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女人流放宁古塔有多惨

女人流放宁古塔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54 更新时间:2024/3/6 10:22:34

清朝时期,宁古塔是当地将军治所驻地,不过“宁古塔”三字真正让人闻风丧胆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流放之地。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宁负黄泉路,不去宁古塔”,女人流放宁古塔更是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流放之人,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楚,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让人看不到希望,只能亲眼目睹世事沧桑。在当时,宁古塔成了很多人的噩梦,宁愿自行了断,也不愿前往此地。

1、宁古塔在什么地方

明末家祯,他在《研堂见闻杂录》写道:“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有些大臣如果听说皇帝要将他们送往这个地方,甚至会绝望地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这也间接可见,他们对于那个地方的抵触和深深的害怕。宁古塔真的很可怕,它不仅位于环境非恶劣的边疆地区,而且那里存在不少真正穷凶极恶的犯人。大臣们到了那里,那些犯人可不得死劲儿欺负他们。

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以前古人认为社会上出现刑法制度的原因,就是由于社会上很多人不道德,尽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一开始刑罚制度也不完善,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也越发地全面和完善了起来。甚至在某些朝代,刑法十分严峻,对犯人的处罚也有些极端,比如五马分尸、宫、墨等。自隋唐创立以来,刑法一直是以过去我们常知的那五刑为主。

对于古代的那些达官贵人来说,真正让他们害怕到心颤的刑法,还得是流放。为什么呢?在现在的人看来,流放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只不过就是把你带到一个环境超级恶劣的地方做苦工罢了。可是如果你站在那些达官贵人的角度来想,你就会明白世界上有一种痛苦叫做“生不如死”。达官贵人们早就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把他们流放到那种荒无人烟的穷苦地方,他们在精神上会受到侮辱,在身体上也会遭受折磨。

2、女人流放宁古塔有多惨

在八旗制度中,旗丁中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女真人因为后期大量入京,迁到了中国腹地。留守在边境的寥寥无几。这样披甲人其实就成了边疆军队的主体。而这些犯人则是要给他们做奴隶。一般而言,男性奴隶的命运更为凄惨,他们不仅要服侍好自己的主人,还要做各种繁重的苦役。所以即便是能成功到达宁古塔,活下去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而女性犯人,在长达千百里的流放途中,受到衙役的骚扰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再加上女性体弱,在遭到非人折磨后能活下来的概率很低。即便是成功到达宁古塔,基本上都会成为披甲人的性奴。为他们生儿育女,但是却没有任名分。

而宁古塔绝非仅仅是流放女犯人的地方。而是男女都有。满清时期,为了防范沙俄,设立了宁古塔将军一职。本来这事满清的龙兴之地,但是爱新觉罗入主中国后,这里就成了后院。当时满清政府将东北封禁,使得这里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但为了固守边疆,还要经营。就将一些犯了罪的人发放宁古塔和尚阳堡,让他们来建设当地。

当然,清初和清朝中后期宁古塔也是不同的。前期的宁古塔确实是苦寒之地,能来到这里也是九死一生。到了此地,还要与披甲人为奴。但是到了后期,因为生产水平的提升,宁古塔经过长达百年的建设,环境也要好上许多,发放宁古塔,才渐渐从死亡的代名词演变成真正的刑罚之地。

3、宁负黄泉路,不去宁古塔

俗话说:“宁负黄泉路,不去宁古塔。

黄泉路在幽冥地府,唯有死了的人才能走上这条路。而宁可死去踏上黄泉路,也不愿意去宁古塔,可见,在清朝,宁古塔真的是一个令人们恐惧到灵魂都会颤抖的地方。

在清宫剧大热的年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气急败坏的皇帝,恶狠狠的从牙缝中吐出这句话: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而听到这句话的人,无不立刻全身瘫软,大呼饶命。

流放宁古塔这句话很容易理解,那么与披甲人为奴又是何意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释一下。

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整个东北以及深入到贝加尔湖地区,都曾是女真人游猎的牧场。既然是游猎,也就展示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多么恶劣。想要在那种情况下开展农业生产,真的极为困难。

当时有个文人吴兆骞,因为科考舞弊案,被流放到宁古塔,他在给其母的信中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其实,冰天雪地仅仅是宁古塔自然环境严酷的一个方面而已。要知道,从北京城去宁古塔,在交通不便利的满清时期,此去死亡的概率有多大?

