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沙僧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沉默寡言并非嘴笨

沙僧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沉默寡言并非嘴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4 更新时间:2023/12/24 7:58:12

沙僧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任劳任怨的样子,是取经团队中的老实人一枚。其实“老实”这个词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不过大家似乎都不希望自己是那个老实人,因为觉得会被欺负还会吃亏。其实对于“老实人”的理解不用这么刻板,或许这并非他们的全部,包括沙僧在内,他可不是一位简单的老实人,每到关键时刻就能看出沙师弟的作用。关于沙僧的性格特点,其实能挖掘出更多内容。

1、不说话的可怕

小时候看电视,对沙僧很有好感。不是喜欢他担子挑的好,而是喜欢他忠厚。话不多,但说出来,句句温暖。

在“三打白骨精”一集里,唐僧为妖怪变化之术所惑,认定孙悟空打死好人,一定要驱逐他。猪八戒始终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还在一旁煽风点火;而沙僧则不同,他不停地解释、转圜:师父你看,真是妖怪!师父,留下大师兄吧!

这一集当年气得多少小朋友眼泪汪汪。

唐僧我原谅他——肉眼凡胎,被妖怪蒙骗了。猪八戒嫉贤妒能,阴阳怪气,真可恶。沙僧很好,一心维护大局,保护孙悟空,只是没帮上忙罢了。

然而阅读原著,竟然完全不是这样的。

孙悟空遭冤枉,唐僧再三栽赃,最终驱逐,从头到尾,沙僧居然一言不发。

第二十七回故事里,尸魔第一次变化女子,在孙悟空棒下使个解尸法遁走,但是一篮子食物漏了相,“哪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唐僧已有几分动摇,但猪八戒却挑拨说,猴哥使了障眼法,哄你呢。唐僧就气得又是念紧箍咒,又是要赶他走。

此时,沙僧说了一句话吗?没有。如果说句公道话,是能够起作用的,最起码和猪八戒一票对一票。可是他就是抱着一副打酱油的态度,一声不吭地看着孙悟空受冤枉。他忠厚?

接着尸魔第二次变化,前面的戏码又演一遍,沙僧还是纹丝不动,他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

尸魔第三次变化,这次没跑了,被大圣一棒打死,连骷髅都现了原形,可谓铁证如山,但唐僧还是咬死孙悟空,坚决赶走,当场写下一纸贬书。这一回孙悟空算是明白了,师父就是摆明了要冤枉自己,“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

也是孙悟空活该,谁叫你老是不尊重领导呢,不整你整谁。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谈。

而沙僧自始至终不表态,完全事不关己的态度,说明什么?说明他的内心极其漠,极其自私啊。他哪里忠厚了?既不忠,也不厚。朝夕相处的师兄弟,活生生发生在眼前,又哭又叫的一桩冤案,他却从头到尾不闻不问。沙僧的心,是有多硬,多狠啊。

他的不说话,比起猪八戒的说人坏话,危害并不更小一点。相反,猪八戒那点奸诈全部都挂在脸上,愚蠢得非常可笑,谁都能看出来;而沙僧不说话,很具有迷惑性,每每被人误以为老实。

连孙悟空都上了当。临走还吩咐沙僧:

“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看着你倒霉一声不吭,你还当他是好人。孙悟空火眼金睛,识得破妖魔,却看不透人心。

沙僧话不多,不是老实,是冷漠。

2、痛苦使人沉默

沙僧为什么这样冷漠?他都经历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他的经历和猪八戒相似,原先都是天庭干部,因为犯了错误被贬下凡尘。但是,之后的处境是不一样的。

猪八戒说:“我本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

沙僧说:“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下方回。”

你看看,这都叫什么事?一个调戏妇女,打一顿,贬下来,也就没事了;一个打碎个盏子,打一顿,贬下来,还不够,还要“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

这也太不公道了吧?玉帝就是这样当老大的?怪不得有人要造反。卷帘大将的工作,应该属于贴身侍卫之类。他是不是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了?否则为什么玉帝要这样惨无人道地折磨他?

七日一次,飞剑穿胸一百多下,这个惩罚太可怕了,太凶残了。这样漫无尽头的折磨,比死刑可怕一万倍。以我们从恐怖片里得到的经验,这样饱受生活虐待的人,最后都会成为变态,以虐杀为乐。而沙僧居然仅仅是极端冷漠,并没有形成反社会反人类的变态人格,简直太感动了。

饱受虐待,还能够如健康阳光,这个没有人能够做到。

骇人听闻的痛苦遭遇,使沙僧成为一个沉默的人。西游路上,他只知道一件事:守护唐僧。这是我的事,我只做这一件事。除此之外,一切与我无瓜。管你们如何争竞,有什么恩怨,我不知道。

3、说一句,就是一句

话少的人,往往说一句,就是一句,句句管用,没人敢忽视。

何况沙僧是心苦,不是嘴笨,需要说话的时候,一句句在情在理,掷地有声。

第四十回红孩儿故事里,唐僧不听人言,上了红孩儿的当,被摄了去。

“行者道:‘兄弟们,我等自此就该散了!’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哪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孙悟空是个有志气的,他这里闹散伙,明明是在赌气。恼恨师父不肯听他的。但是现在是赌气的时候吗?猪八戒这个动摇分子立刻就跟着起哄。

这个紧要关头,沙僧就发挥作用了。你看平时没话的沙僧,一激动就说了那么多,还句句在理。既动之以情,谈菩萨大恩;又落实到个人利益,提醒两位师兄考虑前程与名声。你看沙僧会不会说话?

