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无明君大清无昏君说的对吗?如何看待朱元璋、康熙等皇帝?

大明无明君大清无昏君说的对吗?如何看待朱元璋、康熙等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81 更新时间:2024/1/31 12:39:44

现如今有一种说法可以说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了,那就是“大明无明君,大清无昏君”,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明朝没有明君,而清朝没有昏君。这样的一种说法,自然是对明清两个时期的皇帝进行了一种明君和昏君的阵营划分和评价,很多人对这种说法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自然是认为这完全是瞎扯,但有人却认为这说的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种说法呢?又该如何去看待朱元璋、康熙等等这些皇帝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大明无明君成立吗

相信爱好历史的小伙伴或多或少听说过一句话:“大明无明君,大清无昏君”之说;其实这种说法也有其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认知,毕竟大明也还是有明君的,只不过一些明君到了晚年犯的一些过错,也导致了许多后世人否定他的功绩。

而大清无昏君之说,其实也不能成立,大清朝也还是有昏君的,只不过是昏的程度还不足以和古代王朝那些昏君一概而论。本篇文章,笔者就为大家分析这句话的看法,究竟正不正确。

首先,“大明无明君”之说,大明朝历代的皇帝们,都多少犯过错误,比如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是一个极为勤政的好皇帝,但他对待功臣和臣子清廉的手段还是特别狠的,功臣但凡是威胁到皇帝,那么不管你是否犯没犯过错,那你开刀是没错了。

再加上朱元璋特别痛恨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这也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因素,也因此,朱元璋对待贪官那是手段极为狠辣,“剥皮充草”这种酷刑让很多官员痛不欲生,朱元璋为了保卫朱家江山,大肆诛杀开国功臣,给历史和明朝留下了极不光彩的形象。

而后继者朱允炆是一个少年皇帝,可能是执政时间并不长,加上自己太年轻了,朱允炆就盲目相信了一些激进派官员的话,开了削藩,按道理来讲,削藩这是一个大的国策,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慢慢分化削藩,建文皇帝怎么干?不管你犯没犯过错,反正我就是削你了,因为你影响中央集权,这一削可好,把北京燕王那位惹毛了,建文皇帝就被撸下来了(靖难之役)。

而北京那位当了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但这位皇帝实在是极好武功,在位期间就非得要征服北方的部族,而这时候北方虽然陷入分裂,但人家也不是好欺负的,永乐皇帝北征了几次,都是失败告终,但是这个皇帝就是个犟驴,不到黄河心不死,非得拖垮国力去远征北方,最终病死在出征路上。所以说,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这三个皇帝其实严格意义讲不能算是完美的明君,也不是昏君,只能算是略有瑕疵的君王。

2、明朝的皇帝

大明一号明君:朱高炽

而朱棣后继者朱高炽和朱瞻基俩父子皇帝,在位期间创造了仁宣之治,记住是两个帝王一起开启的。从这一点来讲,儿子朱瞻基就有点不如老爹朱高炽了,朱高炽在皇帝位置上还没当一年就挂了,当时就是这一年,朱高炽把明帝国带到发展的正轨。

如果说大明有明君,那么朱高炽绝对是一号明君,唯一遗憾就是朱高炽活的时间太短了,因为在位时间过短,政策无法完全实施,也算是半途而废,也算不得明君;而儿子朱瞻基这人综合表现还行,治理国家还过得去,唯一就是太喜欢蟋蟀了,还被称为“蟋蟀天子”,曾经还因为某官员蟋蟀养的好,给人家加官进爵,从这一点来讲,朱瞻基就有点缺乏明君的气魄了。

朱祁镇、朱祁钰毁誉参半

接下来的朱祁镇、朱祁钰哥俩皇帝都是很有意思的,哥哥前期昏庸、后期还算不错,弟弟前期英明,后期就有点糊涂;特别是哥哥还被北方民族给抓走了,这种奇耻大辱导致了历史对朱瞻基的评级极低,不管他后期是否很英明,但是“土木堡之变”就是朱祁镇的奇耻大辱。

而弟弟朱祁钰一心想着让儿子继承帝位,但他忘记了自己的皇帝是怎么得来的,这是明帝国为了国家而牺牲朱祁镇,选择朱祁钰成为天子,但下一代皇帝还必须是朱祁镇的后代,这是正统性,所以朱祁钰也不能算上一个明君。

朱见深守成之君,嘉靖皇帝平平淡淡

而后面的朱见深典型的老婆奴,太喜欢自己的奶妈,也因为奶妈被后人诟病,再加上在位其实并没有开创什么盛世,因此不能算明君,后面的弘治皇帝,在位的时间还算长,但是并没有开创什么大的功绩,只能算是守成之主。

