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帝王为何追求正统性

古代帝王为何追求正统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28 更新时间:2024/2/11 21:29:53

“正统”二字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剧中看到,实际上在古时候,特别是改朝换代之时,新的皇帝一般都会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为何正统如何重要呢?从字义来分析,正统共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一系相承的封建王朝;二是指学派一脉相传的嫡派;三是嫡系子孙。实际上皇帝有了正统,才具备合理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关“正统”的来历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何为“正统”

刘邦项羽争霸天下时要用赤龙之子来证明自己是正统;王莽篡汉时要以周公之治的思想维护自己的正统;曹丕篡汉时也要汉献帝“禅让”来表面自己正统;赵匡义弄死自己哥哥后也要搬出金匮之盟来证明自己的正统。

正统思维自古以来皆有之,那么何为正统?中国的正统思维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正统”一词在中华文化圈中有特别的含义。‍

现代词语中,“正统”在政治科学中一般解释为:人民对律法或政权作为一种权威所给予的认受。

同时在道德哲学中,“正统”经常被解读为一种由人民授予其统治者对进行一定程度管理而维持社会基本运作的权力,其基础是人民同意现政府的组成的合法性。

也就是说“正统”即为“法统”。

但是在中国的理解中,正统可不仅仅是“合法性”这么简单,而是包含了中国特有的古典哲学思辨思想。

“正统”思潮的变化‍

“正统”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中,孔子认为只有一个国家达到了“居正”和“一统”两个层面,才能称之为正统。

此时正逢春秋末期,礼乐崩坏。周天子共为天下共主,但是只够“居正”而无法“一统”,遂不能称之为正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虽然都达到过暂时的巅峰,但是都无法称自己为“正统”,周武王甚至直接说自己:“吾蛮夷也”。

直到秦一统六国,嬴政建立皇帝制度来表明自己“正统”的合理性。此时,“正统”一词便与“皇权”进行了捆绑。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正统”思想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开发,提出“三统”学说,将“正统”思想与神学进行了捆绑。加深了“皇权”即“正统”的思想。

宋朝时期的学者们开始对“正统”思想进行系统地阐述,欧阳修首作《正统论》,批判了董仲舒及其后人将“正统”与神学相绑定的思维。

欧阳修提出:“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苏轼在此基础上,把“正统”与“名实”相统一,认为既要在名义上得其道,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又要在实际中拥有相匹配的权力。

同时二人也将功绩与道德作为一统王朝的批判标准,认为自宋以前,能够“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的王朝有:、舜、三代、秦、汉、晋、唐。

而余下“天下虽不一,而居得其正”的东周、魏、五代;“虽不得其正,卒能合天下于一”的西晋、隋虽然都虽然达不到“居正”和“一统”,但是其功绩和道德上也可以称之为“正统”。

到了明朝,方孝孺(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猛人)在欧、苏的基础上再次延展“正统”含义。由于明是逐元而创,中华文化遭受重创,为了明辨正统之意,驳斥元朝非正统。方孝孺提出不应该以“王者大一统”的原则断定“正统”,而是从君臣大义和华夷之分来辨明。

除三代之外,历史上仅有汉、唐、宋、明才可称得上正统,除此之外,包括秦、魏晋、五代、元等都不能给予正统;他提出:中华之所以贵为中华,是因为先王之道不仅包含了君臣、父子、长幼、夫妇的伦理秩序,而且还包含了服饰、吉凶、交际等的礼文之美以及均田、薄赋等的养民之法。

至此,“正统”之意与“中华”捆绑,只有符合中华文化传承价值观的一统王朝才算做中华之“正统”(秦乃法家思想,故方孝孺不予承认)。

新时代的“正统”思想

到了晚清,帝王体制摇摇欲坠,“正统”思想遭受冲击。梁超在《新史学》中批判中国传统史学由于“正统”思想束缚,一直为皇权所独占,造成了客观历史的阻隔;“正统”应存于历史,非存于皇家,应在种族、在国、在民。这一思想,打破了皇权对于“正统”的垄断。

