用世代联姻来拉拢对方,直到元朝灭亡后,瓦剌人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并脱离了蒙古人的统治。

瓦剌一般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西迁后由辉特部取代)四大部,一般由和硕特部首领担任瓦剌四部盟主。想必很多人都听说土尔扈特这个部落,他们一度因为和强大的准噶尔部不和,不得不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后来又因为不堪忍受沙俄的统治,部分土尔扈特人又东归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兀良哈三卫是明初统治者用来笼络和羁縻蒙古人而设立的三个卫所——朵颜卫、泰宁卫和福余卫,因三卫的驻地在兀良哈地区而得名,一般分为兀良哈、翁牛特、乌齐叶特等蒙古部落。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卫所制”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创立的一种军队编制制度,所谓“一府设所,几府设卫”,每卫大概有军队五六千人,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明朝初期,由于明朝军事实力强劲,以蒙古骑兵为主的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一度归附明朝。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时,其手下骁勇善战的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还出力颇多。

有意思的是,鞑靼和瓦剌都曾凭借自己的实力击败对方统一蒙古各部,但持续的时间往往都不长,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则因为实力最弱而不得不依附周边的强敌(明朝、鞑靼、瓦剌)以求生存。由于篇幅有限,后面我们将继续介绍瓦剌和鞑靼以及北元的历史,有兴趣的可以关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杨家将所有的人物全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杨家将的人全部名单,很多人知道杨家将,但是如果要仔细的把杨家将全部的人给说出来那还是比较困难的,除非对杨家将非常非常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来盘点盘点这个杨家将人物全名单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跟谁小编的脚步仔细来分析揭秘看看,期待大家讲加入哦。杨家将的全部成员还是有不少的,包括这个令公令婆

  • 瓦岗寨五虎将是哪五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瓦岗寨五虎将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这个瓦岗寨五虎将分别是哪五个呢?他们又是怎么排名的呢?其实很多人估计知道答案了,但是很多人估计也不知道答案,具体怎么说小编下面简单的给大家来说说吧。关于瓦岗寨五虎将到底是哪五个的说法版本很多很多,下面给大家一一列举。版本一:在小说《隋唐英雄传》

  • 王伯当为什么忠于李密?三个原因王伯当忠心耿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王伯当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说他非常的忠心,因为他一生中都忠于这个李密,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如此忠心呢?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大家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1、李密对王伯当有救命之恩王伯当当初闹华灯时李密曾经救过他,这个就已经可以为其卖命

  • 克苏鲁神话生物艾哈伊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克苏鲁神话中的生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艾哈伊人(Aihai),也可以译为爱伊海伊人。艾哈伊人最早是出现在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的故事《雷沃莫斯沉眠者》之中,是一种来自火星的外星生物。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艾哈伊人是一种怎样的生物。这个怪人身材将近10英尺高,比一般的艾哈伊人高

  • 历史上平原公主为什么结婚3天就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平原公主,作为古代最美公主之一,她作为慕容德的独生女,自然是备受恩宠,本来是嫁给了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人,但是后来却被处死。慕容德为了抚平平原公主,就让她又嫁给了寿光公余炽,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结婚才三天的事件,平原公主就自杀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慕容德有二十多个孩子,

  • 天罡三十六斧谁练全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天罡三十六斧谁练全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是值得大家去研究的,毕竟这个程咬金就练了三招半就变得异常的厉害了,如果谁要是连全了,那一定能天下无敌了,随意到底谁把这个练全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看看吧。到底谁练全了这个天罡三十六斧还是有非常大的争议的,至今没有

  • 孙悟空为什么替九头虫说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西游记》妖怪人气排行榜,没想到九头虫还排在挺前面的。九头虫是在祭赛国的故事中登场,他本想盗取祭赛国的舍利子,后来被孙悟空发现,双方爆发了冲突。九头虫本领还不小,他和孙悟空交战三十回合不落下风,后来猪八戒也加入战场,九头虫这才败下阵来。那比较奇怪的是,九头虫最后并没有被缉拿,因为孙

  • 湘潭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湘潭这个地方,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即使没有去过,也绝对是有听过的了。“湘潭”之名的来源。一说为此地临湘江之曲且多“潭”,遂名“湘潭”;另一说则较为合理,得名于昭山边、湘江中的湘州潭,古名昭潭,该潭实为滚滚湘江中一较深的流潭,

  • 罗成为什么折寿50年?做错5件事一件少1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罗成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问了,话说这个罗成好像是折寿了50年的,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罗成为什么会折寿50年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比较感兴趣的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可以一起来看看。当然了这个也只是小编的个人看法而已,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历史上也

  • 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1、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瓦岗一炉香的典故其实就是说的瓦岗的这一群人没有领袖,真正遇到了什么大事,或者说争议很大的事情就非常容易瓦解。2、瓦岗一炉香全句和出处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