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中卫青霍去病为何是奸佞?是司马迁对他们有什么意见吗?

史记中卫青霍去病为何是奸佞?是司马迁对他们有什么意见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4/2/20 15:02:57

卫青霍去病,在很多人看来,他们都是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大将,尤其在抗击匈奴这一方面,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功劳,这样的人,写入史书当中的话,必然会是名将中的一员吧。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明白的是,在《史记》中记载的卫青霍去病的文章,是放在《佞幸列传》当中的,换句话说,在司马迁眼里,卫青和霍去病根本就是奸佞之臣,这可与我们所认识的卫青霍去病是完全不一样的,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记载呢?难道是因为司马迁对他们两人有什么意见?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司马迁为何将卫青霍去病写进佞幸列传

史记是司马迁经过14年才写出的历史巨作,这个历史资料上所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上至上古时代,下至汉武帝,著名作家鲁迅还曾大肆夸赞这部历史资料,在历史与文学上都给予了这部书非常高的评价。还被人当作二十四史之首,可以说是非常正统的正史,里面记载的事迹与观点在史学界非常有权威。

但虽然被人称为正史,但这正史也是人写出来的,所以在这里面很有可能掺杂了许多个人主义与情感,虽然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但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所以他也给予了许多人偏见,而被他持有偏见的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两位有名的大将军,卫青与霍去病。虽然说司马迁不喜欢这两个人只是我们的猜测,但也不是没有证据,因为他将这两个人写进了“佞幸列传”。

这本书是司马迁专门为奸佞之臣所编写的传记,在这里面揭露了许多人的罪行,这本书里一共记载了10个人,在这10人当中,有8个是皇帝的“男宠”,另外两个就是卫青与霍去病,而司马迁将他们这些人写到一起,就不得不令人生出许多怀疑。他们是两位非常厉害的大将军,曾为攻打匈奴作出了许多贡献,身上的战功无数,也非常受百姓们的爱戴,即便现在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历史名将。

那么这两位是如何被写进“佞幸列传”的呢?其实我认为主要是司马迁认为他们的出身太低,卫青原先只是公主府上的一个马奴,主要负责喂养马匹,以及为公主牵马,而他的姐姐则是一个舞姬,后来汉武帝去到公主府上见到了他的姐姐卫子夫,于是就喜欢上了这个舞女,后来还将她封为了皇后,这个时候汉武帝也正准备着手攻打匈奴,在了解卫青之后,认为他是一个可塑之才,于是就派他率领兵马,前去攻打胸部。

而这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从小父母就对他不管不顾,父亲不管他的是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而卫青与自己的外甥一样,也是母亲与人私通之后所生下来的,所以他们两个不仅没有什么家境,出身还这样不光彩,而司马迁是撰写历史的人,经常对他人评头论足,所以对卫青与霍去病这样出身不太光彩的人才会持有偏见。

2、佞幸列传介绍

《佞幸列传》是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该传是记述汉代佞臣邓通、赵同和李延年等的合传,揭露了他们无才无德,却善承上意,察言观色,专以谄媚事主,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吮痈取宠,以及他们恃宠骄横,奸乱永巷的丑恶行径和肮脏的灵魂,进而婉转地讽刺和鞭挞了文、景、武等帝的任人失当,重用奸佞的弊端。司马迁在文章中对此深表感慨,表现了他对汉代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未来政情的忧虑。

该传是记述汉代佞臣邓通、赵同和李延年等的合传,揭露了他们无才无德,却善承上意,察言观色,专以谄媚事主,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吮痈取宠,以及他们恃宠骄横,奸乱永巷的丑恶行径和肮脏的灵魂,进而婉转地讽刺和鞭挞了文、景、武等帝的任人失当,重用奸佞的弊端。佞臣与酷吏都是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反转来它对封建政治也必然造成严重的恶果,这从历代封建王朝佞人乱政的大量史实中可以得到验证。司马迁在文章中对此深表感慨,表现了他对汉代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未来政情的忧虑。

文章短小,叙事简洁而有条理,尤其是寓感慨于叙事之中的写法,以及篇末直抒胸臆的写法,使感情跌宕婉转,“通篇一气,直贯到底”(吴见思《史记论文》),很有艺术的感染力。

3、司马迁为何看不起卫青霍去病

司马迁对卫青还是霍去病的偏见,根源在于司马迁对李家的同情和对汉武帝的不满。特别是,李家几代人的死亡,都和卫青集团有关系,这更加让司马迁产生不满的情绪。但是,不满归不满,作为太史公不能不如实把卫青霍去病的功劳写下来,这就造成了《卫将军骠骑列传》里的“别扭”。

司马迁被汉武帝阉割的原因就是司马迁为(飞将军)李广孙子李陵开脱,李陵仅率五千步军与三万匈奴骑兵死战8天8夜被俘,后援没到位,汉武帝颇为自责,派人去接李陵回来,可是有个叫公孙敖的家伙道听途说,说是李陵正在为匈奴练兵所以就折返回来向汉武帝复命了(其实为匈奴练兵的是李绪),汉武帝大怒,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而汉武帝正好在气头上,所以司马迁就悲剧了。