平常不说话,只是没有关涉到他的利益而已。

如果听任孙悟空猪八戒闹下去,搞得不可收拾,真的散伙,那沙僧就惨了——孙悟空可以回花果山做妖怪,猪八戒可以回高老庄当女婿,你叫沙僧怎么办?难不成回流沙河去,默默承受七日一次,飞剑穿胸百余下?想起来就叫人毛骨悚然。

所以沙僧此处“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这个反应不是气愤,而是恐惧。眼前瞬间浮起一把飞剑,恐怖的经验立时复活。

一害怕,就把沙僧的口才完全激发出来了。

所以,有沙僧在,就绝不会让队伍散了。

沙僧就是这样的人。吃苦太多,所以沉默寡言,甚至被误以为老实疙瘩。他冷漠自私,但是内心坚忍,是事业的中流砥柱。

生活里,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老实人”。每个单位都有。终日埋头干自己的事,除此之外一切和他没关系。

万万不可小觑了这些沙僧。第一他不是老实人,话少,和忠厚是两回事。第二他不是无用之人,他不积极是因为心里苦,一旦触动到他的利益,你倒试试看。

作者:玉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维京人生活在什么时候?龙船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维京王者》这部电影在这段时间算是非常火热的了,一个非常热血的电影,充满着俄式暴力美学,就像俄罗斯人的伏特加一样,让人内心火热。好了切入正题,关于维京人大家第一印象是北欧海盗,但是北欧海盗怎么跑到了黑海伏尔加河和多瑙河一带呢?而且这部电影是俄语电影反应的是基辅罗斯公国的事为何叫做维京王者?这得从维京

  • 维京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欧洲历史上有着一段黑暗时代,这个时代就是从公元8世纪一直到11世纪这段长达300年的“维京时代”。这个时代让整个欧洲人都印象非常深刻。维京人从龙头船上争先恐后的跳到水滩上,然后手持巨斧冲向了修道院烧杀抢掠。多少年来,这已经是成为了表示性的画面,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欧洲人的脑海

  • 玉兔精为什么要脱了凡间的衣服和孙悟空打?衣服里有什么秘密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当中,玉兔精这个妖怪很多人应该都还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了,玉兔精是从月宫下下凡而来的,因为和原本的天竺国公主之间有一些过节,所以自己变成真公主,将她赶出了王宫。不过在原著里面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在玉兔精和孙悟空打架的时候,是将自己在凡间的衣服脱掉了,这一举动可以说把所有人都吓懵了,玉兔精这样做

  • 王语嫣并非真心喜欢段誉,金童玉女只是南柯一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在很多读者眼里,段誉和王语嫣这对金童玉女是《天龙八部》中的情侣典范,也是全文另一大看点。不过,段誉和王语嫣其实并没有走到一起,他们最后恍然大悟,原来彼此根本不是对方的挚爱,所以段誉娶了木婉清、钟灵和晓蕾,王语嫣则是回到表哥慕容复身边继续照顾他。这两人的最终结局恐怕谁都没想到,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

  • 蝗虫里带皇字,为什么在古代不需要避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古代经常会有“避讳”这种说法,如果作为平民,名字里面带有和上位者一样的字,即便是读音一样,那也是需要改动的,而避讳这件事情也影响了不少人。不过有些词,比如蝗虫,里面带有一个皇字,那这个词为什么不需要避讳,古人没有将它进行改动,改成别的词呢?蝗虫在避讳的文化当中是不

  • 红孩儿和太上老君什么关系?他的三昧真火是怎么修炼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当中,其实有很多设定都让人感到疑惑,或者说很难理解,比如,我们一说到三昧真火的时候,首先会想到谁?其实无外乎红孩儿和太上老君两个人,因为红孩儿正是靠三昧真火让孙悟空对自己束手无策,而太上老君也是因为炼丹炉的三昧真火而让孙悟空炼就了火眼金睛。再加上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一样都有一把芭蕉扇,因此

  • 为什么古代有灭佛却没有灭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应该是有不少人都听说过,在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次的“灭佛”的事件,古代曾经有多个皇帝对佛教进行了很严重的打击,著名的比如三五灭佛,也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三件事情的合称。但是却似乎很少听说过有统治者“灭道”的说法,对道教并没

  • 历史上曹真那么厉害,三国演义为何将他写的那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看《三国》的人应该都对曹真这个人物有很深的印象吧,书中的曹真简直就是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弱”,不光是才能,还有智商等各方面,都是非常弱的。然而如果知道历史的话就会发现,真实历史上的曹真,远远没有书中所写的那么弱,他的武力值也是非常在线的,就像被反面化的周瑜一样,曹真其

  • 灵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灵渠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很多故事的,因为这个行为是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非常的有意义,非常的给力,所以关注的人也非常多,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说的就是这个灵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灵渠的修建对历史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都还不错的,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灵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

  • 慕容博有家传绝学斗转星移,为什么还要偷学少林武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慕容博诈死后,偷偷摸摸跑到少林藏经阁,想要偷学少林武功。后来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摸清了藏经阁的出入方式,便经常化身灰衣僧偷录阁中武功秘籍。期间萧远山也来到了这个地方,两人在不知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交过三次手,一切都被扫地僧看在眼里。有读者不理解,慕容氏族明明就有两门顶级武功,斗转星移和参合指,他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