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为何选择台湾当根据地

郑成功为何选择台湾当根据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19 更新时间:2024/2/16 16:05:52

郑成功曾多次帮助明朝宗室和难民移居到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还为华人经商提供安全保障,因此获得“国姓爷”旗号。不过当时郑成功想和清军继续抗衡,他需要一个能够整备的根据地。后来郑成功率军征伐南京失利,此后粮食逐渐告急,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此时何斌建议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拿回台湾岛。台湾面积够大,能解决后勤问题,恐怕这就是郑成功会选择台湾最大的一个原因。

1、南辕北辙的父子人生路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年是一个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为人精明狡黠,十分会做生意,发了大财,娶日本女子为妻生下郑成功。郑成功虽然是个混血儿,按现在的说法算华裔,但由于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汉民族自豪感颇强,忠君思想很浓,七岁时就要求回国。其母说:汝国内多难,何能为也。意思就是说你们国家现在社会动荡,你现在回去干啥?郑成功说,我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其母无奈,只好交给当爹的把其带回国。

当时华夏正值多事之秋,处于末代的大明王朝政治黑暗、官僚腐败、天灾频繁、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吴三桂献出山海关率军投降了清军。李自成不敌清、吴联军的攻击,退出了北京,从此开始了满清对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统治。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叔叔郑鸿逵,以及黄道周、吴春等人,拥戴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聿键在福建称帝,以福州为首都,改元隆武,开始了偏安一隅的政治格局。

郑芝龙之所以拥戴朱聿键,完全是为了捞政治资本,朱聿键如同南宋的赵构那样,在南方站稳了脚,他就是开国元勋。殊不知,如今的满清不是那时的金国,占领黄河以北后继续南下,犯下了“杭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血案,直朝福建扑来。时任兵部尚书的郑芝龙通敌撤防,郑鸿逵不战而逃,最后朱聿键被清军俘获处死。

2、郑成功三次北伐抗清

郑成功多次劝告父亲无效后,拔剑割发明志,宣布断绝父子关系,率军在鼓浪屿誓师,设高皇帝朱元璋“神位”,在军中自制一面大旗,上书“杀父报国”四字。从1646年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组织抗清斗争。

1656年,清军船队从泉州出发进攻厦门,郑成功立即派出船队迎击,两军在海上展开决战。由于清军缺乏海上作战经验,且又遇上飓风,损失惨重。郑成功乘势进行第一次北伐,北攻闽安,进军福州。由于福州城池坚固,防守力量强,久攻不下,为了防备清援军夹击,被迫下海退走。

1657年,清军大举进攻逃到云南的明永历帝朱由榔,朱由榔诏令郑成功从东面出兵,牵制清军,以减轻云南方面的压力。郑成功组织第二次北伐,亲率大军北上,攻占黄岩,进围台州,浙江全省震动。这时传来清军攻陷闽安,并向厦门进军的消息,郑成功担心自己退无所归,不得不结束了第二次北伐。

郑成功总结两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是兵力不是很强大,行动不迅速猛烈、目标不够远大,仅在沿海一带作战,没起到对满清政权的威慑作用。

1658年,除留下少量必要的守备兵力外,郑成功亲率17万人马北伐。第二年五月北伐军越过长江,先后攻下四州二十二个县,包围南京。

清军驻南京的总督朗廷佐无计可施,这时潜入郑成功军中的奸细朱依佐到南京,给朗廷佐献了诈降之计,即派使者告诉郑成功,用一个多月时间集结部队、清理粮草后投降。郑成功心想反正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拿之事,竟然答应了,就只围而不攻。36天后南京城内清军和赶来增援的清军全力合击,击溃了明军。郑成功只好退回到厦门。

第三次北伐宣告失败。

3、转战台湾建立根据地

郑成功成了清军的心腹之患,派出重兵进驻福州一线,郑成功被迫退守厦门、金门一带。厦门、金门地窄粮少,且不易防守,寻找一处地大物丰且易防守的根据地成为郑成功的当务之急。

郑成功为啥决定光复台湾,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正史载,当时的荷兰总督揆一觉得郑成功的部队是支不可轻视的武装力量,为了与其友好相处,派翻译何廷斌来建立关系。何廷斌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人,给郑成功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攻取台湾建立根据地是长久之地。并献上台湾的地图。郑成功十分高兴,说正合吾意,随即委任何廷斌为参军,参与进攻台湾的军事谋划。

另一种是野史和传说,某天晚上郑成功在海滩上散步,碰到一个道士。道士了解到郑成功当前困境后,给其出主意“攻不离门,退不出湾”。意思是以厦门和金门为前哨基地,把台湾作为根据地和大后方,进可攻,退可守。

