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鸿门宴上吃什么?

鸿门宴上吃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28 更新时间:2024/2/20 15:13:00

说起鸿门宴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饭局,鸿门宴可以说成了后世两千多年来一个非常著名的代名词了。不过鸿门宴名义上是一场宴会,实际上却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刺杀行动,虽然刺杀没有成功,但其实还是有不少人对于鸿门宴很好奇,而好奇的并不是人们之间的行动,而是这毕竟是一场宴会,那么他们在这场宴会上面吃的都是些什么呢?其实如果想知道这一点,就必须对当时人们的饮食和食物有所了解,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吧。

1、鸿门宴举办时间地点及参会人员

宴会时间:公元前206年12月的某天(具体时间不详)。

宴会地点: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

背景:刘邦和项羽按楚怀王的约定,兵分两路灭秦,先入关灭秦者为王,结果刘邦率“不战而屈人之兵”先行入关,灭秦后进驻咸阳,同时派兵守住了项羽西进必须要经过的函谷关。随后而至的项羽因为在函谷关吃了闭门羹,一怒之下率兵破关而入,到达鸿门时暂时安驻下来,准备休整一日,再去攻打已退兵灞上的刘邦。势单力孤的刘邦听到消息后,按了张良缓的缓兵计,以糖衣炮弹和儿女亲家的方式收买了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他出面调解。为了显示诚意,刘邦决定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盛世鸿门宴也就拉开了序幕。

宴会性质:鸿门宴因为是特殊时期特殊场合临时举办的一次宴会,因为来的过于突然,举办地点不是在闹市而是在村野之中,因此纯属军营野餐性质的一场宴会。

宴会人员:鸿会分主客两大厅。

主厅贵宾只有5人,分别是主办方的西楚霸王项羽及亚父范增、叔伯项伯,受邀方的汉王刘邦及谋士张良,人员可谓精简到了极点。

客厅嘉宾可称为是“百家宴”了。刘邦这次赴宴带了张良、樊哙、夏侯婴3虎将及100骑士,也就是说加上刘邦自己,满打满算,赴宴总人数为104人。对于一个拥有数万员工的首脑集团的CEO来说,这样的赴宴规模当然不算大。饶是如此,因为名额限制,除了有资格进入主厅的刘邦和张良两人,包括樊哙和夏侯婴两员虎将在内的其他随从人员都只能在主厅帐外的“露天餐厅”就餐。当然,项羽因为拥有地主之宜,在“露天餐厅”就餐人员可能包括手下主要将领,及各种代表和相关工作人员,具体人员无法统计,但人数至少是刘邦陪同人员的N倍。

2、鸿门宴吃什么菜?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现在有鲁、川、粤、闽、苏(维扬)、浙、湘、徽等八大知名系菜系。但两千年前的鸿门宴上可还没有这些菜系,如果非要给他安上一门菜系,可以称之为肉系。

鸿门宴为什么是以肉系菜为主?

司马迁的笔下两段记载可以为证。

记录一: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文中所说项羽赐给樊哙的“彘肩”在当时也是一种美食。“彘肩”指的是猪肘子,就是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边部分。

记录二: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项羽想要把刘邦的老爹当唐僧肉一样烤着吃煮着吃,吃了后能不能长生不老不得而知,但这种烤烹的方式表明,肉是当时重要的食物,更是宴会不可或缺的食物,后人因此也用“分一杯羹”来表达分享之意。

以上两个记录可以证明,在当时那样的特定环境下,肉是当时最主要食物,由此可以推判出,鸿门宴应该是以肉系为主的宴会。

3、为什么会以烤肉为主?

鸿门宴以肉系菜为主,那主要又是什么肉呢?