在司马迁的眼里卫青的初步发迹是通过皇后卫子夫的裙带关系而非个人努力。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公允,马邑之战后,武帝第一次四路人马北击试探匈奴,也只有卫青获胜还袭击了匈奴的祖宗发祥地龙城,第一次作战第一次就胜了,通过这一战也让武帝知道了卫青的战争指挥水平,同时也让整个武帝朝那些以为卫青是靠裙带关系走上政治生涯的人闭嘴了。连匈奴大单于都说“卫青不只是皇上的小舅子”。卫青是中华五千年第一个靠军功当上大司马的外戚。如果司马迁活到现在他就可以见证卫青是第一人,当然这是一句玩笑。历史不会因为司马迁的狭隘和偏激而埋没任何一位英雄。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人编书的一个基本态度,司马迁在编篡《史记》时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但对卫青和霍去病没有遵循这一原则而是依据个人喜好,实不可取!不过这也不会影响《史记》作为一部伟大的史书而存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貂蝉对吕布是真爱吗?会不会只是计谋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貂蝉和吕布,这两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的“官配”,但是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貂蝉似乎应该对吕布和董卓都是一样的态度,毕竟她是王允设计的离间计中最重要的一环,王允将貂蝉分别献给董卓和吕布,从而挑起两人之间的矛盾,借此机会让吕布杀了董卓。那么貂蝉对吕布又是否真的有感情呢,她会不

  • 在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的徒弟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演义》当中,太乙真人作为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虽然实力算不上最强,但是在封神之后,地位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直接可以与鸿钧老祖相提并论了。而太乙真人也是哪吒的徒弟,帮着哪吒干了不少事,虽然道义的方面来看,太乙真人这也算是干了不少坏事,但其实并不能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那么在《封神演义

  • 没有金箍棒的孙悟空还有多少战斗力?是否会大幅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金箍棒是孙悟空在学成武艺之后,去龙宫从龙王那里讨过来的,但是在后面的故事中,孙悟空就基本上再也没有离开过金箍棒,作为武器自然是随时打妖怪的时候都会使用的,孙悟空和金箍棒加一起也就是标配了。但是很多人也很好奇,如果说孙悟空没有了金箍棒的话会怎么样呢?青牛精曾经收走了金箍棒,孙悟空就只能去找天庭的

  • 秦朝时六国造反复国,为何汉朝时都没动静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建立起了秦朝,但是秦朝不长久,而且之前那些六国遗留的贵族们,也纷纷想要重新复国,想要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他们也的确短暂的“复国”了,但是后来汉朝又建立起来,这时候却似乎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国家的贵族还想要继续复国的,他们为何在秦朝的时候闹的那么凶,到了汉朝时却没有一点动静

  • 叶二娘为什么抢别人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叶二娘是《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之一,江湖号称“无恶不作”。因为叶二娘时不时就会盗取他人家的孩子把玩,等玩腻了再将其杀害,手段十分残忍。后来段延庆发现了叶二娘,他们都属同道中人,心中都有着强烈无比的执念,所以将她招纳。很多人不理解叶二娘为什么热衷于抢别人的儿子,后来这在少林群雄

  • 吴三桂为什么不能像沐氏那样,一直镇守云南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云南沐氏,相信有不少人都会对他们有很深的敬佩之情吧,沐氏自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镇守云南,一直坚守了280年,保得云南太平无事,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起兵造反,这也是后世人提起他们的时候非常敬佩的原因之一。但是后来换成了吴三桂,他只在这里待了十四年就敢反了,这是为什么呢?吴三桂为什么没有办法像沐氏一样镇守

  • 九八年洪水原因是有龙?当时真的是闹蛟龙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洪水和洪灾的情况,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哦,其实这个也算是地球给人类的一种警示吧,因为全球变暖等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发生,所以关爱地球刻不容缓了。今天也给大家来说说一些历史上的洪灾情况吧,话说这个九八年的洪水原因不是雨下太大,而且这个闹蛟龙了,那么这个说法到

  • 古代为何有两个长安城?汉朝和唐朝的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长安城,很多人都会想到,在盛世唐朝下的繁华的长安城,这是经常出现在影视剧里面的场景,盛世大唐,繁华的都城,都让人非常的向往。但其实在历史上,是有两座长安城的,一座是汉朝时期,一座是唐朝时期,唐朝时期的长安城是后来又修建的一座城市,也就是说这是两座不一样的城市,只是名字相同而已。那么既然已经汉朝

  • 水司楼是干嘛的,为什么叫水司楼,水司楼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这个水司楼的故事了,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地方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小编也一直有疑问的,那就是这个水司楼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水司楼又为什么叫水司楼呢?还有这个水司楼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继续来分析看看吧!水司楼在网上没有这个解释,一般的水司其实就是指的自来水公司,但是我们今

  • 永乐大典可能在朱棣的墓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永乐大典》这部书,可以说是集结了古代众多的文献典籍,我们知道,文献典籍的保存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可能会发生战乱等灾害,古代其实有很多典籍都是毁于战乱或者人为的毁灭,而在《永乐大典》中,现存的是副本,而且已经残缺不全,很多人都在猜测,既然是朱棣下令修撰的这部书,那么会不会在朱棣死后,就将《永乐大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