正德皇帝朱厚照,活脱脱一个贪玩的皇帝,什么豹房、养野生动物,这些劣迹都导致了正德皇帝注定不是一个明君;后继者嘉靖皇帝在位时间较长,但嘉靖迷恋丹药、晚年对国家政治关系不够,虽说自己把握着国家政治权利,但是自己付出太少,所在的嘉靖年间国家只能算是平平淡淡。

嘉靖的三儿子隆庆皇帝和老爹一样,也喜欢这些丹药,国家政治和老爹在位期间一模一样,并且他在位的这段时间,什么东厂西厂锦衣卫,厂卫之争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生活。万历皇帝更不用说了,常年不上朝,管理政事靠着传令,不过他在位时期内阁很厉害,张居正执掌内阁也给明朝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整体而言万历皇帝是靠着臣子们撑起整个国家政治的。

崇祯皇帝辛勤有余,功绩不足

泰昌皇帝、天启皇帝是平庸之辈,没有什么大本事,连守成能力都欠缺,他们在位期间,魏忠贤等宦官已经成为了帝国病瘤,特别是泰昌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月就挂了,而儿子朱由校是一个木匠皇帝,不喜欢政治,喜欢木工。

最后的崇祯皇帝,像极了我们一些付出很多心血,可最终却一事无成的样子,崇祯就是典型的没有从根源抓住目标再为之努力奋斗的人,并且自己完全靠感觉来治理天下,极为勤政,却极为度量小,这样的皇帝注定是守不住国家的。

总结明朝皇帝们,也不能说他们都是昏君,只能说他们离明君或多或少相差一些。但是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么历史上的帝王都不算是明君了,因此,放宽一点,明朝明君还是不少的,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佑樘、朱厚煾都算是明君。

3、清朝12帝,都为国家做出贡献

那么说完明朝,我们就来讲讲,清朝的皇帝们,清朝共有12个皇帝,12个皇帝都为国家做出了不少贡献,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首先,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个开国之君,努尔哈赤开创了女真和满洲基业,皇太极将满洲推上了顶点,他们就是典型的开拓疆土的明君,最起码,刚刚建立的大清要比没落的大明和荒唐的农民军政权要靠谱多了。

顺治皇帝,爱美女不爱江山,是个不负责任的皇帝

后继者顺治皇帝,其实在位期间大多数都是被多尔衮把控,作为大清帝国第一位执政的皇帝,顺治也开创了不少利于汉人的措施,整体政策还算是不错,唯一的槽点就是因为一个女人而放弃国家,典型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类型。

顺治皇帝(有史料记载是病逝),最后选择把国家丢给了老母亲和8岁的儿子,并且一堆烂摊子都丢出来,这让孝庄太皇太后和康熙皇帝是十分的为难,因此,顺治不算一个昏君,但算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皇帝。

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是毫无争议的明君

而康熙皇帝小小年纪就要撑起大清的重任,早年还有祖母扶持,后来自己的祖母去世了,朝廷的三藩和鳌拜之乱都还没有解决,康熙年纪亲亲就承受压力一点点把这些问题给解决,如果说历朝历代最苦命的皇帝,那么无疑是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年少时期得了天花差点挂掉,年轻时候,朝廷被鳌拜等权臣把持,外面又有虎视眈眈的三藩,康熙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康熙皇帝靠着自己一个人愣是都解决掉了,并且在位期间是清朝最辉煌的阶段,还解决了准葛尔和沙皇的战乱,康熙绝对算得上是明君。

儿子雍正皇帝是历史出了名的勤君,并作为康乾盛世的过渡期,雍正很努力,不过文字狱事件导致了史官对雍正的看法比较负面。乾隆皇帝更不用说了,绝对是明君,乾隆皇帝不仅天赋过人,并且在位期间,清朝的发展是里程碑式的高峰,一点都不亚于康熙,不过他执政年间的辉煌程度还是比不上康熙,并且乾隆晚年迷恋于权力,让儿子嘉庆皇帝十分的苦恼。

嘉庆之后无多平庸君主

嘉庆皇帝生活在老爹的光芒之下,整个人都比较平庸,不管做什么,别人都会拿他和乾隆比较,因此,嘉庆算是平庸的皇帝;道光皇帝算一个昏君,因为道光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没有大的发展就算了,外敌入侵,道光都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最终只能放任不管,也签订了几个侮辱性的条约。

而被道光给予厚望的咸丰皇帝比老爹还差,在位执政对政治精力没有多少投入,反而喜欢玩乐,而把皇位给儿子同治也是一个错误,同治皇帝更不用说,连老爹都比不过,别说和自己爷爷比较,道光至少还有血性,同治差的不是零星半点。

而光绪皇帝有雄心壮志,但是被慈禧太后把控朝廷,自己根本插不上手,典型的傀儡皇帝;最后的宣统皇帝更不用说了,给日本人建立满洲国,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侮辱中华,不过宣统皇帝执政期间,帝国已经日暮西山,根本无力回天了。分析清朝皇帝们,我们知道清朝晚期的昏君还是不少的,只不过清朝的辉煌集中在前期,后期就是昏君当道的年代。

4、小结

“大朝无明君,大朝无昏君”之说,看似有瑕疵,没毛病,但瑜不掩瑕,严格意义上是谬论,每朝每代有明君就有昏君,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明朝没有明君,那么为什么明朝还能维持近300年,如果清朝无昏君的话,为何割地通商的一项项侮辱性条约,会成为中华文明的永远痛?