郑成功是颇有军事头脑之人,攻占台湾作为根据地他认为是摆脱当前困境的唯一选择。于是他立即开会作了动员布置,部队将士欢呼踊跃,士气高涨。

1660年3月23日,郑成功率文武官员及将士2万5千多人,乘大小船舶只数百艘,从金门岛的料罗湾出发,浩浩荡荡向台湾海峡驶去。

到澎湖列岛时遇到了逆风大浪,只好暂时停船躲避。殊不知逆风大浪过了数日仍不停息。如果继续耽搁在此,将没粮食吃了。是月30日夜郑成功大胆决定不等风停冒险起航。不少将士反对。他坚持自己的决定,拔剑在手站立船头,仰天长啸:大明如不当灭,苍天应须助我,令风停浪平,顺抵台湾。说来也奇怪,也许是巧合,到了后半夜,出现满天星斗,逆风转为了顺风,大家见了,精神焕发,三呼万岁。

第二天清晨到达了台湾的鹿儿门港,守港的荷兰人认为是神兵逆风而来,全被吓呆,匆匆放几枪就逃跑了。郑成功将鹿儿门港作为滩头阵地和前进基地,率领部队在禾寮港登陆,消灭了前来迎战的荷兰军队上千人,然后乘胜前进,包围赤嵌楼……

陷于孤立的荷兰守军最后被迫请降。

高山族同胞热烈欢迎郑成功的部队,据史书载:士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连荷兰人也承认:郑成功之来,深得民心。

郑成功光复台湾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历史意义极其深远。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天不借年,他于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初八日在台北因病逝世,时年39岁。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抬杠在古代是一种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人们说一个人喜欢“抬杠”,其实是一种并不好的形容,还有杠精等等词汇,都是在对一个人进行贬低。不过你知道这个词最开始其实只是一种习俗吗?在古代,人们有抬杠的习俗,那你知道这种习俗是什么样子的吗?为什么这种习俗后来会演变成一个贬义词,抬杠又是怎么来的呢,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故

  • 鲁智深和武松哪个厉害?单挑的话谁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鲁智深和武松,可以说都是《水浒传》当中非常厉害的人物,武功非常高,尤其是武松打虎的故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都是非常经典的。那么鲁智深如果和武松打起来的话,谁又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呢?武松打死老虎、西门庆,大闹飞云浦,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都是相当厉害的经历,如果这样两个人单挑,谁又能获胜呢?

  • 张无忌隐退时多大,为何年纪轻轻就急着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黄衫女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成昆和周芷若的问题。后来张无忌得到《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和《武穆遗书》秘籍,带领明教击败元军,将蒙古人重新赶回塞外,实现了当年郭靖和黄蓉的遗愿。此时张无忌本可以顺利成章的成为皇帝,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朱元璋,自己选择和赵敏隐

  •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是双胞胎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在传承继承方面,一直都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长子是最具有继承权的,不管是贵族大臣,还是商贾人家,再或者皇宫皇室,基本上都遵循着这样的一个继承制度,除非发生意外。但是如果说嫡长子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双胞胎的话,那又该怎么办呢?继承人只能有一个,但双胞胎的嫡长子中,又该选择谁来

  • 黑人那么强壮,在历史上为何没有建立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曾经诞生过很多很强大的帝国,这些帝国可以说在当时都是非常厉害的,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也都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不过建立了这些帝国的人群中,似乎并没有黑人,换句话说就是黑人在历史上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黑人明明身强力壮,如果打起仗来也是一把好手,但是为何在历史上却没有建立一个帝国

  • 寿比南山的南山是哪座山?为什么要说寿比南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给老人家祝寿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一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还比较好理解,就是祝福老人福气能像东海一样非常大,但是寿比南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所说的南山是哪座山,为什么要祝福老人寿命像南山那样,南山的寿命很长吗?寿比南山究竟有什么来历,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和故事呢?

  • 猪八戒在高老庄三年,为何第三年才要将他赶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印象中,八戒是因为成亲的时候喝了酒,现出了原型,才引得高老庄要将他赶走,但是他却一直赖着不走,一直缠着高翠兰,最终被孙悟空收服,成了二师弟。但是在孙悟空到来之前,猪八戒已经在高老庄待了三年,其实前两年一直都还算是比较安稳,但是到了第三年,高太公才要将他赶走,这又是为什么?前两年的猪八戒为何没有

  • 刘弗陵和刘病已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弗陵和刘病已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比较好,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因为只有搞清楚了,刘弗陵和刘病已的关系,我们才能搞清楚这个刘弗陵的皇位是怎么到了这个刘病已身上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了!刘弗陵和刘病已的关系其实并不复杂,刘弗陵与刘病已之间的关系则是祖孙关系,因为刘

  • 南京故宫为什么没有保留下来?什么时候被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故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但其实在这之前,在南京,还有一个“故宫”,可以说是后来北京故宫的母版,是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也就是南京,之后建造的皇宫。相比之下,南京故宫距今的时间要比北京故宫的时间更长,但是很显然,南京故宫的保存却并没有北京故宫的保存更好,那为

  • 古代犯人流放的四大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一定在剧中见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朝廷对某个犯人的处罚是将他流放到边疆地区。其实流放这种刑罚在古代,算是法律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我国的流放文化起源很早,而且历史悠久,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所以,流放可以说伴随了中国发展的千年时光,那早期流放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还有犯人一般是被流放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