沿途遍地蛮荒,各种猛兽毒虫遍布,白山黑水间马贼来猖獗,能够安安稳稳走完这数千里地就殊为不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包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马上就到了这个大雪天气了,那么小编就想起来一句话,那就是瑞雪兆丰年了,还有一句就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从上面的俗语可以看出,这个下雪好像对农事真的是有非常大非常大的好处了,那么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又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下雪对农事的好处包括:保温,增加水分。农作物的抗冻能力

  • 秦始皇为什么称吕不韦仲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嬴异人临终前,让儿子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很多观众都好奇,这个仲父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历史上,嬴政继位时只有13岁,一个13岁的孩子是无法处理家国大事的,所以嬴异人希望吕不韦能够好好辅佐嬴政,实际上当时嬴政的命运是握在吕不韦手里的。“仲父”二字的意义非常重大,看似是对吕不韦的褒奖

  • 香妃不腐女尸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还珠格格》,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而且印象非常的深刻。相信在这部剧当中有一位女子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就是香妃了。一位全身散发芬香,能够引来蝴蝶翩翩起舞的异域女子。如此神秘的身份到底是不是民间流传呢!下面我们来慢慢分析!在2001年三月安徽省宿州市省砀山的小县城中!在建

  • 华北第一汉奸是谁?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出现众多英雄人物的同时也出现了非常多的汉奸,这些人为了眼前的荣华富贵而卑躬屈膝的向敌人谄媚献计。在这些汉奸当中,其中有一位是当年清末时期的进士,抗战时期公开投敌。为了得到日本主子的“荣宠”,不仅大肆宣传日中亲善等伪言论,捐钱、献物,甚至还前往日本参拜靖国

  • 秦始皇陵的水银真的是防盗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秦始皇陵当中,存在有大量的水银,而对于这么多的水银,究竟有些什么作用,很多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用水银作为江河湖海,建立起一个地下王朝,也有人认为是用来防盗墓的,毕竟水银含有剧毒。但其实,这些水银的真实作用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的水银对秦始皇来说到底是干什么的,下面就让小编来

  • 白起确实是商鞅之子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白起和这个商鞅也都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非常厉害的两个人,历史上非常的知名,那么又有人要问了,这个白起和商鞅好像关系非同一般啊,就非常简单的说了,这个白起是不是这个商鞅的儿子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白起是商鞅之子么?说白起是商鞅之子的人是不是脑子秀逗了,还

  • 日月神教是不是明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光从字面上来看,日月神教的日月加起来就是一个明字,而明教的明也是如此,虽然说日月神教是《笑傲江湖》中的,而明教是《倚天屠龙记》当中的,是两部不同的作品,但是在名字上面都如此相似,而且都被誉为“魔教”,那日月神教和明教之间究竟有没有可能是有什么关系的呢?日月神教会不会就是明教呢

  • 白奴贸易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起奴隶贸易,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导大航海时代的黑奴贸易了。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的,还有一种非常古老的奴隶贩卖体质,这便是白奴贸易,而且被贩卖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斯拉夫人。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白奴贸易吧。斯拉夫人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

  • 斯基泰人的后裔有哪些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斯基泰人不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最早是在古希腊作家的作品中有提到。斯基泰是一个由三千多年前出现众多草原游牧部落所组成的联盟。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候,斯基泰人便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中。后来又瓦解为为许多其他民族部落,其中包括罗克索兰人,阿兰人,萨尔马提亚人,雅齐格人和其他游牧民族。在公元4世纪,最后的

  • 清明上河图出现死尸具体在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张择端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巨大的画作,来讲述北宋的风俗。画中的人物和细节非常多,处处都显露出生机的一面,通过画很快就能想象到北宋人民平日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代入感非常强。有人仔细研究《清明上河图》后,发现这幅画并不简单,似乎背后有着一些隐藏的危机,还发现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