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军很容易战胜匈奴,为什么汉军不可以?

秦军很容易战胜匈奴,为什么汉军不可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87 更新时间:2024/2/20 15:13:57

我们都知道,匈奴可以说是秦汉时期王朝的最大的外敌了,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一直到汉武帝之后才终于逐渐消失了。不过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表现来看,似乎秦朝在抗击匈奴方面要更加有力一些,而汉朝至少在初期的时候,对匈奴还是采取的一种放低姿态的态度,一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开始打击。那么究竟为什么秦军很容易就战胜了匈奴,而汉军却无法做到这样的呢?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匈奴之崛起及同秦朝的对抗

然而,匈奴之崛起并非一帆风顺。战国时期,匈奴毗邻赵国,经常滋扰对方。后来,名将李牧用计于雁门关围歼10万匈奴骑兵,致使其一蹶不振,数十年没有南下。

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时候,匈奴再次崛起,并诞生了第一位单于“头曼”。头曼单于有称“撑犁孤涂单于”,喻意为天子,可同秦始皇比肩。但是头曼时代的匈奴同汉朝时的匈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头曼时代,匈奴还是小弟级别,经常在月氏与东胡之间受着夹板气,所以头曼单于才会把儿子冒顿送往月氏做人质。

既然东有东胡,西有月氏,北部有严寒,因此匈奴只能向南扩张。恰好当时的中原大地正在经历“七雄归一”的战争而疏于边境防御,因此匈奴趁虚而入,占领河南地(河套平原)。

秦始皇一直对进入“家门口”的匈奴耿耿于怀,但是统一天下后没有急于对其用兵。当他第四次巡游得到方士敬献的图谶“亡秦者胡也”后,才决定出兵灭胡。

2、秦朝的对匈战争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进攻河套平原。匈奴不敌秦军,节节败退。但是头曼单于并不甘心占领的地盘丢失,于是命左贤王率10万人马于杀虎口列阵,自己做为侧应,同秦军展开决战。

蒙恬临危不乱,先是集中兵力迅速包围匈奴左贤王,然后派一部分人马防备头曼单于的背后偷袭。头曼的计划被识破,左贤王身陷绝境,做困兽之斗。最终,头曼作孤注一掷,冲向秦军,双方杀的昏天暗地。但就装备、士气及军事素养而言,秦军略胜一筹,所以头曼单于战败,率残部遁逃。

此战,匈奴主力遭受重创,秦朝收复河南地,将疆域向北扩展至高阙、阳山、北假一带,并移民屯守,置设郡县。为了防范匈奴卷土重来,蒙恬将原赵国、燕国长城同秦国长城连接,形成一条东到辽东西至临洮长达万里的防御线。

至此,秦朝同匈奴的战争告一段落,而几乎被打回原形的匈奴只好忍气吞声、从头来过。现实的情况是匈奴还得防范近邻月氏及东胡的侵扰,因此生存状态备受挤压。所以,归纳秦朝之所以很容易打败匈奴原因有三点:一、当时匈奴实力不强;二、月氏、东胡等间接“帮忙”;三、六国旋灭,秦军还保持强劲的战斗力。

3、冒顿时代,匈奴的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元前209年,头曼被儿子冒顿射杀。登上单于之位的冒顿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

单于之下,由左右骨都侯辅政。左右屠耆王掌管地方行政,左方管理东部,右方管理西部,单于直接管理中部。除单于亲自统领军队外,从左右贤王、谷蠡王、大将、大都尉到左右大当户也都分别统军作战。统领万骑的24个军事首领被称为“万骑长”,万骑以下设置千骑长、百骑长、十骑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官职,完整而严密的军政体系建制正式定型。

所以,冒顿初期,匈奴能作战骑兵已近30万。接下来,冒顿开始大规模的开疆拓土。首先向东将得寸进尺的东胡打回原形,致使其分化并蛰伏于乌桓山与鲜卑山一带;向北击败了浑庾、屈射、丁零部,拓地达贝加尔湖;向西赶走盘居于河西走廊一带的月氏,迫使西域多数王国称臣纳贡;向南征服楼烦、白羊河南王,重新占领河南地。