答案是:烤肉。

现代人都喜欢在夏秋时节去路边吃烧烤。其实不仅现代人喜欢烧烤食物,中国古人也对烧烤情有独钟。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人170万年前开始使用火的时候,原始人把猎物烤熟后食用,烧烤便成为了最古老的烹饪方式。到了秦汉时期,烧烤之风更为盛行。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猪肉在镬中煮熟后,用匕将肉取出,放到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

据说,刘邦是很喜欢吃烤肉的。当年,他在沛郡泗水亭长任上押送囚徒去骊山服役,有人送他酒一壶,烤鹿肚、牛肝各一。把好美酒、爱烤肉的刘邦吃的不亦说乎,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后来待到“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同时,据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即位以后,常以烧烤鹿肝牛肚下酒。天子如此,臣民们对烧烤的热情可想而知。

孔子说:食、色,性也。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推判出项羽同样肯定也喜欢吃烤肉。而在鸿门宴上,项羽之所以给樊哙一块没有煮熟或烤熟的猪肘子,显然是有意为难樊哙,有让其知难而退之意。

同时,鸿门宴是两大集团的一次首脑重要宴会,首先要讲政治讲团结,要兼顾到双方不同地域人的口味,烤肉这个大众化的口味显然更能让双方所接受。

当然,在“鸿门宴”上,虽然有“彘肩”这样烤肉美食,料想深感危机四伏的刘邦吃起来也会味同嚼蜡。而宴会的其它几位贵宾,张良要思应变之策,范增忙于举玉佩,项伯担忧刘邦的安危,或许只有“楞头青”项羽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吧。

4、鸿门宴喝了酒没有?

这个可以有,事实证明,这个也确实有。

再回到司马迁的记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文中所说的“卮酒”指的是器皿中盛的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杯酒。《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中说:“于是太子丹复引卮酒,跪进于(荆)轲。轲一吸而尽,牵舞阳之臂,腾跃上车,催鞭疾驰,竟不反顾。”这其中的“卮酒”指的就是杯酒。

更为巧合的是,刘邦向项伯示好时用的是奉卮酒为寿的方式。

而在鸿门宴上的项羽听了项伯和刘邦的辩护之言后,也用“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的方式来增加宴会的气氛。

特别是鸿门宴在范增主演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比武助兴后,宴会也随着高大勇猛的樊哙的鲁莽闯席而达到最高潮,当时,项羽则以赐酒的作法来传达对这位超级勇士的赞叹之情。

最后,宴会上刘邦想溜走避祸,张良亦是以”沛公不胜杯杓”为托辞,给刘邦找到了逃跑的借口。

总之,在这样包含刀光剑影的政治斗争的饭局上,酒可以算是宴会上的饮食主角,自然少不了,因为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调节和缓冲作用。

5、鸿门宴喝什么酒?

现代人一说国宴用酒,许多人肯定首先会想到:茅台酒。

但如果楚汉时期有茅台酒那就是穿越了。那么,鸿门宴究竟喝的是什么酒呢?

三国时的一代枭雄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在碣石山上高声吟出了千古名曲——《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么,杜康酒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最早的杜康酒是烈性的白酒吗?

据说古代人最开始造酒是因为当时的粮食剩余很多,为了不让粮食腐烂掉,便开始酿酒。因为技术的落后,那时的酒主要以发酵为主,度数并不高。因此,唐宋以前的酒,并不是高浓度的白酒,而是低浓度的黄酒或米酒。比如唐代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喝一斗酒,作一百篇诗。这里的斗酒,就是米酒,或者说是黄酒;武松在景阳冈一口气所饮的十八碗酒,也是黄酒。曹操所说的“杜康”,那时也还是米酒。真正的烧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年),后来便成了浓度较高的蒸馏白酒。

因此,“鸿门宴”上应该用的是米酒或黄酒。中华千古第一宴居然用的这样低劣的酒,你绝对想不到吧。

而且,问题来了,为什么项羽喝低浓度的米酒或黄酒也会喝“大”了,结果放任刘邦溜走,错失佳机呢。这个或者只能用“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来解释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风清扬为什么刻意隐瞒自己的行踪,他为何不见华山派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风清扬行事一直很神秘,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行踪。他在华山后山隐居了半辈子,但从没有华山弟子见过他。风清扬还曾专门叮嘱令狐冲,让他不要透露自己的消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风清扬当年是有实力替剑宗报仇的,就以现在华山派的情况来看,估计全员出动都不是风清扬的对手。当年双方刚刚比拼完,气宗虽然获胜但也元气

