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首铜像曾流失海外的历史

马首铜像曾流失海外的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4/1/3 4:44:47

很多人都知道,圆明园中有十二生肖的兽首铜像,这些铜像因为经历过战火,因此一直流落海外,但随着中国实力的发展,这些流失海外的铜像现如今还有五尊没有回到圆明园。而就在近日,马首铜像将会回归圆明园,并且完成首展,那你知道马首铜像是如何流失海外,又是如何回到中国的吗?在马首铜像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马首铜像将回到圆明园

去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流失海外百余年、在2007年由澳门企业家何鸿燊购得,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马首铜像被正式捐赠给国家物局。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今年年内,这件文物将回到圆明园,并完成首秀。

“目前,北京市正在积极进行展览准备,马首今年内将完成在圆明园内的首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透露。

另外,马首的展出地计划在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马首铜像,为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

马首铜像为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清乾隆年间由宫廷匠师精工制作,以精炼红铜为材,色彩深沉厚重,以失蜡法一体铸造成型,神态栩栩如生,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圆明园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消息,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香港苏富比公司对此给予积极配合。9月,何鸿燊先生得知相关情况后,以高度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慨然出资抢救流失文物,结束了马首铜像百余年的离散漂泊。此后,马首铜像一直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2019年11月,何鸿燊先生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

2、马首铜像的回归之路

十二生肖铜兽首是人身兽首铜像喷泉的头部。从传教士们绘制的铜版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当年以盘坐之态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的两侧。十二生肖铜像巧妙地代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更令人叫绝的是,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会按其代表的十二个时辰,依次轮流喷水报时。每天正午,十二铜像同时喷水,场面非常华丽壮观。因此有了一个俗称——“水力钟”。这种用十二生肖代替西方裸体雕像的精心设计,堪称洋为中用,也是中西合璧的一件难得杰作。

马首生肖铜像,位于喷泉左方,排列第三。其造工精美,栩栩如生,无论眼神、张口和微伏耳形等姿态,都自然逼真。毛发的刻画也是纤毫毕现,细致动人。而鬃毛的自然铺叠和流利的条理更是一绝,这在其他兽首上是很难见到的。

2007年9月20日,马首铜像在香港被爱国人士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成功收回并捐赠给国家。

2019年10月3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归藏国家"动仪式在澳门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等出席启动仪式,同时为“圆明园马首铜像特展”揭幕。由何鸿燊抢救归国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即将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回归国家永久收藏。

2019年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为更好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文物保护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经与何鸿燊先生协商一致,将马首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回归原属地。

3、圆明园十二兽首

圆明园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

兽首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他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每座铜像轮流喷水,蔚为奇观。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其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9年11月13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的献礼,何鸿燊先生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鼠首与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中国,入藏国博;截至2013年5月,据可靠消息龙首在台湾收藏;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自此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鸦片战争后百余年间,因战争、抢掠、盗凿等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多达百万件。在国外所有知名博物馆中,中国藏品共计有160余万件,包括其他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在内,流散在海外的所有中国文物总数在1700万件以上,这个数字超过中国本土博物馆与民间的收藏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松和李逵打虎的不同之处,究竟谁的武艺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有没有看过《水浒传》,相信各位都听说过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不过《水浒传》中,徒手杀虎的可不止武松一人,同为梁山好汉的李逵也曾完成过杀虎的壮举,而且还是连杀四只。就正常来说,普通人类能杀死一只老虎都堪称奇迹了,李逵竟然能干掉四只,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如果真是如此,是否也说明李逵的武艺要远胜武松呢?实际

  • 西游记中地府为什么缺南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西游记》故事中,唐僧的取经是源于泾河龙王事件,在这起事件当中,李世民也被泾河龙王带入了地府,阎王将李世民放回阳间,李世民十分感谢阎王,要送瓜果过来,而阎王说地府冬瓜和西瓜都不少,但是唯独没有南瓜,李世民应下说很快就会送过来。但这句话很显然让人听不懂,为什么地府会没有南瓜?今天就让小编带大

  • 故宫的内皇城是什么?存在于皇城和紫禁城之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故宫,很多人都能够想起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紫禁城,皇城等等,虽然说现在很多人都用这些称呼来指代故宫,但其实在古代,这些称呼都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在皇城和紫禁城之间,就还有一个内皇城,这个地方现如今很多人可能都已经不知道了,那究竟内皇城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

  • 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为什么会有一个师弟周伯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王重阳和周伯通,在金庸的小说里面,这是两个非常有名的堪称是武林前辈级别的人物,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那么按理来说,王重阳应该只会有各个徒弟徒孙之类的人,然而周伯通却是王重阳的师弟,如此一来他们又应该会有一个师父,但是这个“师父”很显然根本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王重阳和周伯通之间会

  • 皇帝的衣服叫龙袍,那皇后的衣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一般都被称为龙袍,而各个不同朝代的龙袍也有很大的不同,从颜色到花纹,还有材质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那皇帝的衣服叫龙袍的话,那皇后的衣服又叫什么呢?古代皇后所穿的衣服有什么特征,皇后的衣服上面会有什么花纹来对应皇帝的龙纹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清朝皇后的

  • 萧太后和韩德让真定有婚约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燕云台》这部剧中,萧燕燕原本和韩德让定有婚约,但后来是被耶律贤横刀夺爱,将燕燕给娶走,这样的剧情在历史上真有发生过吗?其实这是剧中杜撰出来的情节,历史上萧太后只有过一次婚姻,就是嫁给耶律贤,虽然她很喜欢韩德让,但想要正大光明和韩德让成婚并不现实,两人身份就不同。而且从他们两人的年龄来看,韩德让成婚

  • 西安发现北宋孟氏家族墓地是怎么回事,出土耀州窑还有什么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西安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先共有十几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因此西安的地下可以说埋藏着很多的古人的墓葬,经常会发掘出各个朝代的墓葬,也因此出土过很多的很有价值的文物。而最近,西安又发现了北宋时期孟氏家族的古墓,而且其中还出土了罕见的耀州窑,那耀州窑究竟是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哪些文物呢?

  • 历史上最大的动物有多大?解密远古巨型生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动物世界里面,只要拥有更大的体型,才意味着拥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捕猎者为了能够捕猎更多的猎物,会进化出更大的体型。同时猎物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不被猎杀,也会尽全力进化出更大的体型。因此,地球历史上不同的地质时期都产生了一些体型巨大的动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生物史上不同时期的超巨大生物。寒武纪

  • 朱元璋死后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棺材,其他十二口棺材里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虽然地位很高,但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不害怕的,尤其是对于身后之事,这些都是他们无法完全掌控的事情了,而皇帝的墓穴在何处,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皇帝会安排疑冢,或者一些迷惑人的办法,让人无法得知自己准确的埋葬地,朱元璋死后就有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棺材,其中当然有十二个都是障眼法,那么这

  • 为何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越来越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对秦始皇做出一个评价,你会如何来评价他呢?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统一六国,可以说为后世历朝历代的统一做出了一个表率,后来尽管分分合合,但整体的大趋势却总是想要进行统一了。然而对秦始皇的评价,却一直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而且在秦朝之后,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也是从一开始很低的评价,一点点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