因此,今非昔比,汉朝所面对的匈奴已经脱胎换骨达到鼎盛,而汉朝初创,又经历多年战乱,民生疲弊、百废待兴,很难同匈奴抗衡。到公元前133年汉匈全面开战时,匈奴经历了从冒顿、老上、军臣、伊稚斜、乌维、儿、斡犁湖等单于,汉朝皇帝则经历高祖刘邦、惠帝刘盈、吕后、文帝刘恒、景帝刘、武帝刘彻。而从汉高祖的白登之战之后,汉匈双方整整67年没有大规模的冲突,但小摩擦时有发生。在这数十年里,匈奴继续强盛不衰,汉朝国力也蒸蒸日上,所以汉、匈决战已是必然。

那么,同样对匈奴作战汉军为什么艰难取胜呢?

一、预判失误,计划不周

汉朝曾经两次犯了轻敌冒失的错误,一次是白登之战,一次为马邑之谋。白登之战,刘邦30万大军无功而返,马邑之谋同样功亏一篑。原因就是计划不周全,没有临战经验,草草行动,无功而返。再说,匈奴曾经经历过李牧的大败的教训,所以提高了警惕。而汉武帝想复制李牧的成功,但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所以注定徒劳。

二、目标不明确

马邑之谋后,汉、匈彻底翻脸,匈奴频频扰边,汉武帝派卫青、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四路出击。结果汉军在明处,匈奴在暗处,汉军千里奔波,匈奴以逸待劳,李广、公孙敖均惨败,公孙贺无功而返,只有卫青于龙城小胜,斩敌数百。此战差强人意,显然汉武帝像是在碰运气,因为他并不知道匈奴的主力在何方,如同瞎人摸象一般,失败也不意外。

三、战略转变,局部取胜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由“到草原上碰运气”,转变为有目标的进攻。他派卫青、李息率军进攻河南地的匈奴大本营。此战算得上是汉匈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卫青斩杀俘虏匈奴数千人,白羊王、楼烦王战败逃跑,汉军剿获牲畜百万余头。

接下来,匈奴开始反扑,准备夺回河南地,但均被汉军击败。公元前123年,汉朝派七位将军出征匈奴,史称“七将军伐匈奴”。此战共消灭匈奴兵九千余人。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匈奴浑邪王投降。盘居于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势力被严重打压,致使匈奴对西域诸国的影响力也逐步减小。

经过上述战争,汉朝只是将匈奴势力逐渐从边境剔除,并打通河西走廊,开始同西域部分国家建立战略同盟,形成对匈奴的战略围攻,但匈奴的主力并没有受到重创。所以汉朝倾十年之功,仅换来的是局部胜利。同时,还招来匈奴更频繁的侵扰,一场决战势在必行。

四、收官之战并未收官

公元前119年,汉朝10万大军分两路出击,一路由大将军卫青率领,一路由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其中卫青还统帅李广、公孙贺、赵食其、曹襄等几位将军,采取正面进攻左右包抄策略,计划全歼匈奴单于主力。结果,卫青正面进攻,击败匈奴单于主力,而负责包抄的东路军李广、赵食其则迷失在大漠。因此,虽然霍去病部大获全胜,但依旧没有改变匈奴主力遁逃的事实。因此,漠北之战喜忧参半,遗憾收场。

漠北之战过后,虽然匈奴受到重创,但汉朝也陷入疲敝,因此双方暂熄刀兵。而当霍去病去世后,汉朝对匈奴的战争陷入被动常态,要么劳师远征、无功而返,要么损兵折将,惨不忍睹。而当汉武帝起用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后,汉朝的几次出击皆以失败告终。在汉武帝有生之年,也没有改这个局面。

汇总题目:

综上所述,除汉军战略布署失当、致使对匈奴战线拉长外,汉军艰难取胜的原因就是匈奴太过强大。所以,汉朝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况当年秦军对匈战争虽然战绩不俗,但并没有从根从上解决匈奴问题,要不然也就不用修筑长城据守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局中人姚碧君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剧中,姚碧君是沈放的妻子,这点从海报中就能看出。不过姚碧君的身份也没那么简单,她周旋于多名重要人物之间,似乎有着某种目的。沈放因为身份问题,不仅是被自己的亲哥哥怀疑,在亲人、爱人面前也要伪装起来,所以过得十分痛苦。不过姚碧君对沈放很好,愿意陪他共渡难关。那姚碧君结局到底能不能跟沈放收获幸福呢?这对恋