  • 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大禹铸九鼎这个传说了,相传大禹曾经在治水成功之后,铸造九鼎,以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在此之后,九鼎这个词就成了国家的一种象征,鼎这种器具也是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物品。只不过九鼎后来失传,现如今再也找不到去了什么地方,但是人们只知道古代有鼎,却不知道鼎这种物品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人们为什

  • 燕云台萧燕燕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燕云台》的背景是在宋朝年间,不过这部剧剧情重点并没有放在宋朝,而是主要讲述辽朝的故事。女主萧燕燕其原型正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其中一位女性政治家——萧太后。萧太后在位期间,多次击败宋军,取得一定优势,并且推行汉化,使得辽国国力达到鼎盛,可以说萧太后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所以在《燕云台》这部剧中,我们

  • 塞上风云记人物关系图,吕俊杰和谁在一起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塞上风云记》剧情慢慢渐入佳境,得到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不过这部剧时间跨度很长,所以新出场的角色会比较多,为了方便各位能够更好的追剧,我们已经把人物关系图放在下方了。吕俊杰一心想要重振吕家事业,却发现前方有着重重困难,好在吕俊杰一直在坚持没有放弃,中间遇到了一些贵人,最终是坚持自己的商道,成就了一

  • 暮白首感情线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暮白首》开播后,不少观众好奇剧中主要角色之间的感情线,其实从前期海报就能看出端倪,林敬和容婳是一对,陆一舟和容夙是一对。不过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当然这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林敬的真正身份是那岚岳,他和容靖沣有着血海深仇,此番混入龙吟城就是为了报仇。而容婳是容靖沣最疼爱的女儿,

  • 古代贵族为何养门客?这些人究竟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在春秋战国的时期,在很多国家都有很多贵族,他们一般都是家中钱财很多,社会地位也很高,有权有势有身份的人物,而这些贵族们,有很多人又会在自己家里养一些“门客”,给他们提供吃喝住宿,但其实对于贵族来说,这当然不能是白白提供的。那么究竟为何这些贵族们会养这些门客呢,门

  • 卫子夫墓离刘彻墓远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卫夫子的一些问题,很多人都问了,这个卫夫子死了之后埋葬的问题,有的人说卫夫子死后离这个汉武帝的墓穴非常远,也有的说没有合葬在一起,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太对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都还有哪些问题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关于卫夫子的墓穴其实有个故事,叫这个“张冠李戴&r

  • 百花羞救了唐僧,为何孙悟空还摔死百花羞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故事里面,百花羞公主被黄袍怪抓走,而唐僧也被抓来,百花羞偷偷放走了唐僧,请求他到宝象国给她的父王送信,让他来救自己。这样说来,百花羞虽然目的是为了解救自己,但还是放走了唐僧,按理说应该是对唐僧有恩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孙悟空却要刷死了百花羞的孩子呢?这难道不就成了恩将仇报了吗?百花羞面对

  • 大唐儿女行李恪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儿女行》中,李恪是男二号,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对李恪陌生,历史上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儿子。李恪可以说是文武全才,还曾被列为立储人选,但长孙无忌坚持立李治为太子,甚至还陷害李恪,导致李恪最终无缘皇位。不过此后李恪有被平反,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印,让后人记住了他。下面就来讲讲有关李恪的生平

  • 局中人结局是喜是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局中人》将于明晚正式播出,喜欢谍战题材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从预告片就能看出,这部剧的制作非常精良,演员的演技也都没问题,主角是由张一山和潘粤明担任,光是这二位的名字应该就可以另很多网友放心了。关于《局中人》的剧情,这次打算来做个简单的介绍,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提前了解看看,最后结局虽然算不上完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