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民国时期“正统”思想更进一步,主权在民的思想被各家学所认同,大体思路都认为“正统论”已经随帝制而终结,“正统”即为“法统”思想逐渐成熟。

如今的“正统”思想不再局限于某个领导者,亦或某个党派,而是全中华民族所认同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认同同样的道德,遵从同样的法律,即为“正统”之“名”;而在人民群众眼中,能够服务于人民,恪守法律,审慎行使人民赋予权力,满足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政府,即为“正统”之“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靠儿子上位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得好:老子英雄儿好汉,大家的常识也是子一代受到父一代的荫泽。可历史上还真的有争气的孩子,依赖祖辈的青睐、亦或者是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父亲推上了皇帝宝座。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那些靠着自己儿子上位的皇帝有哪些。第一位,李隆基助父亲李旦复位武则天的武周落幕不久,唐中宗李显因懦弱无能,导致朝政大权逐渐

  • 上海为什么喜欢用其他省市来命名道路?有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去过上海的朋友们都会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上海的各种省市名的道路,比如南京路等。为什么上海那么多道路会用省市名来命名呢?带着这个疑问,小编查阅了一番上海的历史资料,并将自己的看法通过此文分享给大家。一、 晚清时期的上海1、 英国制定规则1840年,腐朽的大清帝国被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

  • 慈禧为什么有龙袍?和皇帝的是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龙袍一直都是作为一种古代皇帝的身份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够穿龙袍,而各个时期的龙袍也是很不一样的,现如今人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明清时期的龙袍了,而除了皇帝之外,其他的任何人都是不可以穿龙袍的。然而慈禧却有自己的龙袍,这是否是说明慈禧对皇位是有野心的呢?慈禧的龙袍又是长得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小

  • 历史上真的有午门斩首吗?是用来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午门经常可能会在电视剧里面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推出午门斩首”,是说一个犯了死罪的罪人,要把他在午门这个地方斩首,午门这个词也就成了很多人眼中斩首的代名词。但其实,午门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真正的午门和斩首并没有任何关系,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句话呢?真实的午门究竟又是用来做什

  • 陆权论是什么意思?提出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陆权论”,相信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对于这个名词绝对不会陌生了。与陆权论起名的同时还有海权论和空权论,尤其是海权论,想必都非常的熟悉了。那么陆权论的提出者,非常著名的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所最先提出的。一战前夕,他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认为随

  • 内蒙和外蒙谁才是黄金家族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黄金家族”这个称号,其实也是有不同的指代对象的,广义上指的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后人,狭义上黄金家族指托雷甚至忽必烈一系后裔,成吉思汗的其他后代。而现如今有关黄金家族最大的争议,应该就是他们到底是在内蒙古还是在外蒙古了。黄金家族在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呢?内蒙还外蒙到底谁才是

  • 红楼梦续本那么多,为什么高鹗的是最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后人将曹雪芹写的和高鹗续写的合在一起的版本,但历史上写红楼梦续本的其实远不止高鹗一个人,那在众多的续本当中,为什么人们会认为高鹗所写的这一版本是最好的呢?高鹗写的版本里面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慈禧是谁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很多人对这个慈禧非常的感兴趣,最近问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慈禧到底是谁的老婆这个问题,那么就有人要问了,这个慈禧到底是谁的老婆呢?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慈禧是“咸丰皇帝奕詝”的老婆。咸丰皇帝简介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

  • 西安千年银杏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银杏想必大家也都是知道的,这种树非常的有寓意,也非常的好看,特别是到了深秋,叶子全变黄了之后那种感觉是真的太美妙了,如果掉在了地上之后,满地的东西更加的多了,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看这样的东西了,最近在西安非常知名的这个千年银杏也都开了,这个也都都是要去看看的,那么这个西安千年银杏在哪呢?西安千年

  • 朝鲜战争喀秋莎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朝鲜战争,这是咱们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的第一场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战争。在之前的国内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军和国军的装备实力对比虽然有着优势,但是这样的优势并不是那么的悬殊,因为当年几遍是日本陆军也仅仅只是刚刚接触到现代化军队的门槛而已。而朝鲜战场的美军则不同,机械化和火力配备远超其他国家,即使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