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融当时是北海太守,为什么不起兵和曹操抗衡?

孔融当时是北海太守,为什么不起兵和曹操抗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69 更新时间:2024/2/16 6:08:17

说到孔融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没错就是我们经常在书中读到的那个人,孔融让梨的主角了,他也是东汉末年事情的人物,而且和曹操也有不解之缘,但是最后他却被曹操杀了,那么其实孔融当时是有做到北海太守的,那么为什么他不起兵和曹操抗衡一下呢?

孔融在汉末天下士人中名气很大,但是执政能力不足。在董卓入朝秉政后,孔融多次忤逆董卓,董卓便把他任命为青州北海相,打发出朝廷,毕竟眼不见心不烦。

在这里我说一个知识点:当时北海的行政区划是郡国,也有郡王在位,所以北海国的“太守”就应该称为“相”,简称:北海相。

罗贯中是明朝人,对汉代的官职不熟悉,所以在《三国演义》里写成了“北海太守”,这是错误的。(其实他写错了很多官职名称,这只是其一。)

言归正传。

当时北海国在闹黄巾,闹得很凶,董卓任命孔融去北海,也是想让孔融吃吃苦头,说不定战死了呢。也算是“借刀杀人”吧。

孔融到任北海后,就开始兴办学校,安抚百姓,重用本地名士。

例如郑玄是本地,也是全国最出名的士人,孔融请不动郑玄,就把郑玄的老家改名为:郑公乡;同时还在郑玄家门口造一座大门,称为“通德门”。

还有邴原、彭璆等人也被孔融举荐,已故名士甄子然、临孝存也得到孔融尊重,命人把他们的灵位供奉在县社之中。

《后汉书·孔融传》:稍复鸠集吏民为黄巾所误者男女四万余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

孔融的军事能力就拿不出手了。在他的指挥下,北海地方军被黄巾军张饶击败,他自己又被管亥包围在都昌城中,最后是靠太史慈找平原相刘备求助,这才解了围。

当时,与北海接壤的军阀有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孔融的下属左丞祖就劝孔融最好与袁绍、曹操结交,改善关系,孔融心高气傲,认为袁绍、曹操不是汉室忠臣,不肯接受。甚至孔融还生气把左丞祖给杀了。

《后汉书·孔融传》:袁(绍)、曹(操)方盛,而融无所协附。左丞祖者,称有意谋,劝融有所结纳。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故怒而杀之。

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孔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军攻打北海,打了半年,终于把孔融赶出去了。

孔融后来投奔曹操掌控的许都朝廷,有一次,在朝廷上孔融评价郗虑“可与适道,未可与权”,郗虑不服气,马上反唇相讥道:“孔融你曾经执掌北海,政散人流,你的权又在何处?”

两个人为此当着汉献帝的面争吵起来,最后还是曹操亲自写信给他们劝和。

虞浦《江表传》:献帝尝时见(郗)虑及少府孔融。问融曰:“鸿豫何所优长?”融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虑举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人流,其权安在?”遂与融互相长短,以至不穆。曹操以书和解之。

总而言之,汉末有文武双全的人才,但绝对不是孔融。孔融的长处在“文”,名列“建安七子”之首,论“武”,他就太弱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美帝部队面对中国“旋风部队”,不得不跪下唱征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朝鲜是中国鸭绿江沿岸的一个小国家,早期北朝鲜的国家政策与中国不谋而合,成为了中国在东北的小兄弟。在1950年的时候,美国联合南朝鲜企图对中国图谋不轨加以监视,对北朝鲜发起了战争。中国的小兄弟被打了,而且被打得不轻,那还了得,中国大哥心理不服气啊!于是召集了中国志愿军,开展了抗美援朝的战争,

  • 清朝末年的老百姓为什么希望地方官员又笨又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则标志着中国封建史的结束,当时的清朝最开始的时候其实还是很发达的,但是到了后来,因为清朝时期了闭关锁国政策,晚清不再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所以清朝的老百姓是变得越来越无知,整体的素质也下降的

  • 明朝的皇帝为什么多数都活不过40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皇帝只有朱元璋活过了70岁,60岁以上的更是只有三位。大部分的皇帝甚至连40岁都活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跟当时的环境有关,跟皇帝本人的兴趣爱好也有关,如果是哪清朝的皇帝寿命作对比,比明朝高出一大截。当然明朝是个不那么活跃的朝代,整个气氛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严肃的。也和很多皇帝不作为有关,下面就给大

  • 一位神经病皇帝一句赖皮话而来的直辖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当今中国,有四座直辖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每一座直辖市名字的由来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例如“北京”中国的文字里面喜欢将首都称作为京城,在中国开国以前的北京叫做北平,后建国后将首都设立于此改名为北京。再说上海,起名于水名,简称沪,名称最早见于北宋郊旦之《水利书》。上海因

  • 清朝的皇帝是用哪些手段监视民众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一个很厉害的朝代,当时的清朝经济还是很发达的,早期的清朝还是很不错的,老百姓的生活也算十分的富裕,不过,到了清朝晚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加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当时的清朝是变得日渐的衰败了。不过,清朝晚期也是出现了很多的伟人来

  • 抗日英烈郑延珍牺牲后战友为何设宴八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亲朋好友,荡平倭寇,涌现出了无数血气方刚的英雄儿女。他们忍痛离开自己亲人,妻子儿女,提着抢前往战场,有数以万计的战士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了血与肉。郑延珍也是这些英雄中的一位,他凭借着自己的天赋一步一步走上了旅长的职位。37年抗战爆发后不久,参与了抵抗,但

  • 坚不可摧的信念,在苏联战俘营的德军回忆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今俄罗斯的城市伏尔加格勒,是一座依靠在伏尔加河沿岸美丽的城市。而就在七十多年前的1942年,这个美丽的城市迎来了纳粹德国疯的进攻,那个时候的这座城市叫做斯大林格勒。在德军疯狂的进攻下,斯大林格勒化成一片废墟,然而苏联红军并没有放弃斯大林格勒,因为斯大林是一座重镇,失守了后果无法估量。苏军展开了紧

  • 为何月到中秋分外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很多的,关于中国的历史传说也是有不少,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个相关的历史传说。为什么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呢?其实,月亮还是有很大的寓意的。在古代月亮大多都是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思念。是对家乡故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中秋节就是这么而来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到底是什么意思

  • 东汉是如何走向衰败的?东汉和西汉谁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和西汉差不多都存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不是中间王莽篡权,整个汉朝还能连接起来,不用分什么东西了。不过要说东汉和西汉谁更强大,只能说各有千秋,毕竟从统治的时间上看是差不多的,只是西汉的皇帝会更加出名一些,而东汉只有刘秀、还有刘协大家比较熟悉。也有人问为什么汉朝有名的皇帝大多数集中在西汉,主要

  • 日本的光辉,那些在战争年间帮助过中国的日本先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发起了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展开了正式的侵略战争。中国军队竭力反抗,历经8年抗战,歼灭日军150万余人,伪军118万余人,而中国军民伤亡总达3500万余人,这是一次血腥而残酷的战争,历尽抗战终究获取最终胜利。中国有伪军,那么日本也有一些反对这场侵略战争的一些人,这些人甚至有