因此,对历史的评价要以中肯的角度和公平的范畴上进行思考评价,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去看待,不要有南与北的偏见,不要有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偏见,更不要有地域的偏见;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传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猛砍大树,大树为何会喷出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人受伤了会流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听说过树受伤了也会流血吗?很多人自然都是不相信的,这得是神话传说里面才会出现的吧,树和人不一样,本身就没有血液,又怎么会流血呢?其实在《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曹操对着一棵大梨树猛砍,却发现树中留出了血液,还溅了曹操一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故事是怎么

  • 令狐冲武功是不是仅次于东方不败、风清扬的天下第三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笑傲江湖》中,如果给各个角色的武功做个排名的话,最没悬念的应该是东方不败和风清扬,他们稳坐前二宝座,那天下第三高手会是谁呢?就武功配置来看,应该是令狐冲,独孤九剑加易筋经还有吸星大法,有这三门最顶级的武学集于一身,还有谁能战胜令狐冲?话虽这样说,但实战恐怕就不是这样了。方证大师、左冷禅和任我行的武

  •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司马迁还是非常有难的一个人,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才写出了今天的旷世其作《史记》,大家可能不知道司马迁有多难,这个问题什么的起身也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的,下面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司马迁写这个史记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吧,还有这个司马迁写史记都经历了哪些磨难呢?下面都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司马迁写史

  • 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司马迁和司马谈的故事,很多人都想知道司马迁这么厉害,那么这个作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做了什么样的榜样呢?还有这个司马谈对这个司马迁有哪些影响呢?话说这个司马谈在临终前对这个司马迁做了很多的嘱托了,那么这个嘱托都包含了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继续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嘱托其实就

  • 西瓜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发源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炎热的夏季又到了,在个季节当中,清凉解暑的西瓜相信是每一个人都非常爱吃的水果。但是很少人知道的是,其实西瓜并不是原产于中国的水果,而是非洲大陆献给世界的赠礼。唐朝末年,西瓜从非洲传入了西域,并开始得到当地中原商人的注意。金灭辽宋后,西瓜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南宋初年,使者洪皓在金国发现了这种外形奇特、口

  • 杜康是酿酒鼻祖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酒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那酒究竟是由谁发明的呢?传说杜康是酿酒鼻祖,古代很多造酒业都把杜康尊为祖师爷。不过杜康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因为根据《史记》中的说法,杜康生活在夏朝,还有一种说法,说杜康是黄帝的大臣。这段历史距今实在太过久远,所以都以传闻偏多。那下面就由52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

  • 象鸟蛋有多重?什么时候灭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很多人都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不过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科学家们的一致认可。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种鸟,在这种鸟的身上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因为这是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鸟类,尽管早早的就灭绝了,但是依然保持着历史上最大的鸟类的记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世界上最大的象鸟,究竟有多大?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鸟是

  • 宋江为何反对武松娶扈三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扈三娘作为《水浒传》中水泊梁山好汉里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之一,也是有很多人都对这个角色非常关注的,而扈三娘也是一个美人,最后却嫁给了矮脚虎王英,这样的安排虽然乍一看让人觉得别扭,但从原著里面仔细寻找就会发现,其实宋江这样做也算是很好了。那么为什么在之前的时候,宋江很反对让扈三娘嫁给武松呢?为何他自己也

  • 鄂州机场出土800余件文物怎么回事?都是什么时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我国经常会发现一些埋藏在地底下的文物,这些文物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是在墓葬里面被发现的,作为墓主人的陪葬品,对于我们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就在最近,在鄂州机场就出土了八百多件文物,那么这些文物都是什么时期的文物,有哪些种类呢?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又能够了解到什么,这些文物对

  • 笑傲江湖中,嵩山派实力为何远胜其余四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五岳剑派中,当属嵩山派力量最为强大,其综合实力要远胜其余四派。那嵩山派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根据小说中的设定,原本五岳之首是华山派,但后来气宗和剑宗分家,华山高手死伤惨重,虽然气宗胜出,但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岳不群一直想不出太好的办法重振教派,所以根本不是嵩山派的对手。五岳当时比较有实力的,只剩衡山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