  • 女娲让狐狸精祸害商朝,为何最后是妲己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中,妲己之所以会魅惑纣王,祸害商朝,是因为她被一只千年狐狸精给附体,所做之事并非出自她的本意。而狐狸精则是受女娲之命,等于女娲才是真正的幕后指使人。如此看来,妲己还挺无辜,等于是背了一口大锅,导致在后人口中的口碑一落千丈。狐狸精可以说完成了女娲交给他的任务,不过妲己本身是无辜的,女娲既然

  • 筋斗云为什么能走十万八千里?为何与取经路程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当中,孙悟空在西牛贺洲拜师学艺,菩提祖师教给了他不少本领,其中筋斗云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一个筋斗就能够飞十万八千里,而取经路上刚好也是十万八千里,因此对于孙悟空来说,如果让他去取经,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只需要一个筋斗就足够了,即便是加上八戒和沙僧,也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几个人还可以说说笑笑。

  • 山西太原发现大型西汉墓园遗址怎么回事?墓主人是诸侯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可以说是经常会发现一些古代的墓葬,人们在进行一些挖掘的活动的时候,难免可能会挖到地底下埋着的古人的墓葬,很多现如今著名的墓葬,都是无意当中发现的。而就在最近,在山西太原,就发现了一个大型的西汉墓园遗址,年代可以说也是非常久远了,西汉时期距离现代也有两千年左右的时间了。那么这一次发现的墓园的墓

  • 萧燕燕和韩德让在一起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燕云台》是一部大女主剧,主要讲述了萧燕燕的传奇一生,而萧燕燕的原型人物,正是著名的萧太后。男主则是萧燕燕的青梅竹马韩德让,历史上韩德让深受萧太后重用,他帮助辽国立下不少战功,此后被封摄政王。剧版则是给韩德让和萧燕燕设计了一条感情线,他们虽然无缘结为夫妻,但两人始终心系对方,这种感情才是最难得的。下

  • 燕云台萧胡辇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看了《燕云台》的主要角色介绍后,不少网友都对佘诗曼饰演的萧胡辇感到好奇。女主萧燕燕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辽国萧太后,那萧胡辇到底是谁呢?其实萧胡辇是萧燕燕的姐姐,历史上萧太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她和她姐姐的年纪相差比较大,关系也不是很好。萧胡辇是罨撒葛的妻子,历史上也是如此。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给各位介

  • 暮白首梅雪漫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梅雪漫对林敬算是一见钟情,愿意为林敬付出自己的一切。不过梅雪漫的手段似乎有些过激,无形中伤害到了一些人。而且林敬只是把梅雪漫当成妹妹看待,没有其他的想法,林敬最爱的始终还是容婳。不少观众好奇,梅雪漫得不到林敬,会不会就此走上黑化之路,反正她也没什么不能舍弃的东西了。据说后期不少角色都会经历短暂的黑化

  • 凶狠的李逵为何宋江都不怕,却不敢惹武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打虎,很多人都会想到在《水浒传》里面被称为是打虎英雄的武松吧,其实还有另一个人也打死了老虎,而且还是四只,这就是李逵,只不过很多人对此知道的并没有对武松知道的更多。这样说来,李逵也是更加凶狠的了,而且看他对待别人的态度,李逵很显然连宋江都不怕,但是为什么却不敢招惹武松呢?李逵对武松又是一种什么

  • 武松林冲鲁智深联手,能不能打败卢俊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玉麒麟卢俊义,在《水浒传》里面可以说是相当厉害的了,号称是武功天下第一,后来上了梁山,成了梁山的第二首领。卢俊义最终的结局也是很悲惨了,皇帝赏赐饭菜,却没想到蔡京等人把水银放在菜里,卢俊义吃坏了肚子不能骑马只能坐船,又失足溺水而亡,曾经的天下第一最终结局也是太悲惨了。不过既然是天下第一,很多人也一定

  • 鸿门宴上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鸿门宴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饭局,鸿门宴可以说成了后世两千多年来一个非常著名的代名词了。不过鸿门宴名义上是一场宴会,实际上却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刺杀行动,虽然刺杀没有成功,但其实还是有不少人对于鸿门宴很好奇,而好奇的并不是人们之间的行动,而是这毕竟是一场宴会,那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